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彼此問候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飯了麽? ”過去一百多年的中國曆史裏,也許“吃飯了”是一句很溫馨的問候語,回答 “吃過了!”也是一種自豪,和幸福的表示。在許多人的內心裏:“幸福,就是有飯吃!”父母鼓勵孩子讀書、考狀元、做個官,就是為了他今後能保證,有碗“飯 ”吃。
俗語有雲: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這麽通俗的一句話,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
不知古人是否也意識到米飯的危害!所以,造字時,將飯字造得如此明白,拆開看這字,食+反=飯”,意識就是吃反了!怎麽吃反了呢?另外一個中文字更清晰地表示了祖先對白米飯的看法“粕”,這個拆開了“白米=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意識就是應把米的穀殼、米胚芽留下來,把白米倒掉。
現代營養學家從米殼中提取了至少兩種營養素,在癌症腫瘤疾病及類風濕關節炎方麵有很高的療效,一個叫做:“IP6”一個叫做 “1,3,β葡聚糖”,而米殼中所包含的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也都被證明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遺憾的是,我們堅持倒過來“ 去其精華,取其糟粕”,並且拿這個糟粕作為我們一日三餐的主食, 並且堂而皇之地將“粕”,放在了食物金字塔的最下端 ,誘導大眾像著了魔一樣,每天堅持要吃上一碗。
拿米飯作為主食,實際上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才真正能夠完成的任務!在此之前,多數人分不到多少米,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國還在發行糧票,可見人民始終沒有足夠的白米飯的來源,必須用南瓜、土豆、芋頭、大豆、地瓜,來替代主食米飯,殊不知,這就是當時的人很少有高血 壓、心髒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瓜、地瓜、土豆、芋頭、大豆,可以提供豐富的纖維、維生素、 礦物質、蛋白質、植物脂肪的來源,很足夠卻不過量的碳水化合物( 糖)的來源,白米飯完全不同,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隻有澱粉、隻有糖。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垃圾食品的定義:高糖、高熱量、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低纖維,白米飯是最符合垃圾食品的食物!其升糖指數高達87,與油炸馬鈴薯條一樣危險!
那個外婆拿著勺子逼孫子吃下一口口的米飯,便正在培養小孩以垃圾食品為主食的習慣!外婆、奶奶因為曆史原因,對米飯有著無限的敬意,他們將貧窮時代留下的印記 ,努力轉移到兒女,子孫身上!
即使是小米、糙米、黑米的含糖量同樣不可忽視。100地瓜含糖隻有27克!100土豆含糖17克,100克西瓜含糖8克,100克哈密瓜含糖7克,但每100克穀類含糖有76克左右。很多糖尿病病人被錯誤地告知不要吃水果,卻無所顧忌地一碗一碗吃著白米飯——相當於一碗一碗的糖!
美國哈佛醫學院在2002年修改了食物金字塔,將五穀類食物從金字塔的底端,改到金字塔的最上端,鼓勵人們減少吃高澱粉、低纖維、低蛋白質、低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
人體每天需要的碳水化合物隻有50克,體力勞動者需要也隻需100克(二兩),這是指一日三餐,全天的需要量。可中國人,連小孩子都動不動一餐就吃半斤米飯,甚至八兩(400克)!一天吃了不低於600~800克的米飯,所攝入的糖,超過身體需要的十倍!而且每天如此,日積月累,最終能不得糖尿病麽?多餘的糖 ,如果沒有留在血液中造成糖尿病,必定會被轉化成脂肪留在皮下組織或者血液中,引起肥胖或者因血管被脂肪阻塞引起的心髒病。
必須指出的是,糖是癌細胞唯一最喜歡的養分,如果沒有糖,癌細胞會餓死。但在中國,上到衛生主管部門,下至養生專家 ,很少有人關注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可怕事實正在吞噬越來越多人的健康,造成大量的病人群體!
