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葶時間

—時間是被栓在心房的一個結—
正文

【商道與女人】 節選3 因果道 項目管理

(2009-07-17 09:45:34) 下一個
作者:如汐

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到達今天的境地是為了什麽?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冥冥之中主導我們走到現在的因素是什麽?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麽?未來我們又將何去何從?是命運造就我們,還是我們造就命運?
??
所有的問題隻有一個答案,有一個無聲、無形、無色的玄妙的東西在起作用,這個東西是道,是邏輯,是我們自己種下去的“因”,是我們在耕耘自己的“因”所得到的一種“果”。我們走到今天,大多數是我們自己未加雕琢的天性在發揮作用,假如時光回到起點,我們所走的路也完全可能是同樣的。而假如你不改變軌道和天性,你的未來也是可以預測的。所以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意思是說,我們的性格是一個因,這個因結出的果就是我們的命運。
??
現在我們可以把這道題目反過來推理一下,假如我們對於自己的景遇不是很滿意,假如我們希望獲得另外一種結果,假如我們希望有另外的一種平衡自己的方式,那麽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
這其實就是一道因果道的題目,用一個很簡單的比喻來說明,假設有一天,我們在院子裏種下了一棵蘋果的種子,我們希望蘋果樹長得繁茂昌盛,我們期待從某一天開始,我們年年都能吃到這棵蘋果樹結給我們的果實,而且它是甜美和可口的。
??
這件事情意味著我們種下去一個“因”,希望得到一個“果”。事實上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期待和夢想,男人們期待功成名就,女人們向往美貌和愛情,企業期待欣欣向上,國家期待國富民安,我們都可以把這種期待看作是我們的一個蘋果。有的人已經把“因”種下去了,更多的人正在不懈地耕耘,也有的人還停留在幻想之中,當然相信還有許許多多人正在企劃之中,希望能夠一鳴驚人。
??
在這世界上,相信一定有人已經擁有了理想的蘋果,同時他們還在耕耘著新的蘋果樹,另外的一些人則可能正在吞噬著自己結下的苦果。
??
對於那些有所期待的人們來說,最不能把握的和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最終能否獲得期待的“蘋果”。而對於那些已經擁有蘋果的人來說,無論是成功還是苦果,也都應該要思考一下,究竟是為何成功,為何失敗呢?更多的人則雖然有夢想,但是他們還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達成。
??
我們中國,從古到今都是一個中庸之道的國家,主張兼收並蓄,博采眾長。對於這個問題曆來有兩種相反的描述,一種描述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另一種描述則是:“有誌者事竟成”。前者是道家的風範,而後者是儒家的做派,那麽,對於這個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解答呢?我們不妨從種蘋果的故事中來做一些推理吧,我們來回答如下的兩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是:蘋果從種子到結果,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
??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使蘋果樹結出我們期待的蘋果呢?
??
讓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蘋果從種子到結果,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
第一個要素是種子本身的質量——seed
??
常言說得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期待好的果實,就要播種一棵優良的種子下去。
??
在決定播種之前,我們需要很慎重地作出一些評估和決策,因為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可能到處播種。有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原來栽種的果樹拿走,來種下新的種子。因為事情是辨證的,凡事有所失才會有所得,而一件事情有所成也必將有所毀。通常情況下,我們隻能訴求一種結果,那麽在獲得這種結果的時候,則代表著我們必須放棄其他的可能性,作為一個達觀的人我們應該明白不能求全的道理。在取舍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很痛苦,可能你要放棄的正是你現在的根基。好比你是一個農園的主人,你希望獲得蘋果,但是眼前正在栽種著蔬菜,而這些蔬菜可能是你的生計。這令你十分為難,而農園就這麽大,該怎麽辦,是永遠栽種青菜呢,還是有朝一日能夠收獲蘋果呢?
??
