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槍械…… (ZT)

(2009-12-28 20:44:35) 下一個
79式狙擊步槍


79式狙擊步槍是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從越軍狙擊手那裏繳獲的前蘇聯德拉貢諾夫(SVD)半自動狙擊步槍仿製品,1979年正式定型,1981年投入批量生產;老山作戰時期,大量我軍狙擊手使用該槍投入對越狙擊作戰,曾有一名副連長用79式狙擊步槍創造了1300米的狙殺記錄,使用該槍最高的中國狙擊手仍不為人所知,目前解密的最高者為鄭玨,狙殺越軍50餘人。


  該槍是邊防哨所和步兵狙擊手使用的單兵武器,主要殺傷中、遠距離上的單個重要目標,射擊精度較好,有效射程遠,重量輕,機構動作可靠。但因使用的不是專門的狙擊步槍專用彈,因而射擊精度不及 SVD.且其瞄準鏡倍數過低,已不適用反恐需求。




  配有4倍放大率的光學瞄準鏡,減小了瞄準誤差,提高了射擊命中率。本槍采用導氣式複進,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剛性閉鎖,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隻能行單發射擊,具有射擊精度良好,有效射程遠,重量輕,機構動作可靠等特點。 本槍除配有弧形表尺與圓柱形準星的機械式瞄準係統外,還配有光學瞄準鏡,從而減少射擊時的誤差,提高第一發命中率。半自動射擊提高了戰鬥射速,便於抓住機會,命中目標。裝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不但可用於白刃戰,還可作為剪刀和鋸使用,能剪鐵絲網和鋸鋼條等,是士兵野外生存的輔助工具。


  實施半自動射擊,戰鬥射速較高。它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回轉式閉鎖,10發彈匣供彈,發射7.62毫米53式槍彈,


  性能:


  口徑: 7.62mm


  初速: 830m/s


  配用彈藥: 7.62x54mm


  有效射程: 1000m


  射速: 30發/min


  全槍重:(槍自重) 3.8kg


  (帶鏡,墊) 4.4kg


  全槍長:帶刺刀 1368mm


  不帶刺刀 1220mm


  全槍寬: 170mm


  全槍高: 178mm


  瞄準鏡:


  重量: 0.5kg


  放大率: 4倍


  視角: 6度




-----------------

95式槍族·QBZ95B式5.8毫米短自動步槍




QBZ95B式5.8毫米短自動步槍是特種兵、基層指揮員和勤務人員的自衛戰鬥武器,其主要任務是殺傷300米內暴露的有個人防護的生動目標。該槍采用無托結構,全槍長度短,質量輕;全槍長78.7%的零部件可與QBZ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互換使用,通用程度高。QBZ95B式5.8毫米短自動步槍的多功能膛口裝置構思巧妙,結構簡單,參數設計合理,很好地解決了槍口焰、噪聲及射擊精度等問題。該槍有光學瞄準鏡結合座,可配裝白光、微光瞄準鏡,並設有簡易夜瞄裝置,能在昏暗環境或夜間對可見目標射擊。


主要技術諸元如下:

口徑:5.8毫米

初速:790米/杪

有效射程:300米;

理論射速:609發/分(單發)

發射方式:單、連發

彈匣容量:30發

全槍長:609毫米

空槍質量:2.9kg

瞄準基線長:210毫米

瞄準裝置:機械瞄具、光學瞄具

全槍壽命:6000發

使用槍彈:DBP87式5.8毫米普通彈,必要時也可使用5.8毫米機槍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


95式自動步槍於1989年提出研製指標要求,於1995年設計定型,命名為QBZ95式5.8mm自動步槍(簡稱95式自動步槍)。該槍於1997年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麵。95式為無托結構步槍,導氣式自動方式,機頭回轉式閉鎖,可單、連發射擊,機械瞄準具為覘孔式照門。95式自動步槍與QBB95式5.8mm班用機槍(簡稱95式班用機槍)形成95式槍族。後來又增加了短槍管的QBZ95B短突擊步槍,這三種武器一般被簡稱為95式槍族。95式槍族及其他5.8mm口徑班用槍族已裝備作戰部隊。

  研製指標要求自動步槍全重小於3.5kg,機槍小於4.4kg,經過初設計,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難以達到指標。從係統出發必須加大減重力度,選擇設計基礎槍步槍為優化核心體,控製在3.2kg,機槍相應控製在4kg,才能得到全係統及係統內每項產品達到指標並保持先進的水平。指標要求自動步槍全槍長不大於760mm(槍管長440mm)、機槍不大於840mm(槍管長520mm)。經過初設計,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況下,機槍的指標又最為緊張,因此,在全槍長上選班用機槍為優化核心體,優化指標定為840mm。全槍長又同槍管長息息相關,又直接影響產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優化全槍長時,必須把選定的槍管長作為邊界條件,在係統全槍長達標時,要使威力性能先進,是這項統籌的難點。

  下表為全槍重係統籌劃表:

  指標要求 策劃指標 實際達到

  自動步槍 ≤3.5 ≤3.2 3.25

  班用機槍 ≤4.4 ≤4 3.95



  95式槍族內自動機構件完全通用,步槍與班用機槍之間通用件的比例高,這對生產和維修十分有利。鋼件采用化學複合成膜黑磷化處理,鋁合金零件用硬質陽極氧化處理,上、下護手及上機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95式槍族在通過國家靶場的可靠性試驗時,自動步槍故障率在0.4~0.6‰之間,班用機槍在0.1‰左右







結構特點




95式自動步槍由槍管、導氣裝置、護蓋、槍機、複進簧、擊發機構、槍托、機匣和彈匣、瞄準裝置、刺刀等11部分組成,還有一套附件。

  95式自動步槍槍管內的槍瞠分為彈瞠和線瞠。彈瞠用以容納槍彈,線瞠能使彈頭在前進時作旋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的穩定性。槍口裝置用來減小發射時槍口的跳動和火焰,並可作為榴彈發射器及刺刀連接座使用。

  導氣裝置由氣體調節器、活塞及活塞簧組成。氣體調節器用以調節火藥氣體的大小,標有“0”,“1”,“2”的數字,分別表示閉氣、小孔和大孔位置。通常裝定在“1”上,當武器過髒來不及擦拭或在嚴寒條件下射擊時裝定在“2”上。發射槍榴彈時,必須轉到“0”的位置,以防損壞槍內活動機件。活塞用以承受火藥氣體的壓力,推動槍機向後。活塞簧用以使活塞回到原來位置。

  護蓋由上護蓋與下護蓋組成。上護蓋上有提把,用以提槍前進。下護蓋有握把、扳機護圈、小握把、護蓋鎖孔、掛合杆,主要用以操持武器和射擊。握把內為附件筒巢,用於容納附件筒,前端小握把有通氣孔,用以及時散熱和冷卻槍管。



  槍管賦予彈頭及槍榴彈的飛行方向。槍管內的槍瞠分為彈瞠和線瞠。彈瞠用以容納槍彈,線瞠能使彈頭在前進時作旋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的穩定性。槍口裝置用來減小發射時槍口的跳動和火焰,並可作為榴彈發射器及刺刀連接座使用。 瞄準裝置由機械瞄準具及白光、微光瞄準鏡組成,用於對目標進行瞄準。表尺上有覘孔型照門,標有1、3、5三個字樣,分別表示100m、300m和500m,表尺照門上的熒光點與準星兩側的熒光點組成簡易夜瞄裝置。準星由準星座、準星連接座、準星護圈和準星4部分組成,準星可擰高、擰低,準星連接座可左右移動,準星連接座和準星座上各刻有一條刻線,用以檢查準星位置是否正確。瞄準鏡座用以安裝白光、微光瞄準鏡。

  槍機由機體和機頭組成,用以送彈,閉鎖、擊發和退殼,並能使擊錘向後成待發狀態。機體上有圓孔和導筍槽,用以容納機頭,並引導機頭旋轉進行閉鎖和開鎖,機體上還有解脫凸筍、機柄和複進簧巢。擊針,用以撞擊槍彈底火;拉殼鉤,用以從膛內抓出彈殼(或槍彈)還有導筍、送彈凸筍、開閉鎖凸筍、導槽和彈底巢。機頭有3個閉鎖突筍,機頭與槍機框的連接以圓柱體進行,在此圓柱體上有一個連體的開閉鎖及前後運動的帶動凸起。開閉鎖作用麵設計在凸起的頂部,後坐帶動麵設計在凸起的根部。

