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另一個視角:評皖南事變中的項英政委 作者:李一氓

(2010-01-31 16:09:18) 下一個
[轉貼]另一個視角:評皖南事變中的項英政委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蓄意反對共產黨人的事件。反對的手段是針對中共領導下的軍隊采取軍事措施,形式上是以軍隊的上下級關係來強製執行,而不是以國共兩黨的平等協商來解決。

1940年10月19日,國民黨以正副參謀總長何應欽、白崇禧的名義發出的“皓電”,命令八路軍、新四軍於一個月內全部開往黃河以北的作戰區域。11月9日,共產黨方麵以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領導人朱德、葉挺等人的名義,發出“佳電”作為答複。由於雙方在形式上是上下級關係,所以這個答複是采取當時通行的舊公文格式:“茲奉電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慮,認為執行命令與俯順輿情,仍請中央兼籌並顧。對於江南正規部隊,德等正擬苦心說服,勸其顧全大局,遵令北移。仍懇中央寬以限期,以求解釋深入,不致激生他故,重增德等無窮之罪。”這就是我們承擔把新四軍調到長江以北的允諾。

從電文中可以看出我們的對策;既不是完全對抗不動,也不是屈從於國民黨的全部北移黃河以北的要求。這顯然是一種妥協。到11月底,國民黨第三戰區才提出一個新四軍皖南部隊經蘇南北移的方案。12月8日,國民黨方麵又發出個“齊電”,向共產黨方麵進行政治上的反撲。從以後的情況發展來看,當時我們若是再有一個反駁電就好了,既然國民黨強詞奪理地“駁斥”我們,我們就應該說話。

如果這種爭論繼續下去,可以使更多的人明了真相,也可以設法爭取北移的較為有利時機。既然我們答應撤出江南,就應該有個具體實施計劃,這就需要和國民黨當局交涉,以保證安全北移,而不能是國民黨方麵限定的一個月。

新四軍的皖南部隊有限,要大力發展江北就顧不上皖南。共產黨中央是否原來就打算丟掉皖南?如果國民黨方麵不發出“皓電”,延安方麵是否要主動讓出?即使要軍部撤出,是否也要留下一部分武裝堅持?當共產黨中央最後決定放棄皖南時,項英並未表示拒絕,不能說中央下了命令,他不執行。如果他不想北移,為什麽還要派宋裕和等人帶領大批人員北移呢?所以,那種講項英反對北移是沒有根據的。

北移不是“搬家”,要通過日本人、國軍大控製地區,采取正常行軍辦法是不可能的。北移的準備工作非半個月不可,光是運輸各種資材和文書的擔子就有1300副,要準備多長的時間?一千多名非戰鬥人員,從12月初就分批走了。到了蘇南,一千多副擔子,絕大部散失了;絕大多數人員是搞到“良民證”,通過敵占城市走的。他們的領導人之一的薛暮橋,在蘇南被迫隱蔽了一些日子,後來還是通過敵占的鎮江,上了火車到上海,再由那裏的秘密交通站送到蘇北去的。

當時在日本人加緊“掃蕩”、配合國民黨進攻新四軍的形勢下,要使大規模的武裝部隊安全通過是不可能的。渡江北上當然是捷徑,但沒有高度保密是不行的。其實,部隊渡江去皖北已經決定了,並作了充分準備,中央也同意采取明走蘇南、暗渡皖北的方案。

但這時發生了兩件事:一是蘇北曹甸戰鬥後,國民黨方麵取消皖南新四軍經蘇南北移的路線,重慶和南京都廣播新四軍北移的消息,國民黨方麵無非是叫日本人來打新四軍;二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來電說,廣西軍隊在皖北沿江布防,準備攔擊,當心啊。這樣,項英的決心便動搖了,於是又改道蘇南北移。