公司和人生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於自己的期待,是需要十分慎重地進行評估和取舍,一顆種子的埋下實際上是我們啟動夢想的開始,是我們改變運行軌跡的一個項目的開端,這種決策需要我們的智慧、勇氣,以及一種對於未來的十分清晰的願景。
??
第二個要素是外力的作用
??
外力包含人為力和自然力——humanforce+natureforce。人會在不同的時間對蘋果樹施加作用,比如定期的施肥、澆水等是人為力。自然力所施加的作用,比如陽光、氣候、溫度、水分等,以及各種不可測的外力。
??
第三個要素是蘋果的生長邏輯
??
蘋果的生長邏輯,也可以說是蘋果的生長規律,是一種“道”——Result=f(各種變量)。按照蘋果之道,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下,會演變成一個怎樣的結果,如果我們把這個結果用公式來表達,那麽它應該符合下麵的公式:
??
Result=f(seed,humanforce+natureforce)
??
這個公式解釋了這樣的含義,結果Result是“蘋果生長函數f(變量)”的一個解,而這個函數的變量是:種子本身的質量以及外部力,其中外部力包含人為力和自然力兩大因素。
??
接著,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要如何做,才能使蘋果樹結出我們所期待的蘋果呢?
??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假設,假如我們的命題是符合邏輯的,也就是說,這道題目確實存在著可能性的解的話,那麽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達成使命呢?
??
我們一定會想到,不同的外部環境下生長不同質量的蘋果。那麽反過來,對於我們所需要的蘋果(解),我們也可以為這些變量(外部作用力)賦予特別的參數,使得我們正好能夠獲得一個理想的解,用公式來解釋是這樣的:
??
specialresult=f(specialseed,specialforce)
??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長期的經驗和充分的試驗,來找到蘋果的生長邏輯(就是f函數),然後來倒推,我們需要怎樣的特定的種子、在什麽時候施加怎樣的外部力。假如這些變量(外部作用力)都是可控的話,那麽假以時日,則我們完全可以期待達成我們所需要的結果。
??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把一件事情從可控性方麵去理解的時候,可以分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需要人為力多一些的項目,屬於比較可控性的,而另外一種則更多地需要依賴外部力,這就相對有風險。
??
舉例來說,我們購買股票,是我們埋下去的一個因,但是我們最終輸贏的幾率在哪裏,誰能算得出來?天地之內,從古到今,又有誰能夠預測未來?誰能夠回答嗎?
??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天道運行的結果,沒有人能夠參透。天道,包羅萬象,玄之又玄,老子第十四章說:“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又說,“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說,道是看不見、聽不見也聞不到的,但是它是真實而存在的,我們需要把握道的樞紐,來了解事物的本質,來駕馭事物,這就是道的綱要。
??
我們需要知道,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人類隻是生長在天地之下的一種生靈而已。我們不能夠主宰天地,天地是永恒的,而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對於那些比較不可控的項目,我們不要去太折騰,而要安分。其次,我們還要知道,天機是不可泄露的,電影《風雲雄霸天下》中,有一個泥菩薩,因為他妄測天意,所以是必遭天譴的。所以身為一個明理的人,我們不要去做妄測運數這種徒勞的事情,也不要想著去把握什麽。老子第二十九章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或陪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意思是說,天下是神物,不是誰可以想要就能得到的,我們需要順其自然來做,所以要去掉那些過分的。
??
當然任何一件事情,都包含著人為力和自然力兩種因素,如果我們自己不去努力,隻想埋下一棵種子等待收獲,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反之,如果我們很努力,但是我們期待太過,把所有的押寶放到一件有風險的事情上去的時候,那麽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也並非都能夠如我們之所願。所以我們在作項目評估的時候,在決定投入項目之前,總是要事先做好很多的可行性的評估,以及做好大量的可控性的邏輯分析,來找到把事情做成功的因果關係,而不是完全把結果寄托在願望和想象之上。事實上,在我看來,真正優秀的人才是指那些十分小心地承擔適當的可控製的風險的那些人,他們會做很多的功課來把風險降到最低,而絕不是隨便地去冒險。
??
