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父親伍修權與人民空軍、海軍的創立/伍連連

(2009-09-30 09:14:57) 下一個
父親伍修權與人民空軍、海軍的創立/伍連連

[史海鉤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也是我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建立60周年。提到人民空軍、人民海軍的建立,我不由得想到了父親伍修權。許多人都知道我父親在革命戰爭年代,曾給李德當過翻譯,曾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任處長,在延安中央軍委作戰部、東北軍區工作過;解放後在外交部、中聯部和總參、中顧委工作過。但是不知道他與人民空軍、海軍的建立還有一段密不可分的經曆。
  
  伍修權與我軍第一所航校的建立
  
  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9月,父親作為中央任命的東北局最初的五位成員之一,隨彭真、陳雲等被派往東北。當時的主要任務是搶占東北!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我們的軍隊吃夠了敵人飛機轟炸、掃射的苦頭。在無數指戰員倒在敵機的轟炸與掃射的時候,我們多想有一支自己的人民空軍。但是在艱苦的戰爭中,我們既沒有起碼的物質條件,也沒有起碼的技術人才,建立自己的空軍,隻是遙遠的夢想。
  父親他們到達沈陽後的9月底,東北軍區忽然接到東北民主聯軍的報告,說有一支日軍航空隊迫於形勢願意歸降我軍,請示如何處理。原來日本投降前,在遼寧奉集堡機場駐紮著一支日軍機動飛行部隊,共有300多人。日本宣布投降後,這些人不知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十分焦躁不安。他們曾企圖攜械逃匿, 盡量靠向海邊,以尋機回國。他們的行動被我東北民主聯軍發現,要求他們放下武器,立即投降。民主聯軍對其實行了優待政策,在村子裏擺上桌子,讓他們把武器放到桌上。這批日軍在別無出路的情況下,隻得在日本航空大隊長林彌一郎率領下繳械投降。彭真等東北局領導得此消息後,一麵立即指示“東總”派人去做工作, 一麵立即研究如何處理這支投降的空軍技術人員。經過大家認真討論,認為現在忽然有一批日本空軍技術人員在我們手中,在我們控製的地區還有幾個日軍用過的舊機場,那裏有一些現成的設備和器材,甚至還有幾架破飛機。如果我們能做通這批日本空軍技術人員的工作使他們留下來,利用現有的條件,可以為我們將來空軍的建立,做些準備工作。經東北局研究,決定把這批技術人員留下來,為創建我人民空軍服務。
  按照彭真指示,由我父親出麵向他們講明我們的意圖和政策。為了使這批日本空軍技術人員能明了和接受我們的意圖,父親指示把這些人全部請到新成立的東北軍區司令部,對他們熱情接待,作了開誠布公的談話。父親向他們講明了我黨的政策,希望他們發揮技術特長,幫助我軍培養空軍飛行員的意圖。父親說:“我們一直想建立一支空軍,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實現。原因是不具備條件,打仗顧不上;現在我們想創造條件,在東北地區辦一所航校,培訓我們自己的空軍技術人才,為創建我們的空軍做準備。你們是空軍技術人員,懂得飛行和維護、修理飛機的技術,你們有專業技術的特長和經驗,一是希望你們幫助我們創辦航校,二是希望你們把技術傳授給我們。”
  
