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向死而生

(2014-04-02 21:31:10) 下一個

2014-04-03 ijingjie

【經典回顧】


我們在此特別編輯了這一期的特輯,從《成就愛》作者的自述,到她的丈夫的自述,再到一位讀了他們故事的普通讀者的故事。惟願感動了她們的那份力量,也可以流進你的心裏,將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


選自《成就愛》 

@唯物主義者麵對死亡,隻能在徹骨虛無前無奈的忍受。假如卑微的我依然能榮耀上帝,能做的也許是坦然無懼地麵對死亡,讓親人和朋友了解,死亡並不能剝奪什麽,而是我先一步走到更深的喜樂和平靜裏,且在那裏心懷關切和愛注視著他們。

 

在知道我的病複發以後,我曾有段時間很沮喪,甚至抑鬱。有被一下子打垮的感覺。

 

死亡太近了,我聽得到他的喘息聲。在他的恐嚇下,生,也成了問題。

 

每個人都說:你要心態好啊!對於一個癌症晚期患者,怎麽才算心態好呢?難道心態好,癌症就不搭理我了麽?如何能向死而生?這成了我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十幾年前,我和好友荔枝第一次去西藏。在從新疆到阿裏的路上,我因高原反應,在半路遭遇死亡。


我和荔枝交代了後事,然後在黑暗中與死亡單獨麵對麵。那一夜,我刻骨銘心的領悟就是:假如生命恣意綻放過,死亡原來也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揣著這個秘密,我以為我能在後來賺回來的日子裏過得更充實更無悔一些。

 

兩年前,當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得了癌症,忍不住哭了。突然發現自己這麽多年並沒有好好善待自己。人太容易遺忘死亡了。我的遺憾太多,我不想死。

 

在治療的過程中,起起伏伏。有時候覺得很有信心,畢竟活了幾十年的癌症病人到處都是,而且,乳腺癌給人的印象並不凶險,大家都說你有治愈的希望。但,當我病房裏住進一位複發的病人時,我的情緒就會大受困擾,猛然驚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安然度過危機。

 

那時候,我鄰床住了一位第三次複發,而家裏為給她治病已經一貧如洗的同齡女子。她在簾子那邊嚶嚶低泣,我在這邊忍不住絕望地與她同哭。死亡,是那麽可怕,那麽醜惡,那麽令人痛恨……而偏偏,又那麽近在眼前。

 

化療後的那一年多,我與一些病友失去了聯係。有一位四十來歲的美麗女子,曾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複發到鎖骨處的淋巴。她不肯再化療,想要放棄。我們在醫院走廊相遇,聊天,我給她講了許多從書上看來的例子,那些複發了多次依然活下來的人。還有作家陸星兒,她得了胃癌,卻堅信自己身體裏沒有癌細胞,放棄化療,結果很快複發了。

 

第二次她老老實實接受了化療,但還是很快去世了……這些例子給了她很大觸動,她又決心去化療了。接著,醫生告訴她,隻要口服一種藥就行,還不會掉頭發,她馬上就可以出院了。她開心極了,過來向我道謝,說我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我也覺得自己做了些能幫助她的事,很開心。

 

出院前,她和我說過,她和丈夫的關係不好。丈夫在她病後怨她花了太多錢,還說如果再複發就不要治了,免得他人財兩空。她恨恨地說,如果她死了,她知道她丈夫一點也不會傷心,隻會更開心。她說她一定要把錢花光,免得留給他去享樂。這樣的話曾經讓我非常難受。

 

出院後,我們沒有再聯係過。我常常惦記她,也記得她給我留了一個家裏的電話,但竟然始終沒打過。我想她一定恢複得不錯吧。

 

直到這個夏天,搬家前,我突然非常非常地想念她。但她家裏的電話長時間沒人聽。我忍不住擔心:難道又進醫院了?

 

終於有一天晚上,她丈夫接了電話。然後告訴我,她已經走了。春節前就發現轉移到了腦,人很快就沒了。

 

可恨的是,他的丈夫說完就開始細細詢問我的情況,居然約我出來坐一坐,聊聊天。語氣全是輕佻而沒有絲毫對故去之人的愧疚和難過。

 

那天,我心裏很難過。而且,特別特別後悔。我後悔沒有早點和她聯係,沒有一直關心她。而她,帶著那麽多怨恨和無奈,就這樣急急地走了。我想,當死亡來臨,她內心該是多麽地不甘和痛苦呢!

 

我仿佛看到她躺在床上,氣息漸漸微弱,完全被死亡挾持和控製。而死亡,那麽冰涼,那麽空虛,她的內心隻有怨恨,卻沒有絲毫愛的力量與之抗衡。

 

我多麽想握著那時的她的手。

 

後來,我也很快複發了。尤其是,當發現在肝上時,當醫生說我這種情況通常隻能活幾個月的時間,我一再想:我該怎麽麵對死亡?