在我的觀念中,在蘋果函數中的人為力和自然力中,還有一種是需要通過其他人去達成的事情。雖則是人為力,但是我傾向於把它們看作是自然力。通常情況下,在尋求外部合作項目時,我會評估對方的意願和能力,凡是意願和能力之中有一個是不夠的項目,我都傾向於放棄。但是通常情況下,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往往無法預測對方的實力和意願度,而在執行到中途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導致我們無法達成最初的目標,在這樣的時候,合作項目就會中途夭折。
??
所以在這裏我要引入道家哲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那就是:
??
“為無為,無不為”
??
“為”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要去作為,“無為”的意思是指我們要順其自然,不要刻意,“為無為”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以順其自然的方法去作為,也就是說要按照事物的邏輯和規律去做。“無不為”則是指當我們依照規律去做的時候,事情是會做成功的。
??
《淮南子》雲:“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萬物有所生,而獨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獨知守其門。故窮無窮,極無極;照物而不眩,此之謂天解。”
??
意思是說,所謂“無為”,是不在事態時機未成熟之前去作為,所謂“無不為”,是因為順應了事物的規律所以才會成功。所謂“無治”,就是不去刻意改變事物的本性,所謂“無不治”,是因為順從了事物的規律而獲得治理。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本原,我們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和門徑,這樣我們麵對再多的事物,也不會迷惑,這就是“天解”。

從上述的蘋果故事和“為無為,無不為”的道家哲理中,我們可以領悟出項目的管理之道。
??
首先我們來理解,什麽是項目。
??
項目不是一種停留在腦海中的願望,項目不是我們每天無意識的一些活動,項目也不是一種被動的事情,項目更不是一種拍腦袋決策的行動。用最簡單的描述,項目可以理解為一種主動的、有目的的、有規劃的一係列活動。
??
項目充滿我們人生和事業的方方麵麵,從人生的方麵來看,栽培孩子是一個項目;選擇另一半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項目;職業的選擇可以看作是一個項目;居家的設計可以看作是一個項目;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養成可以看作是一個項目;自己的形象設計可以看作是一個項目;事實上,如何度過自己的有生之年就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此生最大的項目。
??
而從事業的方麵來看更是如此,一個把本職工作當作項目來管理的員工,一定比一個不動腦子的人更具競爭力、更優秀、更有團隊精神,也更理解工作的意義,以及更有上升的潛力。而如果想要有更大的成就,成為一個幹部,能夠管理事情,能夠帶領團隊,無論管事還是管人,歸根到底,就是做項目。事實上,部門的所有工作都可以理解成一個個的項目,組織的經理是負責這些項目的集合的經理。當然,再上一步,要去創辦企業就更是一個大項目了。
??
從項目管理的概念出發,我們可以把人分成兩種類型,一種類型的人就是有項目思維的人,而另一種人是沒有項目思維的人。所謂“因荷而得藕”,事情的因決定了它的果,在我看來,想要腦子輕鬆的人,必定生活是累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無法控製事情,所以一定會被其他的人和事情所控製。
??
所以在這世界上,成功的人都應該是那些具有項目思維的人。然而同時我們也會發現,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是不具有項目思維的人,很多人是被動地在生活和工作著的,還有不少的人是憑感覺在做事情的,當然撞大運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沒有。在這世界上,確實是有那麽一些人,在恰當的時機,做了恰當的事情,然後就突然成功了。現今的社會,每天都在上演著那些一夜成功的神話故事,但是如果我們冷靜地觀察,在過去的歲月裏,那些曇花一現的成功故事的主人,因某些變化又突然倒下的案例確實也不在少數。而在我看來,真正的成功應該是一種長期保持的安定的狀態,並不是大起大落,這種成功狀態的保持確實是需要一些項目思維的理念才有可能達成。所以,特別對於一個想把事業做成功的人來說,項目思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元素。
??