行動前,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又來電報說:你們先不要走,我們送8個人來(這8個人為:蕭正綱、蘇辛濤、黃迪菲、張忠誠、張雲、何永雄、伍國財、蔣策平。他們連同駐桂林辦事處疏散人員共30餘人,於1940年12月27日抵達雲嶺新四軍軍部)。關於重慶疏散幹部到皖南的情況,可問一下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人員就知道。

新四軍皖南部隊的北移具體路線,中央從未遙作決定,所謂中央曾定下新四軍應走哪條路線,皆係揣測之詞。後來走的這條路線,是曾派作戰科長李誌高出去偵察過的。其實,北移不是哪條路線問題,到了那時,走哪條路線都免不了要戰鬥,損失是不可避免的。

發生這種情況也不奇怪,哪裏有大批的部隊通過敵、頑嚴密封鎖地區,行動既已公開,而又不受損失之例?當然,事件的本身項英是有錯誤的,但也要從皖南新四軍部隊當時所處情況來通盤考慮,它畢竟是按照中央的指示北移的。

在北移路線問題上,我看項英在軍事上的責任,要比政治上的責任大得多。我當時負責情報工作,川軍送來情報,說是國民黨軍又從浙江調來一個師,我送給項英看,可是他卻不相信,認為那個師在抗日前線,不大可能放棄陣地撤下來。我又告訴胡立教去查,待查清後已經很晚了。

其實,決心大,早走兩三天,也許就能衝過去了。國民黨軍隊也隻比我們早到一兩天,有些工事看來才挖不久。包圍圈合攏了,又是山嶺地,衝不出去,項英就無主張了。

曆史上有些事具有偶然性,我們出發那天恰巧下大雨,青弋江上搭好的浮橋也斷了,耽誤時間,你說這是什麽錯誤?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即使能夠突破重圍到達蘇南,前途依然是困難重重。一支近萬人的大部隊,如何越過鐵路、公路、水網地帶的重重封鎖線;如何挫敗日本人的“掃蕩”和國民黨軍隊的阻撓;如何渡過寬闊的長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蔣介石部署了7個師的兵力,包圍新四軍皖南部隊,本來就眾寡懸殊,我們隻考慮以僅有的6個團兵力對付其1個師(國民黨第四十師),而置其他6個師於不顧,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突圍如不能速戰速決,對方增援部隊就會迅速趕到,更增加突圍的困難。

我們自己兵力不集中,地形不熟悉,通訊聯絡差,也就談不上協同配合。就是兵力集中,由於山高路險,懸崖峭壁,部隊也難以迅速展開。我並不是說遭受這樣大的損失是不可避免的,而掩蓋指揮上的錯誤。隻是說客觀上,明顯地存在著一個實際困難,沒有一個料敵如神、當機立斷的高級指揮員,是難以完成這個任務。

皖南事變,在軍事上我們失敗了,國民黨方麵興高采烈,他們編造一個新四軍想“南進”到國民黨後方去的莫須有罪名,撤銷新四軍的番號,揚言要將軍長葉挺送交“軍法審判”。他們過低地估計中共反擊的決心和力量,以為新四軍從此不會再存在。但是,曆史的發展不是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的。

蔣介石沒有料到,這樣一來,卻給我們以獨行其是的自由,一個由中共方麵任命的新大軍部馬上成立。這個新成立的新四軍完全脫離國民黨當局的羈絆,不屬於國民黨哪個戰區的序列,更不需要國民黨來發餉彈;而且一下子就由國民黨承認的4個支隊擴大為7個師的番號,在敵後廣闊天地裏自由馳騁,並建立從蘇北到皖北的根據地,這是國民政府所始料未及的。

我離開延安來新四軍之前,李富春曾經找過我,要我作葉挺、項英之間的緩衝人。當時,我沒有多想,也無法預料他們之間會有什麽問題。葉挺軍長在皖南軍部前後停留一年多時間裏,一直到皖南事變前,說他與項英之間一定有什麽尖銳的矛盾和衝突,也很難說出來,可以說是來無影去無蹤。

