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代史的迷霧:(二)悠悠360個春秋--艱難時世之禮的絕唱
(2010-09-05 13:52:38)
下一個
公元前708年,周桓王被一個二等強的諸侯鄭莊公打敗並射傷。那些一等諸侯
強國齊、楚既不出手,也不吭聲,就象沒看見一樣。四年後,前704年楚國君
熊通就幹脆自稱為王了。周朝從此對諸侯失去王權,變成有名無實。這是個
根本性轉折。
上篇提出的新三段劃分,把公元前704年到前344年魏國國君去侯稱王,劃成
一個前南北朝時期。這360年,有較為重要的共同性質:南楚北周的南北朝已
經形成;而周在北方也隻有虛名,無真實王權。這在原來西周、東周(春秋、
戰國)的舊分法中,無法體現出來。
另外,有一段戰國時期:前256年周王室滅亡,到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的35年,
和東周沒有任何關係。舊分法也沒法準確表達。而前770年周朝東遷洛陽,至
前708年周桓王被鄭莊公打敗射傷的62年中,東周王權尚在。和以後的春秋時
期,明顯不同。舊分法也無法區分。
更重要的是,前704年到前344年的前南北朝,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極為特殊的時期。周王室對諸侯沒有實際權力,卻仍能保持了長達360年的名
義天子地位。諸侯中沒有人去廢它,也沒有人去篡位。360年是個相當長的曆
史時期。東晉一朝公元317年-420年,才103年。魏晉南北朝宋、齊、粱、陳
加在一起,公元220年-589年,才369年,就有六次篡位換代。而五代十國到
宋朝,公元907年-979年,僅72年,也有六次篡位換代。更加頻繁。
更重要的是東晉南北朝這272年,大部分時間都不是虛位天子。以後也沒有別
的虛位王/皇朝能這樣長時間存在。而以前商朝到末代紂王,仍能囚禁姬昌
(後為周文王),行使權力。但東周卻穩穩地做了360年的名義天子。這主要
是因為東周是真正的封建製度,不同於秦朝開始的極權製度。諸侯篡位風險
很大,卻沒多少實際好處。也由於周禮的文化。滿足於虛名就行,順其自然
的方式,使東周能長時期存在,擺虛架子。連孔子都沒能理解這種周禮,背
後卻是得過且過地混日子,而且混了這麽長。
一般估計周朝有七百多年。是中國最長的王/皇朝。但真正擁有王權的周代並
不算長。從約公元前11世紀到前704年,隻有二百多或三百多年。和唐代、明
代、清代差不多。遠低於商代的五百多或六百多年,也低於漢代的四百年。新
的分期法,把這點展示得很清楚。
前南北朝結束於公元前344年,魏國國君稱王,為魏惠王。他在儒學中是個比
較重要的人。孟子曾遊說他。《孟子》一書的第一篇就是《梁惠王》,記載這
事。魏惠王遷都大梁,又稱梁惠王。孟子遊說他是在他稱王之後。這在儒家其
實應該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孔子講究忠孝禮儀,希望複興周禮。魏惠王自立為王,和周王室平起平坐,按
孔子觀念是大逆不道的。而孟子去遊說他,並當麵稱他為王,其實也是大逆不
道的。這實際上是個硬證據:孟子已經放棄了孔子的複興周禮。而幾百年後的
王莽,居然要真幹,真的要複興周禮。不得不說王莽才是孔子最忠實、最有才
幹的傳人。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卻不切實際。
本文作者在另外一文《孔子學說和他的主要傳人》中,解釋過孔子和周禮,以
及孟子、王莽這些關係。從周到秦的新曆史三段分法,在本係列上一篇《斷代
史的迷霧:(一)從周到秦的曆史分期》中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