以人才的概念來說,我認為,這世界上可以稱得上是人才的一共隻有兩種,一種是專才,專才具備某種特殊的技能;另一種是具有項目管理能力的人才。我們來做一個比喻吧:項目管理的人才是一棵樹,有根、有葉、有枝,有生命力,會長大。項目管理的人才是一顆種子,再小,隻要你把它埋到土裏,它就會發芽、壯大,變成一棵樹。專才是指具備某種專門化的技術,在整個項目過程中,專才完成其中的一段;專才的人是項目樹上的一根樹幹。但是項目管理的人才,需要完成整個的項目,他需要用專才的人去完成任務。
??
比如以電影來說,導演是項目管理的人才,攝影師是專才,演員也是專才。當然,有很多的人才都是從專才再發展到項目型的人才,最後成為複合型的人才。
??
項目有大有小,有簡單有複雜,從全息理論來說,大項目是多個小項目的集合,大小項目層層嵌套,螺旋往複,可以千變萬化。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所有項目的邏輯過程是一樣的,所需要的能力的方麵也是一樣的,隻是做大項目所需要的能力的廣度、深度以及曆練更寬廣。
??
然而在我看來,項目管理的能力是可以去栽培和發展的。同時,我也認為,如果我們不按照項目邏輯去實施項目,那麽無論有再大的本領,你做的項目也必然是偏頗的、流產的、不完整的或不太可能有滿意的結果的。當然,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成功的人,表麵上看起來,他們並不按照項目邏輯在做事,但是也十分成功。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因為這些特別傑出的人有特別傑出的邏輯思維,這些邏輯思維本身就符合項目邏輯。項目思維深藏於他們的腦子中,他們有明確的藍圖,永遠知道當下該做什麽,如何去做,並一步一步地朝著他們的目標而進發。
??
那麽什麽是項目思維和項目邏輯呢?
??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就是一個人把他要去做的一件事情,看成一個項目;而且按照項目的邏輯步驟來進行展開。而這個項目步驟就是項目邏輯,用項目邏輯來思考問題的人就是有項目思維的人。
??
對於一個我們想要去做的事情,我們首先把它定義為一個項目(WHAT),接著來進行項目邏輯的展開:
??
第一步,想清楚為什麽要做這個項目,是否要做,如何取舍——WHY。
??
第二步,明確地定義項目的願景,以及盡可能地量化目標——WHERE。
??
經過以上的兩步,我們已經明確了項目的意義,當我們確定要去做的時候,當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後,當我們抱持使命必達的信念以後,將相當於我們已經在項目的土壤裏埋下了項目的一顆優良的種子。
??
第三步,找到達到目標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戰略。
??
第四步,在我們找到解決方案以後,為這個方案製訂可實施的執行計劃,或者說戰術。
??
以上的兩步,決定了如何做(HOW)的問題。戰略是找到解決方案,戰術是把戰略轉變成具體的可執行計劃,經過上述的過程,“謀定”就完成了,接下來的步驟是執行問題。
??
第五步,執行戰術計劃,或者稱為管理,所謂管理,就是組織資源去達成戰術任務。
??
第六步,就是結案和評估,有無達到目標。
??
上述的每一個步驟對於項目的結果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隻要有一個是偏頗的,就會導致最後的結果不能如願。在我看來,所有的這些步驟要去達成都是不容易的,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十分難得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並非來自天生,是完全可以栽培的。我們不妨來嚐試推理一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管理工具來對其加以破解:
??
第一步,我們首先要想明白做這個項目的意義。
??
在啟動一個項目之前,我們一定要想清楚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要清晰地評估這件事情對於我們的價值和意義,第二個問題是搞清楚這件事情是否符合道義。
??