他們二人都沒有向我表示過什麽,我也就沒能完全清楚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程度,而且也無權將他們拉在一起仲裁。但是,有時隱約地感覺到葉挺想以一些理由離開新四軍,回到重慶或到華南去;也隱約地感覺項英有個時期也想使葉挺自己離開新四軍。

1938年秋,葉挺送夫人回澳門時,在廣東與餘漢謀商量在東江成立遊擊隊。同年年底,遊擊隊正式成立,他任指揮。他在走之前,曾和項英商量過,項大為讚成,送了幾百枝步槍到廣東,還答應調一些廣東籍的軍政幹部到他的部隊中去。可是,沒多久就被蔣介石發現,取消葉挺的任命。

1939年春,葉挺由周恩來陪同,從重慶回到皖南。本來葉在走之前,曾經下決心離開新四軍,不再回來。他在臨行時留給我一封親筆信,說是“居士不適於當一個大廟的方丈”,意思是講不是共產黨人,不適於充當中共軍隊的軍長。看來,這種苦惱也不像是完全針對某一個人的。

周恩來在皖南期間,曾和項英單獨談過兩次話,估計是談葉、項之間的關係問題。當時,周與項的關係看來很好。周作報告時,項安排速記員記下,周看了很滿意,臨走時還要走了兩名女速記員。周走後,葉、項之間保持著一種和諧狀態,這也許是雙方克製的表現。一個來月後,葉挺軍長去皖北,主持成立江北指揮部,到8月份才回到皖南。他回來後,立即向周提出要去重慶,向蔣要求增加經費和編製,接著就離開軍部。這一次離開時間最長,到1940年8月17日才回到皖南。

葉挺軍長在皖南停留的一年零幾個月期間,一般說來,項英還是比較注意處理與葉的關係。軍部正式會議,由軍長主持;前方部隊的報告、請示,項英都請葉首先批注意見;葉軍長介紹到軍部工作的非黨幹部,人數不少,項英都表示歡迎接納。項英考慮到葉軍長的經曆與身分,在生活上盡可能給予照顧,專門設立小灶,項自己卻吃大灶,隻是在開會時偶爾一起吃。倒是我們少數幾個人,有時去葉軍長那裏吃一頓。

我當時負責處理電報,凡屬東南局的都先送給項英,凡屬軍隊的,一般都先送給周子昆副參謀長,由他決定送給淮。據當年在機要科掌管電報登記的同誌講,在葉軍長每次離開皖南前,中央給新四軍的來電,提到葉軍長的次數也較少。

皖南事變前,大約1940年秋末,我聽到葉、項二人議論過,要把皖南部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包括軍部和大部分部隊,先秘密直接渡江去皖北;另一小部分留在江南,等待時機再轉移到皖北或蘇北。用意是軍部名義上仍留在皖南,實際上大部暗渡江北,使桂係李品仙不致驚恐。可是,由誰率領軍部過江呢?兩人互相謙讓,都認為留下的是更危險的任務。

項英認為葉以軍長的名義,指揮軍部機關和大部隊過江較為適合,項自己率少量人員,活動方便。項說中央要葉先過江北,他自己先走不合適。兩人互相讓來讓去,結果誰也未走成。如果當時不管是誰先走後走,實施這個方案都是有利的。是否葉挺不習慣政委製?我不這樣認為。葉在北伐軍中和南昌起義時,部隊中都有黨代表。

問題是他過去擔任師長或軍長時,部隊是他帶的,黨代表是後來派來的,而到新四軍時,部隊基本上是政委帶來的,他是外麵派來的,而且又是非黨的身分,自然會帶來些不便,雙方可能都會感到有些不習慣。我從來未聽到項英議論過葉挺,甚至葉個人難以處理的事情,項也為之作妥善處理,維護葉的威信。

