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凍土地上的這一仗是朝鮮戰爭中最險惡的戰鬥之一。 zt

(2009-09-24 11:40:07) 下一個
凍土地上的這一仗是朝鮮戰爭中最險惡的戰鬥之一。
——作者:迪尼克羅

那是1950年的感恩節,地點是北朝鮮的長津水庫,夜間氣溫達到零下30度。土地凍結。下午4:30天就黑了,黑夜持續將近16個小時。即使對於美國海軍陸戰一師和陸軍第7步兵師那些經過戰火考驗的軍人來說,這裏也是危險地域,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參加過二戰中最殘酷的戰鬥。


五個月前的6月25日,北朝鮮人民軍打破了持續五年的和平,進攻南朝鮮。美國總統杜魯門與新建立的聯合國一樣,做出了快速果斷的反應。美國海空軍力量立即投入了戰鬥,地麵部隊在6月30日參加作戰。麥克阿瑟將軍受命指揮聯合國軍,這支軍隊由包括來自22個國家的戰鬥及醫療部隊組成。


開始,人民軍較為輕鬆地沿朝鮮半島一路南下。但9月15日,麥克阿瑟發起了漂亮的仁川登陸,美國第10軍深深地插入到敵後。陸戰一師的登陸作戰為盟軍打開了勝利之門。陸軍第7師登岸與陸戰隊並肩作戰奪回了漢城。數星期內,北朝鮮軍隊被趕回了38線。


此時,美國與聯合國的文職及軍方領導層決定繼續打到中朝邊界鴨綠江,消滅北朝鮮政權,將南北朝鮮統一在韓國總統李承晚麾下。盟軍一路追擊,多數人相信他們能在聖誕節前回家。但擁有一支龐大的常備軍的中國領導人不止一次地警告過,如果聯合國軍越過38度線,他們將會幹預。

倉促應戰

美國軍隊沒有做好地麵戰爭的準備。二戰結束和原子彈登場後不久,陸軍與海軍陸戰隊做了遣返複員。裝備預算削減。陸軍的新角色是維和部隊,到1950年6月時,裝備差,不滿員,訓練不足。陸戰隊雖然同樣缺少人員和裝備,但還在繼續戰鬥訓練。


當陸戰隊和陸軍準備越過38度線時,麥克阿瑟指令沃克中將的美國第八集團軍沿朝鮮半島西側北上。麥克阿瑟將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第10軍一分為二,10月26日史密斯少將指揮的陸戰一師在元山登陸,10月29日戴維.巴爾少將指揮的陸軍第7步兵師在利原(Iwon)登陸。第7步兵師作戰準備最差,大量富有經驗的軍官和軍士被抽調以增強首批部署在朝鮮的另外3個師。


雖然命令多次改變,陸戰隊的作戰計劃仍然是從長津水庫的柳潭裏向西北方向挺進,最終與美國第八集團軍會師,並以鉗形攻勢將人民軍切斷。由第7步兵師的一部分組成的第31團級規模戰鬥部隊將沿著長津水庫東側向北發起攻擊。由索勒少將指揮的第3步兵師將防守元山和興南地區,並保持道路暢通。


這些部隊不得相互聯係。第10軍與美國第八集團軍之間有一道山脈,而陸戰一師和第31團級戰鬥隊則被長津水庫阻隔。戰場指揮官們對於力量分散因而易受攻擊感到惱火,但麥克阿瑟沒有理睬他們的反對。

首次交火

11月上旬,中國軍隊第一次襲擊了向北前進的聯合國軍。偵察機飛行員報告中國軍隊在鴨綠江邊大量集結,到11月中旬,估計鴨綠江畔的中國軍隊達到30萬之眾,但麥克阿瑟沒有重視這些報告。


開始的戰鬥激烈而短暫,中國人來得快撤回山裏也快。中共軍隊的首輪攻擊試探了聯合國軍的虛實,並在中國軍隊準備好發動更大攻勢之前拖住美國第八集團軍和第10軍。中方的撤退戰術誘使美軍深入敵軍地域。時間對中國人有利:美軍在北朝鮮境內運動時,10月宜人的秋日已經轉入嚴寒的初冬。