以企業為例,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一動不如一靜,任何的變動都帶有“吉”和“凶”兩種幾率。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說,治理國家要像烹調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需要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製,所以當我們采取一些措施的時候,一定要很慎重地想明白這種變化的意義。
??
在評估項目時,我們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有很多的因素互相牽製,有利有弊,使得我們無法決策。但是如果我們拋開眼前的各種紛紜的因素,我們站高、站遠一些來觀察項目對於全局的意義,以及對於企業或者我們人生長遠目標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就能知道該怎麽去決策了。因為經過了這樣的看待以後,我們所看到的已經不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是整個大象,我們更清晰地了解了項目的意義以及它的目標。
??
其次,我們所做的項目應該是要符合天道的,任何隻顧一己利益而置天道於不顧的項目是注定要失敗的,而且一定是會遭受天譴的,或者招致報複的。我們不要自以為聰敏,我們要知道,在我們的頭上,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道之網,它是疏而不漏的。
??
第二步,我們要設定項目的目標。
??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項目的意義,但是我們還是要對這個蘋果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怎樣的蘋果才是我們期待的,可否定性和定量。很多人對於目標隻有一個模糊的方向感,但是講不出來確切的東西。這並不奇怪,多數情況下,我們對於自己期待的藍圖隻有輪廓感,當事情推進的時候,前麵的道路才慢慢清晰。這並沒有什麽,這和照相機的原理是一樣的,我自己也常常如此,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我們努力去把目標研究清晰,我們在製定戰略的時候就會更加聚焦和準確。事實上,目標的量化也完全可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項目啟動和實施以後,我們的道路會看得更加清晰,這時候目標也會更加清晰和聚焦。
??
第三步,找到達到目標的解決方案,或者戰略。
??
經過上述的兩個步驟,我們已經埋下了蘋果的種子,接著我們來找到把這件事情做成功的道(邏輯,也就是f函數)。
??
在specialresult=f(specialseed,specialforce)的函數方程式中,對於一個特定的種子,施加一種特定的外力,最後在蘋果邏輯的運算下,獲得我們所需要的特定的結果。這個specialforce就是我們要找到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戰略。而這個specialresult就是我們的項目的目標。
??
在上述的命題中,找到函數關係極其重要,我們隻要找到事物的內在規律,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假如我們沒有找到這個規律,那麽我們完全有可能找錯路,有可能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流水,或者產生虎頭蛇尾的結果。而這個部分應該也是整個項目邏輯中最關鍵的部分,因為它是項目過程中從宏觀到微觀、從哲學到科學的過渡的部分,我們要找到事物的規律,就必須從事物的基本麵出發,采用邏輯和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出它的規律。
??
在我們的公司裏,曾經有一些這樣的管理者,他們看到一些不合適的現象,常常會說,不應該這樣,而應該那樣,我把他們稱為“YX管理者”。YX以前是我的一個下屬,因為他隻知道要得到蘋果,但是從來不去想如何獲得蘋果的邏輯。他總覺得蘋果本來就應該在這裏的,他簡單地認為“本該如此”,卻不知道“為何如此”和“如何達成”。這樣的人,即便你把事情交給他們去做,他們也不會去研究事物背後的規律和達到目標的方法,而隻會停留在空談和蠻幹之上。
??
但是如何來找到事物的規律呢,在這裏我要推薦大家有機會去看一下莊子的《養生主》。在這篇文章裏,莊子描述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是說庖丁為文惠王做解牛表演,“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意思是說,庖丁的解牛技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好像在音樂中舞蹈一樣。但是,庖丁是如何達成的呢,是因為他充分研究了牛的生理結構,找到了解牛的路徑,並為解牛製作了專用的刀具,經過多年的總結、摸索和反複的試驗,最終找到了解牛的最好的方法。
??
所以分析事物的規律,並采用不斷實踐的方法來試驗認證,是找到事物規律的最基本的方法。
??
