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淨無界

禪淨本無界,吾人當了之。
正文

迷人念佛

(2009-06-15 00:00:27) 下一個

迷人念佛求生西,
吾今再迷又何妨。
善惡去盡心常寂,
極樂淨土自清淨.

         ------------------迷人念佛體會

迷人念佛出自《六祖壇經》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

(1)何為迷人

《六祖壇經》中有提到: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隻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從這裏我們知道,六祖說的迷人是:不了自性。

那迷人有那些情形呢?《六祖壇經》中也解釋的很清楚。
迷人修福不修道,隻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原來迷人是不能斷心中的貪嗔癡三惡。
即使是修大乘菩薩法,還是修福不是修道。我們現在末法時期,要想斷心中的三惡是很難的,這也是我們學佛不能有成就的根本原因.

斷貪嗔癡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從行上斷,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不是究竟的。二是從心上斷,從起心動念上開始,這是根本的修行。

《六祖壇經》中,六祖對惠明的修行教導,就是演示了這一究竟的方法。
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惠明言下大悟

從這看到,惡是迷,善也是迷。這都是我們自性的障礙。

(2)迷人如何修行

古大德常常提到,心外求法是外道.六祖也提到: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然這樣我們有為何要向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我們迷了,我們迷的太久了,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做到自淨其意,所以不得不靠彌陀的佛力,祖師大德根據眾生的根性,特別用淨土這一方便法門.佛力加我們的願力,這也是念佛法門的殊勝之處.其實就如禪宗所言:一念伏萬念.念佛法門是:一念伏萬念就是禪宗的參話頭,但念佛法門最殊勝的是:彌陀佛力加我們的願力.

大家都喜歡上師,法王,明心見性高人的開示與加持,為何。因為你對他們有信心,這個信心的力量是不可思意的。因為你的信,他們的加持就能起做用,為何?佛在《華嚴經》中提到:

信為道源公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那他們的加持為何起到效果,其它人的作用就很小或沒有呢?因為他們明心見性,他們自性了了,從自性海中流出清靜法,清靜法是很好的加持。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不找最究竟,最圓滿,最殊勝的阿彌陀佛加持呢?

(3)迷人的導歸

迷人不能靠自力斷心中三惡,得清靜心。隻好請阿彌陀佛的加持,相信阿彌陀佛,願意移民到他的國度,天天念,時時念,心口如一。那就是阿彌陀佛時時加持,念越純,心越清靜,

就如《六祖壇經》中: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當我們念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時,就如六祖雲: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這裏就是我們常說的,念佛念到,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這裏我們看到六祖給我們念佛人的開示是:直接取常寂廣淨土。這也是禪宗常說:悟後起修,六祖開示我們,我們明白了,原來這樣才是真正的念佛人。這樣念佛才能念念見性。

沒有關係,我迷人現在做不到。但是我知道了六祖的要求,也知道了方法,
我身是菩提樹,不做殺,盜,淫,
我心如明鏡台,勤洗貪,嗔,癡。
時時念彌陀,心開會有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