說項英受王明影響很大是不公平的,他是和李立三、張國燾同時期搞工運的,與王明毫無關係。1930年冬,六屆三中全會後,中央派項英去中央蘇區,那時王明還未上台。四中全會王明上台後,弄一些莫斯科回來的工人掌握大權。後來證明行不通,當時蘇區中對此有很多議論,但並未議論過項英。長征時,項英臨危受命,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對此,中共中央在1937年底已有肯定的結論。

1937年末,王明由蘇聯回到延安,打著共產國際的旗號,散布“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等言論,一度迷惑不少人。以後,他又在武漢主持中共中央長江局和中共中央代表團的工作,管轄範圍中包括東南分局和新四軍。當時長江局曾經有過一些錯誤的主張和做法,但項英對保持黨和軍隊的獨立性的態度是堅決的。

項英,既是新四軍實際上的政委,又是中共中央東南局的書記。作為新四軍政委,他的作戰區域是大江南北;作為東南局書記,管轄範圍則是長江以南的東南數省,而長江以北則屬於中原局的管轄範圍。

1938年秋,六屆六中全會上曾估計日本人將繼續大舉深入,粵漢路以東將成為敵後。項英很可能考慮到,如日本人將浙贛路切斷時,新四軍就可以大發展,向南擴大根據地。1939年春,周恩來到皖南時,共同商定“向南鞏固,向北發展,向東作戰”的方針。“向南鞏固”就是要保持住皖南現有的陣地,這需要有足夠的兵力;而“向北發展”,則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而皖南的戰鬥部隊隻有3個團兵力,其中1個團還擔負著第三戰區指定的繁昌前線的戰鬥任務。

作為新四軍主要負責人的項英,他既要執行所商定的戰略方針;作為東南局的負責人,他又要將黨的工作重點放在長江以南的皖、浙、閩、贛諸省,這本身就是較為錯綜複雜的事情。他很可能認為,八路軍既已南下,新四軍的半數以上兵力已位於江北,即可解決江北問題。中共中央在1940年春曾有一電,要項英直接負責指揮皖南鬥爭,鞏固現有陣地。

講項英怕去敵後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他在南方三年遊擊戰的那種環境中都過來了,還怕去敵後?但從皖南事變的失利來看,他指揮大兵團作戰之經驗與能力是差些。尤其不應該的,是他在重圍中,自己帶幾個人想單獨突圍,又要來三年遊擊戰中在油山的那一套,打不贏就走。當時,他叫我跟著走,我表示不同他們走,我對他們說:打遊擊也應多帶幾枝槍,多搭救出一些幹部。

後來,我找到幾個軍隊和地方黨的幹部共30多人,離開大部隊想走銅、繁一帶過江。過一晚,下山吃飯時見到五團撤退回來,我們於是又回到軍部。雖然前後時間很短,但總感到這是一生中的一件遺憾之事。

關於項英問題,這是皖南事變遺留下來的一個曆史問題。我認為,研究項英要根據事實,不是想說他好就好,想說他壞就壞,要實事求是。有些事情需要搞清楚,不要人不在了,就把問題都推到他的頭上。譬如,錯殺高敬亭的事,這件事沒有經過第三戰區,是通過第五戰區搞的,江北方麵決定執行的,項英和我在雲嶺都不知道,當時,我們聽了覺得出乎意料。那時,江北部隊是屬於地方黨領導的。所以,錯殺高敬亭的事責怪項英是不應該的。

皖南事變是個有結論又沒有結論的問題。1941年1月15日,中共曾作出過《關於項袁錯誤的決定》,這距1月14日大規模戰鬥結束僅隔一天,許多情況還來不及搞清楚。而且這個《決定》最後一條說:“將項袁錯誤提交黨的七大討論議處”,就是說還需要經過討論才能最後定下來,但“七大”和以後的各次代表大會都未涉及到這個問題。因此,項英的問題沒有最後解決。