事實上,我們要找到的是一個事物的規律,或者說是道,在數學中,可以描述為求函數的一個解析公式。在一個函數關係式中,對一個函數的變量賦予不同的參數,會得出很多的解,但是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在我們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我們所可以選取的變量不會是很多的。而要找到這個公式,隻需要我們對十分有限的變量,進行邏輯分析,分析出在這種變量參數的情況下,會得到怎樣的解。而這種分析的過程,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來獲得:
??
一、分析研究對象的特性和結構,使用科學和邏輯分析的工具來找到一共有哪些解決方案。必要時,也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來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及判斷它們的可能的結果(result)。
??
二、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尊重和調研別人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善於分析、歸納和總結,從別人的經驗中去求證我們得出的分析是否科學與合理。
??
三、當我們找到這些解決方案以後,我們就可以分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在怎樣的條件下,會得出怎樣的不同的結果,哪些是可控性的,哪些是不可控性的。
??
四、善於使用潛意識,當我們對一個課題有深度的思考還不得其解的時候,不要著急,我們的潛意識會幫助我們思考。我們的潛意識就好像是一片土壤,當你在潛意識裏放下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好比是埋下了一顆種子,人的潛意識有一種功能,當你在忙著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在睡覺時,潛意識還在為我們工作。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不知道在什麽時候,一種清晰的思路和概念會突然來到我們的意識層麵,這就是潛意識所輸出的結果了。往往它是非常正確的,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上天在指引你。所以善於利用潛意識是人生一種十分寶貴的財富,而且每個人隻有去深度思考的時候,潛意識才會來幫助我們。
??
五、設計一些試驗方案,來觀察試驗的結果,來看一下我們的規律是否找對。
當我們已經找到函數以後,我們會很容易地找到一個特定的參數(方法,或者戰略路徑),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將會收獲我們所期待的蘋果。
??
但是當我們找到戰略路徑的時候,我們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評估戰略實施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控性,這要求我們對於“可能性、可行性、可控行”之間有一種明確的概念界定。我們應該要了解到,隻要事情不能轉變為可控性的時候,事情最後成功的幾率可能是會低的,為此如何把可能性和可行性轉變成可控性,是項目邏輯中十分關鍵的因素。這時我們需要評估自身所具備的資源條件和長短處,才能真正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
通常,當評估完成後,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可達成的,那麽我們完全就可以直接決策。而另一種結果則是難以達成的,這個時候也很無奈,有時候是我們的資源或能力條件不夠,有時候是我們的平台還沒有搭建到位,也有的時候是時機尚未成熟。這時候需要我們暫時放下,強趁時機不是一種理性的行為。莊子說得好,知道什麽是自然的力量,什麽是人的力量,恐怕是人的智慧到達極點的表現。所以不要勉為其難地去作為,我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應該是知道當下該做什麽而且去付諸實施的人,他有耐心去搭建平台,直至達成他所期待的境界,而不是蠻幹。
??
這世界上還有一些人,認為隻要有可能和可行,就是可以做的事情。他們不去考慮成功的概率,也不去把這種可能性或者可行性的前提轉變成一種具體的存在去加以實施,最後導致項目的失敗。在他們的嘴巴裏,我們會常常聽到一種很熟悉的話,“既然別人能夠做到,那麽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而通常這樣的人最後是未必能夠成功的。
??
其次,對於一些投入比較大的項目,還有必要先做一些論證,這與科學實驗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按照下列過程來設計實驗:
??
一、製定合格標準: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允許偏差範圍。
??
二、設計試驗步驟:試驗選擇/試驗方法的確定/試驗執行方案的確定/試驗實施/試驗報告/試驗分析/結論。
??
上述的過程就是整個項目邏輯中最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這種能力是一種製定戰略的能力,隻有走正確的路,我們才有可能達到彼岸,否則如果路都走錯了,那麽後麵再怎麽做,都將是徒勞的了,而且走得越努力越辛苦,可能離我們目標越遙遠。
??
