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貼一篇舊文--無聊齋誌異(1)

(2009-07-18 21:58:38) 下一個
標 題: 無聊齋誌異(一)

最怕的就是午夜警醒. 因為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和潛意識裏的自我鬥智鬥勇. 任其發展的結
果是兩敗俱傷. 更年輕些的時候任性而沉溺, 對這樣的爭戰認真而執著, 因此而衍生出許
多後患來. 現在久病成醫, 懂得了偷梁換柱, 學會了避實就虛. 目的就隻有一個—保持身
心健康.

所以我們談風說月吧, 談詩論賦吧…酸也好, 甜也罷.

今晚說什麽呢? 環望四壁, 看到月曆翻到五月是KLMIT那張美奐美侖的裝飾畫BRIDE. 隻是
我對裝飾畫一向興趣不大, 況且這幅被喻為是 “激情和性的宣言”(THE EVIDENCE OF
SENSUALITY” AND “THE DECLARATION OF PASSIONATE LOVE.”) 我究竟是不願意花時間
談這些. (這使我突然想起前天在書店裏看到一堆打折的書裏麵有衛慧的那本SHANGHAI
BABY, 原價$24折到$3.98. 包裝不算差, 比我後來淘出來的那本THE TAO OF ELVIS還要精
致些. 翻了一下覺得翻譯比原作好, 隻是看到她那張”美女” 照也被原封不動地印到封
底, 而且還特別地打上一行 “ 這是中國政府不願西文讀者有機會讀到的一本書”, 頓覺
可笑又可恨. 一本小女人的情欲日記而已, 打美女牌, 我最多說你虛榮, 現在還要打上政
治牌, 我說你無恥. 難怪啊, 我曾看到有人寫出這樣的句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勇敢的人
臉厚,心硬,敢愛敢棄
從明天起,關心自己的感受與錢袋
麵朝人海, 管它是不是春暖花開…”

又想起一位棋道高手所言 “都棄掉, 就贏了…”. 在這個僅以“自我感受” 與”錢袋”
論成敗的世界, “贏”的往往是如此這些急功近利, 臉厚心硬, 甘於也善於放棄人類高級
感情活動的人們. ---我感慨複感慨, 但不羨慕更不隨從. 正如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執著不
棄正是我 “失去”更多的根源, 但我從不後悔. 那首充滿人格美理想美的愛情詩不是這
樣描述的嗎 “ 我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更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失去
了堅持的位置和足下的土地, 這一個身軀還可以偉岸還值得去愛嗎?)

剛才說到另一本書THE TAO OF ELVIS. 封麵上貓王一身道服, 靜坐冥思. 隨手翻到的一頁
上引有貓王這樣一段話“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learn in life is to
be able to cope with not having anything to do…” 嗬, “不為無益之事, 何以
遣有涯之生”,
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可謂是真的得道了. 所以我懷著濃厚的興趣將這本書買來, 打算就此對
身份轉換為道學家, 自然主義者的貓王做一翻閱讀和研究. 回去讀過一兩章才知, 這隻是
一位精通道學的美國醫生對貓王的生平性情言行以及音樂思想境界從道學的角度加以解讀
和剖析而已.

不過也非常有意思.

道德經第二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
也.” 道學認為這個世界在靜態中同時不斷向兩極運動著,而道正是那隻在其中掌管平衡
把握玄機的 “翻雲覆雨”手. 作者以此認為 “Elvis is such a man of Tao who
struggled to balance the opposites: wealth and poverty, female and male, old
and new, good and evil, king and non-king, joy and sorrow.” 而這本書也正是 “
The first attempt to reveal the Taoist side to the sometimes-controversial
Elvis and his neverending search for purpose and meaning…” “Like a redwood,
Elvis is planted deeply in American soil and psyche as well as being firmly
rooted in the Tao,” “He is here to stay. Forever.”

這個角度夠牽強也夠新穎的. 其實如果我們了解ELVIS在美國文化和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就一點也不奇怪為什麽會有人花11年時間, 將他化身為無邊無界自在永在的 “道” 加以
注解詮釋. (我曾經問過一位同事, ELVIS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她說, “ DEFINITELY
A KING, A HERO WHO CHANGED ROCK AND ROLL, AMERICAN CULTURE, LINKED THE BOTH
SIDES OF THE COLOR LINE...我注意到她已經沒有單純把ELVIS定位為一位偉大的歌手了.
他更象是美國人眼中的民族英雄, 傳統文化的叛逆者, 自然也是新文化的締造者. 那位女
同事說, 在ELVIS以前, 站在麥克風前, 優雅地演唱是約定俗成, 天經地義的. 可是有一
天一個野小子以他獨創的充滿性意識的扭胯和狂野的嘶吼震驚了世界, 那在當時是被視為
低級下流的,可是他的人太帥了, 聲音太棒了, 舞姿讓人難堪卻又魅力無比…一夜間, 世
界變了, 每一個二十歲以下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做ELVIS PRESLEY 那樣的人! 我
覺得我的同事說得太棒了, 我從此不再懷疑為什麽他被他們封為—王! THE KING! 有第二
個嗎? 他改變的不僅止是音樂, 他同時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 他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卓越
貢獻者. 我這樣說, 是因為認同 “文明” 是人類寬容度自覺增加的標誌. )

當然, 這本書是淘來的, 因為它是另類的. 所以我們勿需認同, 隻要理解.

而有一點我是非常讚同和欣賞的. 貓王其實是一個很虔誠的基督徒. 而作者在其中某一個
篇章毫不避諱地以 “道”, 另一種 “宗教” 意識形態去詮釋貓王的信仰, 二者毫不衝
突, 甚至彼此依據, 相互詮釋, 這一點我私下裏非常認同(這樣說是因為許多基督徒朋友
對我的不能理解和不願接受.) 記得去年底, 我正在查考新約雅各書,
一天也是在一家BARNES & NOBLE 裏淘書, 發現一本印刷非常之精美的英文版道德經. 隨
手翻到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腦海裏迅速地湧出幾小時前剛讀過的雅各書第一章22節 “你們要行道, 不是單單聽道…
” 二章22節 “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 26節 “身體沒
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接著看,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雅各書
第三章5節 “舌頭在百體裏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 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惟獨從上
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
冒…” 再看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
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約翰福音一章1-4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 生命在他
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如果要枚舉這樣的一致, 三天也寫不完…是誰在論道? 老
子? 耶穌? 保羅? 約翰? 雅各? …還是…? 公元前600年前的老子和公元後50年的耶穌的
弟弟和使徒們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著相同的真道—僅止是巧合嗎? 是人類智慧跨越時空的碰
撞嗎? 不. “法如天上月,如手指月,而人執指;不但亡月,亦亡其指…” 禪宗裏有一
樁公案“指月錄”, 是說有人將一輪皎潔無比的明月指給你看, 你若要保持一雙本具的智
眼, 真正體會到月亮的明圓, 就必須忘失那隻指月的手和千指萬指的指法.

月本非月,指複何指?指者為誰?能指為何?何為月?

(下次再續吧...)

--
遙遠而未知的美
藏匿在天邊外的秘密
足蹋四海神遊八荒的自由
浪跡天涯隨處觀景的快樂
是我要繼續出海的全部理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