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韓戰狙擊手張桃芳戰績真相:純粹吹牛

(2010-01-25 13:51:26) 下一個
[轉貼]韓戰狙擊手張桃芳戰績真相:純粹吹牛

1951年10月後韓戰進入對峙時期,戰線在38度以北不遠穩定下來,雙方各自沿有利地形構築防線工事,等待政治解決。在這種靜態作戰的時期,狙擊手自然有許多發揮的空間,有關資料請參閱《狙擊簡史》(下)。

聯軍方麵基於傳統上對狙擊的偏見,對於當時狙擊手的角色並不宣傳。而中國誌願軍方麵卻是廣為宣傳所謂的「冷槍冷抱運動」,單單第24軍從1953年的5個月期間就消滅1萬多人(見雙石《百戰青鋒劈涇渭》第38章),還出了一個創下狙殺214人記錄的中國韓戰第一狙擊手張桃芳。這裡的數字戰績自然是經過誇大宣傳的,在此暫且不論第一個數字,單單就張桃芳的戰績進行剖析,在過程中自會瞭解第一個數字的問題。

張桃芳的戰績根據最新公開的正式官方資料為:

解放軍畫報2002年第八期:
「張桃芳從1953年1月29日開始當狙擊手到5月25日止,持續時間為3個月零26天。除去集訓、開會等活動外,實際射擊時間32天,耗彈442發,斃敵214名。同年,誌願軍總部為其榮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

根據官方記錄,張桃芳屬誌願軍第24軍72師214團。從上麵的數字來計算,他在32天內射擊442發斃敵214名,亦即一天平均射擊13.8發斃敵6.68名,命中率48.4%。

2003年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1播出了一部紀錄片「狙擊英雄」,其中第2、3集裡有對他的親身訪談,提供了不少第一手的資料。在這個訪談中,他回憶了幾次狙擊經驗。從他的回憶裡可以得知:

他的射擊距離多在400米以下,100、200米的不少。較遠距離如800米的僅有寥寥數次,且成功次數不多。
他所在的位置是上甘嶺597.9高地(即美軍的三角高地)上寬度約30多米的班陣地,共有五處射擊位置。
他回憶的四次狙擊經驗,四天各打死(中)一名、三名、兩名、一名。每次目標的警覺性都不低,或不定向不定時地觀測,或有惑敵閃躲的動作,更佈置有假人。他都需耐心等待。
他遇見至少一名狙擊手(雖不清楚有無使用瞄準鏡)嚐試反製他。
他未曾提到所使用的槍種,也未提到自己的擊殺總數。槍種和數字都是其他人另外解說的。
從以上的資料,其實就已經有許多東西值得分析。

首先,他所使用的槍枝到底是哪一種,一直就說不分明。有些記錄稱他使用「大八粒」──美製M1葛蘭德半自動步槍──創下大部分的成績,但是公開的照片以及大部分的官方資料都稱他使用的是無瞄準鏡的蘇製莫辛?納幹1944型騎槍(Mosin-Nagant M1944Carbine)。一般對這型騎槍的準確度評價不高,使用的又是V型金屬照門,用來作為狙擊用槍是有點勉強。以前的火槍手網站上一些大陸網友也討論過,有人稱軍內教材說他使用的是美製M1步槍,但是為了宣傳加強戰士對蘇製步槍的信心,後來一直說是使用莫辛.納幹騎槍,所以照片也用莫辛.納幹。另外,還有稱他使用的是日製三八式步槍的說法。

關於槍種問題,個人認為以其身為剛上戰場的新兵,其實不太可能有機會使用美製M1步槍,一開始或許是真的使用莫辛.納幹騎槍在射擊。後來他被調去受射擊特訓,再回來後就是專職狙擊手,很可能就是使用較好的M1步槍了。

成績方麵,也有許多疑問。

從戰場環境來看,當時雙方早已進入靜態防禦一年半以上,戰線大體穩定。

上甘嶺戰役在1952年11月間結束,誌願軍第24軍在1952年底接替第15軍防守上甘嶺一線,而對麵的聯軍防守部隊是美第3步兵師。雙方都是使用既有防禦陣地,無論交通壕、掩體、地堡多已固定。誌願軍第15軍在此地搞「冷槍冷炮運動」是在1952年間,以上甘嶺地區的537.7高地著稱(聯軍稱狙擊兵嶺)。任何在1953年間接防此地的聯軍部隊不會不清楚冷槍狙擊對他們的威脅,也絕對不會不採取措施來防範與反製。這從上麵對張訪談的(3)、(4)項中就已經可以看出,聯軍絕不會輕易暴露出來挨打,也不會不反擊。反擊的方法有許多,除了派出聯軍狙擊手外,甚至在紀錄片中其他中國狙擊手也談到,一旦開槍狙擊,馬上就會引來聯軍的抱火轟擊;絕對不是能夠肆無忌憚橫行無阻的環境。

其次,張桃芳在上甘嶺上的陣地位置,所涵蓋的聯軍陣線有限,亦即其能夠選擇的目標有限。更何況,撂倒了一名敵軍,其他的人很可能整天或甚至兩三天不露頭。自然難以有連續性的目標。除非他是像其他國家的狙擊手一樣,能夠遊走於整個營或團的前線,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目標。不過若要遊走前線,仍然有行動上的限製,白天不太可能移動,這從影片裡其他中國狙擊手的經驗也可以得到驗證,隻能在光線不良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也就是說,一天裡大概就限製在一地,同樣也有目標量不多的情況。很遺憾地在影片中並未對其是否遊走各陣地有所解說。