第四步,把解決方案變成可執行的計劃,或者說製訂戰術計劃。

當我們已經製定了項目的戰略方案以後,下麵要做的事情就是製訂可執行的計劃,事實上這個過程是把戰略任務(解決方案)轉變成具體戰術(可執行計劃)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整個大項目過程中從宏觀到達微觀的中間環節,是把一個思想轉變成具體行動的中間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則最後的結果將有可能是不可期待的。
??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製訂戰術計劃的要求和步驟是怎樣的。
??
一是對於戰略任務的高度理解的能力,這是編製戰術計劃非常重要的前提。這需要一種高度和概念,對於一個沒有宏觀思想和視野狹窄的人是不可以讓他去承擔戰術製定的工作的。
??
二是需要針對具體戰略製訂戰術執行方案的能力,這需要在大概念上將戰略任務分解成若幹個子項目,並對子項目進行排序,設定子項目的目標,確定子項目實施的人選以及達成的要點。戰略任務分解為子項目的要素是:排序/子項目名稱/子項目目標/負責人/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實施要點。
??
三是對每個子項目進行邏輯展開的能力,每個子項目展開的要素是項目過程中最細節的可執行環節。這十分重要,在這個部分,我們公司裏采取一種叫做“項目控管表”的辦法來自動展開,在一個項目控管表上,子項目的執行要素已經表達清晰:誰做WHO/做什麽WHAT/如何做HOW/何時完成WHEN/如何報告結果RESULT/是否要提交結果,給誰/下一個步驟的作業者是誰。采用這樣的項目控管表,可以使子項目在各個執行環節中自動流動,最後在完成後回到項目經理的手中。
??
其次,在設計項目控管表的時候,為了讓項目經理控製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的偏差,以及動態了解項目過程中的重要信息,我們需要在項目流程中設置一些關鍵過程控製點。這種控製點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停頓指令(在獲取新的指令後再執行下去),稱為幹涉點;另一種是要求作業者向項目經理提供動態執行信息,但是項目繼續向下執行,稱為觀測點。
??
在這裏我們有必要對項目的執行者設置嚴格的紀律,就是當執行達不到預期目標時,務必向項目負責人報告,不可拖延或虛報。這是項目執行過程中十分關鍵的要素,隻有這樣,項目負責人才能動態了解執行過程的偏差,並考慮糾偏的措施,使項目越過障礙繼續獲得順利的執行。而作為項目經理,可以通過控製點的信息、工作例行報告機製和例會來對項目的過程進行過程控製。
??
上述的二、三點都需要計劃製訂者具備邏輯的分解力、具備知人之明以及對項目細節深入洞察的能力。誰適合做才能不辱使命;他需要怎樣的資源和工具配合;執行過程的關鍵要素是什麽;在哪個部位需要設計控製點等。
??
四是需要一種清晰的表達力,能夠把具體的執行計劃以一種十分清晰、簡單和明確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執行的人員十分明確地了解,並能實施到位,這也是戰術製定邏輯中十分關鍵的要素。
??
第五步,執行戰術計劃,或者稱為管理。

當我們把戰略和戰術計劃編製完成以後,就是“謀定”的部分已經完成,而最後能否真正收獲蘋果就取決於我們的“後動”了。項目做到這裏的時候,後麵的關鍵就是執行力的問題了。
??
很多的人把美好的願望無法最終實現的結果怪罪於執行力不足,但是在我看來,謀定而後動,如若沒有謀定的能力談何執行力。其次,我認為執行力本身也是一個項目,我們必須要找到使執行結果可控的工具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任何對人的執行力的依賴都是不足為憑的。
??
