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張維為: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模式至少“最不壞”

(2010-06-04 12:11:55) 下一個
瑞士學者張維為:與其他國家比較
中國模式至少“最不壞”

(2010-06-04)

● 於澤遠
北京

  瑞士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維為近日力挺中國發展模式。他認為,雖然中國模式還存在諸如政治改革滯後導致行業壟斷和尋租腐敗、貧富差異擴大、教育醫療不公平等嚴重問題,但和其他國家比較,中國模式至少是“最不壞”的模式。

  曾經在1980年代中期為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當過英文翻譯的張維為上月27日在上海“文匯講堂”發表一篇題為“在全球比較中看中國模式”的演講。他概括了中國模式的八個方麵:一是實踐理性,二是強勢政府,三是保持穩定,四是民生為大,五是漸進改革,六是順序正確,七是市場經濟加宏觀調控,八是對外開放。

  張維為說,中國比較能夠從實際出發,西方主導的變革第一步總是修憲,而中國第一步總是試驗,然後總結調整推廣;中國有比較中性、現代化導向的強勢政府,它能製定並執行符合自己民族長遠利益的政策;中國比較好地處理了穩定、改革和發展三者的關係,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改革開放1980年的140年間,中國最長的穩定時間沒有超過八到九年,現代化進程總是一次一次被打斷。一直到鄧小平以非常強勢的姿態來保持政治穩定,改善民生,中國才實現了人類曆史上罕見的跨越式發展。

  在改革步伐上,中國沒有采用激進主義的“休克療法”。鄧小平比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高明的地方就是不放棄現有的不完善的製度,而是盡量利用現有體製來運作,為現代化服務,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改進。實踐證明“共產黨+市場經濟”比西方的市場經濟製度更有作為。

  張維為認為,雖然中國麵臨腐敗嚴重、貧富差距拉大、汙染嚴重等重大挑戰,但這些都不能否定中國崛起的事實。

  他說,其他國家在崛起過程中都出現過腐敗上升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經濟高速發展,法治建設跟不上。英國19世紀時議員席位是可以買賣的;美國19世紀下半葉被稱為“強盜貴族”(robber barons)時代,人們都持槍保護自己;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官商勾結極為普遍。

  如果橫向比較,研究腐敗最權威的“透明國際”把中國腐敗程度列在世界中位。跟中國相對可比的國家,如印度、巴西、孟加拉、埃及、烏克蘭、俄羅斯,腐敗都比中國嚴重,更不要說非洲國家了。

  張維為說,香港和新加坡致力於法治建設和社會整體的進步,成績可觀,它們的反腐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他認為,中國今天遇到的問題,在西方曆史上都曾遇到過,但英國可以把失業者出口到非洲,把囚犯出口到澳洲,把異教徒出口到美洲,而中國隻能在自己的境內消化現代化進程帶來的所有問題。中國是通過自己的智慧、苦幹乃至犧牲闖出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有了雄厚的財富積累,可以從容自信地應對各種挑戰。
  張維為承認中國模式有很多弊端,但是比較下來,其他模式弊端更多。例如美國曾在整個非洲推行“結構調整方案”,大力削減政府的作用,結果非洲政治和經濟全麵惡化;俄羅斯曾推行“休克療法”,現在被俄羅斯人稱為“第三次浩劫”。如果當初中國沒有自己的立場,而是盲從西方模式,給中國帶來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30年來,中國經曆了翻天覆地的工業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中國避免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縱觀世界任何國家,隻要取得其中一項成就已經很了不得了,但中國幾乎全部實現了,這表明中國模式至少是“最不壞”的模式。

西方民主變成

“遊戲民主”

  張維為還指西方民主越來越變成了一種“遊戲民主”,即民主等同於競選,競選等同於營銷,大家拚資源、拚謀略、拚形象,選個美女和電影明星,毫無政績可言,也無所謂。這種做法導致了政治的平庸化和劣質化。

  他說,在當今這個高度競爭的世界上,隻知“選舉”而不知“選拔”的製度,將競爭不過“選拔”和“選舉”結合起來的製度;隻知吃老本、視民主為遊戲而不建立“學習型政府”和“學習型社會”的國家,在國際競爭中將力不從心;不知“宏觀調控”為何物的國家,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可能要出局。“所以我看好中國模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