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聖誕芭蕾 --- 《胡桃夾子》

(2011-07-05 09:55:47) 下一個

聖誕芭蕾《胡桃夾子》






柴科夫斯基



    《胡桃夾子》是一部抒情美麗、妙趣橫生的童話芭蕾舞劇,它和《天鵝湖》、《睡美人》一起被譽為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傑作,同時也是傑出的三大俄國芭蕾舞劇之一。《胡桃夾子》的故事取材於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同時參考了法國作家大仲馬根據原著改編的三幕三場劇本。本來計劃由柴可夫斯基的老朋友彼季帕擔任編導,但因為他身患重病,他的助手列夫•伊凡諾夫挑起了編導的大梁。他按照彼季帕的結構計劃,把《胡桃夾子》設計成了娛樂性、可看性很強的芭蕾精品。



   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夾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有“聖誕芭蕾”的美譽。該2幕芭蕾舞劇由柴科夫斯基作於1891-1892年,1892年12月6日首演。第一幕中由各國玩偶表演的阿拉伯舞、中國舞、俄羅斯舞、烏克蘭“戈帕克”舞等等。它們都是在民族民間舞蹈素材的基礎上,按照芭蕾舞台演出的需要加工而成的。



第二幕則是有“咖啡”、“茶”、“巧克力”等糖果茶點舞蹈,也是與古典芭蕾有機結合了的民間性格舞。其中的瑪莎與王子的雙人舞,牧童與兩位牧女的三人舞被公認為世界芭蕾的精品,前者還被經常列入國際芭蕾大賽的指定必選節目。



   從主題和戲劇結構來說,《胡桃夾子》屬於宮廷娛樂舞劇,它在芭蕾史上的貢獻主要在於舞蹈。遵循芭蕾交響化的原則,伊凡諾夫設計出了“小雪花舞”,這是從第一幕向第二幕過渡的幕間表演,是一個由60位少女參加的大型群舞。她們身穿白色舞裙,頭上戴著象征小雪花的棉花頭飾,隨著華爾茲的音樂輕盈起舞,生動地再現了冬夜雪花紛飛的景象。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之所以能吸引千千萬萬的觀眾,一方麵是由於它有華麗壯觀的場麵、詼諧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賦予舞劇以強烈的感染力,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充滿了童話般的夢幻色彩,其中活潑歡快的節奏、精致優美的旋律,以及特有的清澈透明的音色,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劇情:

   聖誕夜之夜,小女孩瑪莎得到了一枚克裏克拉開心胡桃項墜和一個威武得像個士兵一樣的胡桃夾子,瑪莎十分開心,給胡桃夾子起名叫西蒙。鄰居小男孩吉米在與瑪莎爭搶胡桃夾子時不小心把西蒙的胳膊拉掉了,於是小朋友們不歡而散。



  聖誕夜,瑪莎抱著受傷的希蒙進入夢鄉。她夢見酷鼠三兄弟搶走了她的克裏克拉開心胡桃項墜,還要奪走希蒙,情急之下,瑪莎勇敢地脫下鞋子打中了鼠老大的頭,救下希蒙,但自己卻被老鼠的魔法變得跟玩具一樣大小了。



  瑪莎急哭了。希蒙和貓頭鷹紐曼博士召來了瑪莎所有的玩具--小俠女米拉拉、冰冰、嘟嘟、萊爾、歐利和玩具兵們,大家用智慧戰勝了以“鼠老大”為首的酷鼠三兄弟,幫助瑪莎解除了魔法。



  太陽從窗子外麵照進來,照亮了客廳裏的聖誕樹。瑪莎從夢中醒來,好像變了一個人,她和勇敢、機智、友善的玩具們變成了要好的朋友,也和鄰居吉米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一個音樂童話,有人從此舞曲中節選出如下組曲: I. 序曲 II. 特色舞曲 a. 進行曲 b. 雪花華爾茲 c. 糖衣仙女之舞 d. 特科帕克舞曲 — 俄羅斯舞 e. 阿拉伯舞 f. 中國舞 g. 蘆笛之舞 III. 花之圓舞曲










序曲(Trailer)










進行曲(March)










雪花華爾茲(The Waltz of Snowflakes)










糖果仙子舞(The Dance of Suger Plum Fairy)










俄羅斯舞(Russian Dance)










阿拉伯舞(Arabian Dance)










中國舞 茶(Chinese Dance  Tea)










蘆笛之舞(The Dance of Reed Flute)










花之圓舞曲(Waltz of Flower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