在我看來,執行力問題在本質上就是公司管理的課題了,任何的思想和計劃如果沒有執行力的保證,都將是空談和徒勞的。事實上企業治理也是一個大項目,任何一個公司,在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就開始複雜起來了,因為這時候開始涉及組織和管理問題。如何使用比較少及可獲性好的人力資源成本來達成對企業戰術計劃的可控性的實施,並達成所期待的戰略目標,在我看來,是企業管理最本質的目標,也應該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問題。這對於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舉足輕重的,有很多的企業把人力資源工作定義為隻是對員工的績效管理等工作,但是在我看來,人力資源工作的內容應該圍繞著目標而設計,它所涉及的內容包含公司管理範疇的全部,是公司的頭腦機構的責任,而不是一個下屬部門的概念。所以在我們的公司中,沒有一個獨立的人力資源部門,隻有這個頭腦機構才能來評估和選擇合適的員工和團隊,並驅動他們來執行企業項目。
??
我們繼續回來探討,看一下,項目經理應該如何做,才能完成項目計劃,並達到目標。從邏輯上來分析,他的工作分解應該是:
??
一、項目的宣達和正式啟動。
??
將項目的意義、解決方案、戰術步驟對項目成員進行講解,對每個項目成員的工作進行布置,對重點進行講解,和項目成員一起評估執行的可控性要素,創造這些可控性的條件,讓每一個項目成員充分了解項目的意義和自己的任務是項目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
二、項目的過程控製。
??
我們知道,對於任何一個項目流程,隻有閉環控製才能夠消除靜態偏差和減少動態偏差,而一個開環係統的結果有可能是離目標很遠的。所以要將閉環控製的概念引入項目執行流程中,這是項目過程控製的根本方法。為此,需要在項目中設計偏差信息的反饋機製,以及建立對偏差信號的糾偏機製,來實現閉環控製。在我看來,這一點,是項目經理最重要的功力了。
??
其次,對於一個執行段的項目經理來說,在過程控製中,還需要一種十分到位的溝通能力,這些溝通包含以下三種內容:
??
第一是對上的溝通能力。這裏包含兩個溝通內容,第一個內容主要是對項目的戰略戰術製定者進行定期的報告,讓他們動態了解項目是否按照他們的意圖展開;其次對於項目中涉及戰略戰術需要調整的部分,項目執行經理應該要具備說服領導獲得支持的溝通能力。這是執行經理對上溝通的要點。
??
第二是橫向的溝通。取得各單位和環境的支持,為項目團隊開辟順利運行的通路是項目經理的第二溝通目標。
??
第三則是對下的溝通。及時了解項目過程中執行人員的狀態,為項目執行者提供良好的工具、解除他們在執行任務過程的BUG和障礙,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項目經理還需要明辨主觀和客觀的界限,持守道的樞紐,不向員工主觀的失職行為妥協。身為一個項目經理,對於下屬要愛護,但不能縱容,讓員工抱持使命必達的信念,才能讓項目達成最終的結果。這是項目經理對下溝通的要點。
??
項目執行控製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對於人為不力因素或違規因素的懲罰措施,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倘若沒有對執行不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那麽項目無法獲得良好的結果。當然這是企業管理要解決的課題,不在本章的研究範圍之內。
??
第六步,項目的結案。
??
對項目的結果進行描述,評估其是否達成項目目標;對項目的結果以何種方式進行輸出和報告,也是項目經理的基本功之一。
??
最後,我用老子的一段話作為本章的結語,並與大家共勉:?
??
“合抱之木,作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蔂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恒於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複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
譯文如下:
??
合抱粗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芽長成;九層的高台,由每一塊土開始壘起;登上百仞之高,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刻意和強求地去做事,反而會失敗,把持不放反而會失去。所以聖人順從自然規律去作為,所以不會失敗,也不去刻意把持,所以也不會失去。民眾做事,常常會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但倘若在事情的最終還是像開始一樣的謹慎,那麽就不會壞事了。因此,聖人不去刻意追求,也不去追求貴重難得的財物。聖人去學習民眾所不學的道理,一反眾人的過錯而回歸於道,輔助萬物以順從自然的方式去發展,而從不去做輕舉妄為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