  複進簧的作用是儲存槍機、槍機框的部分後坐能量,以便賦予槍機、槍機框向前複進及完成推彈、抓彈、閉鎖、解除不到位保險等所必需的能量。

  擊發機構由扳機、扳機拉杆、阻鐵杠杆、擊發阻鐵、單發阻鐵、不到位保險機、解脫杠杆、快慢機、擊錘、擊錘簧、擊錘簧導杆、頂頭及擊發機座組成。用以控製待發、操縱擊發及保險。快慢機上的“0”、“1”、“2”分別為保險、單發和連發位置。

  機匣用以容納槍機,固定快慢機和彈匣。機匣外有彈匣卡筍和彈匣結合口,用以結合彈匣或彈鼓;機匣內有閉鎖卡槽,能保證槍機閉鎖槍膛;撥彈凸筍,剛以撥出彈殼(或槍彈)。

  槍托用以保證機匣內部免汙汙垢和便於操作。槍托右側有拋殼(或槍彈)口,槍托內有杠杆式緩衝器和後端的變剛度托板組成雙緩衝機構,可降低活動機件後坐時的撞擊。


95式自動步槍一般使用彈匣供彈,必須時也可使用彈鼓供彈。可實施短點射(2~5發),還可實施長點射(6~10發)和單發射擊。點射時射速為每分鍾100發,單發時射速為每分鍾40發。槍管壽命為1萬發。95式自動步槍每支槍配有5個彈匣。彈匣由彈匣體、托彈板、托彈板簧、卡板、彈匣蓋組成,用以容納和托送槍彈。彈匣體後端有三個觀察孔,分別對正第10發、20發和30發槍彈的底緣,用以觀察槍彈的餘量。

  附件用以分解結合、擦拭上油、攜帶和排除故障。附件有通條頭、通條連接杆(7根)、銃子、銃杆、準星扳手、油刷、油壺、背帶和彈匣袋。使用時,將通條連接杆與通條頭或油刷擰結在一起,用以清除槍管內髒物及塗油;銃子用以拆卸擊針銷、拉殼鉤軸等;準星扳手用以校槍時調整準星高低;銃子用以清除槍管導氣孔的火藥殘渣。

  扣扳機後,扳機拉杆拉下擊發阻鐵,擊錘平移向前打擊擊針,擊針撞擊槍彈底火,點燃發射藥,產生火藥氣體,推送彈頭沿膛線向前運動;當彈頭經過導氣孔時,部分火藥氣體通過導氣孔,湧入導氣箍,衝擊活塞,推動槍機向後,壓縮複進簧,完成開鎖、拋殼,並使擊錘向後成待發狀態;當槍機退到最後方時,由於複進簧的伸張,使槍機向前運動,推動次一發槍彈人膛,閉鎖。此時,如快慢機定在連發位置,扳機未鬆開,擊發阻鐵不能卡住擊錘,擊錘再次打擊擊針,形成連發;如快慢機定在單發位置,擊錘被單發阻鐵卡住不能向前,若要再次發射,必須鬆開扳機再扣;如快慢機定在保險位置,快慢機軸阻擋,擊發阻鐵使其不能回轉,成保險狀態;當擊錘位於後方(即待發狀態)保險時,扣不動扳機,不能擊發;當擊錘位於前方(即擊發狀態)保險時,活動機件不能壓擊錘向後成待發。

  95式槍族的瞄準裝置有傳統機械式、簡易夜瞄、可裝白光瞄準鏡及二代微光管的微光瞄準鏡,表尺上有覘孔型照門,標有1、3、5三個字樣,分別表示100m、300m和500m,表尺照門上的熒光點與準星兩側的熒光點組成簡易夜瞄裝置。準星由準星座、準星連接座、準星護圈和準星4部分組成,準星可擰高、擰低,準星連接座可左右移動,準星連接座和準星座上各刻有一條刻線,用以檢查準星位置是否正確。瞄準鏡座用以安裝白光、微光瞄準鏡。白光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3倍,用於遠距離目標精確瞄準;微光瞄準鏡的放大倍率也為3倍,可在夜間弱光條件下對200米以內的生動目標精確瞄準。兩種瞄準鏡通用於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並能在槍身上快速裝卸。

  白光瞄準鏡用於對600m內(配於自動步槍時)或800m內(配於班用機槍時)的目標實施瞄準射擊和戰場觀察。當目標寬度為0.5m時,可概略測定目標距離。白光瞄準鏡主要由物鏡組。分劃調整機構。目鏡組。眼罩、照明機構和與槍配合的鎖緊機構等部分組成。

  微光瞄準鏡是一種輕便的被動式夜間瞄準器材,可有效地進行夜間精確瞄準;觀察發現敵人所使用的紅外光源或其他光源的位置。在無月星空、中等對比度、背景不透亮的條件下,能識別200m處站立的人員。微光瞄準鏡主要由鏡體、成像係統、分劃調節機構、低溫外接電池及罩具等組成。

刺刀(匕首)用以刺殺敵人,也可作為格鬥匕首和野戰工具用。多功能刺刀由刺刀和刀鞘組成,刺刀上有剪刀部位、剪刀軸孔、銼削部位、刀環、刀柄座、砍削部位和鋸割部位;刀鞘上有掛帶、帶扣、磨刀石、平口起子、剪座和軸。(注:戰鬥中如需用刺刀刺殺敵人時,應將刺刀裝在槍上,其要領是:將刀環套入槍的瞠口裝置前端,刀柄座的T形槽對準槍上刺刀座的T形凸筍,向後拉到定位。卸下刺刀時,左手握護蓋,右手用力按壓刀柄左右凸筍(刻有直紋處),然後將刺刀向槍口方向抽出,並裝入刀鞘內,掛在腰帶上)。多用途刺刀綜合了砍削、剪切、銼削、開啟瓶口和磨刀等功能,既可用於自動步槍,也可用於班用機槍。95式槍族發射5.8mm普通彈係列,必要時還能發射5.8mm機槍彈係列。步、機槍還能實彈發射標準接口尺寸(Ф22x125mm)的槍口榴彈,也能安裝快速拆卸的35mm口徑下掛榴彈發射器。







95式步槍規格數據




 QBZ95自動步槍 QBZ95B短突擊步槍

  全長 746mm 609mm 

  槍管長 463mm 326mm 

  全重 3.25kg 2.9kg 



  初速 930m/s 790m/s 

  理論射速 650RPM

  戰鬥射速 單發 40RPM

  連發 100RPM

  直射距離 370m ? 

  有效射程 400m 300m 



  彈匣容量 30rds 30rds







彈藥



95式自動步槍配用的5.8mm彈藥95式自動步槍配用5.8mm DBP87普通彈,是5.8mm小口徑槍彈中的主要彈種;必要時DBP87普通彈也可配用於88式5.8mm通用機槍和88式5.8mm狙擊步槍等步兵輕武器。


 光學瞄具瞄準不便是部隊反映比較多的問題,這主要是95式自動步槍受“應滿足以機械瞄具為主要瞄準方式”要求的限製而造成的,安裝光學瞄準鏡後瞄準基線太高,無法舒適貼腮瞄準。

  類似於M16的有托槍通常利用彈匣作為下掛榴彈發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動步槍由於采用無托結構,加裝下掛防暴榴彈發射器後隻能利用小握把作為握持部位,實際使用時不方便。

  95式槍族采用無托結構使全槍布局十分緊湊,但也帶來射擊時射手貼腮靠煙源太近,沒有燃燒完全的火藥燃氣從拋殼窗、拉機柄槽和上護蓋散熱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彌漫在瞄準基線上,以至影響射手持續瞄準射擊,這種情況也給武器使用帶來不便。

