梅語時節

品生活, 寫生活, 嘮嘮叨叨!
個人資料
正文

慢燉鍋筆記之紅燜牛腱, 附慢燉鍋使用體會

(2010-12-02 18:25:48) 下一個
   我們這代人, 從小沒過過太苦的日子. 沒趕上舊社會吃不飽穿不暖; 錯過了大煉鋼鐵沒鍋造飯的轟轟烈烈; 就連三年自然災害的艱難辛苦都是聽大人們講, 看書裏說的. 但我們的童年也都是在家長們的忙忙碌碌中粗粗拉拉的湊和過來的, 生活的字典裏就沒有精致生活的概念. 餐桌上基本就是饅頭米飯蘿卜白菜土豆, 撮堆的西紅柿, 老豆角爛茄子; 身上的衣服也是從老大穿到老小, 沒補丁的新衣服過年時能得一件, 正月裏都不舍得換下來. 看似生活粗糙了點, 但簡單也有簡單的快樂. 而且可能一些小小的習慣竟一輩子都懷念著呢. 就比如我從小就愛吃的大燴菜, 不知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但知道至今還不能結束, 哈哈, 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喲.

 

    從小聽得最多的一道大菜是土豆燒牛肉, 但基本沒幾個小朋友吃過. 那就不是一道菜, 那是一種理想, 是和一種目標的實現相聯係的. 當然現在是各種蔬菜都燒過各種肉了, 已經沒有了兒時那種期盼的滿足, 但這樣各種材料燉在一起的菜肴總是很容易引起我味蕾的跳動. 燴飯, 燴餅, 蘿卜牛腩, 蘑菇燒肉, 總之有肉有菜, 有湯有水的燉一大鍋, 看著就熱鬧. 也許就是這種熱鬧的感覺引起我心裏對生活的共鳴. 事實上, 即使是精致的生活不也是需要紅紅火火的氣氛來提升的嗎?  

 

 

紅燜牛腱:

材料: 牛腱肉1公斤,

      土豆3個, 胡蘿卜2根, 扁豆半斤

      鹽, 糖, 生抽, 老抽, 生薑, 蔥段,花椒, 大料, 桂皮等調味料若幹

做法:

1, 慢燉鍋中加熱水750毫升, 放入鹽, 糖, 生抽, 老抽, 生薑3片, 蔥段若幹, 調好味道, 開高檔6小時. 

2, 另取一個大鍋, 將牛腱肉1公斤, 洗淨, 切成一寸左右的大塊, 入鍋加水煮沸5分鍾後關火.

3, 待慢燉鍋中的水開始溫熱, 將汆過水的牛腱肉撈出, 放入慢燉鍋中, 最好是水剛好沒過肉, 如果水少可以再補點兒熱水進去, 蓋好蓋子繼續燉即可.

4, 待燉肉的程序完成, 另取一大鍋, 放入切成滾刀塊的土豆, 胡蘿卜, 將牛肉和湯全部轉至大鍋中蓋在菜上, 再放入一個花椒大料包, 一小段桂皮, 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燜燉30分鍾, 中途可加入扁豆段同燉.

使用慢燉鍋的體會:

1, 使用慢燉鍋可以讓上班族晚上回家也能吃到好吃的大肉菜了, 出門前將肉燉上, 下班回家就隻要燉熟各式蔬菜的工夫了, 況且燜鍋米飯也得十多分鍾呢吧. 飯好了, 菜也差不多了, 又省了煎煎炒炒的. 最幸福就是一進家門已經是滿屋的肉香了, 哈哈!

2, 牛腱肉是不太容易燉爛的, 比較費時, 但燉好了卻很好吃, 不肥不膩, 肉裏包裹著軟軟的牛筋, 是嗜肉族的大愛.

3,  慢燉鍋燉肉, 是持續的熱量慢慢將肉燉熟, 這樣燉的優點是, 肉受熱均勻, 所以口感酥香軟糯; 但燉的過程中卻不會象普通鍋那樣湯汁沸騰滾動, 象花椒大料桂皮這樣的調料的味道就不太容易分散均勻, 特別是我還喜歡做成調料包, 就更不適合加在慢燉鍋中了. 我就在燉菜的時候再加了.

4, 同樣道理, 慢燉鍋燉肉, 湯汁基本不會減少, 所以用水量要根據自己需要斟酌, 否則水太多湯就太淡了.

5, 慢燉鍋的加熱過程比較慢, 所以一開始可以直接加入熱水, 這樣煮過的肉就可以很快加進去了, 能節省不少時間.



晚餐粥係列:

胡蘿卜紫菜粳米粥: 泡米,加水, 鹽, 油, 淮山同煮一小時,胡蘿卜擦絲紫菜撕碎加入,再煮20分鍾。

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另一個家, 新浪博客:    梅語時節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