現在爭議很多,隻好讓黨史學家去議論了,但我相信將來終會有個實事求是的結論。

作者:李一氓[轉貼]另一個視角:評皖南事變中的項英政委
文章提交者:溫莎公爵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蓄意反對共產黨人的事件。反對的手段是針對中共領導下的軍隊采取軍事措施,形式上是以軍隊的上下級關係來強製執行,而不是以國共兩黨的平等協商來解決。

1940年10月19日,國民黨以正副參謀總長何應欽、白崇禧的名義發出的“皓電”,命令八路軍、新四軍於一個月內全部開往黃河以北的作戰區域。11月9日,共產黨方麵以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領導人朱德、葉挺等人的名義,發出“佳電”作為答複。由於雙方在形式上是上下級關係,所以這個答複是采取當時通行的舊公文格式:“茲奉電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慮,認為執行命令與俯順輿情,仍請中央兼籌並顧。對於江南正規部隊,德等正擬苦心說服,勸其顧全大局,遵令北移。仍懇中央寬以限期,以求解釋深入,不致激生他故,重增德等無窮之罪。”這就是我們承擔把新四軍調到長江以北的允諾。

從電文中可以看出我們的對策;既不是完全對抗不動,也不是屈從於國民黨的全部北移黃河以北的要求。這顯然是一種妥協。到11月底,國民黨第三戰區才提出一個新四軍皖南部隊經蘇南北移的方案。12月8日,國民黨方麵又發出個“齊電”,向共產黨方麵進行政治上的反撲。從以後的情況發展來看,當時我們若是再有一個反駁電就好了,既然國民黨強詞奪理地“駁斥”我們,我們就應該說話。

如果這種爭論繼續下去,可以使更多的人明了真相,也可以設法爭取北移的較為有利時機。既然我們答應撤出江南,就應該有個具體實施計劃,這就需要和國民黨當局交涉,以保證安全北移,而不能是國民黨方麵限定的一個月。

新四軍的皖南部隊有限,要大力發展江北就顧不上皖南。共產黨中央是否原來就打算丟掉皖南?如果國民黨方麵不發出“皓電”,延安方麵是否要主動讓出?即使要軍部撤出,是否也要留下一部分武裝堅持?當共產黨中央最後決定放棄皖南時,項英並未表示拒絕,不能說中央下了命令,他不執行。如果他不想北移,為什麽還要派宋裕和等人帶領大批人員北移呢?所以,那種講項英反對北移是沒有根據的。

北移不是“搬家”,要通過日本人、國軍大控製地區,采取正常行軍辦法是不可能的。北移的準備工作非半個月不可,光是運輸各種資材和文書的擔子就有1300副,要準備多長的時間?一千多名非戰鬥人員,從12月初就分批走了。到了蘇南,一千多副擔子,絕大部散失了;絕大多數人員是搞到“良民證”,通過敵占城市走的。他們的領導人之一的薛暮橋,在蘇南被迫隱蔽了一些日子,後來還是通過敵占的鎮江,上了火車到上海,再由那裏的秘密交通站送到蘇北去的。

當時在日本人加緊“掃蕩”、配合國民黨進攻新四軍的形勢下,要使大規模的武裝部隊安全通過是不可能的。渡江北上當然是捷徑,但沒有高度保密是不行的。其實,部隊渡江去皖北已經決定了,並作了充分準備,中央也同意采取明走蘇南、暗渡皖北的方案。

但這時發生了兩件事:一是蘇北曹甸戰鬥後,國民黨方麵取消皖南新四軍經蘇南北移的路線,重慶和南京都廣播新四軍北移的消息,國民黨方麵無非是叫日本人來打新四軍;二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來電說,廣西軍隊在皖北沿江布防,準備攔擊,當心啊。這樣,項英的決心便動搖了,於是又改道蘇南北移。