  5.8mm普通彈采用的雙基扁球藥燃燒不完全,95式槍族在發射2,000發彈(全槍需要清洗的射彈數)後,通常都會出現氣體調節器和活塞取出困難的問題,而且射彈多後,還會出現導氣孔由於火藥殘渣堆積變小的問題。另外為了獲得好的外彈道性能,5.8mm普通彈將部分難題轉移到了內彈道,造成槍口壓力過高,給解決槍口噪聲和火焰問題帶來許多困難。5.8mm普通彈采用的是常規雷汞底火,存在長期貯存後底火鏽蝕問題,給可靠使用留下隱患。

  塑料件容易磨白,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問題。要滿足低溫-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纖維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問題主要是塑料強度不足,這個矛盾比較難解決,塑料件磨白後影響了95式槍族的美觀。

  95式槍族進行分解結合時,有時會出現散件丟失和零件倒裝、錯裝問題,這種情況給武器正常使用帶來不便。



  供彈及自動原理

  上述問題有許多均是在部隊試用初期提出的,95式槍族一直在改進,有部分問題現在可能已經得到解決。從已經公開的圖片分析,至少是經過了3個階段。這3個階段的區別特征可從拉機柄的形狀和上護木的散熱孔數量識別出來。




供彈及自動原理

95式槍族的自動方式和其他導氣式自動武器基本相同。槍彈擊發後,彈丸在火藥氣體的作用下沿槍膛向前運動,通過導氣孔後,膛內火藥氣體沿導氣孔流入氣體調節器氣室,在氣室內火藥氣體迅速膨脹並作用於活塞,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撞擊槍機,槍機向後運動,迫使機頭回轉,實現開鎖,並帶動機頭與擊錘一起後坐完成抽殼、拋殼動作。槍機後坐即將結束時,槍機撞擊緩衝器並壓縮緩衝簧,起到緩衝後坐力的作用。後坐結束後,在複進簧、擊錘簧、緩衝簧的共同作用下推動擊錘和槍機複進,並在複進過程中連發阻鐵掛住擊錘,槍機完成推彈入膛和迫使機頭回轉實現閉鎖槍膛等動作。機頭閉鎖後,機體繼續複進,壓下不到位保險,複進到位並帶動連發阻鐵解脫擊發機,從而槍機複進到位,全槍完成由擊發到待發的自動循環過程。如果是單發狀態,擊錘則通過單發阻鐵被交換為阻鐵掛機狀態,並待下一次擊發{如果是連發狀態,擊錘則在擊錘簧力的作用下打擊擊針而擊發槍彈,完成連發射擊動作。

  班用機槍采用彈鼓供彈時,在槍機複進過程中,彈鼓裏的撥輪和推彈器在渦卷簧力作用下將槍彈向上推至進彈口處,由機頭的推彈凸筍推彈入膛,彈鼓裏的撥輪和推彈器輸送下一發槍彈至進彈口,作好供彈準備。

  槍機的回轉式機頭上有3個閉鎖突筍,機頭可在槍機框內往複運動,機頭導杆上麵有導柱,開閉鎖作用麵設計在導柱的頂部,機頭在導柱和槍機框內導槽的作用下回轉,從而實現開閉鎖。



  95式槍族大量采用高強度的輕型材料以減輕重量,機匣為高硬度鋁合金材料,采用陽極氧化處理工藝,強度高,上下護木及機匣蓋則采用工程塑料。槍管內膛精鍛成形,並進行鍍鉻。

  9 5式槍族的快慢機設置在槍托後方,共有三種狀態,即保險位置“0”,單發位置“1”和連發位置“2”,使用時轉動快慢機扳柄,使其繞軸轉動到所需位置即可。槍不使用時,驗槍後將快慢機置於保險位置。

  95式槍族的氣體調節器設有1#、2#、0#三個導氣孔,根據使用環境不同,裝定不同的導氣孔。其中l#導氣孔為常用導氣孔,在一般正常條件下使用此孔;2#導氣孔在能量不足或在水冷卻的射擊條件下使用,一般在出現槍機和槍機框後坐不到位故障,又無法用擦拭塗油的辦法排出時也采用2#導氣孔;0#導氣孔為閉氣位置,一般在發射槍榴彈時使用。

  95式槍族機械瞄準具采用覘孔式表尺,步槍表尺分為l#、3#、5#三個檔位,分別表示100、300、500米;機槍表尺分為3#、4#、5#、6#四個檔位,分別表示300米、400米、500米、600米的射擊瞄準位置。對付300米以內的目標,常用表尺為3#。在表尺3#位時,100米距離上的瞄準點為距靶中心正下方8.8厘米處。準星的高低和方向可用專用工具調整,100米位置上,準星每旋轉一圈,彈著點上下移動20厘米,準星滑座每移動一格(刻線在準 星座連接體上),彈著點左右移動27厘米。

  95式槍族有很多優點,在國內的兵器雜誌中均有介紹,如采用無托結構,長度大大縮短,可加裝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等輔助觀瞄裝置,提高了使用性能,多用途刺刀綜合了砍削、剪切、銼削、開啟瓶口和磨刀等功能,增強了士兵野外生存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95式槍族發射我國自主研製的5.8×42毫米槍彈係列,與北約的5.56毫米SSl09彈相比,彈頭重,槍口動能大,中遠距離存速能力強,外彈道直射距離遠,因此在威力和作戰性能方麵有著5.56毫米和5.45毫米槍彈無法比擬的優勢。


____________---

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
50年代,我國開始進口第一批帶瞄準鏡的蘇製納甘1950式步槍。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參照國外產品設計定型了79式、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KBU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是我國第一支獨立研製的小口徑狙擊步槍,它的問世,標誌著我國狙擊武器的開發研製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槍族化、小型化、簡便化

  該槍與新式5.8毫米步槍、機槍屬同一槍族,也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硬鋁合金等材料製造,全槍外貌大為改觀,同時還提高了槍身的防腐能力、減輕全槍重量、簡化了生產工藝,具有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持槍鄶適、使用方便等優點。




  戰鬥性能可靠




  該槍獨特的優點,使它具有其它槍無法比似的可靠的戰鬥性能。下麵我們拿該槍與我軍現裝備的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進行對比:




  後坐力 使用KBU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實彈射擊時效果良好,後坐比85式狙擊步槍使用的53式重機槍彈,膛室內火藥氣體壓力比發射普通的步槍彈大,所以後坐力大,常常是射擊完畢後讓人有一種疲勞、疼痛的感覺;與此相反,88式狙擊步槍因為使用的是新型5.8毫米小口徑子彈,並且擊發機采用擊錘平撞擊方式,射擊時還可靠槍上安裝的穩固腳架支撐,因此,大大減小了武器後坐,使射手感到操作舒適,便於控製。




  實彈射擊 在400米距離上對腳環靶射擊,每次10發彈,85式狙擊步槍的平均成績為85環,88式狙擊步槍的平均成績91環。此外,88式狙擊步槍的平均成績91環。此外,88式狙擊步槍在400米距離上對圓環靶目標實施50發精度射擊時,射彈散布麵遠遠小於基本射表中所規定的有關數據,這說明該槍的精度已超出了理論要求的精度。




  另外,該槍還加裝了用於支撐槍身的腳架,狙擊手可根據地形選擇打開或者折疊腳架,便於戰鬥行動。正如專家評價的那樣,該槍具有便於隱蔽、發現目標快、射擊指向快、消滅目標準等諸多特點。











  瞄準裝置先進

 瞄準裝置的優劣,不僅影響武器的射擊精度,也間接關係到戰場生存能力、人機效能的發揮,對狙擊武器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當代輕武器的瞄準裝置正向觀、測、瞄一體化方向發展,KBU88式狂擊步槍當然不會落後。