因對中國軍隊感到不安,史密斯小心翼翼地將陸戰一師向北推進,保持部隊之間的距離以免被分割,並儲備了補給和彈藥,沿陸戰一師主補給線派駐部隊以確保道路通暢。史密斯無視麥克阿瑟關於快速前進的命令,阿爾蒙德對此感到憤怒。
陸戰第一團指揮官普勒上校負責守護主補給線,他的第一營駐守在黃草嶺(Fuchilin)山口下的真興裏Chinhung-ni,普勒本人帶領第二營駐紮在主補給線以北11英裏的古土裏;第三營負責支援位於長津水庫最南端的下碣隅裏的史密斯指揮部,

長津東岸,第31團級規模戰鬥部隊

莫裏中校的陸戰5團在長津水庫東側保護陸戰隊的右翼,後被費斯中校的陸軍32步兵團第1營換防。在向柳潭裏進發與陸戰7團匯合前,莫裏向費斯通報附近發現敵軍活動,並建議他收縮部隊。


11月27日,麥克萊恩上校的陸軍第31團級戰鬥隊的更多部隊抵達水庫東岸。第31部隊是為了盡快換防陸戰5團而將所有可以動員的零散部隊倉促混編而成。其中包括陸軍第7師32步兵團第1營,31步兵團第3營,第57野戰火炮營,及第31坦克連。31步兵團第2營始終未到達水庫。


費斯帶領他的營向前推進了很遠以占據陸戰5團留下的真空地帶,但對一個營來說這塊地區太大了。第31部隊的其餘人員在其南部設置了第二條防線。在敵軍麵前部隊再次分散了。兩條防線都很鬆散,但麥克萊恩計劃到早晨發起第一次攻擊。幾乎無人憂慮當晚的危險局勢,第31部隊的人後來回憶說他們當時並不相信那些關於中國軍隊的警告。


與此同時,史密斯繼續從古土裏向北前進,在下碣隅裏建立了指揮部。他下令在下碣隅裏和古土裏的凍土地上開辟多個臨時機場。他對於主補給線的嚴密保護和開辟臨時機場的決定後來證明對於陸戰隊和陸軍部隊的突圍至關重要。


第10軍所不知道的是,遠在朝鮮半島西側,一支18個中國師的龐大軍隊於11月25日襲擊了美國第8集團軍,幾乎將其消滅。第8集團軍在兩天內全線撤退。但此時,麥克阿瑟向朝鮮半島東側的指揮官們隱瞞了這個情況。

中國軍隊的突然襲擊

11月27日,重新結合的陸戰5團和陸戰7團開始從柳潭裏向北攻擊,並快速粉碎了敵軍的抵抗。第7團指揮官小李森伯格上校派7團2營F連守衛大洞(Toktong)山口的高地。日後能殺出重圍全仰賴這個陸戰連的年輕指揮官巴伯上尉及其手下的頑強精神,堅守住了這個重要的關口。


是夜,這片北朝鮮山區氣溫降得極低,三個中國師吹響了軍號、哨子和喇叭,襲擊了湖畔的陸戰5團和7團。史密斯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當晚,麥克萊恩的部隊被驚醒,兩個中國師突破了他們的防線。陸戰隊上尉斯坦福德曾是一位二戰飛行員,他與四名陸戰隊員一起被派給費斯擔任其航空戰術管製員,在身邊的其他軍官非死即傷的情況下,他接過了A連指揮權。雖然不屬於步兵,但他還是組織起A連抵擋敵人的進攻。


當麥克阿瑟獲悉中國軍隊猛烈進攻的消息後,他於11月29日決定第十軍撤退至興南,而受到削弱的美國第八集團軍應守住平壤。他遲來的命令被證明至關重要,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為求脫身而陷入日夜的苦戰。


全部被中共部隊包圍了,在柳潭裏的陸戰炮兵11團以及陸戰5團和7團,大洞(Toktong)山口的F連,下碣隅裏的史密斯部隊,古土裏的普勒部隊,長津水庫東側的第31團級戰鬥隊,無一例外。敵軍深夜發起進攻,天亮後美軍致命的近距空中支援到來時撤回山中。斯坦福德這樣的前沿航空調度員使用電台引導空中打擊。若沒有海軍,陸戰隊,空軍飛機的轟炸,近距空中支援,補給和彈藥空投,並將數千傷員撤離,第十軍可能就完了。