 

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死亡本不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死亡是早已被基督安慰過的一樁事。因為得以認識上帝,因為得以被救贖,信徒們擁有了永生的權力。死亡,隻不過是通往天堂和永生的一個開端。

 

但,這樣的理論,絲毫不能讓死亡變得溫暖可愛一些,絲毫不能讓我的恐懼和憤怒減輕一些。即使是基督徒,一樣會殷殷向主禱告可以活著,並且,更好地活著。死亡,從來也沒有以溫情的麵孔出現過。有人說,在聖經裏,也從來沒提到過死亡是一件愉快的事。

 

很多人都說過:我不怕死,但我怕很痛苦地死。這大概也是癌症比心髒病顯得更可怕,讓更多人聞之色變的一個原因吧。


是的,每個人都會死。但,假如你還年輕,假如死亡的過程會剝奪人的尊嚴,而且,折磨的過程是漫長而充滿絕望的……該怎麽麵對死亡?

 

第一次得癌的病人,在治療結束後,有相當長的時間,會因為身體的一些微妙的疼痛而恐懼萬分。死亡的利劍,時刻懸在頭頂,隨時都會掉下來。

 

癌症病人都是孤獨的。因為在健康人心裏,死亡仿佛永遠不會發生,這樣的生活才顯得充滿意義和輕鬆快樂。而癌症病人,則是一群向死而生的人。死就在生中,生也被攥在死亡手裏。

 

對於複發的癌症病人,生,就變得更不容易。尤其是,當一些真真切切的身體的痛苦鋪天蓋地襲來時。

 

我是不甘心的。

 

是的,我不願意被死亡嚇壞。我討厭死亡對人的脅迫。而我麵臨的一個最大挑戰就是:必須接受死亡。

 

死是遲早的事。也許對我來說,這個時間有點早了。就像媽媽哭著說的:你還小啊!要是你已經五六十歲,也就算了。可你才三十多歲,為什麽要讓你死?

 

上帝創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而這個時間,並不因為長短而成為唯一的評價標準。

 

隻要活著,就好好對待每一天,假如我們曾經感恩地活著,假如我們在其中領略了充足的愛與被愛,死亡即使降臨,我們也並不應該以為自己被虧欠太多。

 

前段時間,看一部電視劇。裏麵一個男人的父親突然去世了,全家人痛哭失聲,無法自拔,那個男人跪在母親的膝下哭得暈死過去。是的,假如這個活著的世界是我們唯一的世界,假如死亡是一切的結束,假如所有的人生意義都被死亡剝奪……那麽,死,是多麽可怖的一件事啊!有多少眼淚為它拋灑,都不能撫慰活人的創痛和將逝者的絕望。

 

唯物主義者在死亡麵前,是不能夠被撫慰的。隻能在徹骨的虛無麵前毫無辦法地忍受。

 

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不是唯一的。在本質上,死亡絕不是整個意義的消亡。生命,那麽美好的生命,不會讓死亡剝奪了所有的生機。

 

假如,我們內心有某種軟弱的東西,有種無法麵對的深淵,那裏,就一定有上帝的手在托著我們。我們就是這樣在內心認識和感受到祂的。我們就是在我們被安慰之處感受到祂的。

 

有位德國的學者,在被診斷為膀胱癌後,拒絕手術等治療,他覺得在餘生都要帶著一個裝尿的塑料袋子,並隨時傾空,這樣失去尊嚴的狀態與死亡相比並沒有多少魅力。他說,如果一個人不能麵對死,說明他從來沒有真正地活過。

 

我想,真正能從死亡的陰影下解脫,是一定要相信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不要以為唯物主義是一種清醒和理性,在我看來,正如林語堂所說,那反而是一種缺乏靈性的表現。一個渺小的個人,麵對無比空虛的巨大深淵,還要清醒地告訴自己:就這樣吧,接受吧。那是多麽可憐可歎的一種“堅強”呢。

 

承認自己需要安慰,是更大的一種勇氣。在此生心存彼岸的盼望,可以讓生變得更溫暖,讓死變得更從容。

 

一旦接受了死亡,在死亡陰影下的生活也許也會變得容易一些。

我想,對於一個人類目前的治療手段已經捉襟見肘的癌症病人,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讓他餘下的日子過得舒服一些。

 

假如我的時間真的進入了倒計時,我會希望我能在止痛劑的幫助下自然地離開,而不是被綁在呼吸機上拚命地留下一個痛苦而沒有靈魂的軀體。在最後的日子,我希望看到親人和朋友們的笑臉。而且我在內心相信,我們將來會在天堂再次相遇。