  該槍除了安裝了當今世界最為滸的硯孔式瞄準具外,還配備多普勒變倍望遠係統,實現放大變部。一般講,由於狙擊手執行任務地點的光線不定,所以客觀上要求配備一具體積小且重量輕、光強度夠的瞄準鏡,而瞄準鏡內的光照度與透鏡的直徑和放大倍率有關。當瞄準鏡的直徑、目標距離一定時,放大倍率越大鏡內的光照度與透鏡的直徑和放大倍率有關。當瞄準鏡的直徑、目標距離一定時,放大倍率越大鏡內的光照度就越弱,並且還大大縮小視場,使射手無法觀察到目標周圍的環境,而這種觀察又是射手必不可少的。固定的放大倍率不能使各種距離上的目標都達到鏡內光強度適合的要求,KUB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瞄準鏡通過距離遠近、光線明暗程度對800米以內的單個目標進行快速調節,實施晝夜精確瞄準。而85式狙擊步槍的瞄準鏡為固定倍率,在一定條件下工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無法全天候使用。所以在同時捕捉不同射距的目標和一閃即逝的目標時,88式狙擊步槍的瞄準鏡要比85式來得更容易。




  KBU88式狙擊步槍瞄準鏡的使用非常方便,在瞄準鏡內垂直方向上的7個“^”形立標即為瞄準分劃,“^”的頂點為瞄準點。100米、200米合用一個瞄準點,300-800米射距每一百米有一個單獨的瞄準點。瞄準分劃右側的數據為射距。瞄準時根據光線強弱及射距遠近,調節變倍手輪,用相應射距段上的“^”頂點,對目標即可射擊。




  瞄準鏡的矯正更加方便、快捷,射手隻需打開方向轉動護蓋,就能準確地進行矯正,十分簡單。85式狙擊步槍的瞄準鏡矯正工作比較麻煩自不易掌握,在實際使用中大多數85式狙擊步槍的射手不太適應該鏡的矯正方法。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KUB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有著以往狙擊步槍所不能比擬的優點。雖然如此,但由於它是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狙擊武器,鑒於經驗和技術上的原因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瞄準鏡的安裝位置 由於該槍和瞄準鏡分別由沒部門生產,在槍、鏡結合上,瞄準鏡有時因與燕尾槽配合間隙過大,轉運扳手扳到位置I時仍未能鎖緊;相反有時卻因與燕尾槽配合間隙過小,還未到位置I時便已鎖緊。而且進行調整時,都需要重新取下瞄準鏡,朝燕尾槽中心方向壓下製動塊,使製動塊與齒形曼母解脫後才可調整配合間隙。裝卸繁鎖,且鏡內分劃會產生微小的跳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射擊精度。




  扳機行程長 在實彈射擊中可明顯感到該槍的扳機行程比85式狙擊步槍長,擊發慢,還容易出現猛扣扳機的現象,影響射擊精度。而在真正的戰爭中要求狙擊手射擊“快速而不猛扣,平穩而不偏扣”,因此,適當縮短扳機行程十分必要。


____________

87式5.8毫米自動步槍

與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閃亮登場相比,87式5.8毫米自動步槍的出現實在過於寂寞,即便後來有了87A式,依然是波瀾不驚。不過如果說95式是我國輕武器研究過程中的一個裏程碑,那麽這段路之源就應該是87式。而且87式光滑流暢的外形,即便是今天,空降部隊對它仍然是情有獨鍾。


87式——穩妥為先

  87式槍族是我國第二代班用槍族(81式7.62毫米班用槍族為第一代),由87式自動步槍和87式班用機槍組成,它也是我國第一代小口徑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其原理、結構、外形都與81式槍族一樣,隻是改用了新式5.8毫米槍彈。究其原因可以歸為四個字“穩妥為先”。
  我國5.8毫米槍彈的研製論證始於1971年,論證的口徑也很多。1979年經過國家靶場選型試驗後決定隻在5.8毫米口徑上研製自己的小口徑槍彈。1981年,我國的81式7.62毫米步槍及輕機槍設計定型,為了穩妥,決定我國的第一代小口徑武器就在已經成熟的81式基礎上應用5.8毫米小口徑槍彈,由此產生了87式槍族。
  87式自動步槍長945毫米,裝上刺刀長1 105毫米,槍托折疊後長730毫米。槍全重(含空彈匣及隨槍附件)3.95千克,空彈匣重0.14千克,裝滿30發槍彈後重0.52千克。彈頭初速92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理論射速700發/分。
  該槍使用87式5.8毫米普通彈(參見《兵器知識》2000年第10期“小口徑彈藥的‘奇葩’——中國DBP87式5.8毫米普通彈”),其彈頭在空中飛行的存速、存能、飛行時間、侵徹硬目標的能力,均比俄羅斯5.45毫米槍彈及西方的5.56毫米SS109槍彈好。另外該彈發射藥的低溫性能較好,有利於保證在嚴寒條件下的威力。

87A式——閱兵之作


四個創新

  87式和87A式步槍的出現是我國步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它揭開了具有中國特色小口徑步槍研製的序幕。特別是87A式,它寫下的四個創新意義不比尋常。
  第一,87A式步槍在外形上獲得突破,有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第二,使用工程塑料上有了開端。87A式的彈匣、護木、握把和槍托使用了工程塑料,手感舒適。
  第三,鋼件表麵處理上甩掉了發藍氧化的老路,開始了黑色磷化處理,防鏽蝕性能好,抗磨能力強。
  第四,刺刀由單一功能變成了多功能。

____------

86式自動步槍

86s是我國為適應國外民用槍市場的需求,在國產7.62毫米56式衝鋒槍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半自動步槍,其外觀與國產56式衝鋒槍迥然不同,所以有人認為它是我國新研製的一種步槍,其實,86s的“內髒”部分與56式衝鋒槍基本相同,各項性能指標也大同小異,隻是不能連發射擊而已。
獨特的無托型外觀

  作為一種民用外貿型步槍,86s在外觀設計上采用了目前國際上廣為流行的無托結構。與56式衝鋒槍相比,它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征:

  86s將傳統的槍托前移至機匣處,包絡住整個機匣後部和發射機構,使自動機能在槍托內運動,從而保證了槍管在長度不減的情況下,全槍長比56式衝鋒槍縮短約25%,外觀顯得短而粗。

  86s的槍管與56式衝鋒槍的槍管一樣長(均為415毫米),但全槍長隻有663毫米,比56式衝鋒槍刺刀折疊時還短211毫米。

  86s的機匣上部增加了提把,方便了攜行。同時將瞄準具置於提把上,有利於瞄準射擊。而且在提把上有光學瞄具導軌,便於加裝光學瞄具。

  拉機柄安排在機匣上方、提把以下,左右手均可操作。

  機匣前部下方安裝了可以向前折疊的小握把。小握把支撐地麵時,可以提高步槍的射擊穩定性。

  機匣後下方有一個掏空的形似折疊金屬槍托的斜撐,便於射手抵肩射擊。必要時也可打開斜撐,作槍托用。彈匣有兩種,一種為容彈20發的直彈匣,另一種為容彈30發的弧形彈匣。

  槍口部有刺刀座,必要時可以安上刺刀進行格鬥。刺刀未裝在槍上時,可以當匕首用。


基本性能與結構

  86s發射7.62X39毫米槍彈,采用單發發射方式,初速71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彈匣容彈20或30發,空槍重3.6幹克。

  86s的機匣部件由槍管座、機匣體、尾座、保險部件與護手等主要零(部)件組成。回轉式剛性閉鎖機構主要由槍閂、槍管、槍管座(機匣)等構成。

  槍閂頭部有左右對稱的閉鎖凸耳。凸耳上有螺距為3毫米的閉鎖螺旋麵。

  彈匣主要由彈區身,托彈板,托彈簧,托彈蓋,左、右口板和前、後扣板等組成。

  擊發發射機構主要由擊錘、擊錘簧、擊針、扳機、阻鐵、擊發機構軸和保險部件等組成。

  保險機構有安全保險和到位保險兩種。擊發機構采用回轉式擊錘。

  當然,86s也有一些不足,如橫向尺寸大,難握持,射彈口徑偏大等。但86s步槍的結構緊湊,儲存和運輸便利,對槍械收藏和狩獵愛好者極具誘惑力。

  主要參數:

  口徑:7.62毫米

  全長:663毫米

  槍管長:415毫米

  槍寬:49毫米

  全重:3.75千克

  初速:710米/秒

  理論射速:600發/分

  有效射程:400米

  彈匣容量:15發或30發

  槍彈:56式7.62毫米槍彈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閂回轉

  發射方式:單發

_______
85式7.62毫米半自動狙擊步槍

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是在79式7.62毫米狙擊步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1985年設計定型,兩種槍從外形上看難以分辨。據說主要的改進在護木和瞄準鏡。護木改了些什麽就不太清楚了,而瞄準鏡是把原來用於照亮分劃板的小燈泡改為二極管。現在我軍裝備的主要為85式,但在國外提起中國仿製的SVD,大多數隻稱之為79式。
與SVD一樣,85式狙擊步槍也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既可用於白刃戰,也可用作為剪切鐵絲和鋸鋼條,及作為士兵野外生存的輔助工具。85式狙擊步槍的光學瞄準鏡與PSO-1一樣,有一個小燈泡在低能見度下照亮分劃板,夜間也可以發現主動式紅外瞄具的紅外光線,光斑為淡綠色,但自身並無夜視像增強器,因此並不算是完全的夜視瞄準鏡。

  瞄準鏡的設計/生產質量是79式一個致使的缺點,主要原因是瞄準鏡的燕尾槽和步槍上的突筍結合時,間隙較大,瞄準鏡上的齒形螺母不能將緊定扳手調整到合適的程度,所以槍、鏡不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結果在實彈射擊時,由於武器的後座和震動,使瞄準鏡經常出現鬆動的現象,影響射擊精度(詳見《輕兵器》1997年第5期)。但槍鏡結合不稱的確是AK式機匣的一個缺點,不清楚俄羅斯的SVD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85式狙擊步槍的缺點主要是後坐力大,易使射手疲勞,槍太長也不便於攜行,尤其是機械化部隊。現在新型的KBU88有可能取代軍中的85式狙擊步槍。

表演中使用79/85式狙擊步槍的廣州特警隊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軍隊一直沒有裝備專用的狙擊武器,雖然也曾設計過一些狙擊槍,但並不成功。後來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繳獲了越軍使用的SVD,於是就利用這種戰利品進行仿製設計,在1979年定型出1979年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於1981年投入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主要用作邊防哨所和步兵狙擊手使用的單兵武器,殺傷中、遠距離上的單個重要目標。一般稱為79式狙擊步槍。由於當時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承認知識產權(中國是當時唯一有專利法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對於這樣的直接仿製蘇聯也沒有追究。

由於79式狙擊步槍是仿製SVD的,因此在原理結構及戰術性能等各方麵都與SVD基本相同。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回轉式閉鎖,10發彈匣供彈,4倍光學瞄準鏡。由於考慮到生產成本問題,79式狙擊步槍並沒有開發專用的高精度狙擊彈,而是通用53式7.62毫米機槍彈,因此在精度表現方麵與SVD略有差距。

  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是在79式7.62毫米狙擊步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1985年設計定型,兩種槍從外形上看難以分辨。據說主要的改進在護木和瞄準鏡。護木改了些什麽就不太清楚了,而瞄準鏡是把原來用於照亮分劃板的小燈泡改為二極管。現在我軍裝備的主要為85式,但在國外提起中國仿製的SVD,大多數隻稱之為79式。

  與SVD一樣,79/85式狙擊步槍也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既可用於白刃戰,也可用作為剪切鐵絲和鋸鋼條,及作為士兵野外生存的輔助工具。79/85式狙擊步槍的光學瞄準鏡與PSO-1一樣,有一個小燈泡在低能見度下照亮分劃板,夜間也可以發現主動式紅外瞄具的紅外光線,光斑為淡綠色,但自身並無夜視像增強器,因此並不算是完全的夜視瞄準鏡。

  瞄準鏡的設計/生產質量是79式一個致使的缺點,主要原因是瞄準鏡的燕尾槽和步槍上的突筍結合時,間隙較大,瞄準鏡上的齒形螺母不能將緊定扳手調整到合適的程度,所以槍、鏡不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結果在實彈射擊時,由於武器的後座和震動,使瞄準鏡經常出現鬆動的現象,影響射擊精度(詳見《輕兵器》1997年第5期)。但槍鏡結合不稱的確是AK式機匣的一個缺點,不清楚俄羅斯的SVD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79/85式狙擊步槍的缺點主要是後坐力大,易使射手疲勞,槍太長也不便於攜行,尤其是機械化部隊。現在新型的KBU88有可能取代軍中的79/85式狙擊步槍



廣州的突擊特警隊使用的狙擊步槍,兩腳架據說是外購的,但卻安接在槍管上,而非機匣或護木上 這種把兩腳架裝置在槍管上的方式前蘇聯曾經用過,但現在已經不采用。其原因在SVD一文中有說明




__________-_______
82式7.62毫米自動步槍

該槍族1979年開始研製,1981年設計定型。由於定型時間晚於81槍族,沒有列裝,國家也沒有命名。設計人員將其定名為82式班用槍族。



______________
85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
是在85輕衝的基礎上更換節套和槍管,增加消聲裝置變型而成。是我軍特種兵(偵察兵、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的單兵自動化武器,主要以單發和點射火力殺傷200米以內敵有生目標,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精度好、近距離火力強、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85式微衝還具有較好的微聲、微光、微煙三微性能,自投入部隊使用以來,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該微聲衝鋒槍還具有以下優良戰技性能:
  
  一是雙保險,安全係數大。雙保險機構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發火,避免走火和誤傷事故的發生。
  
  二是槍托側向折疊,提高了射擊精度。
  
  三是使用彈藥的種類多:85衝鋒槍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彈,又可使用5l式、7.62毫米手槍彈,這對提高彈藥利用率、槍種彈藥的互換性、方便生產等方麵均有很多益處。
  
  四是發射聲音小:85輕(微)衝發射時.聲音比步機槍小得多,特別是85微衝因加裝了消聲裝置變型而成,在消聲筒內盛裝並固定了一個大消聲碗和十個小消聲碗,使其微聲、微光、微煙(三微)性能良好。使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彈,在寧靜的夜晚單發射時,距離槍口100米處任何地方聽不到槍聲(微聲性);距離槍口50米處看不到光(微光性)和見不到煙(微煙性),使85微衝更易達到隱蔽、突然的目的。85輕(微)衝使用的是5l式手槍彈或64式微聲彈,在槍托折疊與展開的情況下均可實施單、連發射擊,具有良好的射擊精度,且微衝還具有“三微”效果,為特種兵遂行戰鬥任務提供了便利條件。
  
  85微衝的瞄準基線比85輕衝的瞄準基線長(85微衝為319毫米,85輕衝為295毫米)。因而85微衝的射擊精度要高於85輕衝,且使用範圍廣於85輕衝,如果從彈頭的殺傷效能比較.兩種武器彈頭的侵徹力則旗鼓相當。可見,兩種武器相比,既具有共同的優長,也有各自的特點。
  
  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覘孔照門,翻轉式表尺。此槍全長869毫米/631毫米(托伸/托折),空槍重2.5千克,30發弧形彈匣供彈,發射中國64式7.62毫米手槍彈時,彈頭初速300米/秒,理論射速800發/分。



________
82式9毫米衝鋒槍


  20世紀70年代末,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我軍偵察兵分隊在一次戰鬥中,無意間捕獲了越南一名特工人員,並繳獲了一支小巧精致的微型衝鋒槍。回來後,經我方專家鑒定,確認這支衝鋒槍為波蘭9毫米PM63式微型衝鋒槍。它是由波蘭槍械總設計師皮奧特威利耶維茨設計的。該槍曾在黎巴嫩內戰中使用過,後在越南特工人員中有少量裝備。