第31特遣隊持續遭到猛烈的火力攻擊,傷亡不斷增加。難以忍受的嚴寒和凍傷增加了痛苦。麥克萊恩受傷後被俘,之後有報告稱他陣亡。費斯接過了指揮權。他是二戰老兵但沒有戰鬥經驗,盡管如此,他的部下至今仍然認為他是一位有號召力的指揮官,竭盡全力讓所有人都活著衝出去。

費斯的突圍

經過五天四夜的持續傷亡,而援兵換防無望的情況下,費斯決定率領31部隊殺出去。他電告下碣隅裏的史密斯,要求支援。麥克阿瑟與巴爾也要求史密斯派遣一支部隊援救31團級戰鬥隊(此時已被稱為費斯特遣隊)。但史密斯的處境也好不了多少。在敵軍不停的攻擊中,他已把包括廚師和工兵在內的所有人都派到了前線。分兵向東支援可能導致丟失下碣隅裏,這將意味著陸戰5團和7團的滅亡。費斯要靠自己了。


費斯計劃在獲得空中支援後立刻突圍。12月1日,雲層使他的部隊直到下午1點才出發,這時離天黑隻有不到四個小時了。一開始突圍很順利,後來碰到了敵軍路障,遭遇到猛烈射擊。年輕的軍官們把那些更年輕的士兵們拖到一起繼續戰鬥。軍士們如普萊爾下士(部隊非常混亂,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上尉)將正在尋找指揮官的士兵們召集到一起。這是能讓他們活著出去的唯一途徑。


部隊失去了指揮與控製,費斯特遣隊分成了小股殺出重圍。通訊隻能靠叫嚷,這增加了混亂。斯坦福德利用僅有的那部還能用的電台,拚命呼叫空中打擊支援。彈藥不多了。飛行員們試圖向縱隊空投補給,但有些補給扔到了敵軍陣地上。子彈如雨點般向縱隊打來。士兵們尋找掩蔽,全力還擊,但還是被包圍了。斯坦福德繼續呼叫空中打擊,敵人靠得太近了,以至於有凝固汽油彈擊中了美軍。


走了大約4英裏後,縱隊停了下來。開路的司機被打死了。費斯垂死的倒在吉普車上,他的特遣隊與他一起死亡了。隊伍被打散了,每個人各自為戰。敵人繼續靠近,不斷射擊。軍官與士兵們盡力抓住受傷的人,從這個死亡陷阱殺出去。有些人裝死,後來逃了出去。未能逃出的人都被打死或被俘虜。


衝出去的許多人穿過了沒有隱蔽的長津水庫冰麵。之後的幾天,數百人走過,爬過,或被拖過了冰麵,抵達了4.5英裏外位於下碣隅裏的陸戰隊防線。陸戰隊第一摩托運輸營指揮官比爾中校率領一群陸戰隊誌願者和海軍醫護兵在冰麵上呆了幾天時間;他們在兩天內就帶回了大約320名士兵。


費斯特遣隊的部分成員自己走到了下碣隅裏。幸存者之一,格雷中尉至今還記得防線上的一名警覺而多疑的陸戰隊員向他詢問口令。經過了在水庫另一邊數日的戰鬥,誰能知道口令?於是那名中士要求格雷回答如杜布克, 德梅因和蘇城等多個城市位於何處。幸虧格雷地理學得不錯,這樣他和他的手下被請進了防線。


31團級戰鬥隊中的2500人(另有700南朝鮮士兵,總數約3200人)中,約有1050人活了下來。大約385人被認定肢體健全,參加了下碣隅裏和向海邊突圍的戰鬥。因部隊損失而受到打擊的巴爾在長津戰役後不久被解除指揮權。許多陸軍的老兵至今相信,如果沒有31團級規模戰鬥部隊堅守陣地,並與兩個中國師廝殺了近五天,敵人這支生力軍本應與下碣隅裏的陸戰隊對陣,這對陸戰1師可能是災難性的。陸戰隊方麵對這種觀點則有質疑。