行動前,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又來電報說:你們先不要走,我們送8個人來(這8個人為:蕭正綱、蘇辛濤、黃迪菲、張忠誠、張雲、何永雄、伍國財、蔣策平。他們連同駐桂林辦事處疏散人員共30餘人,於1940年12月27日抵達雲嶺新四軍軍部)。關於重慶疏散幹部到皖南的情況,可問一下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人員就知道。

新四軍皖南部隊的北移具體路線,中央從未遙作決定,所謂中央曾定下新四軍應走哪條路線,皆係揣測之詞。後來走的這條路線,是曾派作戰科長李誌高出去偵察過的。其實,北移不是哪條路線問題,到了那時,走哪條路線都免不了要戰鬥,損失是不可避免的。

發生這種情況也不奇怪,哪裏有大批的部隊通過敵、頑嚴密封鎖地區,行動既已公開,而又不受損失之例?當然,事件的本身項英是有錯誤的,但也要從皖南新四軍部隊當時所處情況來通盤考慮,它畢竟是按照中央的指示北移的。

在北移路線問題上,我看項英在軍事上的責任,要比政治上的責任大得多。我當時負責情報工作,川軍送來情報,說是國民黨軍又從浙江調來一個師,我送給項英看,可是他卻不相信,認為那個師在抗日前線,不大可能放棄陣地撤下來。我又告訴胡立教去查,待查清後已經很晚了。

其實,決心大,早走兩三天,也許就能衝過去了。國民黨軍隊也隻比我們早到一兩天,有些工事看來才挖不久。包圍圈合攏了,又是山嶺地,衝不出去,項英就無主張了。

曆史上有些事具有偶然性,我們出發那天恰巧下大雨,青弋江上搭好的浮橋也斷了,耽誤時間,你說這是什麽錯誤?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即使能夠突破重圍到達蘇南,前途依然是困難重重。一支近萬人的大部隊,如何越過鐵路、公路、水網地帶的重重封鎖線;如何挫敗日本人的“掃蕩”和國民黨軍隊的阻撓;如何渡過寬闊的長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蔣介石部署了7個師的兵力,包圍新四軍皖南部隊,本來就眾寡懸殊,我們隻考慮以僅有的6個團兵力對付其1個師(國民黨第四十師),而置其他6個師於不顧,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突圍如不能速戰速決,對方增援部隊就會迅速趕到,更增加突圍的困難。

我們自己兵力不集中,地形不熟悉,通訊聯絡差,也就談不上協同配合。就是兵力集中,由於山高路險,懸崖峭壁,部隊也難以迅速展開。我並不是說遭受這樣大的損失是不可避免的,而掩蓋指揮上的錯誤。隻是說客觀上,明顯地存在著一個實際困難,沒有一個料敵如神、當機立斷的高級指揮員,是難以完成這個任務。

皖南事變,在軍事上我們失敗了,國民黨方麵興高采烈,他們編造一個新四軍想“南進”到國民黨後方去的莫須有罪名,撤銷新四軍的番號,揚言要將軍長葉挺送交“軍法審判”。他們過低地估計中共反擊的決心和力量,以為新四軍從此不會再存在。但是,曆史的發展不是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的。

蔣介石沒有料到,這樣一來,卻給我們以獨行其是的自由,一個由中共方麵任命的新大軍部馬上成立。這個新成立的新四軍完全脫離國民黨當局的羈絆,不屬於國民黨哪個戰區的序列,更不需要國民黨來發餉彈;而且一下子就由國民黨承認的4個支隊擴大為7個師的番號,在敵後廣闊天地裏自由馳騁,並建立從蘇北到皖北的根據地,這是國民政府所始料未及的。

我離開延安來新四軍之前,李富春曾經找過我,要我作葉挺、項英之間的緩衝人。當時,我沒有多想,也無法預料他們之間會有什麽問題。葉挺軍長在皖南軍部前後停留一年多時間裏,一直到皖南事變前,說他與項英之間一定有什麽尖銳的矛盾和衝突,也很難說出來,可以說是來無影去無蹤。