  1981年,我國專家對該槍進行了分析研究,並進行了測繪仿製,仿製的產品命名為國產仿波蘭82式9毫米衝鋒槍。該槍可供保安人員、防暴人員、武裝警察部隊以及軍隊中的空降兵、指揮員和裝甲戰鬥車輛的乘員等特種人員使用。82式衝鋒槍是一款結構新穎、設計獨特的微型衝鋒槍。該槍全槍由機匣、套筒和彈匣三部分組成,共計79種80個零件。它采用自由機原理,固定擊針、開膛式擊發,槍機為套筒式,采用常規手槍的裝填方式,故也有人稱之“衝鋒手槍”。該槍發射的彈種是原蘇聯馬卡洛夫手槍彈,供彈具分40發、25發、15發3種直彈匣。該槍全長(槍托拉出)592毫米,槍托縮入時為333毫米,單發30發/分鍾,連發60發/分鍾,有效射程為200米。82式衝鋒槍的發射機構比較簡單,沒有單獨的快慢機,隻需通過手扣扳擊、依靠扳機行程來實現單、連發,這就保證了發射時轉換迅速。另外,82式衝鋒槍有兩個握把,前握把可以折疊,後握把內可裝交錯排列單位供彈的長、中、短3種直彈匣。

但是該槍有兩點不足。一是套筒、機匣的幾何形狀較為複雜,加工較難,為此成本較高;二是瞄準具位於套筒上,槍管的固定方式造成槍管在套筒內有鬆動,所以,客觀上也影響了射擊精度。但總體說來,它仍是一把值得信賴的好槍,至今仍在服役。

$$$$$$$$$$$$$$$$$$$44
81式自動步槍

81式自動步槍是中國軍隊裝備的一種製式步槍。於1979年下達的研製任務,1981年設計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產、正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包括采用木質固定槍托的稱81式自動步槍、采用折疊金屬槍托的稱81-1式自動步槍。81式自動步槍與81式7.62毫米輕機槍組成81式槍族。這3種武器的主要結構相同,自動機、複進機、擊發機構、導氣係統、供彈具都能在槍族內各槍互換使用,約有65種零部件可以互換通用。連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達到70%。


  81式步槍準星座比較AK47後移讓出一段槍管,供發射槍榴彈之用,不過,設計單位確忽略了就使用機率而論,槍口防火帽的設計較為實用與更有效益;並且81式步槍瞄準基線相對亦有過短的缺點。不過其射擊精度優於56式衝鋒槍,這應與較長槍管、製造精度、提高精度的措施、與保養優於56式衝鋒槍有相當的關係。


  81式步槍的主要零部件都要與81式輕機槍互換通用,因此零件壽命必須按機槍的壽命要求(20,000發),但步槍的重量又不得太重。56式衝鋒槍自改為衝鉚機匣結構後壽命定為10,000發,而且難以保證,往往在節套閉鎖肩根部出現裂紋;因為81式步槍閉鎖構件結構與56式衝鋒槍基本相同,也是衝鉚機匣,要按20,000發壽命要求,節套閉鎖肩部位必然是最薄弱環節。采取的彌補措施是:改變預轉襯鐵在節套上的裝配形式,保持閉鎖部位的完整,不削弱閉鎖肩根部強度,並加強了節套右閉鎖麵與其基體的橫向、縱向聯接。


  自動機的運動、開閉鎖直接影響武器的射擊精度,尤其對點射精度的影響更為明顯。為提高81式槍族射擊精度,圍繞自動機設汁采取了一些綜合措施。加強對自動機運動的導引,機框導軌長度連同複進到位後的輔助導軌。全長為110mm,相應的機頭杆部與機框配合長度為70mm,使每一發槍彈的閉鎖狀態盡量一致。又靠攏了機匣導軌、複進簧、活塞與槍管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小槍管軸線與活塞軸線之間垂直距離,與槍管中心距離為18.5mm(56式衝鋒槍為25mm),機匣導軌位於槍管中心上方6mm,與活塞、複進簧中心靠攏,使自動機運動平穩,運動件質心降低,減小動力偶作用。減小運動中撞擊,防止射擊時全槍振動影響點射精度。槍機運動為較長行程130mm(56半自動步槍為100mm),保證自動機後退與複進適當能量,控製合理射擊頻率,前後到位撞擊麵盡量接近槍管中心並左右對稱。但由此導致扳機護圈與彈匣座之間距離過長,外形不夠美觀。


  自動機能量過大會導致自動機撞擊嚴重,影響射擊精度和零件壽命;能量太小則達不到可靠性要求。因此81式采用有調節功能的導氣係統,在正常狀態下用小氣孔(Ø2.1)射擊,射速在600~700 rpm,自動機後退到位速度不大於2.5m/s。即使後退不到位,在30mm以內也不影響機構動作。在嚴酷的環境條件下射擊,則用大氣孔(Ø4.2),給予足夠的能量克服風沙、嚴寒、汙垢造成的過大阻力,保證自動機可靠工作。在發射槍榴彈時,為使全部燃氣能量作用於榴彈發射,需關閉氣孔,自動機不能運動。


  56式衝鋒槍沒有氣孔調節裝置,隻有一級大氣孔(Ø4.5),射擊時自始至終猛烈撞擊,雖然保證動作可靠,但影響了射擊精度和全槍壽命。81式步槍導氣係統結構簡單,裝卸也很方便。活塞與調節塞先套在一起,再裝入導氣箍,卸下時也是一同向後取出。調節塞的大、小氣孔定位是靠上護蓋襯管,起到彈簧片的作用而實現的,簡單可靠、一件多用。調節塞變換時, 利用彈殼底部的底緣插入調節塞上的T形槽,搬動彈殼使調節塞T形槽對準0(閉氣)、1(小氣孔)、2(大氣孔)。這種調節方法避免了需用專門工具調節的麻煩。在戰場上,需要調氣孔時,士兵可以隨時進行。大量射彈後調氣孔也不會燙手。


  81式步槍導氣係統的缺陷是對於導氣箍、調節塞、活塞三者之間的配合間隙要求較嚴。間隙過小,則不靈活;間隙過大則影響能量。自動機運動速度不夠,即所謂對間隙敏感。所以,生產上要求嚴格控製配合間隙,使用中要正常擦拭,清除殘渣,保證靈活。


  81式步槍的擊發機構仍為56式衝鋒槍的回轉擊錘,阻鐵為掛鉤形式,但比56衝的發射機更為簡單。擊錘、連發機、阻鐵分別用三根完全相同的軸插在機匣上,三根軸用一個卡片固定在機匣上不能竄出,卡片再由快慢機來固定, 因此裝卸分解發射機非常方便,不需任何專用工具,在戰地現場即可分解結合。快慢機變換柄在機匣左側,握把上方,“0”為保險,“1”為單發,“2”為連發,變換時用握住握把的右手拇指即可變換,迅速方便。但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操作,不能扣著扳機關保險,否則再打開保險時就成了連發狀態(但又有多少人會扣著扳機關保險呢)。


  瞄準係統為柱形準星、表尺,缺口式照門。步槍瞄準基線長315mm,準星高40mm,表尺分劃為1~5碼。機槍瞄準基線長490mm,表尺分劃為1~7碼,其中6、7碼時需用表尺板護翼上的缺口瞄準。表尺碼高由表尺輪的多麵軸變換定位。變換碼高時,轉動表尺輪或表尺限製輪來實現。左右手都可以裝訂表尺,表尺板兩側有表尺座的支耳保護,防止碰、壓、損傷表尺板。


  56式衝鋒槍和56半自動步槍的表尺外露,背槍時在衣服上很容易把表尺脊磨白,產生虛光影響瞄準。81式表尺缺口上麵有一個護翼,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遮去了表尺脊反光,能更清晰的進行瞄準。由表尺護翼與表尺脊之間形成的條形槽與準星護圈構成快速瞄準係統,在緊急情況下,隻須把表尺板的護翼槽對準準星護圈套上目標即可射擊,既迅速又準確。


  表尺多麵軸還有壓住上護蓋的作用。當表尺輪轉到0碼時,即可分解結合上護蓋。為防止在轉換表尺碼高時,表尺輪誤轉到0碼,上護蓋自行分解,在表尺多麵軸的另一端(左側)有限製輪。當要分解上護蓋時,須橫向抽動表尺輪或表尺限製輪,才能轉到0碼。


