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人民誌願軍”與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毫無關係zt

(2009-09-28 22:11:05) 下一個
“中國人民誌願軍”與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毫無關係zt

眾所周知,朝鮮戰爭是斯大林操縱北朝鮮南侵引起的聯合國與北朝鮮之間的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也從不承認正式出兵,那支中國人組成的武裝力量,不過隻是“中國人民誌願軍”。也就是說,那是中國的某些平民“誌願”武裝起來,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朝鮮人民軍作戰的部隊。從法理上說,它與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毫無關係。1951年1月22日,周/恩來以外交部長身份答複聯合國時就明確表示:“隻要一切外國軍隊從朝鮮撤退的原則被接受並付諸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將負責勸說中國人民誌願部隊回到本國。”當初中國政府根本不承認是中國軍隊的“民間誌願”隊伍,如今卻打出中國“國威”和“大國地位”來了,豈不荒唐?  

  在朝鮮戰爭談判和簽訂停戰協議時,也絲毫沒有牽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1年5月16日,就在聯合國軍粉碎了第五次戰役的攻勢,從北緯37度線進抵三八線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布:“我認為美國的真正敵人是克裏姆林宮,而且不會忘記,隻要這個敵人在幕後操縱,就不能浪費美國的力量。”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們那些弱智的或別有用心的議論卻把別人不願“浪費美國的力量”而罷手當成偉大勝利來慶祝。
  
  一個似是而非的論調是:誌願軍入朝時美軍在鴨綠江畔,停戰線是在三八線附近,所以是偉大勝利。何以不說誌願軍是從三十七度線(漢城))被打回三八線附近,毛澤東和金日成才要求停戰的?如果美國佬也繼承了阿Q傳統,他們同樣可以慶祝勝利。傻瓜也能從曆史資料中看見,美國的將軍們耿耿於懷的是,他們絲毫不懷疑可以繼續進攻,至少可以再拿下平壤。是他們的政府不許他們再進攻,於是他們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的堪薩斯線上。曆史資料證明,美軍占領了他們計劃占領的所有地方。我們無妨設想一下,假如楊誌稍微理智一點,刀下留人的話,牛二就可以慶祝他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楊誌!
  
  又一個說法似乎也合理:美國打到鴨綠江,韓國統一後將威脅東北工業區,於是不得不出兵。真的嗎?曆史資料證明,北朝鮮開戰前的5月13日,金日成就在北京展示了他的進攻計劃以及斯大/林批準進攻的電報。毛和周是不願意戰爭爆發的,但斯大林把否決權踢給毛。當得知斯大林的支持態度後,毛立即把否決權變成擁護權,還詳盡地向金傳授進攻南朝鮮的戰略戰術。而且,就在金日成節節勝利,眼看要把美軍從釜山趕下大海之時,中國邊界非但沒有威脅,反而更顯安全。1950年7月1日,斯大/林命令金日成:“不要被美國人介入嚇壞了,不要停止推進”;又對毛下命令:“我們認為,在敵人越過‘三八線’時,集中九個中國師在中朝邊境以便誌願軍入朝作戰是正確的。”他同時還承諾:“我們將盡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於是在7月2日下午,毛、周、劉、朱討論斯大林命令後,答複斯大林:中國政府準備在中朝邊境集中九個師的兵力,美軍一過‘“三八線”,中國人民解放軍便以誌願軍的形式入朝協助人民軍抗擊美國軍隊。附帶條件是:蘇聯空軍提供空中掩護。
  
  於是我們知道,所謂“美軍打到鴨綠江,受到威脅不得不出兵”不過是欺騙老百姓的謊言。美軍主力還在大洋彼岸,受到威脅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之時,毛已經奉命準備出兵了!還編造了一個謊言,即“誌願軍是民主人士黃炎培提議的”,說得有鼻子有眼。其實斯大林早就命令中國軍隊采用“誌願軍”名義了!至於後來的爭論導致延誤,隻是因為斯大林食言,不想派空軍提供空中掩護罷了。接著又來了一個謊言,毛決定蘇聯不提供空中掩護也出兵。曆史資料表明,斯大林最後確實派了空軍提供掩護,隻是處於高度秘密狀況。
  
