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學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學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培裏儂

(2011-12-28 04:54:35) 下一個


我畢業找工作那年,也趕上美國經濟不景氣,“回頭信(Din-Letter)” 收了一大摞。最後終於有了一個麵試,可是頭天晚上在旅館裏緊張得一宿沒睡,第二天全亂了章法。回家後倒頭就睡,沒抱一點希望。想不到一個星期後居然被錄用了,看來 “Be yourself” 的戒訓還是挺管用的。

周圍的同學們得到消息後都來祝賀我,史蒂夫更是大叫大嚷:“Dom Perignon! Dom Perignon!”
“唐∙培裏儂是什麽?” 我不明白,
“就是那個香檳啊。(It is THE Champagne.)” 湯姆跟我解釋,
“哪個香檳?很出名嗎?” 我覺得太寡聞了,
“你真的沒聽說過?周末找個酒莊打聽打聽吧。哎,別忘了帶兩瓶回組裏來跟大家一起慶祝慶祝。”
“沒問題,下禮拜一。” 我誇下口,寧願被 “斬” 這一刀。

周末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酒莊,跟一個迎上來的夥計打聽唐∙培裏儂,他把我帶到一個上了鎖的玻璃櫃前,並不馬上開鎖,而是指著裏麵陳列著的一瓶對我說:“就是它,你要我拿出來嗎?” 他見我學生模樣,認定了是看稀奇來了。
“多少錢一瓶?” 我沒看見標價,隻看見酒瓶子後麵的很精致的盒子上寫著:“Dom Perignon”
“一百塊出頭。如果你真的有興趣,我可以給你去查一查。” 他沒動地兒,還是將信將疑,
“那你就幫我查一查吧,我想要兩瓶。” 我知道如果接受這份工作,很快就可以拿到一筆簽約獎金,
“哇。你一定是找了份好工作吧?” 那夥計反應挺快,手腳也勤快了,利索地打開了櫃子,拿起酒瓶子後麵的很精致的盒子,翻過來看了看,“$119.99。要我再去幫你拿一瓶嗎?” 他等我的確認,
“就這一種?我有選擇嗎?” 其實我想知道有沒有便宜一點的,
“抱歉,培裏儂就是培裏儂,年份不同而已。但我們現在隻有這一個年份的。”
“哦,是這樣。既然沒有選擇,那就是它了。” 我不再追問,“你幫我再拿一瓶。”

盡管法國修道士唐∙培裏儂並不是香檳酒的發明者,但卻被廣譽為香檳之父,為香檳酒的發展做出過非常重要的貢獻。他加厚了香檳酒的瓶子,還用細鐵絲固定香檳酒瓶的軟木塞,避免了在二次發酵時(下次有機會講香檳酒的汽泡是怎麽做進去,而不是壓進去的。),尤其是在運輸過程中因酒瓶爆裂而帶來的危險和巨大損失。培裏儂修士還首先在釀製過程中通過混合不同種類的葡萄來提高香檳質量。今天,絕大部分香檳酒的釀製都是以夏當妮(Chardonnay)與黑比諾(Pinot Noir)的混合為主,培裏儂香檳也不例外。

1921年法國著名的香檳生產商酩悅(Moet & Chandon)以唐∙培裏儂命名,推出了一款高檔香檳酒。這是第一個cuvee級的香檳酒,所謂的cuvee就是每次榨葡萄汁時,采用相對輕柔的方法,而且隻取前頭最好的一段。另外,唐∙培裏儂還是少數幾個嚴格按年份釀製的香檳酒。如果哪一年的葡萄不夠標準,就不釀製培裏儂,寧缺毋濫。培裏儂香檳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歐美王公貴族寵愛。1981年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公主婚典上就用了1961年的培裏儂香檳。因為培裏儂每年的產量不是固定的,投放市場的時間也不是固定的,有些特殊年份的培裏儂就成了有錢人的收藏熱品,可以拍賣到上萬美元一瓶,而且還在不斷創出新高。目前在中國大陸,培裏儂被尊為香檳王,一瓶的售價大約在1500元人民幣上下。

到了星期一,我帶著兩瓶培裏儂去實驗室,史蒂夫看見後說先冰起來,午餐時再拿出來慶祝。老板的外辦公室(outer office)有個給大家放午餐的冰箱,我去放酒的時候,與老板碰了個正著:

“凡,看來他們狠狠地敲了你一筆啊。不過這確實是個值得慶祝的 ‘培裏儂時刻(Perignon Moment)’”


© 梁兄


Note: Do you have a “Perignon Moment” coming up? Don’t miss the chance to treat yourself with a bottle of THE Champagne. Happy 20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