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多多

認認真真做事,快快樂樂做人。
個人資料
廢話多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說甘地是聖雄我跟誰急 (3 ):不合作主義

(2011-08-26 13:58:31) 下一個

由【廢話多多】

看慣了印度同事對老板的點頭哈腰,一直以為印度同事不好處,印度下屬好帶。等我自己開始管事後,發現印度下屬帶起來更頭疼。歸根結底五個字“不合作主義”。印度是一個自古就被異族占領分化的地方。尤其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先後進入印度。到了十七,十八世紀,英國對印度的統治逐漸加強,終於在 1858 年憑借武力完成了對印度的殖民化。在異族統治下的人,尤其為異族統治者做事的人,難免會養成狐假虎威,陽奉陰違,欺上壓下,口是心非的習慣。試想如果日本侵略中國不是八年而是一百年,那些被國人所不齒的漢奸文化指不定就變成了正常的行為。所以英國徹底殖民印度一百年,一百年來養成的習慣順延到了今天,足以使我們這些無殖民之辜的人抓狂。

在印度反對英國統治的鬥爭中,被西方大加讚賞的是甘地在理論上主張的“不合作主義”( Non-Coorperation) ,其目的是用非暴力的手法擾亂英國在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法律係統,迫使英國放棄對印度的統治。在行動上甘地發起了“全民反服從運動”( Civil Disorbidence) 。在此拽英文的目的是指出甘地提倡的理論和行動之間的差異。說白了, Non-Coorperation 是“不幹”,而 Disorbidence 是“對著幹”,二者之間差別甚大。

從 1920 年 9 月到 1922 年 3 月,甘地的“全民反服從運動”召集了成千上萬印度平民的參與,最後因示威者和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而結束。對於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同意者給與極高的評價,認為是非暴力革命的樣本。反對者認為非暴力革命是天方夜譚,甘地的“不合作主義”是對英國人的妥協,而且最後還是以暴力事件而告終。

人出了名,拍馬屁的就多,找碴挑刺的也多。甘地是一位在爭取印度獨立時頗有影響的政治家,是印度正式命名的“國父”,但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當有人將其捧為聖人時,必然有人來砸。比如,捧的人說甘地早年在南非時反對種族歧視,為印度人爭取平等,砸的人就說他發表了好多貶低黑人的文章,本身也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再比如,捧的人說他素食絕欲是修行成聖,砸的人說他絕欲不和妻子商量,單方麵宣布等於虐待婦女。就拿印巴分治同一件事,捧的人說他反對印巴分治,但為了印度的獨立而妥協。砸的人則說他兩麵三刀,嘴上嚷嚷不同意,到了動真格的便不堅持原則。

至於甘地的 “ 不合作主義”在印度獨立的過程中起了積極還是消極的作用,是曆史,哲學和政治理論研究者的爭論。我隻知道要有一位將“不合作主義”進行到底的下屬,是一件非常鬱悶的事。在印度下屬的嘴裏,天是老大,老板是老二,我是老三。交代事情時,從來沒有一個不字。查進度時,總是一切順利,馬上就有極好的結果。隻是到了要結果時,麻煩就來了。特別是遇到點頭不是搖頭是的一位,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開始以為是自己管理不善,改進了半天也沒起效。直到一次在管理技巧的講座上,人們紛紛大吐苦水,才知道不光我一個人倒黴。當某位主管翻來覆去地說他的印度下屬“不合作”時,我則恍然大悟:對我們來說是消極抵抗的缺點,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遵循國父遺訓的優點。想想連船堅炮利的日不落帝國都在不合作主義麵前敗下陣來,我也隻好消極等待解決問題了。隻要讓老板明白事情做不出來不是我可以控製的,時間長了做不出事的自然走人。

“聖雄”一詞從何而來,在網上搜了半天找不到,原因之一是原文是梵文,英文翻譯為“偉人”。問了幾位印度同事都說是梵文原意是偉人而不是聖人。鬧了半天敢情聖雄一詞是中國人發明的。看來發明這詞的人沒跟印度人同過事。本著不知者不為怪的原則,我也別跟人家急了。

 

 

聖雄甘地



«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帖,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茹菲的評論:

茹菲見笑了。

我覺得如果能琢磨出原因,哪怕是自圓其說呢,對理解他人的行為有幫助,對付起來容易點兒。比坐在那兒幹生氣好。
iloven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唵啊吽的評論:
西方政權和卡雜費政權是一回事?你怎麽沒有移民或留學去利比亞?發表觀點以前用有自由意誌的頭腦想一想,別跟著四周圍的人一起反智。
茹菲 回複 悄悄話 多多從理論到實踐,從曆史到現實, 令我豁然開竅:怪不得我那印度同事,不管規章總是照她自己的sneaky路子來--原來有他們的偉人指導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ghtrose的評論:要用“誰這麽說我跟誰急”這樣的題目無疑就是吸引眼球而已,因為恐怕除了少數,人們提到這個題目都是這麽用的,難道你一個一個去跟他們急?

你是說我應該用個人們不常用的題目,那不更是吸引眼球了?

這位同學又是"詆毀"又是"批判"的,消消氣,咱心平氣和的討論問題.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ing312的評論:

多謝果醬。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好吧,你的觀點是針對“聖雄”中的“聖”。問題是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用法,而且就像你說的,是中國人根據自己的文化習慣翻譯過來的,所以別人用的時候隻是因為方便和敬重而已,不見得真的認為他是聖人。
中國曆史上多數時候沒有用宗教治國,所以對曆史人物的看法多半還是放在曆史環境中,比如孔子和孟子,雖然也有人把他們稱為聖人,但多數人意識到他們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的問題,而與基督教中耶穌這樣的超越生死的神不同。
你寫文章要批判人們對曆史人物的盲目迷信是可以的,但是某種用法是大眾廣為接受,約定俗成的時候,要用“誰這麽說我跟誰急”這樣的題目無疑就是吸引眼球而已,因為恐怕除了少數,人們提到這個題目都是這麽用的,難道你一個一個去跟他們急?
ying312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的文風和流暢的筆法,佩服!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ghtrose的評論:

沒看懂你想說什麽。試著回一下:

我可以接受偉人的概念,但不能接受聖人的概念。所以我對將甘地捧為聖人的人有話說。

印度人是否崇敬和信賴甘地,孫中山有無缺點和中國發明火藥對不對不在本貼討論範圍。

我沒計劃將此貼翻成英文到印度大街上念,印度人砸不砸我,與我觀點的對錯沒有邏輯上的關係。

謝謝讀帖跟貼。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37213824的評論:希望這不是最後。

不好意思,沒了。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是有人砸,但是多數印度人對甘地的態度應該是崇敬和信賴的。你若是把這篇文章的標題翻譯成英文到印度大街上去高聲朗讀,恐怕會被砸得很慘。就像孫中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雖然他有種種缺點,但是若一個印度人前來詆毀他,恐怕大陸和台灣的中國人都會不高興。
甘地發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本來就是針對英國侵略者的,被後人用來消極怠工,是應用者的問題,發明者沒有直接責任。就好像中國人發明了火藥,被西方人拿來做火槍進行戰爭,難道我們也要自我檢討麽?
37213824 回複 悄悄話 希望這不是最後。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雲易的評論:

謝謝果醬,我也喜歡你的文章。自從你開始在原創發帖後,每篇都讀呢。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真的隻做好事不做壞事,隻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所以我可以接受偉人的概念,但接受不了聖人的概念。凡是出名出到了有人稱其為聖的地步,不可能那麽純潔無瑕。

一位印度同事說過,聖女特蕾莎幫助的隻是信天主教的印度窮人。


你貼中所說的那本書我也看過。還有丘吉爾對甘地的評價尖刻至極。不過考慮到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包括在二戰中不支持英國抗德,丘吉爾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唵啊吽的評論:

同意你說的。“非暴力革命”一詞毫無邏輯。
雲易 回複 悄悄話 多多,言簡意駭,很喜歡你的語言。
這是我多年前些的一片關於甘地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6&postID=40909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西方有主張利比亞反動派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嗎?所謂“非暴力運動”,實際是“西方壟斷暴力”運動。911後布什有非暴力抵抗恐怖主義嗎?有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出來呼籲利比亞反動派“非暴力”“不合作”的嗎?沒有!

印度稱甘地國父,是印度民族自甘墮落,配合西方列強壟斷暴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