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靈魂的本底與屬性

(2014-02-21 11:39:45) 下一個


論靈魂的本底與屬性——孔子言之七,耶穌言之七,佛陀言之一


玄野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經


鮭魚以超出人的毅力從深海遊回江河,再溯流而上躍入瀑布,躲過鷹與熊等掠食者的抓捕,最終完成生命繁衍的一個循環。鮭魚的生命曆程是神賜予世界的一個奇跡,曆來生態學家多認為鮭魚洄遊是受自我本能的控製,諸如繁殖的本能以及氣味的喜好。其實,這是武斷和淺薄的,鮭魚洄遊對於自然生態的意義遠不止物種繁殖。且不論麵臨那血淋淋的熊嘴和鷹爪時的恐懼,和一米高的瀑布前無數次失敗跳躍的打擊,僅是體力的透支和碎石的擊打已經足以喚起鮭魚求生的本能而退卻。我以為,主導這一奇跡的是神賦予鮭魚的靈魂。以鮭魚的智力,從理性上它們無以明白自己何以要置生命於不顧而洄遊,也無以明確揭示自己的靈魂。人的智慧高於鮭魚,我們可以某種程度上不完全地理性解析鮭魚洄遊的機理,然而我們的神賦的價值與意義也必然同等地高於複雜於鮭魚,我們並沒有足夠的理性智慧解析人類自我的生態義務和價值。主宰人類生命和人類社會的也隻能是神賦的人類靈魂,而不是我們那十分有限的理性。


靈魂的存在


神與靈魂是人類公認的最崇高的概念。相比於既往曆史,當代社會最大的尷尬或者危機是神與靈魂被當做信則有而不信則無的理念。神和靈魂是否存在,以何種形式在何種層麵上存在,完全是一個客觀的問題,對任何人而言都隻能有唯一的答案,或是或否。在科學與技術得到長足進步的近五百年中,知識界對神的認識和定義分歧漸大,無神論,有神論和泛神論各執一端,莫衷一是。而對靈魂的認識與定義越來越傾向於模糊,甚至被界定為某些人類物質屬性的代名詞,屬於本不存在而約定俗成的叫法而已。靈魂的地位在人類文明中的沒落,直接造成宗教與信仰的沒落,也正是行將毀滅地球生態的現代危機的主因。


其實,依據現代考古學,心理學,遺傳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的成果,我們很容易對靈魂的獨立存在進行思辯,從而證明靈魂遠非語義學層麵的概念,至少是人心理學層麵上,獨立於物質之外,獨立於智力之外,而且主導人的一切思維與行動。傳統宗教絕非虛妄幻影偽許來世而已,宗教主體在於對人靈魂的洗滌,在於清除欲望虛榮等蒙在靈魂上的汙垢。至於靈魂是否是物理意義上獨立於物質世界的存在,神以何種方式將靈魂與生命貫通一體,依然大有探討空間。當今知識界居於主流統治地位的對靈魂的虛無化認識將成為曆史。至於單個的靈魂是否可以脫離單個的生命而獨立存在於另外的世界中,個人以為,暫時擱置為宜。


史上的諸位聖人中,孔子應該是極少討論靈魂的一位。而孔子對神對靈魂的策略與態度,對理性主義和科學盛行的當代而言卻是最應該學習與借鑒的。從孔子的務實又敬神的態度出發,是揭示靈魂與親近神的合適道路。敬神開啟了通向神的大門,務實則保證了我們不會因為走捷徑而將理解神的媒介誤認為神的真實,最終陷於山重水複。


古代社會,靈魂與精神追求被賦予神聖地位,不可質疑。文藝複興以後,理性的思考從實踐和經驗開始,知識界開始質疑靈魂的存在,以至於如今的知識界認為人類的精神追求本身就是物質追求的一部分。人靈魂上的活動是否要以人類長遠利益為依據?唯物派的答案為絕對的是,不可能有任何疑問。泛神論則謹慎一些,傾向於思辯上的追溯。但是,如果我們考察自己的精神追求以及身邊發生的精神追求事件,我們會發現,靈魂的精神追求可以進行物質追溯,但是這種追溯將十分繁瑣而漫長,其中不乏一些牽強附會的環節。如果將靈魂從物質中獨立出來看,那些偉大神聖且極大左右了人類曆史進程的精神追求事件,就變得十分簡單易懂順理成章。


將靈魂從物質中獨立出來,我們至少可以有兩種選擇來假設靈魂的來源。其一是神在某種時刻將獨立於物質的靈魂注入生命中來。另一種是生命在億萬年的進化中,與自然生態的互動塑就了獨立於現時物質世界的靈魂存在。靈魂的塑造曆程可能以萬年為單位,以百萬年為尺度。


