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作好你的中文簡曆和英文簡曆

(2009-07-03 10:18:18) 下一個
向用人單位投遞一份好的簡曆是找工作的第一步。有人認為製作簡曆很容易,從網上下載一個模版,再把自己的信息填進去,就一切OK啦!還有的畢業生,生怕用人單位不了解自己,將自己的簡曆做成厚厚一本,教材般“砸”給用人單位。現在什麽樣的中英文簡曆最受歡迎?怎麽樣走好求職第一步?來聽聽老師、專家和用人單位的建議吧。
  老師說 中文簡曆,切忌“豪華”和“另類”
  複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張老師
  現在畢業生的簡曆有兩個趨勢,要麽太精致,要麽太厚,其實這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都不實用。用人單位在看簡曆的時候主要看什麽?一是學校,二是專業,三是你的實踐情況,把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說清楚,你的簡曆就算是比較完整的了。有不少同學,在自己的簡曆裏列出無數其它的材料、證書,想來證明自己的“身價”,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求職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那麽簡曆也就要求一個“匹配”:你寫的東西要是用人單位想知道的,其他的內容,在以後的筆試、麵試中用人單位會給你機會一一展現。
  所以說,畢業生的簡曆不需要太豪華,把要說明的東西寫清楚就可以了:
  第一,先說明自己的基本情況,姓名、年齡、通訊方式等。
  第二,將自己的教育背景交代清楚,在什麽學校、哪個專業,得到了什麽樣的學位。
  第三,告訴用人單位你的社會實踐和實習的情況。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製作簡曆的過程中,要盡量將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有的同學,把“教育背景”中自己的畢業院校放在簡曆的最後,這樣的做法肯定會讓自己少掉很多機會。因為在有的用人單位,每天要處理的簡曆很多,在篩選簡曆的時候,他們往往首先看自己單位最看重的內容(一般來說是畢業學校和所學專業),如果這個項目達不到單位的要求,簡曆的其餘部分再吸引人也無濟於事。
  還有一點,簡曆最好也不要製作得太“另類”,一兩張紙,能說明情況就好。用人單位對於大學生一般都有一個“形象預設”,大部分單位還是喜歡樸實一點的畢業生,所以說,如果你的簡曆太過花哨,反而會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HR說 閱讀簡曆不會超過30秒
  Phoebe曾任多家外資銀行人事總監
  英文簡曆和中文一樣,也是有一定的格式的,這個格式也許和中文的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英文簡曆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自薦信。如果是應屆畢業生,這一部分不宜過長,半頁紙就可以。
  二、個人信息。個人信息包括求職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等和自己有關的信息。在很多外國的公司,處於尊重個人隱私和防止歧視的考慮,對年齡、性別這樣的個人問題並不是十分看重。
  三、具體內容。這裏的具體內容就是你具有什麽樣的技能,憑什麽可以到本公司任職。這裏的內容最好也要精簡些,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最好不要放在裏麵。
  在這裏,很難為求職者設定一個英文簡曆的最佳格式,因為,對於不同的崗位,求職者簡曆的側重點也要有所不同,格式自然也不能一樣。比如說,如果你找的崗位是內勤,那你在簡曆裏麵要突出的是自己的經驗、教育背景;而要是你想到某公司做銷售,那你在簡曆裏要著重表現的一定是自己的銷售業績等。
  在語言方麵,中國的畢業生在寫英文簡曆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通病:喜歡用敘述性的語言。也許是在考四級、六級時英語作文寫慣了,在描述自己的時候,他們也總是像在寫記敘文,“First”“Besides”寫上一大段。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條條列出來,讓用人單位看起來一目了然,因為他們閱讀一份簡曆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還有,在用到和職業相關的英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否則會讓用人單位覺得你不夠專業———翻翻大學裏教的《專業英語》課本,這個問題應該不難解決。
  專家說 簡曆就是用最短時間說明來曆
  管理學教授、人力資源專家忻榕
  現在大學生的求職環境和以前真的是大不一樣,競爭越來越激烈,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很多畢業生在求職的第一步———簡曆上就開始狠下功夫,把自己的簡曆做得很複雜、很花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簡曆還是簡單為好,要讓看簡曆的人一目了然。有的簡曆好看是好看,可用人單位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麽,那這樣的工夫花了也是白搭。簡曆,就是要讓用人單位在最短的時間裏,抓住你最鮮明的特色。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很多大學畢業生製作了一份自己的簡曆,然後就到各大招聘會上“散發”,網絡公司投這一份,傳媒公司也投這一份,有點“廣種薄收”的意思。要知道,簡曆是要給對方所需要的信息,對於簡曆,10個單位可能就有10種不同看法,同樣一份簡曆,這個公司覺得很好,換了一個公司,可能隻算得上是一般,到了第三家公司,你可能連麵試的機會都爭取不到。所以說,製作簡曆的時候也要“量體裁衣”,針對不同公司、不同職位,簡曆也要有不同的側重,讓你的簡曆告訴對方:你,就是他們想找的那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