就是這白米飯,可能影響整個民族的健康!因為一旦變成了主食,代表一日三餐吃的就是米飯,哪裏還有飲食的均衡。雖然也有人,除了米飯,還吃麵條、麵包,但這些同樣是大量澱粉。這些澱粉的學名叫多糖,經由酶的分解,轉化為葡萄糖,大量糖導致胰島素分泌紊亂;導致由糖轉換而來的轉式脂肪堆積;導致腦部、眼部耳部等各微循環受到阻塞,同樣是垃圾食品之王!
拿中國人的早餐來說,很多人不吃早餐,吃早餐的又多半是,稀飯+油條+饅頭+包子或者是麵條、麵包、米糕,用學術角度看,叫做澱粉配澱粉再配澱粉,全部都是糖,還怎麽能不得糖尿病,不升高血粘度?多麽可怕的陋習!
均衡的飲食,對多數中國人來說,隻是書上的知識,與己無關!除了早餐沒有營養,隻有空熱量之外,多數人一天的飲食,基本上可以用 “飯桶”來形容。
米飯之類的碳水化合物在半小時左右就被消化轉為熱量,在缺乏維生素B情況下,這種熱量被營養學稱為空熱量,也就是無法被利用的熱量!多餘的熱量未被轉換利用,就會轉成脂肪存儲,而這種由糖類轉化而來的脂肪,都是大分子的,難以被利用的脂肪,營養學上稱為轉式脂肪!轉式脂肪的危害遠遠超過飽和脂肪!因為飽和脂肪實際上隻要不缺脂肪酶、卵磷脂就可以被分解利用,但是轉式脂肪的利用率非常低,很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和皮下組織堆積以及肝髒負擔!那些長期大量吃米飯、麵條的人,大部分都有脂肪肝的疾病,而那些肝硬化患者,未必都有喝酒曆史,但肯定有大量吃米麵,很少吃菜的曆史!
難怪,中國足球隊怎麽也踢不出亞洲,因為遇到歐洲隊,飲食習慣區別,他們多吃蔬菜、肉類、奶酪,能量的釋放比中國隊持久,中國隊的碳水化合物上半場就全部轉為熱量,下半場就在低能量的狀態下掙紮啊,不科學的飲食,造就低能量的運動員。
低纖維、高澱粉類食物(米飯、麵條、白麵包)的攝取,大量消耗了體內寶貴的酶,而酶的製造又要消耗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這些珍貴的營養被廉價的米麵帶走,營養學上稱這樣的垃圾食物叫做“ 營養漏鬥”。
為了吃便宜的米飯,人們把好好的菜弄得又鹹又油,可見飯有多難吃!全靠各種味精、鹽巴來刺激、迷惑胃蕊!
從垃圾食品危害程度上看,白米飯、麵條、白麵包的危害遠大於可樂、肯德基、麥當勞!因為多數人隻是一周吃一回兩回,白米飯、麵條、白麵包卻是我們的一日三餐。而且,從營養結構上看,麥當勞、肯德基的成分有生的蔬菜、少許色拉醬、肉類、麵包組成,相對於白米飯,要顯得均衡的多了!
如今,全世界的營養專家,都把注意力從早期關注的“膽固醇、脂肪”問題轉移到糖的問題上來,科學家不斷地試驗、追蹤,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膽固醇、脂肪並不是心髒病、高血壓形成的真正原因,缺乏維生素B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糖攝取,才是罪魁禍首!
糖類的攝取,促進身體粘液的不斷分泌,多糖即“多痰”,粘液減少後,組織幹燥,無法清除細菌、病毒和有毒物質,導致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宮頸炎、腸炎、肺炎、肝炎,所有粘膜器官都會因為多吃澱粉、糖類受害,疾病患者,一旦減少糖類的來源,身體就會有所好轉!