  一句話,整個朝鮮戰爭,斯大林是總指揮,中國不過服從命令罷了,充其量是一隻馬前卒而已。一場完全聽命於外國主子的戰爭,如果能打出“國威”來,那麽我們盡管再去找一個外國主子聽命,那“國威”必定越來越威風八麵的。
  
  話題回到談判。美國當初的罷手也絲毫沒有理會我們,是找蘇聯談的,盡管蘇聯一再宣稱它與朝鮮戰爭毫無關係。美國代表凱南與蘇聯代表馬立克接觸商談停戰談判,6月13日斯大林在高/崗和金日成的一再懇求下下令和談,23日馬立克發表和談談話,25日《人民日報》立即歡呼:“馬立克的提議是公平而又合理的。”29日,李奇微接到命令:“奉總統指示,你應在30日,星期六,東京時間上午8時經廣播電台將下述文件向朝鮮共軍司令發出,同時向新聞界發布:本人以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資格,奉命與貴軍談判下列事項65533;D65533;D因為我得知貴方可能希望舉行一停戰會議,以停止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及武裝行動,並願適當保證此停戰協議的實施。”
  
  這裏有兩條:其一,中國在哪兒?“國威”又在哪兒?“大國地位”難道就體現在“朝鮮共軍”身上?其二,這僅僅是一個軍事停戰談判,並非國家級政治談判。無論周恩來的數次聲明還是馬立克的公開與私下的洽談,堅持的都是政治解決。即,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外國軍隊撤出朝鮮(也不知道最後怎麽搞的,“勝利者”先滾出了朝鮮半島,“失敗者”倒是至今還在朝鮮耀武揚威);美軍撤出台灣及台灣海峽;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席位;亞洲重要問題的和平協商等。中國政府聲明稱:“離開這幾點是不可能的。”
  
  而美國堅持隻談判軍事停戰,不討論政治問題。7月1日,金日成、彭德懷複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將軍:你在6月30日關於和平談判的聲明收到了。我們受權向你聲明,我們同意為舉行關於停止軍事行動和建立和平的談判而和你的代表會晤”。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放棄了原來堅持的原則,全盤接受了美國的主張。尚未開談已經妥協,連國家的名分也不存在,連毛澤東自己也說:“朝鮮談判就是妥協。”何來“國威”或“大國地位”?
  
  板門店談判的會場上,隻有北朝鮮和聯合國的旗幟,壓根兒不存在與中國有關的任何標識;雙方交換的談判代表授權證書分別由金日成與李奇微簽署授權,並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甚至彭德懷的任何授權。[color=#DC143C]乃至於在北朝鮮提名中國成為未來的政治談判參加國時,聯合國方譏諷道:“貴官不是屢屢主張在朝鮮的中國部隊是自發誌願而來的,和中國政府沒有關係嗎?那麽推舉沒有任何關係的中國為會議參加國,這簡直是太奇怪了”。[/color]而且,在1953年8月28日通過的聯大第七屆關於朝鮮問題政治會議決議中,規定隻有交戰雙方即北朝鮮和聯合國參加談判,捎帶著“建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參加朝鮮政治會議,如果他願意的話。”中國連名字也沒有提到,這也是一種“國威”或“世界大國”的形象?  

