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自一個女人的警告 – 再談金融危機

(2009-10-22 11:31:19) 下一個

昨天晚上,看了 PBS Frontline 最新錄製的一個紀錄片 - 《警告》 ( The Warning ),講的是 90 年代中期,她在觀察到了上萬億元的場外金融衍生品( OTC ),包括“信用違約互換”等的巨大危險,並試圖對其警告和實行監管時,卻變成了華盛頓最有權力的人物的敵人,她的建議和立案被格林斯潘,薩默斯,魯賓,及當時的證券委主席李維特聯合在國會聽證時的聯合圍剿下被封殺。而最近的 10 年中,這些“大規模殺傷武器”像是定時炸彈般的不斷爆炸,像 90 年代後期的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 危機,及去年的金融危機,還有仍然懸掛在美國人民頭上的數百萬億金融衍生品合同,都使她的“噩夢變成現實”,而且她又在金融危機一年後的今天,再次警告我們金融危機還會不斷地發生,直到我們真正吸取教訓。

她就是從 1996 年到 1999 年任聯邦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的布魯克斯麗·博恩( Brooksley Born )。在 90 年代職期間,她提出了要監管金融衍生品,並把場外金融頻生品市場定義為“黑市”,因為這些金融衍生品不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沒有監管規則,而且數量巨大,交易對方往往是私人的大金融機構,一旦不測發生,就會造成連鎖性的係統災難。但她的呼籲遭到了華爾街及華盛頓的聯合抵製和反對,特別是克林頓的“工作組” - 總統的最核心人物圈,包括格林斯潘,當時的財長魯賓,經濟顧問薩默斯,全力圍剿,令立案未能最後立法。今天,許多人認為,如果她的建議能夠得到重視和立法,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今天的巨大損失。

可笑的是,今天的奧巴馬經濟顧問主任,當年的財長助理薩默斯,為了勸阻布魯克斯麗·博恩對場外金融衍生品進行監管,與其通話並威脅說:“你(的監管提案)要造成二戰以來最糟糕的金融危機,薩默斯表示有 13 個銀行家在他的辦公室裏,並跟他說 NO 。”而事實上去年的確發生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沒有監管那些“大規模殺傷武器”。而薩默斯現又作為經濟顧問主任在為新的總統而出謀劃策。美國人的記憶力就這麽短促嗎?

而今天的聯邦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是在高盛俸職了 18 年的金融部執行長蓋瑞·金斯勒,高盛,作為場外金融衍生品的最大交易商之一, OCC 今年一季度的報告說高盛是繼大通後的第二大金融衍生品炒家,合同名義價值高達近 40 萬億。而現在奧巴馬內閣委派一個高盛的“元老”來監管場外金融衍生品,豈不是所謂的派“狐狸看雞舍”?

有興趣的可以到以下網址觀看全片: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warning/


另外,我想補充的一點是,布魯克斯麗·博恩當年的確看到了這個“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潛在危險,並提出進行監管,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危機的損失。這在現實的金融框架中,和政府對市場的幹預下,或許可以減少,或緩慢危機的損失和程度,但是,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缺少監管,而是沒有遵守“自由市場”的規則對經濟的自覺監管,即“允許失敗”的自由市場最基本原則。美國政府不應該包庇失敗,獎賞失敗,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 too big to fail ”,格林斯潘對在 90 年代後期對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 的救助,就像是打開“潘多拉”盒子,把賭徒重新放進了華爾街,而且個個是超級賭徒,有聯儲做靠背的賭徒,讓他們沉醉於“黑市”裏盡情投機,炒作,而當輸光全部的賭碼後,又變成了“可憐的癩皮狗”,祈求他們的主人用別人的錢來救他們出苦海,而等他們一旦拿到新的“賭碼”,他們就會恢複他們賭徒的本性,繼續用別人的錢來揮霍,盈利。那任何監管也就變成了廢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起時的評論:
沒錯,應當允許失敗,不該too big to fail。但是操縱金融遊戲把雪球滾到“too big”的原因不正是鼓勵冒險投機的市場嗎?自由市場原則根本不能避免壟斷和過度投機。根源在於無節製的貪婪。或者通過立法,或者用行政規範,總之不能讓資源占用者為所欲為。大財團們絕對自由,市場就沒有公平可言。

fitwxc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問題一句話概括之:Too big to fail。必須把Band of America, Microsoft等,像當年分化Bell一樣打散。這才是奧巴馬真正要做的改革,但是可能嗎?
wind2009 回複 悄悄話 我也不相信貨幣戰爭和金融危機是人為操作的,但現實情況又讓你不能不相信一些.