從小抓起,改變整個中華民族的體質!讓全中國的人民從糟糕的餐飲文化中解脫出來!讓蔬菜、水果成為我們的主食,讓肚子可以吃更豐富的食物:豆類、地瓜、南瓜、山藥、 薏仁、西蘭花、甘藍、紅棗、花生等。不吃那一碗飯,可以多吃幾十種菜,吃得又好,味道又香,身體更棒,如此簡單!
所謂的垃圾食品是指一日的食品攝入中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比例過高,其次才是
碳水化合物的總量過高。但今天絕大多數國人的飲食中大米飯或澱粉類食品總量並不太高。
反過來,大米飯中的澱粉已被吸收(相對粗糧而言),可以迅速提高血糖和提供能量。
http://blogs.wsj.com/chinarealtime/2013/09/04/diabetes-cases-are-on-rise-in-china/
這裏沒有人說吃肉沒問題。吃肉當然是一個因素。但是,在吃肉量還沒達到歐美水平之前,中國人的糖尿病發病率已經超過美國。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吃白飯,且不說這真不真,就是真實的,也不是永遠大量吃白飯的借口。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超出了曆史水平。我們還需要用曆史來糾正現在嗎?
再提一個,東亞的胃癌和肝癌發病率全球領先。說明東亞飲食裏肯定有問題。自古以來東亞人就這麽吃的,但是這麽吃是有問題的。與一般人常有的概念相反,中國雖然粉塵飛揚了三十年,肺癌發病率卻一直低於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加拿大和北歐。所以,中國人帶著中國鍋和醬油移民到加拿大,不是趨利避害。
THESE TWO AUTHORS, HUSBAND AND WIFE AND BOTH HAVE PHD, WROTE THEIR BOOK BASED ON THEIR OWN EXT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WHAT THEY SAY IN THE BOOK MAKES PERFECT SENSE TO ME. I RECOMMEND YOU READ IT. AND I HOPE YOU WRITE MORE ABOUT THIS TOPIC IN THE FUTURE. THANKS FOR TAKING TIME TO DISCUSS.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大美女呀,叫您大媽,您可要吃虧啦,俺老煤肯定比您老,不過非常感謝您的教導,應該向您學習,這樣好了我住紐約皇後區,您住在左近最好,不是也設關係,萬一來玩,有空用悄悄通知我,俺老煤請您一家客,如何,
標題過急,但內容言之有理。
對,在亞洲的大多地區,人們是以白米飯為主食。在飲食沒西化之前(吃大量動物食品),富貴病比西方國家少得多。
普通的日本人吃米飯吃得並不少;再說就是忍饑挨餓也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高。
糙米對多油多動物食品的現代人是更好,但白米飯並沒有文中說得那麽垃圾。現代人的富貴病的根源根本不是在白米飯上。
http://blogs.wsj.com/chinarealtime/2013/09/04/diabetes-cases-are-on-rise-in-china/
1。東亞的近視眼比西方高。
2。 血糖對眼睛有損害。可以從糖尿病人那裏看到。
猜測: 東亞飲食裏的大量米飯攝入與近視眼有關。
中國人營養不如西方人,二型(非遺傳)糖尿病發病率卻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每頓一碗米飯的功勞。
看看西餐裏用米飯做主食的,隻有三勺的量。
少吃白飯的美國人,沒見人均壽命很長。 隻能吃粗糧的年代,國人壽命也不見增長。
好多病,這些年大家都活得久了,才多起來的吧。 就是癌症等的發病年齡下降,和不良基因帶有者也能存活的關聯度大些。
百年前,很多孩子生下來長不大的,有了現代衛生醫療技術,也都能生存成人結婚了。 單拿幾個數據,很難有合理結論。
同意您的看法。 博主這樣開題是由謝危言聳聽了。 少吃點兒是對的。
聽聽治富貴病的著名醫生John McDougal是怎樣說白米飯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esmS2jCVU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於150克(3兩),更不能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人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熱。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可能會在體內積累,造成酮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