其次,從32天214人的數字裡,可以看到引發疑問的地方不是214人,而是在平均之後得到的日擊殺數(借用strike rate的概念),也就是說每個實際射擊日子能夠擊殺多少名。不論在一戰、二戰還是其他戰爭,當雙方戰線穩定下來,防線明確後,狙擊手的日擊殺數就不會太高;雙方有工事、有掩體、有交通壕,不會等閒暴露出來,實際上日擊殺數可能還不到1──因為還不一定打得中。

為什麽二戰中諾曼第的園籬田野以及史達林格勒的斷壁殘垣是狙擊手的天堂?因為地形地物錯綜複雜,雙方小部隊混雜交戰,誰都無法確切掌握周圍的環境,自然讓狙擊手有來去自如,潛入側翼狙擊的機會;而部隊要補給、要聯絡,不得不派人在沒有安全掩蔽工事的地帶活動,也就成為狙擊手的大好目標。但是在1953年時的上甘嶺地帶並非如此,雙方戰線相當清楚,工事構築也很完善,而從張桃芳的自述中,也未看出他有離開陣地潛入無人地帶狙擊的情事。這樣看來,其日擊殺數根本不可能達到接近七人之高。

要比較的話,不妨比較一下中國自己的另一知名狙擊手、號稱老山第一殺手的向小平。當時中越對峙,兩方防線是相當固定,他的狙擊也是從中國陣地中執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似乎沒有幾次一天狙殺兩名以上的記錄(請哪位確認一下),所以日擊殺數差不多是1。

根據《狙擊英雄》中對張的訪談,我們知道他狙擊4天打掉了7人,平均1.75人/天,這就跟向小平的紀錄接近,要合理的多了。至於從官方說法計算出來6.68人/天的數字,實在也跟他的訪談結果湊不上。因為既然是平均數字,那每天自然有多有少。少的時候如他自己談到的每天一兩名,多的時候一天就該有10多名了。這種好運道不論對任何狙擊手說應該都是印象深刻,不太可能忘記,他卻絲毫未曾提到,反而隻提到這種小貓兩三名的狙擊經驗,這不是相當奇怪嗎?

此外,這214的數字怎麽來的?據稱,是第24軍軍長皮定鈞要他達到這個數字好跟他的團的番號湊一堆,這個宣傳的成分也未免太過了。另外,據稱他所在的班陣地在這段期間前後也創下了狙殺700多名敵軍(近一個營)的紀錄。所以整個看起來,這個數字可信程度相當低。但是由於是官方宣傳數字,已經一再重複提了50多年,恐怕張桃芳自己也不好意思指出真相,在訪談中乾脆避開不論。

如果從美軍傷亡記錄來比對的話,也會發現對不上頭。與張桃芳的第24軍對峙的是美第3步兵師。該師從1月29日至5月25日(即所謂張桃芳記錄的統計期間)的傷亡總數是:

陣亡108人,因傷致死15人,失蹤認定死亡2人,受傷515人,非槍傷彈傷死亡一人,被俘2人,合計643名。

以上資料來自在美國國家檔案處電子資料庫搜尋後的結果。

File Unit Title: Korean War Casualty File, 2/13/1950 - 12/31/1953 Member of: Record Group 407: Records of the Adjutant Generals Office; Series: Korean War Casualty File, ca. 1950 - ca. 1970

這個資料庫檔案中的傷亡有名有姓,連傷患傷癒歸隊的時間都有記錄。當然這些記錄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即使相差,差得也有限,錯誤的比例應該是很低。這些年來美國國防部資訊處(DIOR)整理整個朝戰期間傷亡統計,數字不斷更新,但變動仍然很小,總傷亡數不過有數百人的差異,更不用說某個單位在某段期間的差異了。

另外,此處當然未計入配屬在美第3師的附編韓軍(KATUSA)的部分。不過此時KATUSA早已經徹底整合入美國陸軍在朝鮮的單位,直接編入各班,占戰鬥部隊人數1/5至1/4,所以其傷亡比例應和美軍類似,在此暫且以1/4計算,也就是說KATUSA傷亡約數應該是:

陣亡27人,因傷致死4人,其他死亡1人,受傷129人,合計161人。

所以,就算第24軍其他人在這4個月期間放槍放炮都打不死人,把所有死亡數目都算在張桃芳頭上,而且這些人都恰好也死在張桃芳有所行動的32天中,也湊不到那個214人的數字。

總結一下:

張桃芳自述的戰術活動範圍有限,目標出現頻率自然有限。
張桃芳自述中看出對峙的美第三師部隊不輕易暴露,警覺性也很高。
美國檔案中美第三師在五個月期間總死亡人數(含因傷致死)不到130人,若含附編韓軍應不會超過160人。
美軍也會採取反製措施(除張桃芳自己提到的狙擊手反製外,另外有文章也提到他初次狙擊差點被冷炮打傷),所以張桃芳自己行動也受限製。
張的自述中4天狙擊打掉7人,其平均擊殺數與所謂32天214人的平均擊殺數相差太大。
根據以上的資料推論,他的狙擊記錄可能要打個二五折或三折才比較合理,32天能夠狙殺50-70人已經到頂了。即使是這個經過打折扣的數字,在當時戰場環境來說都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績,足以列入世界頂尖狙擊手之列。但若是硬要推銷那個214人的數字,不考慮戰場狀況、戰術背景,不去跟另一方資料比對,一味盲目聽從帶有極大宣傳成分的戰果記述,恐怕隻會讓識者嗤之以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