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翻譯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現象分析論文

(2009-07-01 20:48:39) 下一個
[摘要]中西方文化差異是造成語言交流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翻譯是語言交流的橋梁。在翻譯實踐中,分析、比較並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於成功實現語言的交流和文化的溝通具有重要意義。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泰勒(E.B.Tylor),在1871年發表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裏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內涵逐漸豐富,現在包含了三個方麵的含義,即觀念形態、精神產品、生活方式,包括人們的世界觀、思維方式、認知能力、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等。此外,還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麵的因素。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就是各個國家在特定地域的生產生活中發展形成的一切觀念形態,精神產品和生活方式,因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但不同文化都有一個共同載體—語言,帕默爾說“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曆史、文化,反映了各種信仰和偏見。”翻譯就是把來源語(sourcelanguage)轉換成目標語(targetlanguage)以完成信息傳遞的一種手段,因而語言的翻譯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傳遞。作為翻譯工作者來講,要想“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E.A.Nida)。由此可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僅要分析基本語言知識,更要理解語言背後深層次的文化差異,才能保證語言信息準確無誤地實現傳遞。一般來說,文化差異可以表現在多個方麵,主要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曆史背景、文化習俗等。

一、價值觀念差異現象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價值觀是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社會體製、文化傳統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評價標準。即使相同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也會產生不同的含義。價值觀差異現象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宗教、教育等各個方麵都有所體現。由於社會曆史發展的基礎和政治製度的差異,中西方階級和權利觀念差別明顯。儒家思想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國也稱為“禮儀之邦”,因此在漢語表達中就要體現“尊”“,禮”。如漢語表達中複合詞的使用,君臣、國家、軍民、師生、男女等。“尊老愛幼,禮讓他人”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老”在中國文化中是受到重視的,因此我們常把德高望重之人稱為“老先生”或“姓+老”。英美人對此西方文化並不認同,他們認為“老”意味著失去競爭力,意味著被淘汰。因此,在英語詞匯中出現了委婉語來描述老人,如seniorcitizens(高級公民)等。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和平等,這一觀念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體現,如英美人對於他人的幫助,即使是家人都會說“Thankyou”,在英美人家庭中子女可以直呼父母或長輩的名字。而這在中國文化中是難以理解的。西方價值觀中另一個與中國文化明顯不同的價值觀是對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理解。“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價值體係,“主張以個人為中心,個人本身具有最高價值”《辭海》,強調“獨立自主”的個人品質,表現個人力量、個人積極進取等。這種價值觀通過美國的電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在大量以“自我”構成的英語詞匯中體現出來,如:egoism,egocentric,self-control,self-reliance等。諺語有“Where there isawill,there is a way”(有誌者,事竟成),“God help those 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而在中國文化中個人主義指的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品質,與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是相違背的。中國的價值觀念是強調集體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甚至可以犧牲個人自由來保障社會的利益。

二、思維方式差異現象

不同的思維方式是由於不同的文化、宗教、地域等的差異而形成的。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是思維方式的構成要素。思維方式的差異要求翻譯應跨越中西方文化的鴻溝,深入研究兩種思維方式的差異,進而轉變思維模式。中國思維方式的形成受到中國古哲學思想的影響,如早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的影響。這些哲學思想強調人的“領悟”、“含蓄”,重在傳神,寥寥數語,意皆盡然。西方文化思維方式受到亞裏士多德嚴謹形式邏輯和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理性主義的影響,強調“實證主義”,重在理性,結構嚴謹,有理有據。因此中國文化的思維方式主要的可以概括為整體的、主觀的和模糊的,相對應的西方思維方式可以概括為具體的、客觀的和精確的。表現在語言上中國人的模糊性和含蓄性很難與英美人的精確性與完整性相融合。這種差異在我國的文學創作中得到了很好地體現。如我國元代著名的散曲家馬致遠創作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將中國文學創作和思維方式中的整體性、主觀性和模糊性表現了出來。再如這樣一個簡單的句子,“這是我姐姐,北大的。”將其翻譯成英語:She is my sister who isstudying in the PekingUniversity.將這兩個句子簡單對比就可以發現兩種語言在表達上的差異。中西方民族在邏輯思維上也存在著較大差異,漢語表達中常用順向思維,按事情發展的先後、大小順序來表達,而英語為逆向思維,把重要的,準確的信息放在句子的前邊加以表達。如:I have beentoBeijing,the capitalofChina.漢語為,我去過中國的首都—北京。詞語的排列順序表麵上是語言差異,其實都可以從文化傳統和思維模式中找到根源。