關照長遠的物質利益應該是精神追求的自然結果,而不是靈魂的主動目標,靈魂的本源目的是精神。因為靈魂本是生命與自然的億萬年互動的積累,靈魂獨立於物質存在,而精神追求的客觀結果必然是利於人類在這個世界中的存在。人類崇高的精神追求有益於自身的存在,應該是超越人的意識而成立的神性原則。人的意識在思辯物質利益,而精神追求體現的是生命與自然億萬年互動所積累的神聖自然法則,其涉及的範疇應該是意識難以觸及的所在。


人在衡量物質和精神利益時,對於足夠理性足夠智慧和足夠靈性的人,精神追求是壓倒性的,因為神在人性中的設置不可能讓暫時的物質利益統領億萬年的自然法則積累。不存在人從物質利益角度邏輯上比較億萬年的長期利益和現時短期利益,人的意識不可能推演清楚億萬年的長期利益,這樣時間長度上的存在隻能由精神來關照。億萬年的長期利益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現在決策中,而不是以物質形式出現。所以人類社會中長遠與短期利益之間的衝突基本都表現為精神與物欲的對決。而任何主張意識可以主導長期利益思辯的想法,最終也必然是站在了當前短期利益一方,從而毀了人類的前途。原因在於,人的意識無法操作那種萬年尺度上的思考,號稱可以做長期利益思辯,其實質效果不過是否定的靈魂與精神的不可替代作用。在人的決策過程中,精神是簡潔可操作的,意識層麵的長期利益推演是不可操作的。應該說,靈魂是神賜予生命的最寶貴的秉賦。二十世紀是人類意識過度自信的時代,也必然是否定靈魂與精神,物欲主導的時代。人對精神的背離,精神與物欲間的一貫主從關係和均衡態勢被打破,造成十分惡劣的後果。


靈魂的澄澈本底


靈魂是人的最終決策層,思維是靈魂的核心助手。如果人的思維和靈魂必然要根基於物質利益,那麽一切思維上和靈魂上的愉悅必然要追溯到物質利益上的收獲,這不符合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體驗。靈魂可能眷顧著最長遠最廣泛的物質利益,也可能有更高層次的超越,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在靈魂上的追求不是意識上或者潛意識上的物質利益訴求,靈魂是神賦予人的秉性。最普通的,父母對子女的感情與責任就不是來自意識層麵,也不是來自於潛意識層麵,而是來自於人的靈魂層麵。這一點並不複雜,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從自己的人生中考察,父母不可能從思辯上分析個人利益來確定自己對子女的愛。某些著名心理學家認為父親的愛是理性,是基於價值判斷的。這是一種錯誤的結論。母愛感性一些,父愛理性一些,都是說愛的形式和渠道,而愛與不愛,愛的深度,完全來自於靈魂。潛意識對愛的影響可能更深刻一些,人在童年的生活的確深刻影響著成年時對下一代的感情,但這依然是愛的形式方法層麵,不是愛與不愛的問題。


人類精神中,有些是曆史文化附加給人的,諸如法律的規範和宗教的教條,這些東西來自於靈魂的外界。有些則是心靈本身所固有的,如愛與責任意識。人在靈魂上的功課首先是拭去灰塵,讓最本源的內心顯露出來,其次才是遵循教條。一般而言,聖人直指人的靈魂本底,其教誨主要是澄澈人的本心,啟示人靈魂原有的光澤,從人心裏清掃出一些東西。後世則逐漸演化為往人心裏添加東西,無法探究到靈魂中去,也就談不上在靈魂中清掃,於是就著灰塵給蒙上一層閃光的鋁箔。在曆史的沉積過程中,後世與聖人之間的這個根本差異導致了傳統宗教的泛濫與墮落。穿過現實中的物欲和虛榮,聖人揭示了靈魂的清潔透亮,毫無灰塵。當代唯物派的結論恰恰相反,認為蒙在靈魂上的灰塵才是人類天經地義的本相。辯證唯物主義在信仰領域的肆虐,導致靈魂被深埋於灰塵之下。


柏拉圖的回憶說用來描述靈魂會十分傳神。他認為人的理念來源於天上,認知的作用不過是讓我們的靈魂回憶起自己在天上的所有而已。現代人更相信知識來源於實踐,就如蘋果是紅色的這個認知,你不可能從先天得到。當然這沒錯,但以此質疑回憶說並不合適,因為靈魂並不在認知本身,而在於對這一知識的定位。就是說,一個知識與能力在人的整體自我中被放置在什麽位置,由靈魂決策。這種位置可能比知識本身更加重要。所以,不能從知識層麵定義靈魂,靈魂的確需要充足的知識和實踐,但這不會改變靈魂的本身,而是為靈魂與現實之間構築了交流的渠道而已。核心是天賦的,交流渠道是互動產生的。


