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wave

本博客將涉及財經,文史及時事。
正文

(zt)韓軍艦被擊沉一日三改口:朝鮮給中國送大禮 (強國網 2010-03-28 20:04:23

(2010-03-29 04:59:47) 下一個
2010年3月26日,韓國在朝韓爭議海域白領島附近遭到打擊,致使一艘1200噸的艦艇爆炸沉掉。對於在這個敏感的地域,發生的這起事故,沒有人會相信這是個意外,而不是一個預謀。但是反觀韓國的匆忙表態和事發周邊的出奇的沉默,我們不難看到,事情的發生和發展,恐怕會牽涉多國的利益和軍事鬥爭準備。下麵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韓國一日三改口,突出了怎樣的無奈

  最初的韓國聲明是被魚雷攻擊,之後有傳言是自己爆炸,後來青瓦台辟謠說是大炮打鳥,而時隔幾個小時,韓國青瓦台又說是受到襲擊。但是一直不願意麵對到底是誰襲擊了韓國船隻。

  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韓國的前後不一,混亂不堪的表態,使得韓國更加的尷尬和無奈。

  其實隻要都知道,1200噸位的艦船能夠被擊沉,而且旁邊的另外一艘艦船開炮射擊,不得不說是韓國的無奈。因為他始終不敢麵對自己的現實的敵人 ——朝鮮。而且通過韓國的表態,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後麵美國的影子,在影響著韓國的政治表態。因為作為美韓同盟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會相互通知,有可能美國會先於韓國知道。正是美國的態度決定了韓國的前後矛盾的表態。

  一個靠著爭奪別人國家的曆史人物,篡改別國曆史給自己連上貼金,而自己卻沒有軍事指揮權的國家,是不可能獲得發言的權利的。

  如果確認是朝鮮所為,那麽韓國情何以堪

  韓國害怕麵對朝鮮,這是明擺著的。因為作為朝鮮來講,毀滅韓國可能存在困難,但是毀滅首爾,還是綽綽有餘的。即便有美國在韓國後麵站著。但是美國不可能攔截朝鮮的11000門超級火炮的近距離打擊。而此次事件,可以說是上次朝鮮被擊傷的一次報複。如果最後確認是朝鮮所為,韓國情何以堪啊!韓國缺少真實的應對措施,來解決同朝鮮的對抗問題。

  別看平時一個個耀武揚威,人五人六的,一旦真刀真槍的和朝鮮血拚,韓國還真的心存忌憚。那麽一旦確定確確實實是朝鮮所為的話,那麽韓國會怎麽做呢?

  抗議嗎?嚴重的抗議嗎?不管用,朝鮮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是朝鮮送中國的一個禮物,還是給中國製造了麻煩

  考慮到此時的敏感時刻,我們有理由相信,朝鮮的這個動作,背後或許也有中國的影子。一方麵最近中朝關係熱絡異常,朝鮮當家的要來中國商談重要的兩國融合的事情,而且作為六方會談的推動者——中國,也希望朝鮮能在一些問題上,幫助中國。那麽幫助中國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將美國的眼光吸引到其他的方麵。

  這邊大炮一響,美國那邊心理就慌。可以知道的是,今後一段時間,美國在對待中國匯率問題和經濟製裁問題上,都可能會放鬆對抗的意味。

  而作為,此次朝鮮的英雄的舉動,中朝之間可能會進行更大,更多的合作。朝鮮的利益也是大大的。

  當然,這個也會給中國製造一些麻煩,比如,心驚膽戰的韓國,將會很快的到中國來探聽口風;美國也會表露一定的態度,希望中國能夠多多的祈禱應經的作用。

  這些東西,聽著就煩——隻許你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群雄環視,韓國恐隻能咽下自釀的苦酒

  那麽韓國會有所動作嗎?這個我看難,因為在群雄環視的情況下,韓國已經失去自主權了。想要單獨的行動,隻能像當年的李承晚一樣,疼並寒磣著。

  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心字頭上一把刀——忍了。因為後麵更多的事情,容不得韓國甚至是美國在這個時候,輕易啟動戰爭的程序。從而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和韓國的孱弱——也就是在這個月月初,美韓舉行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朝鮮聲言報複,而在這個時候,韓美,隻能痛苦的咽下自釀的苦酒。

  六方會談,將埋下失敗的陰影

  而作為六方會談來講,勢必埋下陰影。但是作為緩解朝鮮半島局勢的一個會議,即便埋下陰影,也沒有什麽。畢竟六方會談隻是一個形式,也是牽製美國和日本韓國,在和平時期的一個方式而已。

  而現在,中國在這個問題,逐漸的失去了熱心,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美國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出現了極其不負責任,甚至是無理取鬧的地步。所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非常必要的。

  中國贏得對抗美國的時間

  如果聯係一段時間以前的中國部署新型的導彈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以及中國在羅津港的租借情況,還有俄羅斯在日本海的軍事演習,我們可以看到圍繞著朝鮮半島的局勢正在明朗化,大家都在為戰爭做著準備。

  而作為中國美國這兩個大國,朝鮮的這個舉動,不但可以打蒙美國和韓國的軍事部署,同時也為中國進行更完備的軍事準備,贏得了時間。

  而作為美國和韓國的盟友關係,美國能否在經濟危機陷入困境的時候,能夠抽出其已經捉襟見肘的兵力和朝鮮做一次對決呢?這個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

  至於中朝,是不是借助朝鮮戰爭爆發六十周年為契機,再來一次,抗美援朝,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韓國在東亞就是一個悲情角色,他不但不能左右自己的國家命運,甚至是戰爭的主動權,都不在自己的手裏。從某種意義上講,韓國隻是一個大國博弈旁邊的看客,但是犧牲流血,卻是韓國必須付出的代價。

  同時也側麵證明了,軍事的發展,首要的應該是圍繞著人,其次才是武器。韓國輸了,不是輸在武器上,而是輸在人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