看看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吧,或許有些收獲.

看看金融危機來,哪些人得到了好處,不是一目了然嗎?

還有一點:金融家沒有國家,隻有錢! 不要用國家的概念去理解他們.
起時 回複 悄悄話 to:天涯:華爾街希望大風大浪,所以可從中漁利,但main street 希望的穩定的經濟和生活。
起時 回複 悄悄話 to: 地球:對政府不隻是希望,而且還要要求,呼籲政府改革,如果連聲音都沒有,那他們就更可以為所欲為了。
起時 回複 悄悄話 自由市場不是無規可循的,“允許失敗”就是其基本原則,這不是意識形態,是其基本守則。政府的職能是維持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而不是去破壞。“too big to fail”就是對自由市場原則的破壞。period。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Brooksley Born因為撞“牆街”之舉獲得了2009年J.F.肯尼迪勇氣獎。最近奧巴馬利用限製金融高管薪紅扒了一層“牆皮”。但是他們仍然把持著金融大權,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看不出有動搖的跡象(“狐狸管雞舍”,曆來如此)。隻能寄望民主黨裏有更多的Born出現。

"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缺少監管,而是沒有遵守“自由市場”的規則對經濟的自覺監管",太意識形態了吧。靠自由市場本身管用的話,就不會有經濟危機了。保守派的理論是:危機就讓它危機,危機過後就是轉機。豈不知危機過後也可以長期蕭條的。市場自我糾正不是萬試萬靈的,還會伴隨著巨大的痛苦,和通過饑荒、戰爭來減少人口好有一比。

“too big to fail”就是壟斷。不鏟除壟斷,這個經濟沒有指望。沒有監管,靠市場自身能夠避免壟斷嗎?
地球客旅 回複 悄悄話 指望政府采取措施擠破房地產泡沫,如同指望利益集團主動放棄既得政治和經濟地位一樣,恐怕隻是作者的一相情願而已。
天天玩 回複 悄悄話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are rooted into political systems in every country. What we can do?
起時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已不能代表資本主義了,因為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已經蕩然無存了,為什麽要譴責資本主義?美國今天就是放棄了資本主義。
Rubikscube 回複 悄悄話 Wall Street is like a living vampire because those people who work there serve no real benefits to the society at large. Their goal to to make money for themselves and sometiems, for their so-called share-holders. They are shortchaning America and the world.
天涯過客-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危機,哪來機會?華爾街要的就是大風大浪。
hulahula 回複 悄悄話 在從裏根總統開始並延續到克林頓時期的“金管鬆綁”大環境下,博恩提出對場外金融衍生品實行監管的建議既不合時宜,又缺乏民意支持,更不用說華爾街了。即便是在金融危機已發生一年後,奧巴馬又有什麽實質性新的監管措施或機構出現?“允許失敗”是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但“too big to fail"卻是華爾街劫持全美乃至全球經濟的現實手段。救市是“道德毒藥”,不救則是同歸於盡。走到這一步,沒什麽好說的,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如此。
起時 回複 悄悄話 Yes, the washington lobby is the cancer.
littlebirds 回複 悄悄話 What else could be done?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are too deeply rooted into political systems. It's a cancer.
jokerjoker 回複 悄悄話 但是,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缺少監管,而是沒有遵守“自由市場”的規則對經濟的自覺監管,即“允許失敗”的自由市場最基本原則。美國政府不應該包庇失敗,獎賞失敗,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too big to fail”
------------------------
所言極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