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科羅拉多河漂流(8)第三天:紅牆岩洞

(2018-08-02 14:04:57) 下一個

起點:24.5英裏激流營地,24.5英裏;

終點:公鹿場峽穀,41英裏

 

天亮的時候醒過來,周圍都已經幹了,看不出昨晚下過一陣雨。

今天早上的氣溫更低了,還有風,穿著羽絨服一點也不感到熱。我們懶散地踱到河邊梳洗,發現錨定在岸邊的那一排橡皮筏子上都撐起了五顏六色的“雨傘”,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幾個漂流客看著在河水裏起伏波動的筏子,心想應該就像睡在搖籃裏,很舒服的。不知是哪位嘟囔了一句:“不知道他們肯不肯跟我們換著睡,我真很想在筏子上睡一晚。”馬上有人回應道:“別想了,這是他們的領地。”

大家不再說什麽,簡單地梳洗完了去吃早餐,有熱的麥片粥、紅糖和杏仁;有冷的玉米片、牛奶和葡萄幹,各取所需。我們一起坐著喝咖啡的時候,Ben走過來說昨晚上南緣和Flagstaff都下雪了,今天漂流有可能看得見積雪。我心想峽穀裏手機是沒有信號的,Ben怎麽知道緣上的情況?還沒來得及問,有人接過了話頭:“怪不得這麽冷。今天打濕就慘了,要凍死了!”“是啊,多穿衣服打濕了更冷,曬不幹。”

果然,出發不久我們趟過第一個激流的時候我們的筏子就被浪頭打著了,衣服一濕,涼風在身上不由地哆嗦。這時候我們就想,如果在劃槳的筏子上就好了,至少可以不停地運動熱身。好在我們身上的戶外運動服所用的新型合成材料都是快幹的,哆嗦一陣也就過去了。

今天我換了一個的筏子,搖櫓的叫Carl,是個喜歡插科打諢的主,在科羅拉多河上漂流20年了。一路上,除了給我們講解兩岸岩壁的組成,河流的變遷等規定的套路,還插進不少這些年來發生在科羅拉多河上的趣聞軼事,笑話不斷。

從李氏渡口開始,河流兩岸的岩壁逐步變得古老。剛開始的大理石峽穀,兩岸的石灰岩(limestone)大約是2.5~3億年;第二天的沙石(sandstone)和頁岩(shale,對,就是產油氣的岩層)屬於Supai Group,大約是3~3.2億年;今天,我們進入了3.2~3.6億年的紅牆岩區(Redwall limestone),兩岸的岩壁顯得更加險峻。吃午飯的時候聽另一個喜歡自由徒步(沒有指定線路)的河導Andy說,在大峽穀自由徒步,最難穿越的就是“紅牆岩區”,都是整塊的大石頭,無處落腳。

我們吃午餐的錨地,是紅牆岩洞。其實就是岩壁上一個很大的凹陷,像個洞穴,但是不深。岸邊是一片沙灘,大家上岸之後聚集在陽光下,把冰冷的雙腳埋到沙子裏取暖,好一會才停止了哆嗦。

吃完午餐,補充了能量,身上衣褲也都幹了,於是我們開始在岩洞裏和岩洞四周探尋,試圖發現埋藏在紅牆裏的秘密……

 

© 梁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