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岩耳土雞

(2014-07-20 04:55:55) 下一個

很多年前,在“背包遊”成為常用詞之前,我便約了好友背包遊九寨溝,曆經艱辛,卻野趣無窮。本來想好了下一個暑假再去張家界的,無奈被出國大潮卷到了美國,遊曆了大峽穀、黃石等諸多美國的國家公園,卻與中國的國家森林公園失之交臂,一晃二十多年就過去了



眼下的張家界,車輛穿梭往來,賓館星羅棋布,濃重的商業氣息四處彌漫著,就像這裏濕漉漉的空氣,讓我感覺不爽快。早上醒來,窗外是灰色的,酒店的服務員說是霧氣,每天都是一樣的。我想肯定不全是,因為霧氣是不該有煙塵味的。

進到公園裏,沒有了汽車,空氣好多了。霧氣漸消,天空才泛出些藍色。為了避開人群,我們從小路爬上“後花園”,在山頂的一個農家樂停下來用餐。

“走累了吧。來!進來歇下。要吃點什麽?”西服短裙的老板娘熱情地招呼我們,
“你們張家界有什麽土產?”我隨口問,一邊擦著汗,

“土產的話那就是岩耳了。” 老板娘很自豪地宣布,
“什麽岩耳?” 我不知道是哪兩個字,
“就是長在石頭上的木耳,叫‘石耳’,也叫‘岩耳’。”很形象的解釋,老板娘繼續補充道,“隻有我們張家界才有,因為我們這兒山裏的水汽重,石頭上也能長東西,營養好著呢。”
“那岩耳怎麽個吃法呢?”我很感興趣,
“岩耳燉土雞。”她脫口而出,“但是我這裏沒有,來一盤岩耳炒雞蛋好不好?”
“好!”我欣然買單。
……



離開後花園,進入張家界最出名的“袁家界景區”,也就是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的外景拍攝地,簡直就像到了人擠人的廟會:旅遊團隊的小彩旗四處批飄揚,自成一景;導遊們的擴音器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孩子們前呼後擁,等著爬上阿凡達中飛龍的雕像,留下神氣的紀念照……


我們一家花了好些力氣和時間“擠”出袁家界之後,便無心賞景了。以至於到了遊客並不算太多的天子山之後,我們也隻是草草地走過幾個觀景台,胡亂地拍了幾張照片,便打道回府了。

“老爸,晚上我們可以吃岩耳土雞嗎?”回酒店的路上,兒子突然問,
“咦,你不是不喜歡吃菌菇的嗎?我看你午飯吃了不少岩耳炒雞蛋,也沒敢問。”老婆有點驚訝,
“這個不一樣啊,味道很好,我喜歡。”
“哇,那太好了!今天晚上我們就吃岩耳土雞。”領導發話了,沒有商量的。



張家界的人口以土家族為多,所以找一個土家館子並不難,我們下榻的酒店邊上就幾家挺像樣的。入座之前我先問了有沒有岩耳燉土雞,端上來一看黃橙橙的,相當之濃稠,且不顯油膩。除了幾個綠葉小菜,我們沒點其他的大菜,一人一碗雞湯喝了起來,直到鍋底朝天……





回美國的前夜,在兒子的要求下又去了一家韓國燒烤店。看他吃得滿嘴流油,我禁不住問他這次來中國什麽最好吃?
我滿以為應該是他吃得正歡的雪花肥牛,可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岩耳燉土雞!”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