他們二人都沒有向我表示過什麽,我也就沒能完全清楚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程度,而且也無權將他們拉在一起仲裁。但是,有時隱約地感覺到葉挺想以一些理由離開新四軍,回到重慶或到華南去;也隱約地感覺項英有個時期也想使葉挺自己離開新四軍。

1938年秋,葉挺送夫人回澳門時,在廣東與餘漢謀商量在東江成立遊擊隊。同年年底,遊擊隊正式成立,他任指揮。他在走之前,曾和項英商量過,項大為讚成,送了幾百枝步槍到廣東,還答應調一些廣東籍的軍政幹部到他的部隊中去。可是,沒多久就被蔣介石發現,取消葉挺的任命。

1939年春,葉挺由周恩來陪同,從重慶回到皖南。本來葉在走之前,曾經下決心離開新四軍,不再回來。他在臨行時留給我一封親筆信,說是“居士不適於當一個大廟的方丈”,意思是講不是共產黨人,不適於充當中共軍隊的軍長。看來,這種苦惱也不像是完全針對某一個人的。

周恩來在皖南期間,曾和項英單獨談過兩次話,估計是談葉、項之間的關係問題。當時,周與項的關係看來很好。周作報告時,項安排速記員記下,周看了很滿意,臨走時還要走了兩名女速記員。周走後,葉、項之間保持著一種和諧狀態,這也許是雙方克製的表現。一個來月後,葉挺軍長去皖北,主持成立江北指揮部,到8月份才回到皖南。他回來後,立即向周提出要去重慶,向蔣要求增加經費和編製,接著就離開軍部。這一次離開時間最長,到1940年8月17日才回到皖南。

葉挺軍長在皖南停留的一年零幾個月期間,一般說來,項英還是比較注意處理與葉的關係。軍部正式會議,由軍長主持;前方部隊的報告、請示,項英都請葉首先批注意見;葉軍長介紹到軍部工作的非黨幹部,人數不少,項英都表示歡迎接納。項英考慮到葉軍長的經曆與身分,在生活上盡可能給予照顧,專門設立小灶,項自己卻吃大灶,隻是在開會時偶爾一起吃。倒是我們少數幾個人,有時去葉軍長那裏吃一頓。

我當時負責處理電報,凡屬東南局的都先送給項英,凡屬軍隊的,一般都先送給周子昆副參謀長,由他決定送給淮。據當年在機要科掌管電報登記的同誌講,在葉軍長每次離開皖南前,中央給新四軍的來電,提到葉軍長的次數也較少。

皖南事變前,大約1940年秋末,我聽到葉、項二人議論過,要把皖南部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包括軍部和大部分部隊,先秘密直接渡江去皖北;另一小部分留在江南,等待時機再轉移到皖北或蘇北。用意是軍部名義上仍留在皖南,實際上大部暗渡江北,使桂係李品仙不致驚恐。可是,由誰率領軍部過江呢?兩人互相謙讓,都認為留下的是更危險的任務。

項英認為葉以軍長的名義,指揮軍部機關和大部隊過江較為適合,項自己率少量人員,活動方便。項說中央要葉先過江北,他自己先走不合適。兩人互相讓來讓去,結果誰也未走成。如果當時不管是誰先走後走,實施這個方案都是有利的。是否葉挺不習慣政委製?我不這樣認為。葉在北伐軍中和南昌起義時,部隊中都有黨代表。

問題是他過去擔任師長或軍長時,部隊是他帶的,黨代表是後來派來的,而到新四軍時,部隊基本上是政委帶來的,他是外麵派來的,而且又是非黨的身分,自然會帶來些不便,雙方可能都會感到有些不習慣。我從來未聽到項英議論過葉挺,甚至葉個人難以處理的事情,項也為之作妥善處理,維護葉的威信。