地中海區域的宗教往往以聖潔來描述聖人的靈魂狀態,中國傳統多以清澈來形容,通透而又不是單純幼稚,象鏡子一樣準確反映著外部景象,卻又不是簡單的影射。外界的靈魂在聖人靈魂麵前,就像人在鏡子麵前一樣,可以迅即顯露出自己靈魂的境況,其上蒙了多少塵垢,何處扭曲了,一目了然。清澈是靈魂的本底,就象我們所需要的水和空氣,無色透明,任何的光彩都是雜揉了塵漬所致。水是無色的,看似毫無奧秘,卻擁有成就一切生命的能力,這些能力在水的本性之中。一切的有都建立在這空空的無之上。禪宗六祖慧能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說,道出了靈魂本底。唯物實證盛行以來,人們多將世界作簡單物質理解,對不能解析的現象,強做機械物質處理,佛學所授,盡皆論作唯心虛妄。淺薄自負的哲學導致當代人類精神的困境。


傳統宗教的主要特點就是塑造人的靈魂。如果以本文的論點,當稱清潔人的靈魂,彰顯靈魂光澤為宜。如果我們回頭去審視各大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的確是事實。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這句話應該是那個時代那個語境下的靈性直覺。如果從靈魂的回憶說理解耶穌的話,應該是指靈魂借著耶穌所傳福音恢複到天賜的完美,不為欲望和虛榮綁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風娉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分析的很細,深入、深刻,受教、多謝啦!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又進洞啦?建議樓主不要學康德不出門研究超自然學(metaphysics)或神學,而是學老子不出門研究自然學(道)。你定義不出靈魂因為靈魂不是可以論證的事實屬於老子不提、孔子定義的“未知”(i.e.,胡說八道),隻要是事實一句話即可定義或說出它的最顯著特點。

基督教佛教的差別在哪?達賴喇嘛是最好的人例,他那種貪欲、執著、積極從政、改變世界、永不放棄的言行所為就是佛陀所唾棄的vice、耶穌所提倡的virtue。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玄野' 的評論 : 嗬嗬,大師出洞啦。佛教基督教水火不容白天黑夜之別,耶穌佛陀的哲學截然相反,怎可同日而語?
玄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ersi' 的評論 : 關於靈魂問題,感覺史上諸文化各明其一麵。我傾向於認為中國的易經陰陽理論最接近於靈魂的本相,而佛學對靈魂屬性的揭示最全麵,以耶穌為代表的西方一神論體係應該是普及靈修的好途徑,而蘇格拉底的思辯方式(不是柏拉圖的)應該是基於真實去接近神與靈魂的最恰當道路。
玄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都是實話' 的評論 : 曾經立誌背誦內經,然而現代生活並不允許,如今已是心在關山,身老滄州。雖秉燭夜遊,亦無所助益。
玄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以我理解”風聲雨聲 “仁兄所指,應該與佛學中“佛即每個人自我本心”的意思一致。我覺得可存一說。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都是實話' 的評論 : “三魂七魄”好像是道教的說法,道教是曲解老子道家的異端邪說吧。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聲雨聲' 的評論 : 這個鄙人了不得,你是說“自己就是耶穌”?
風聲雨聲 回複 悄悄話 鄙人認為耶穌說的應該是: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注意,這個“我”不是耶穌,他沒有那麽狂妄,而是自己,是每一個人的自我意識。
現在人的迷失在於過分追求如何活這樣的末節,而忽略思考人為何活這個最根本性的問題。

作為一個個體,人生是否有目的?
作為一個整體,人類是否有尊嚴?
宇宙有多個側麵,唯物不能解釋一切,
人類的宇宙觀麵臨進化,人類自身也麵臨進化,
我們渴望給出宇宙完整的描述,不論這個想法多麽奢侈。
niersi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 我也是憑直覺和類似的推理,感到靈魂和大我的存在。
不過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用修行和打坐來驗證。。。

祝福
都是實話 回複 悄悄話 沒看你的內容,隻看了標題。你是舍本逐末!黃帝內經有三魂七魄之說,去看看吧。中國人什麽時候才能幡然悔悟?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要是生在古希臘,肯定成為第四大哲學家。請大哲學家用一句話給大夥俗人下一個“靈魂”的定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