  供彈具是鋼板製成的彈匣或彈鼓,常規裝備是步槍配備5個30發彈匣,機槍配備4個75發彈鼓,另有20發彈匣供平時執勤。步槍、機槍供彈具完全互換通用。


  75發快裝彈鼓的結構是一個容彈的扁圓柱體,在圓周的一方安一個彈匣口部形狀的出彈口。供彈時由裝在彈鼓體內的渦卷彈簧帶動撥輪轉動,使槍彈沿彈鼓體內的螺旋軌道轉動,依次送至出彈口被槍機推出彈鼓上膛擊發。由於撥輪上的推彈器作用,彈鼓內的75發槍彈能夠全部上膛射完。81式彈鼓比起俄羅斯的RPK彈鼓,其優點是裝彈、退彈可快速進行。壓一下渦卷彈簧旋鈕,解脫渦卷簧,打開彈鼓蓋,推彈器旋至最後位置,就可裝彈。彈頭朝下,向撥輪上的空位插放,不分先後次序,可以雙手插放,也可兩人同時插放,十分迅速。蓋好彈鼓蓋,旋緊渦卷簧,裝到槍亡就可射擊。平時,為保護彈鼓簧,可不必旋緊。當需要退出彈鼓內的槍彈時,隻需解脫彈鼓簧,打開彈鼓蓋,翻一下彈鼓就可把槍彈倒出來。因此81式快裝彈鼓在國外也很受欣賞,並出口到美國,被民間市場上用於各種AK步槍的供彈具。


  81式有空倉掛機機構,當彈匣內槍彈打光時,槍機自行停在後邊,便於射手及時更換彈匣並裝填上膛。輕機槍上設有同樣的掛機機構,當使用彈匣射擊時,能起空倉掛機作用;當用彈鼓射擊時,不起掛機作用,但機槍持續火力強,槍管升溫高,因此81式輕機槍可利用戰鬥間隙時手動掛機,加速槍管冷卻,以彌補不能快速更換槍管的缺陷。射擊時,需向後拉一下槍機,即可裝填上膛繼續射擊。


  

81式的槍托、握把、上下護蓋仍用楸木,這是由於當時掌握的工程塑料技術未能生產出合適的材料,所以仍用木材。折疊式槍托是用鋼板衝壓成型,兩側裝塑料護板,便於貼腮、握持,托內裝附件盒。折疊槍托沒有木托手感好,但槍托可伸折,使槍短小,更為方便。所以大量裝備的以折疊槍為主。81式折疊槍托伸開後,能自動補償間隙,消除鬆動,便於提高射擊精度。槍托尺寸符合一般戰士的體形,上刺刀刺殺時也能牢固的握持。但不足之處是在槍托展開後,如果用力向右打擊槍托就能自行折下,這個問題尚待調整結構尺寸予以解決。


  81式膛口裝置有降噪、消焰和製退防跳作用,還兼作槍榴彈發射器。所以其外觀上就是一個外徑22mm、長125mm、固定在槍管上的槍榴彈發射器。發射器的導環分布在全長上,有良好的導向和閉氣作用。發射榴彈時須關閉導氣孔,使全部燃氣能量都作用在槍榴彈上。槍榴彈自身帶有表尺板。因為槍榴彈發射器的尺寸是國際通用的,所以使用範圍比較廣泛。由於要兼作榴彈發射器,受結構尺寸限製,前部內腔空間較小,不能完全起到消焰作用,所以81式步槍消除槍口焰要靠調整槍管上的導氣孔中心與槍管中心之夾角來逐步實現的。這個夾角由90°、60°、40°、30°直到26°,射擊時槍口火焰由大到小,至26°時火焰完全消失。


  56半自動步槍和後期改進的56式衝鋒槍裝三棱刺刀,不能折卸,隻能折疊,而且隻有單一刺殺功能,又增加了槍的附加重量。81式在研製初期,對於刺刀是否從槍上拿下來還經過一番爭論。主張發揚刺刀見紅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對拿下來,但現代戰爭中拚刺的機會很少,盡管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種功能。最後的結論是:刺刀就是殺傷,裝到槍上是刺刀,卸下來當匕首。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備其他功能。刺刀作一個獨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掛帶組成。刀刃部分為劍形,長170mm,不開刃口。刺刀的兩麵有縱向加強突筋,突筋兩邊呈凹形血槽,表麵鍍乳白鉻。刀柄為褐色塑料柄。刺刀全長300mm,重量0.22kg。刀鞘為軍綠色塑料殼,重量0.072kg。該刀的鋼度極好,雖說原設計不是多功能刺刀,但作戰部隊經常把該刺刀用於挖、刨、攀登,撬開罐頭等。


  56式半自動步槍,雖然射擊精度較好,但隻能單發射擊,彈倉容彈10發,不能更換彈匣,隻能打完之後才可補充,火力不足的缺陷在79年自衛反擊戰中已經暴露出來。56式衝鋒槍雖然火力猛、動作可靠,但單、連發射擊精度差。81式自動步槍設計要求是同時代替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把猛烈火力和射擊精度結合起來。據裝備了81式槍族的部隊反映,該槍射擊精度好。作戰部隊也反映,曾在一百多米的距離上,用兩支81式自動步槍壓製敵方碉堡的槍眼,使其無法開火。根據最初4年生產中抽槍進行精度驗收試驗紀錄,統計127支槍,每支槍在100m臥姿有依托單發射擊三靶,每靶20發,得出每支槍三靶平均R50。127支槍總平均R50=3.942cm。56式半自動步槍,統計10年的抽槍精度試驗紀錄,R50總平均=4.7cm。而56式衝鋒槍生產技術條件規定R50≤6cm,實際上還難以達到。至於81式步槍的點射精度,在以上試驗統計中(每季度抽試點射精度),24支槍平均70%密集界20.2×17.44(方向×高低cm)。同樣,在最初幾年生產81式輕機槍抽槍精度試驗統計中,32支槍單發總平均R50=3.59cm,20支槍點射總平均70%密集界16.67×15.84(方向×高低cm)。


總體評價
  

81式槍族設計時,通過了嚴寒、酷暑、風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嚴格條件的考驗,經過部隊裝備作戰的實踐,故障極少。在研製階段浸水試驗就做了26次,早期曾經出現過早發火、發射槍榴彈時機匣蓋脫落、表尺自動跳碼等問題,但都經過改進得到解決,但防腐性能仍需改善。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穩定,每次抽槍壽命試驗,步槍在15,000發射彈過程中達到了無任何故障、無零部件裂紋、無任何功能失效的狀況。


  81式步槍在簡化結構方麵富有成效,例如自動機、發射機、機匣等都比56式衝鋒槍簡單。以機匣為例,同樣是衝鉚機匣,81式機匣的剛度、強度、製造工藝要好得多。機匣體由厚度1.5mm 50鋼板衝壓而成,盒形斷麵,形狀簡單,兩側突出大筋增加了剛度,前部與節套鉚接,中部有中襯鐵支撐,後部有尾座固定,機匣的剛度、強度得到保證,使用和生產中沒有變形。機匣的導軌、創造性的隻用一層,在機匣體衝壓時形成,取消了一般槍機匣上均具有的下導軌,方便了生產。


  81式步槍忽視了結構的先進性,新材料、新工藝也不多,未要求安裝光學瞄準具。連外觀造型也沒有獨自的特點,有時國外就稱其為81式AK,甚至影響了外貿出口。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有其曆史背景的,因為在論證時已經給81式槍族定了位,就是一種“過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投入,隻要求能夠較快的試製投產,要對原有產品有較好的工藝經濟性和繼承性。經過近10年的生產考核,在當時工藝、技術、設備落後的條件下,能夠滿足大批量生產並保證穩定的質量要求。設計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但其工藝經濟性也是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優點。


81式自動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7.62mm 鋼芯子彈


  初速:750m/s


  理論射速:600 - 750發 /分


  槍重:3.4Kg/3.5Kg


  槍長:955mm(81)/730mm(81-1)


  彈匣容量:30


  有效射程:400m (彈頭飛行到400M仍可以穿透A3鋼板8毫米。鬆土層40厘米)


  2000m內彈頭具有殺傷力

----------
63式7.62毫米自動步槍

 63式自動步槍把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取長補短,實現了以步槍性能為主兼有衝鋒槍性能的要求,達到了提高射擊精度,保證可靠性,增強火力、減輕質量的目標。而且結構簡單、易於操作訓練,適合我軍已經非常熟悉的勤務要領。大部分構件相似或相同於56式武器,易於生產。