  朝鮮停戰協議的簽字過程更微妙。停戰協議於1953年7月27日上午簽字,簽字人為聯合國軍代表哈裏遜(協議簽字中文以“海立勝”簽署)中將、北朝鮮軍代表南日大將。南日簽字以後,並沒有理會專程從北京趕來簽字、已經住在開城來鳳莊的彭德懷,遠道直奔平壤,當夜給10時金日成簽字。然後再送回開城,次日上午9時30分才輪到彭德懷簽字。直至今日,板門店那個談判大廳裏,除去北朝鮮和聯合國的旗幟外,根本看不到有任何中國的痕跡。這就是“國威”?仰或“大國地位”?
  
  在整個停戰談判長達三年的時間裏,聯合國軍從來沒有把“中國人民誌願軍”戰俘當成軍隊戰俘,而隻作為“武裝平民”。而這些“誌願軍”自己的國家政府始終不承認參與戰爭並作為其中一方時,這些戰俘就成為《日內瓦公約》規定的“戰俘所依附之國”的問題。他們或者沒有“所依附之國”,或者“所依附之國”為北朝鮮。一句話,他們不是中國的戰俘,因為中國政府沒有承認自己介入了朝鮮戰爭!因此,對其自由遣散是符合國際公約規定的。一個連自己的戰俘是依照本國政府意誌參加戰爭都拒絕承認的國家,“國威”何來?  

  在整個朝鮮停戰協議談判過程中,中國所有要求一個也沒有實現;美國的所有要求一個也沒有落空;我實在不理解我們那些“打敗美帝野心狼”的好漢們如此好的心情從何而來。假如阿Q再世,恐怕他老人家也得羞赧得無地自容了。  

  即使再不尊重曆史事實的人,或者健忘到無以複加地步,也不能不承認當美軍倉皇撤退、我軍順利開抵三八線並發動第三次戰役之時,聯合國政治委員會向中國提出了五項原則:立即停火;一切非朝鮮軍隊分批撤出朝鮮;讓朝鮮人民自己解決統一問題;由美、英、蘇、中四國討論解決遠東問題;其中包括台灣和中國在聯合國代表問題。鑒於中國軍隊已經攻到三七線附近,中國拒絕了,要求必須“聯係政治問題討論停戰全部條件”。
  
  最後達成的《停戰協議》,沒有理會中朝方提出的任何政治要求,達成“純屬軍事性質並僅適用於在朝鮮的交戰雙方”的協議;沒按照中方以三八線為界停火的原則,而是執行了美方要求的以實際控製線停火;沒有實現中朝方“立即停火”的主張,卻實現了美方先簽字後停火的要求;中朝方慷慨激昂地宣布:“立即撤退一切外國軍隊的問題,是沒有商量餘地的”,結果協議按照美國的主張把這個問題交給高一級解決;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戰俘,延宕了兩年的談判,最大的僵局就在於遣返戰俘:中朝方堅持全部遣返戰俘,美方堅持自由遣返。最後的協議認可的就是自由遣返。打了三年,換回個“一邊倒”的《停戰協議》,除去按照美國指定的戰線停火之外,我們什麽要求也沒有實現。真不知我們的宣傳中所歡呼的“偉大勝利”究竟勝在哪裏?利在何方?
  
  在漫長的朝鮮戰爭過程中,當“中國人民誌願軍”雄赳赳地跨過鴨綠江之時,泰國於1950年10月邀美國簽訂軍事協定;11月20日印度軍隊乘機也雄赳赳地開進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到朝鮮戰爭結束,印度也完全占領了這片中國土地;1951年8月30日菲律賓同美國簽訂《美菲聯防條約》;9月1日美、澳、新簽訂《太平洋安全條約》;9月8日舊金山和會通過《對日和約》、日美簽訂《美、日安全條約》;1953年9月,美台簽訂《軍事協調諒解協定》;10月1日美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4年9月美、英、法、泰、菲、澳、新西蘭、巴基斯坦在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1955年1月11日美國、巴基斯坦簽訂《美巴防禦援助協定》、5月15日柬埔寨同美國簽訂《軍事援助防禦協定》。這些條約明顯都是針對我國的,美國勢力合法地延伸到整個亞太、南亞地區。
  
  1950年7月20日,美國取消了所有已經核準往中國物資的特種許可證,並禁止一切出口管製物資進入中國,對中國實行全麵戰略禁運。1951年5月18日,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和朝鮮實行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10月27日,巴黎禁運機構中增設了專門控製和監督對中國實行禁運的中國委員會。到1953年3月,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國家達45個。本來,在二戰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的威望和影響,到此基本喪失殆盡,中國因此被世界看作斯大林的馬前卒!
  