三、宗教文化差異現象

語言的發展與宗教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中國和西方國家的宗教信仰www.aimeiwen.com是不同的,因而體現在語言中自然有所不同。中國人信仰的儒教、道教、佛教這“三教”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信仰和語言文化,如儒家的“三綱”、“五常”,道家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無為而治”,佛教的“苦海無邊”“,樂極生悲”等。西方國家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世間萬物都是上帝旨意的產物。因此在英語語言中就產生了許多與上帝有關的單詞和習語,如“Jesus Christ”,“God BlessYou”等。神話故事是人類早期的一種世界觀,在其基礎上人類建立和發展起了龐大的宗教信仰體係,因此神話故事和宗教文化也是密切相關的。受神話故事的影響,很多英語詞匯的構成和發展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聯係起來。如Athena(雅典娜)女神學識淵博,掌管智慧、技術、學問和藝術,由她的名字Athena後加上後綴“-um”,即athenaeum(科學協會);而Muse是謬斯女神,掌管著詩歌、小說、曆史與音樂,在其後加“-um”即museum(博物館);月神Luna則演變出lunar(月球的)如lunar eclipse(月食),lunarmodule(登月艙)等。

四、地域文化差異現象

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與一定的地域環境聯係在一起的,不同國家、民族所處地域、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差異巨大,那麽其語言也必然迥然有別,獨具特色。中國人生活的環境是半封閉的大陸性地理環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主要生產方式,脆弱的農業經濟使得人們不得不依靠上天和大自然的眷顧來勉強維持生活,所以中國人的文化中就多了對上天和大自然的敬畏。如成語“聽天由命”、“人定勝天”等。而英國是一個島國,屬於典型的海洋性氣候,航海和漁業發達,因此大量的英語習語與此有關。如,as weak aswater(弱不禁風),tomisstheboat(錯失良機)等。地理方位的差異也影響著不同文化中語言的表達。如中國文化中表示方位時以南為尊,先南後北,但在英語表達中卻是“fromnorth tosouth”。再如像“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詞,皆以南北方位為主導,而這在英語表達中恰恰相反,分別表述為“northeast”,“southeast”,“northwest”,“southwest”。同時由於地理緯度的差異,在漢語文化中“東風”代表的是春天和溫暖,而在英國象征的就是冬天和寒冷了。在英國人的文化中,西風是春天到來的象征,在雪萊的詩篇《西風頌》(Ode tothe WestWind)中對西風的到來歡欣鼓舞:It’s a warmwind,the west wind,full ofbird’s cries.

五、曆史背景差異現象

不同的民族在其特殊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這也就構成了文化發展的曆史背景,而這種曆史背景是與經濟生產、政治體製、軍事戰爭等一切人類活動相聯係的。在不同的曆史背景下,無論漢語還是英語,都有相當一部分詞匯與當時的曆史事件或人物有關。如在漢語成語或習語的構成中,出自某一個人物的成語或典故不勝枚舉,如孔融讓梨、三顧茅廬、毛遂自薦、班門弄斧、誇父追日、江郎才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等等。同樣英語中這樣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如英國在曆史上曾經與法國、荷蘭發生過戰爭,因此英語表達中就包含有貶低或諷刺這些國家的詞語,如doa Dutch ac(t逃跑),take a Frenchleave(不辭而別)等,英語中還有一些習語來自希臘、羅馬神話,如the Trojanhorse(特洛伊木馬),arrowofCupid(丘比特之箭)等。這些典故都深植於兩種語言各自的曆史文化背景之中,隻有熟知這些成語的曆史文化背景才能在翻譯中做到遊刃有餘。六、文化習俗差異現象文化習俗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約定俗成的一係列習慣。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由於對雙方文化了解的不足很容易產生文化的衝突,造成諸多尷尬。如中國人之間打招呼中常用的“吃了沒?”“幹什麽去?”是讓外國人很難理解的一種開始交談的方式。在翻譯中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問候語進行意譯,如簡單翻譯成“Howareyou?”等都會讓雙方消除誤會和反感。中國文化中的謙虛對於初次接觸中國人的西方人來講也是難以理解的,如中國人對他人的溢美之詞通常會謙虛地表示“哪裏,哪裏”,對自己的進步與成績通常會表示“一點點”,自己的見解通常是“愚見”,自己的著作通常是“拙作”等等。西方文化中對於感謝與讚賞通常會坦然接受並表示感謝,對於中國人所謂的謙虛通常認為是真實情況的表達。中西方文化習俗差異是多方麵的,這種差異可以體現在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麵,從吃、穿、住、用、行到工作、娛樂、節日、交際等等方麵都有不小的差異。
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習俗的了解也日漸增多,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中國文化習俗也已獨有的特色逐漸滲透到西方文化中去,這是文化交流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這也將更加有利於中西方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交流。通過以上幾個文化層麵的分析和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文化差異現象是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都是普遍存在的。對於翻譯工作者來說,除了要精通兩國語言之外,還要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深層次差異,這樣才能保證雙方交流的成功實現,準確再現原文的意義、內涵和風格。

參考文獻:
[1]李君文.東西方文化價值觀念對比與分析[J].外語研究,2000,(1)
[2於奇.語言和文化[M]. 鄭州大學出版社,1998.
[3]王菊泉,鄭立信.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王治奎.大學漢英翻譯教程[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5]孫曉軍.淺析英漢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1).
[6]萬呈惠.淺析英漢翻譯中的文化差異[J].理論與實踐,2008,(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