  63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支步槍,深受56式武器的影響,它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我國步槍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在我國步槍發展的曆程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其特點為:

  (1)提高射擊精度

  借用56式半自動步槍槍管,保持其長度和製造精度,相應瞄準基線也較長。

  自動機對射擊精度影響極大,為此作了重點設計。要保證槍機運動的平穩性,需加長機框導軌長度並限製與機匣導軌的配合間隙,使機框複進到位有良好的導入性,確保每次閉鎖狀態一致。同時要盡量使自動機質心與全槍質心接近,以減小運動件前後撞擊產生的動力偶。

  另外采用準直槍托,並改善其頸部和前部下麵的形狀,便於射擊時握槍。

  以上主要措施提高了單、點精度,100米單發彈著點散布約4.5厘米,點射70%密集界:方向×高低為20×20厘米,比56式衝鋒槍有明顯提高。

  (2)保證機構動作可靠性

  自動步槍的射擊精度、可靠性、壽命、質量等指標要求都非常嚴格,為之采取的技術措施往往互相製約,有時甚至發生矛盾。而在63式自動步槍設計中得到了統一、協調。其主要措施就是在國內步槍上首創的采用導氣孔調節塞(56式半自動步槍、衝鋒槍均未設置)。調節塞上設大(Φ3.8毫米)、小(Φ2.5毫米)兩個氣孔。在正常條件下射擊時用小氣孔;在特殊條件下,如嚴寒、泥沙、泅渡江河等情況射擊時則用大氣孔。氣孔調節也很方便,可在作戰現場根據環境條件自行調節變換。

  自動機行程135毫米,較長的行程可使拋殼、壓倒擊錘、複進、供彈等動作更加協調。

  (3)首創了三棱刮刀式槍刺,提高了槍刺的強度、剛度和刺入深度。

  (4)可用專用彈夾(56式半自動步槍的彈夾)向裝在自動步槍上的空彈匣壓裝20發槍彈,方便了空彈匣補充裝。

  20世紀60年代,以美、蘇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繼撤換了M14、CKC、FN等半自動步槍,取而代之的是以突擊步槍為主的小口徑班用槍族,小口徑化、槍族化成為步槍發展的新潮流。

  63式自動步槍起步設計時,當時戰術思想特別鍾情於傳統步槍,一再強調要突出步槍性能,著重在中、遠距離上命中率高,接近距離上要敢於刺刀見紅,再適當加強火力就夠了。所以下達的戰術要求是以步槍性能為主兼有衝鋒槍性能。因而設計定型的63式自動步槍除了可以連發射擊,配裝20發槍彈的彈匣以外,幾乎與半自動步槍完全一樣。經過20多年後到70年代末期,世界形勢發生了變化,戰術思想也發生了變化,認為陣地攻防戰的機會不多了,而戰爭的突然性、近戰性、猛烈性、隱蔽性增強了。所以對步兵單人武器的要求是火力猛、命中率高、機動性好、動作可靠。這時,強烈呼喚的是突擊步槍。

    愛別離:63式的撤裝

  當年63式步槍有可能成為繼56式半自動步槍之後全麵裝備我軍的一種新型武器,而且當時在與某大國接壤的邊境駐軍已經開始換裝63式自動步槍,並且獲得了好評。但是就在準備大批量生產換裝的時候,文革開始了。文革對軍工領域的衝擊也影響了63式步槍的生產質量,主要是當時要求的產量是實際生產能力的數倍,而工廠為了達到生產數量,則“蘿卜快了不洗泥”,簡化、改進工藝近百項,使生產出的63式自動步槍在部隊使用過程中故障頻出,甚至發生了向後噴火、機匣蓋崩飛傷人致殘事件,更談不上精度和火力持續性。當時部隊中“還我半自動”的呼聲日漸高漲。

  63式自動步槍在使用中出現的嚴重問題引起了工廠和領導機關的高度重視。工廠成立了攻關小組,在部門領導和科技人員的積極參與下,於1971年4月展開了技術攻關大會戰。針對當時出現的主要問題,做了一些修改。很快,工廠拿出了改進後的樣槍,上級領導表示非常滿意,當即下令按該樣槍規格生產。可是又由於環境所致,產品圖又是被多次任意更改,生產秩序混亂,人心渙散,按原槍進行批量生產談何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1978年,63式不得不暫時停產並從部隊撤裝  70年代末,在我國的自衛反擊戰中,參戰部隊普遍反映,當時裝備的56式半自動步槍火力持續性不強,56式衝鋒槍數量不夠,急需應急裝備部分高精度自動武器。這時,一些庫存的63式和完整的63式生產線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軍工科技、生產人員重新啟動生產線,在標準型63式的基礎之上對彈匣接口、複進簧材料、槍機進行了改進,具體方法為:

  (1) 改進彈匣接口尺寸、卡筍,使63式能使用“五星”20發彈匣及56/56-1衝鋒槍的彈匣。
  (2) 複進簧選用優質線材纏製,增加強度。
  (3) 減小槍機公差,強化擊針處理。

  緊急換裝參戰部隊後,部隊反映這種改進後的63式精度可以與56式半自動步槍相比,火力持續性與56式衝鋒槍沒有差異,在搜索掃蕩敵人的戰鬥中,曾經有兩支改進後的 63式步槍(使用56式衝鋒槍彈匣)在300m距離上采用短點射交替射擊,20分鍾內擊斃擊傷敵6個機槍手,封鎖住敵軍隱蔽洞口火力點,迫敵無法開火,掩護其他戰友衝鋒並俘獲洞內殘敵的戰例。美中不足的是,槍身顯得過長,在叢林地帶作戰時,容易勾掛樹枝等物,而且在使用56衝鋒槍彈匣時,彈匣有鬆動脫落的現象發生。


-------
56式半自動步槍
提起國產1956年式7.62mm半自動步槍(下文簡稱56式半自動步槍),廣大輕兵器愛好者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但對於這個"老朋友",我們對它的了解是否真的透徹了呢?本文試圖展示一個立體的"56式半自動步槍",讓讀者全方位地了解這支仍時常現身的"長青"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的原型是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謝.加.西蒙諾夫設計的SKS45型半自動步槍(下文簡稱SKS)。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6月由徐向前總參謀長率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爭取蘇方對我國防建設給予援助。經艱苦談判,蘇聯同意提供包括SKS在內的8種輕武器技術資料,並在當年9月發往中國。在蘇聯技術顧問的指導下,SKS於1956年仿製成功,定名為"1956年式7.62mm半自動步槍"。該槍列裝部隊後,與56式衝鋒槍、56式班用輕機槍一起成為當時我軍班組武器的支柱。由於這3種槍械均使用56式步槍彈(仿自蘇聯M1943彈),因此實現了我軍班組武器彈藥通用,極大地方便了後勤補給和戰場作戰,裝備部隊以後受到廣大指戰員一致好評。



------
56式7.62毫米自動步槍

56式7.62毫米自動步槍是仿製前蘇聯AK-47型7.62毫米自動步槍的產品,1956年生產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1980年改型56-2式,1991年改型QBZ56C式。是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自動步槍,至今仍在裝備部隊。


  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式剛性閉鎖,擊錘回轉式擊發機構;通過變換快慢機位置可分別實現單發、連發和保險狀態。


---------
53式7.62毫米步騎槍

53式7.62毫米步騎槍是仿製前蘇聯1944年式騎槍,是解放軍裝備的第一種製式步槍。該槍是槍機直動、回轉閉鎖的手動單發射擊步槍。

中國人一般稱呼莫辛-納甘步槍為水連珠,這種步槍中國的時間很早,最早可以延伸到1900年的義和團時期,後來的日俄戰爭和十月革命都使中國得到不少水連珠步槍,蘇聯政府也曾先後向孫中山、馮玉祥、蔣介石等援助過水連珠步槍。這些步槍在國民革命、北伐和抗日戰爭中都出過力。例如在1939年中國就訂購了5萬支步槍,連同其他定購的蘇聯裝備,武裝了20個國民黨軍蘇械師,其中就有第74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