  莫名其妙的是,那些胡吹什麽“國威”和“大國地位”的人們,同時也在為“一邊倒”大唱讚歌。試問,一個必須“一邊倒”的國家,何談“大國地位”?幾百年前廣西山區裏的農民歌手劉三姐便已經唱出:“世上隻有藤纏樹,山間哪有樹纏藤”的道理。必須尋找一棵大樹來依靠的國家,決不會具有什麽“國威”或“大國地位”。
  
  其實隻需“一邊倒”三個字,中國和中華民族就已經尊嚴掃地!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即使是小國、弱國公開呼喊要“一邊倒”的?我們如果不是故意健忘,那麽碰巧有一個曆史故事可以借鑒:甲午戰爭敗陣之後,李鴻章麵臨日本的苛刻條件一籌莫展。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他提出一個“一邊倒”的秘方:簽署《中英同盟密約》,日本便不敢欺負中國,因為中國“請好了一個幫手”。而李鴻章等嗤之以鼻:“中國無意成為任何國家的臨時保護國”。
  
  我們出兵保住金家政權的同時,卻失去了西藏最肥美的9萬平方公裏領土,也失去了亞太、南亞地區的威望及影響。後來,為了挽回部分失去的影響,又不得不向所有願意定界的鄰國割地。其中,最得益的緬甸竟然獲得7萬平方公裏中國領土之豐厚饋贈。
  
  難道把所有周邊國家推到美國的勢力範圍之內也算“國威”或“大國地位”的表現?最嚴重的是日本的地位改變,美國在二戰及以後一段時間裏的國策是:幫助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以壓製日本的重新崛起。朝鮮一戰打出來一個《對日和約》,反而扶助日本以遏製中國。結果是我們至今還得窮於應付日本軍國主義勢力複活導致的沒完沒了的麻煩,什麽“國威”?仰或“大國地位”?
  
  對於“抗美援朝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的莫大諷刺,就在朝鮮停戰後的政治會議問題上。
  
  眾所周知自二戰期間中國作為聯合國發起國而且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起,中國便被世界公認為“五大國”之一了。而朝鮮戰爭以後,美、英、法不再承認中國的“五大國”身份與地位,更微妙的是,為了朝鮮政治問題得以解決,中國政府1954年1月9日發表聲明,支持蘇聯提出的由四大國柏林外長會議導向有中國參加的5大國政治會議以促進國際和平問題。如此,等於中國自己認可了四大國之外的第五大國地位。
  
  2月18日結束的柏林四國外長會議決議並沒有認可這種第五大國的承認:“鑒於用和平方法建立一個統一與獨立的朝鮮將是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恢複亞洲其他地區和平的重要因素;建議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美國、法國、聯合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及其他有武裝部隊參加朝鮮戰爭並願意參加會議的國家的代表於1954年4月26日在日內瓦舉行會議,以期對朝鮮問題取得和平解決”。
  
  這個決議問題之一是蘇聯把中國賣了,它同意放棄它原來提出的僅有“五大國”參加的主張,而把中國與其他國家一同羅列,實質上否定了“第五大國”的地位存在;問題之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受了這個決議,自己默認了對“第五大國”地位的否定,心甘情願地與眾多國家平等與會。而這個眾多國家參加的“日內瓦會議”卻是由四大國決定召開的,稍有外交知識者都不可能看不出個中實質。nul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