說項英受王明影響很大是不公平的,他是和李立三、張國燾同時期搞工運的,與王明毫無關係。1930年冬,六屆三中全會後,中央派項英去中央蘇區,那時王明還未上台。四中全會王明上台後,弄一些莫斯科回來的工人掌握大權。後來證明行不通,當時蘇區中對此有很多議論,但並未議論過項英。長征時,項英臨危受命,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對此,中共中央在1937年底已有肯定的結論。

1937年末,王明由蘇聯回到延安,打著共產國際的旗號,散布“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等言論,一度迷惑不少人。以後,他又在武漢主持中共中央長江局和中共中央代表團的工作,管轄範圍中包括東南分局和新四軍。當時長江局曾經有過一些錯誤的主張和做法,但項英對保持黨和軍隊的獨立性的態度是堅決的。

項英,既是新四軍實際上的政委,又是中共中央東南局的書記。作為新四軍政委,他的作戰區域是大江南北;作為東南局書記,管轄範圍則是長江以南的東南數省,而長江以北則屬於中原局的管轄範圍。

1938年秋,六屆六中全會上曾估計日本人將繼續大舉深入,粵漢路以東將成為敵後。項英很可能考慮到,如日本人將浙贛路切斷時,新四軍就可以大發展,向南擴大根據地。1939年春,周恩來到皖南時,共同商定“向南鞏固,向北發展,向東作戰”的方針。“向南鞏固”就是要保持住皖南現有的陣地,這需要有足夠的兵力;而“向北發展”,則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而皖南的戰鬥部隊隻有3個團兵力,其中1個團還擔負著第三戰區指定的繁昌前線的戰鬥任務。

作為新四軍主要負責人的項英,他既要執行所商定的戰略方針;作為東南局的負責人,他又要將黨的工作重點放在長江以南的皖、浙、閩、贛諸省,這本身就是較為錯綜複雜的事情。他很可能認為,八路軍既已南下,新四軍的半數以上兵力已位於江北,即可解決江北問題。中共中央在1940年春曾有一電,要項英直接負責指揮皖南鬥爭,鞏固現有陣地。

講項英怕去敵後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他在南方三年遊擊戰的那種環境中都過來了,還怕去敵後?但從皖南事變的失利來看,他指揮大兵團作戰之經驗與能力是差些。尤其不應該的,是他在重圍中,自己帶幾個人想單獨突圍,又要來三年遊擊戰中在油山的那一套,打不贏就走。當時,他叫我跟著走,我表示不同他們走,我對他們說:打遊擊也應多帶幾枝槍,多搭救出一些幹部。

後來,我找到幾個軍隊和地方黨的幹部共30多人,離開大部隊想走銅、繁一帶過江。過一晚,下山吃飯時見到五團撤退回來,我們於是又回到軍部。雖然前後時間很短,但總感到這是一生中的一件遺憾之事。

關於項英問題,這是皖南事變遺留下來的一個曆史問題。我認為,研究項英要根據事實,不是想說他好就好,想說他壞就壞,要實事求是。有些事情需要搞清楚,不要人不在了,就把問題都推到他的頭上。譬如,錯殺高敬亭的事,這件事沒有經過第三戰區,是通過第五戰區搞的,江北方麵決定執行的,項英和我在雲嶺都不知道,當時,我們聽了覺得出乎意料。那時,江北部隊是屬於地方黨領導的。所以,錯殺高敬亭的事責怪項英是不應該的。

皖南事變是個有結論又沒有結論的問題。1941年1月15日,中共曾作出過《關於項袁錯誤的決定》,這距1月14日大規模戰鬥結束僅隔一天,許多情況還來不及搞清楚。而且這個《決定》最後一條說:“將項袁錯誤提交黨的七大討論議處”,就是說還需要經過討論才能最後定下來,但“七大”和以後的各次代表大會都未涉及到這個問題。因此,項英的問題沒有最後解決。

現在爭議很多,隻好讓黨史學家去議論了,但我相信將來終會有個實事求是的結論。

作者:李一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