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2010-03-19 08:03:35) 下一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句話是古人說的,不是我說的。但是我很喜歡。我覺得這句話很有哲理性,任何明白人都應該會喜歡的。盡管,我不是個明白人,我糊塗極了,滿腦子漿子。

我一直想弄清楚,這麽好的一句話,是從那裏來的。換句話說,是誰琢磨出來的。我到網上去找了找,有些收獲,但還是沒有完全明白,那位願意賜教,某感激涕零。

較多的人認為,這句話首先見於林則徐在160多年前自撰並懸於政事堂的一幅楹聯。也有人說,鄭板橋也提過這幅對聯,但沒有見過真家夥。所以,我還是保守地認為,林則徐是首先將這句至理名言篡在一起的。

在這之前,隻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傳說。有:
《莊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納之。
東漢許慎之《說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納百川者。
《尚書·君陳》: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宋代洪谘夔的《平齋文集》十一卷,原句為:任重道遠,無餒則大,無欲則剛。
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六十六章)
有種說法,在《金剛經》中有“無欲則剛,有容乃大”之語,不知是否確實。

總而言之,能夠將這些零零碎碎的璀燦匯總成那個光輝之大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這麽好的一句話,我們可不能視而不見,讓我們共勉。我們應該容許與我們不同的觀點存在。對於與我們觀點不同的,比如說郭沫若,我們不應該以下流猥瑣謾罵的詞匯相加。中國的語言,是那麽豐富多彩,我們總是能夠找到好的詞匯來表達我們的觀點的。不是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