  父親的一席話引起了在場日本人的思索,有的人在深思,有的人在點頭,還有的人在交頭接耳。父親看到許多人還是流露出茫然和疑慮的神色,擔心自己是戰敗者,不知中國共產黨會怎樣對待他們。針對這一點,父親接著說:“你們投降前在中國境內參加了戰爭,但不是你們的意願,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掌握著實權,他們發動了這場戰爭,把你們推向戰場。在他們的命令下,你們被迫參加了戰爭。戰爭期間,使你們及你們的家庭都蒙受了災難,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從這一點來說,你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受害者。過去我們是敵人,現在戰爭結束了,如果明白上述道理,很快可以成為朋友。待將來回國的條件成熟後,我們歡送你們回國。你們看這樣好不好?”父親坦率、真誠的談話使這些日本人感到了誠意。在我黨政策感召下,這批日本技術人員中的絕大多數都表示,樂於運用他們的技術和經驗為我軍工作。
  就在交談的過程中,日軍航空隊隊長林彌一郎看到父親身上佩戴著一支十分精致、小巧的勃朗寧手槍,很是喜愛,此時他試探性地問父親,能不能把這支槍送給他作紀念?在座的日方人員全被林彌一郎的要求驚呆了,中國人怎麽可能把手槍給剛剛投降的日本人呢?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全體日本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父親身上。說起這把手槍,父親帶著它走過了長征路,走過了八年抗戰的曆程,艱難困苦中,朝夕相處,是父親的心愛之物。十多年間,他有很多機會更換一把新手槍,可他沒有換,這支手槍對父親來說很有紀念意義。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請求,父親立即意識到日方人員並不一定是真的喜歡他的手槍,而是對我們是否真正信任他們並不放心。他想一把手槍也翻不了大浪,而當務之急是要讓他們理解我們的誠意,於是很痛快地將這把心愛的小手槍送給了林彌一郎,並說:這是我長征以來一直攜帶的手槍,現在送給你作個紀念吧。這一舉動完全出乎這些日本人意料,在一陣小小的騷動中他們又驚又喜,可以看出他們的感動。林彌一郎等人由此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誠意。在林彌一郎的帶領下,這批日本空軍技術人員完全按照我們的意圖參加了航校的建設。後經“東總”批準,將這支日本航空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航空隊。曆史證明,這支航空隊(其中飛行員近20人,機械師20多人,機械員70多人,通信、氣象等其他各類地麵保障人員近200人)在我們創辦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5年11月中旬,東北局決定成立以父親為首的航空委員會,父親為主任,黃乃一為秘書長,劉豐、蔡雲祥、林保毅(林彌一郎)等人為委員,統一領導和協調各方工作,加緊為創辦航校創造條件。父親就飛機器材及航空油料的收集、組織日方技術人員修複破損老舊飛機、航校學員選調等事宜一一做了布置。父親在第一次航空委員會會議上說:“我們委員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東北創辦航校,當務之急就是為創辦航校創造條件。鑒於目前形勢和具體條件,辦航校不能照搬外國的辦法,也不能照搬國民黨的辦法,我們沒有那樣的條件,不能等什麽都有了再招生,再按部就班進行教學和訓練。”由此,他提出打破常規、加快建校的指導思想,要求盡快接收學員;他還提出教職員一齊動手邊建校,邊訓練,在最短的時間內,培養出我們自己的飛行員和機務人員。然後委員會委員進行了明確分工:劉豐負責組織人員抓緊時間,去各地搜集飛機和航空油料,為創辦航校準備必要的物質條件;黃乃一負責提出招收學生的條件和來源、訓練方針以及航校機構的設置等方案;蔡雲祥、林保毅負責組織技術人員修理飛機。
  由於航校中構成人員複雜,為團結全體幹部學員辦好航校,父親還就正確對待國民黨起義人員和日本留用人員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針。他說:“對待起義人員要始終抱著熱情歡迎的態度。我們要知道他們起義過來並不容易,要冒很大風險,起義後應該得到信任,安排工作後要有職有權。要真心關心他們,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經曆,幫助他們提高革命覺悟,使他們早日站到革命立場上來。對他們的缺點、弱點和生活作風上的問題,不要求全責備,不要操之過急,要做好耐心細致的工作,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對他們的曆史和社會關係,要客觀分析,正確對待,不要追究曆史責任。對於日本留用人員,要清醒地認識到,他們是日本軍人,受法西斯和武士道的毒害較深,在思想感情和立場上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轉變過來的。現在他們之所以願意為我們效力,那是因為日本戰敗,他們成了俘虜,無路可走,迫不得已,他們是在形勢的逼迫下,經過我們說服教育,才向我們繳械投降的。盡管如此,隻要他們表示願意為我們效力,幫助我們培養航空技術人員,我們就不能把他們當俘虜對待。我們的方針是:生活上優待,人格上尊重,工作上嚴格要求,思想上盡力幫助。隻要我們的政策對頭,工作得力,就會收到良好效果。”父親還說:“日本人十分強調‘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林保毅(林彌一郎)能率部投降,其部屬也表示願為我們效力,這證明他在自己的航空隊中有一定的威望,大家還是聽他的話的。要教育爭取所有的日本留用人員,關鍵是做好林保毅的工作,使他心悅誠服,事情就好辦了。”

  在招生的問題上,父親也作出了明確的指示:東北地區在日偽(滿)統治下十幾年,目前剛光複不久,不宜就地招考飛行學員,應考慮主要從部隊選調:一要出身好,來曆清楚,有較高的階級覺悟;二要身體好,體檢合格;三要年輕;四要有一定文化水平。
  有了教、學兩方麵的明確原則,航空委員會工作進展順利。在東北局和“東總”的關心指導下,派了一些幹部到航校,又從移住通化的抗日軍政大學山東分校和通化炮校選送來100多名學員,還將國民黨空軍起義人員分配到航空隊來,航空隊的人員迅速擴大。1946年1月1日,奉“東總”命令將航空隊改編為航空總隊。
  經過各方半年艱苦緊張準備,1946年3月1日在東北牡丹江建起了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林保毅擔負起航校參議和主任教官之職。在他的帶領下,這些日本航空技術人員,分別擔任飛行和機械教員,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盡心盡力地教授航空技術,有的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隨後的三年半時間裏,航校(後來,這所航校被撤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七航空學校)培養出了大批航空技術幹部,成為建設人民空軍和新中國航空事業的骨幹。聞名全國的戰鬥英雄劉玉堤、張積慧、王海和李漢等人都是這所航校培養出來的傑出代表。這批日本的空軍人員,後來陸續回到日本,仍不遺餘力地為積極推動中日友好貢獻力量。
  
