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張季鸞生平zt

(2010-01-24 14:19:47) 下一個
張季鸞生平

張季鸞(1888年3月20日-1941年9月6日),名熾章,字季鸞,筆名一葦、老兵。祖籍中國陝西榆林。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著名報人、政論家[1]。在其主持《大公報》期間,事業達到頂峰。1941年去世後同時獲得了國共兩黨的高度讚譽,同時在中國新聞史上也享有高度聲望和評價。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o 1.1 求學經曆
o 1.2 涉足新聞業
o 1.3 大公報時期
* 2 著作
* 3 家庭
* 4 參考注釋
* 5 外部鏈接

[編輯] 生平

父親名張楚林,字翹軒。少年時棄武從文,在總兵劉厚基和知府蔡北槐的栽培下考取進士,不過張季鸞之父官運不濟,以知縣分配山東。1888年3月20日張季鸞生於山東鄒平父親官所。其父1900年死於濟南。張季鸞與母親王氏挾兄妹三人扶柩歸葬。
[編輯] 求學經曆

少年張季鸞體弱口吃,但很聰明。延榆綏道陳兆璜欣賞他的文章,又同情他的家境,遂將其招入道署,親自教讀。

經陳兆璜介紹,1902年秋隻身前往關中“煙霞草堂”,師從關中名儒劉古愚習經世之學。1903年劉古愚前往甘肅講學,張季鸞遂離開,考入陝西三原宏道學堂。

1905年考取官費留日,先入東京經緯學堂,不久後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攻讀政治經濟學。留日期間,與革命黨人多有交往,課餘任陝西留日學生創辦的《夏聲》雜誌主編,開始辦報生涯。
[編輯] 涉足新聞業

1908年,張季鸞學成歸國,在關中高等學堂當教員2年。

1911年應邀到陝西同鄉於右任在上海的《民立報》工作。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經於右任舉薦,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府秘書,參與《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起草工作[2]。4月1日,隨著孫中山辭職,他也隨之離職。

1913年在北京與曹成甫合辦《民立報》,自任主編。宋教仁遇刺後,開始宣傳反袁,後因在上海《民立報》上披露《善後借款條約》,得罪袁世凱政府,北京《民立報》被封,張季鸞被捕入獄。囚於軍政執法處監獄。三個月後被釋放。出獄後應胡政之之邀前往上海,任《大共和日報》任國際版主編。

1915年袁世凱意欲稱帝,反袁呼聲高漲,張季鸞在上海辦《民信日報》,任總編,抨擊時政,後《民信日報》因經費問題停刊。

1916年袁世凱在譴責聲中死去,張季鸞前往北京為上海《新聞報》擔任通訊記者,後政學會張耀曾、穀鍾秀在京創辦政學會機關報《中華新報》,張季鸞應邀任總編,同時兼任上海《新聞報》駐京通訊員。

1918年《中華新報》因發表段祺瑞政府與日本簽訂滿蒙鐵路大借款合同消息被京師警察廳查封,張季鸞再次入被捕獄。後經營救獲釋,但北京《中華新報》未能複刊。

1919年赴上海,出任上海《中華新報》總編輯(仍是政學會機關報),直至1924年冬該報停刊。

後來經河南軍務督辦胡景翼的推薦,北洋軍閥的張紹曾內閣任命其為隴海鐵路會辦。
[編輯] 大公報時期

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成立新記公司,於9月1日續刊《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經理。續刊之日,他執筆撰寫《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方針”(“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第一不黨。黨非可鄙之辭。各國皆有黨,亦皆有黨報。不黨雲者,特聲明本社對於中國各黨閥派係,一切無聯帶關係已耳。惟不黨非中立之意,亦非敵視黨係之謂。今者土崩瓦解,國且不國,吾人安有中立袖手之餘地?而各黨係皆中國之人,吾人既不黨,故原則上等視各黨,純以公民之地位發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於國者,吾人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勉附清議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區區之願,在於是矣。
第二不賣。欲言論獨立,貴經濟自存。故吾人聲明不以言論作交易。換言之,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之金錢補助,且不接收政治方麵之入股投資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論,或不免圃於知識及感情,而斷不為金錢所左右。本社之於全國人士,除同胞關係一點外,一切等於白紙,惟願賴社會公眾之同情,使之繼續成長發達而已。
第三不私。本社同人,除願忠於報紙固有之職務外,並無私圖。易言之,對於報紙並無私用,願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
第四不盲。不盲者,非自詡其明,乃自勉之詞。夫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衝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低激烈,昧於事實,是謂盲爭。吾人誠不明,而不願自陷於盲。[3]

後世評價新記大公報時,往往使用“吳鼎昌的錢、胡政之的管理、張季鸞的筆”的字眼,張季鸞作為報社總主編,為新記大公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戰時期,曾兩度擔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九一八後,《大公報》主張“緩抗”方針,報館被民族主義者和激進愛國主義者投擲炸彈。張季鸞也收到過一個裝有炸彈的郵包。

經楊永泰出麵,張季鸞成為蔣介石的座上賓。1934年蔣介石在南京勵誌社大宴群僚,各部軍政大員數百,但首席主客卻是張季鸞,令列席諸位大感意外。蔣介石對張季鸞推崇備至,是民國報人都未曾達到的境遇[4]。

1941年9月6日上午4時病逝於重慶中央醫院[5]。去世後國共兩黨對其身前貢獻都給予高度評價。張一去世,蔣介石立即致《大公報》社唁函。函曰:“季鸞先生,一代論宗,精誠愛國,忘劬積瘁,致耗其軀。握手猶溫,莒聞殂謝。斯人不作,天下所悲。”[6]周恩來當年對人說,做報人,要像張季鸞那樣,“騰龍飛虎,遊刃有餘”。而毛澤東則認為他是“士林矜式”,“功在國家”。[7]張季鸞靈柩後公葬於西安,碑銘“中華民國故報人榆林張季鸞先生”。蔣介石親自扶柩歸葬[8],原碑在文革中被毀,後複原[1]。
[編輯] 著作

* 所寫報刊評論輯為《季鸞文存》(上、下卷,胡政之編,大公報館1944年12月出版,統一書號:3378-6)。

[編輯] 家庭

張有三任太太,分別是:高芸軒(1908年) 範氏夫人(1934年,家裏實權派) 陳筱霞(1935年)

兒子:張士基(陳筱霞所生,1937年7月2日出生)[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