向另一個方向的攻擊

史密斯此時已獲悉了麥克阿瑟於11月30日晚下達的撤退命令,據說很是氣憤,他們要花兩天才能做出這個決定嗎?他下令其麾下陸戰5團與7團撤回下碣隅裏。這不容易做到,他們仍然被包圍在柳潭裏,而主補給線上遍布敵軍,已被切斷。
一位與史密斯同在下碣隅裏的記者將陸戰隊的行動稱為退卻。史密斯耐心地解釋了“退卻”這個詞並不準確:因為他們被敵軍包圍,孤立無援,被迫要殺開一條路。結果國內讀者從報紙上讀到,“退卻,去它的,我們是在向另一個方向攻擊。”雖然這話不象史密斯的風格,但準確描述了陸戰隊麵對的問題和他們的對策,而史密斯也從未否認說過這句話。


記者們也想采訪著名的普勒,就是他做了那一番後來被頻繁引用的戰局分析:多日以來我們一直在搜尋敵人。我們最終發現了他們。我們被包圍了。這省掉了我們四處尋找消滅他們的麻煩。


在柳潭裏,莫裏和李森伯格決定在白天沿公路行軍。白天他們擁有空中和炮兵支援。在多日的戰鬥中,巴伯和他的連獨自(不算敵軍)駐守在大洞(Toktong)山口。對於南行的部隊,這個山口是必經之路,戴維斯中校的陸戰7團1營將會接替巴伯,堅守陣地。


戴維斯和他的部下是離開柳潭裏的第一支部隊。出乎中國軍隊意料,在黑暗與嚴寒中,他們穿過崎嶇陡峭的地區,未被敵人察覺。戴維斯發現巴伯及其部下已在敵人持續的進攻下據守了五天。傷亡很大:200人中,26人陣亡,89人傷,3人失蹤。彈藥空投補給證明了它的寶貴作用。


戴維斯的部隊守住大洞(Toktong)山口後,陸戰5團與7團殺到了下碣隅裏。他們帶著傷員和大部分裝備,花了79小時走了14英裏,12月3日,他們進入了下碣隅裏防線。經審訊戰俘(朝鮮戰爭中敵軍戰俘的口供極其可靠)得知下碣隅裏附近至少有中共七個師。中國人了解下碣隅裏對於陸戰隊成功突圍的重要戰略地位。
抵達下碣隅裏後,陸戰5團,7團和其它部隊進行了休整,集結,準備下一步南進古土裏。空軍的C-46,C-47和聯合國軍的其它飛機開始撤離約4300名傷員和凍傷員。史密斯讓陣亡者優先撤離,這又一次激怒了阿爾蒙德,但史密斯堅持捐軀的陸戰隊員享有特別地位,應首先飛離戰場。大約140人被空運至日本,另有超過500名陸戰隊補充人員被空運進來。

古土裏,黃草嶺(Fuchilin),興南

12月6日,下碣隅裏的戰士們開始了通向古土裏的9英裏,38小時戰鬥。盡管中共軍隊控製了道路,設置了眾多路障,先頭部隊仍然穿過,並為下碣隅裏的後衛部隊保持道路暢通。大約10,000人和1000台車輛到達了相對安全的古土裏。進入古土裏防線後,陸戰1師的許多部隊再次整編。更多的傷員從古土裏的簡易機場撤離,第十軍準備進行通向海邊的43英裏戰鬥。


中國戰俘透露黃草嶺(Fuchilin)山口將是敵軍的主攻地點。中共的1個師等在那裏,中共另外三個師部署在附近,還有兩個師做預備隊。駐守真興裏Chinhung-ni的史馬克中校的陸戰1團1營已經休整,現在準備出發。在12月8日的風雪之夜,他們奇襲了中國軍隊。


黃草嶺(Fuchilin)山口是敵軍在長津戰役中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中共軍隊的補給線拉得太長,其士兵受到寒冷和饑餓的折磨。敵軍還會繼續發動小規模進攻,但與中共軍隊在長津水庫的攻勢相比微不足道。


史密斯和他的部下於12月11日抵達興南,至12月15日,海軍船隻帶著他們向南駛去。史密斯的洞察力和謹慎從容的作風使他成為長津戰鬥的理想統帥。他有幸得到了普勒,莫裏,李森伯格,戴維斯和其他富有天才和經驗的指揮官的協助。當他的部下如一台機器般並肩戰鬥時,依靠他對於戰局的獨到理解和一些運氣,使長津水庫的故事成為美軍戰爭傳奇的一部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