  伍修權與我軍第一所海校的建立
  
  
  1949年2月25日,人民解放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國民黨海軍最大的一艘軍艦——“重慶號”巡洋艦,在我地下黨的領導下,經長期秘密工作,團結了一批進步官兵,組成了“士兵解放委員會”,根據黨的指示,在上海吳淞口外錨泊時,發動和領導了武裝起義。至3月4日晨,“重慶號”抵達我方控製的葫蘆島。
  “重慶號”巡洋艦是英國製造的一艘排水量為7500噸的大型巡洋艦,全艦官兵都是在英國訓練後再帶艦回國的。它的起義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給了國民黨蔣介石沉重打擊。在“重慶號”未到達葫蘆島前,蔣介石就派其空軍四處偵察,並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重慶號”炸沉。3月17日,國民黨空軍偵察到 “重慶號”軍艦停泊在葫蘆島內後,即於18日派美製B29型轟炸機狂轟濫炸,這時艦上組織炮火集中射擊,連續抗擊了七個小時。但是在太陽快西下時,敵機利用太陽背景掩護,朝艦尾方向投下一枚兩千磅重的炸彈,落在軍艦後右舷,把軍艦炸出一個大洞,艦上一些建築和戰鬥設備被擊穿,6名艦員犧牲,20多人受傷。我軍沒有強大的空中力量,無法阻止敵機的轟炸,為了不使“重慶號”被敵機完全炸沉,保住這艘我國最大的軍艦,東北軍區果斷決定,將艦上所有重要設備部件全部拆卸下來,並采取種種防護措施後,使軍艦向一側主動下沉。敵人誤以為“重慶號”艦已被炸沉了,停止了轟炸。在“重慶號”下沉前,我軍已經把艦上的官兵安全撤到岸上,並妥善安置了傷員。這批國民黨海軍將士帶艦起義非常不容易,他們確實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到達葫蘆島,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慰問和歡迎,東北局和東北軍區派父親和時任遼西軍區副司令員的朱軍到葫蘆島正式接受“重慶號”起義並會見“重慶號”的全體官兵。
  由於還在戰爭狀態,敵機不時飛來轟炸,為保證全體參會人員的安全,會議是選在一個樹林裏開的。父親首先代表毛主席、朱總司令和東北軍區對 “重慶號”全體起義官兵表示熱烈歡迎和慰問,稱讚他們正義行動的正確性,歡迎他們參加到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來。接著向他們說明了當時的全國形勢,希望他們努力成為我人民海軍建設的骨幹力量。後來,“重慶號”的同誌絕大多數都到了安東(今丹東),在那裏建立了我軍第一所海軍學校。父親的一席話,使許多起義官兵看到了共產黨的誠意,看到共產黨對他們正確的曆史選擇的讚賞,從而打消了他們的很多顧慮,使他們感到了信任和溫暖。
  父親回到沈陽後,召集東北軍區專門會議,就海校任務、教育方針、教學內容、校機關建設、幹部補充、生活待遇、後勤保障等問題做了認真研究和相應決定。對於參加起義的原“重慶號”官兵,東北軍區根據中央指示和東北局決定,對他們分別作了安排,少數確實不適應我軍生活或不適宜留在我軍的人員,可以自己申請或勸說其離開另行安置,其餘絕大多數人都集體開赴鴨綠江畔的安東市,在那裏創辦了以原“重慶號”人員為主的我軍第一所海軍學校,任命原艦長鄧兆祥為海校首任校長,朱軍為海校政委。此後又從東北軍區所屬部隊和軍事院校,抽調了一批幹部去充實和加強學校的領導和教學工作。海校創辦期間和開學前後,父親等軍區負責人曾多次去傳達貫徹軍委和軍區所定的建校方針,指導和檢查建校工作,特別是要求我軍幹部做好對起義人員的團結、教育和改造工作。
  這批起義的同誌,沒有辜負黨的信任與期望,他們以實際行動,為人民海軍的建設,特別是海軍學校的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