 

曾經在粉紅絲帶的一個網站中,聽說廣州一個叫“橄欖樹”的女子,全身轉移複發後進入了彌留狀態。她父母早亡,隻有一個姐姐,靠姐姐打工的薪水維持她的巨額醫藥費。在第一次治療後,她鬱鬱寡歡,離群索居。複發後也沒有及時去治療。她曾經覺得自己這一生都很失敗。

 

我了解那種感受,專門買了一本《聖經》,打算去醫院看她。但打過電話去,做義工的小妹妹說,她身邊的朋友不希望人們來探視她,因為她的精力不夠。我終於沒有去成,便想下次吧。但很快,我發現了自己的轉移病灶在肝上,並立刻飛回山西去找中醫治療。等我回來,再想去探望,她卻已經走了。

 

與上次一樣,我後悔萬分。

 

我知道我不能夠安慰她。但我希望在她最後的日子,和她好好聊聊,告訴她,讓我們來真正地麵對死亡而不是恐懼死亡。而且,在死亡麵前,心存盼望和感激,相信死亡是另一個美好世界的開始。我相信,一個人,當他安然地離開,不是帶著苦毒和怨恨,那麽,他就已經戰勝了死亡。

 

但,死亡是一次長長的離別。雖然我們還會和所愛的人們在天堂再聚,但,畢竟有那麽多的日子,我們再也無法相見。在彼此想念的日子,我們再也無法傳遞思念和傾訴衷腸。我們從親人們的生活中缺失了。

 

沒有一種離別是幸福的。所以,我們依然在死亡來臨時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我們不願意分離,不願意與親愛的人們分開,哪怕是暫時的。曾經寫過《納尼亞傳奇》的路易師,痛失愛妻後,他不僅懷疑神是“耍猴戲的”,麵對親愛的妻子去往的那個若有還無的永世,他重新成為一個無助的、卑微的扣門者。直到有一天,他感受到她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注視——“並未傳達任何的信息,隻讓我感受到她的知心和關注,無憂無喜……”

 

我依然不知道他是如何被安慰的。但我知道,即使分別,愛,依然還在那裏。

 

死亡,這個世代都讓人類無法釋懷的問題,我也不可能欣然對待。但是,我想,假如卑微的我,依然能夠榮耀上帝,能做的也許就是——坦然無懼地麵對死亡。讓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了解,死亡,並不能剝奪什麽,也不能分離什麽,死亡,是我先一步走到更深的喜樂和平靜裏去。且在那裏,心懷關切和愛,注視著他們。

 

在這樣的態度下,假如我依然尚有一些時間,把自己未曾完成的心願補補功課,餘下的日子,就當上帝賜給我的額外的禮物,也許有更多驚喜也不一定。

 

笑著對死亡說:看你那小樣兒!來吧,誰怕誰。然後才能對生命說:來吧,讓我們擁抱。

 

有位美國作家曾經說過:困在敵營中的戰士,如果想突圍出去,他必須兼具強烈的求生欲望及不怕死的感覺。也就是說,他不能僅僅是貪戀生命,否則就成了懦夫,無法脫逃。他也不能單單勇敢,否則就成了自殺,依然無法脫逃。他必須用視死如歸的精神去尋求生命。他必須渴慕生命如同需要水源一樣,但也必須敢把死亡當作美酒來品嚐。

 

向死而生。向死則生。 


【境界回聲】


悔改曉春ち伊甸美妝ん:提起人內心裏麵的戰爭,可以超過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大小小的戰役總和,我是這麽認為的,勝負也在自心,但不論過去如何,現在和未來一著不慎即可滿盤皆輸,所以單從這點上看人生是適合後看的,也就是所謂的蓋棺定論說,這樣看來,我們又都不是失敗者,因為隻要你願意悔改自新,你就可以翻轉人生成為勝利者!隻要你還有一口氣,你就有從上帝所賜的這樣選擇的自由意誌,若是你不再是小兵,那你我以後又會是哪門子的將軍!


鄭冬梅:感謝神!願更多人、文章夫婦能讀到這篇文章。為他們祝福!


姬磊:曾經無數次幻想牽著妻子的手走向聖台立下誓約攜手共度生命河但是看到今天的文章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軟弱隻有降服在神的主權下人才可以維持一個健康的婚姻。


Danie(劉奇斌):人們都不願意去麵對和承認的是,無論再好的男人還是女人,他首先是一個罪人,天然具有犯罪的本性。當他們認為心中的完美形象受到挑戰的時候,他們就受不了。完美那個位置隻有上帝才能坐,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承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