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霾中問天】風從哪裏來?

(2014-03-27 03:17:16) 下一個

2014-03-27 愛筵


@ 北京又霧霾了!上海、杭州、廣州、南京陸續淪陷,這麽多天沒刮風,我們就活一口風了,三國時諸葛亮借東風,今天,我們也搞一個全民祈風運動吧!

 

@以前,每年春天北方的風很大,總盼望北方的風小些,特別是沙塵暴少些,現在持續霧霾了,我又開始懷念那些風大的日子,我寧願在沙塵暴中哭泣,也不願意在霧霾中歡笑!

 

@霧霾象個纏人的醜姑娘,風都到哪去了?時間都到哪去了?金錢都到哪去了?飛機到哪去了?我的幸福到哪去了?


@鄧麗君《風從哪裏來?》歌詞:

風兒多可愛,陣陣吹過來,有誰願意告訴我,風從哪裏來?愛像一陣風,不知哪裏來,沒有人能告訴我,愛從哪裏來?別問愛從哪裏來,風從哪裏來,別問愛從哪裏來風從哪裏來?

 

 

@範曾:佛家以為風、土、水、火四大皆空,萬有假合,色即是空。風在佛家看來,隻是人們感知的表象,相信,任什麽風,我們還會麵對蒼穹和人生一直研討:風從哪裏來,風到哪裏去?

 

 

@謝天謝地,北京終於刮風了,吹散了的霧霾,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有種劫後餘生的幸福感;

 

 

除了流行歌曲在追問風從哪裏來,中國古人也一直在追問“風從哪裏來?”中國人喜歡說風水,這當中有風有水。當境遇改變時,我們會說風水輪流轉,當我們見到一個地方地理位置特別好的時候,我們會說這裏是上風上水。風成為我們生活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那麽風到底從哪裏來?也讓我們為風追根溯源,今天有個發散的探討。

 

 

 如今的小學課本六年級就有《風從哪裏來?》科普的文章,裏麵的解釋是:在空氣的海洋裏,由於存在氣壓梯度而產生這種旁壓力稱為氣壓梯度力(如下圖),氣壓梯度力是由於大氣壓力不均勻而作用在空氣質點上的壓力,其方向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於等壓麵,也可以分解成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垂直氣壓梯度力。顯然,它的大小和氣壓梯度成正比。現在不難明白風怎樣吹起的道理,空氣的流動原來是由氣壓梯度力推動起來的,風刮的猛烈還是微弱也是由氣壓梯度力的大小來決定的。


科學術語總讓人發暈,氣壓背後是什麽?溫度背後是什麽?地球為什麽是圓的?地球如何轉動的?這些背後的力量又是什麽?

 

  在《聖經》約伯記二十八章二十四節,二十五節:“因他(神)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人人都承認水是論輕重的,但是怎樣衡量風呢?空氣向來被人認為是非物質的,沒有大小輕重可說。直到三百年前,大科學家伽利略才斷定空氣是有重量的,是一個可以度量的物體。但是《聖經》遠在四千年前,就已經向人類預告說,風是有重量的,是可以定輕重的物質。

 

  再請看《以賽亞書》四十章十二節:“誰曾用手心量諸水?”這就是說,上帝曾經用手量過眾水,看看它不多不少,剛剛適當,然後放它在地球上。很奇妙的是,現代的科學也是這樣說:“地球上的水量,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它不多也不少。海水如果比現在多深九尺,那麽地球上的炭氣和氮氣都被海水吸收,這樣人和動物、植物就都沒有辦法生存了。如果海水比現在所有的少,那麽又不夠周轉了。


海洋和陸地的比例如果不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地的話,因為蒸發麵積太小,雨量不夠,田地必定會幹死。神所定的分量剛好夠周轉,不多也不少。萬一嫌少,人們就盼望天陰多降甘霖;如果嫌多,就盼望晴天蒸發水量,這樣大地就能生長五穀,喂養寄住在地上的人和牲畜。神又接著問說:

 

“誰曾……用手虎口量蒼天?”換句話說,這灰白色的天空,神也曾經用手量過了。大氣的高度,實在已經定規好了,這是科學上的事實。因為大氣的高度,如果降低,我們呼吸就感到困難;如果提高,我們的身體必定感到壓悶和累贅,一點沒有樂趣可說了。地球距離太陽剛好是九千三百萬英裏,如果地球距離太陽太近,那麽萬物都會被燒死;如果太遠,又必定會凍死,而目前的距離是正合需要。現在的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好象是有一位大工程師量過了才定規的。


 

  再請看約伯記三十八章四至七節:“我(神自稱)立大地根基的時候,……

晨星一同歌唱。” 批評《聖經》的人常常說這樣描寫是詩人的放肆,許多年來都是沒有辦法解釋,最近方才證明,晨星歌唱是一件科學上的事實。按光、色、聲,在根本上同是一種波動,但是因為波速和波長的不同,反應在我們人的感覺器官也就不同了,它們或者照到眼簾上,而成為顏色,或者閃閃發亮而成為光,或者震動耳鼓而成為聲。每秒波動458乘以10的15次方,波長是37640分之一英寸,人的眼睛看來,就是紅色。如果波動增加到535乘以10的15次方,波長減少到44000分之一英寸,就是藍色。另外有一種沒有顏色的光線,速度太慢,波長太長,以致人的眼睛不能看見,我們稱它叫紅外線。又有一種沒有顏色的光線,又快又短,人的眼睛也不能見到,我們稱它叫紫外線。

 

以上兩種顏色,隻可以用照片和光學儀器間接見到,而宇宙中間有眼睛不能見到的顏色,也有耳朵不能聽到的聲音,根據最近試驗的結果,使物理學家更加深信光色的波動,必定會產生聲音。當日光和星光飛快地跑過天空的時候,它們的音調也跟著它們行動,可惜人的耳朵缺乏訓練,不能欣賞天空中的音樂!約伯提到晨星一同歌唱,在科學上是非常有根據的,因為凡是有光的地方,必然會跟著產生聲音。

 

 關於氣象學《聖經》傳道書一章七節:“江河都往海裏流,海卻不滿,

 

  江河從什麽地方流出,仍流回什麽地方。”(直譯)江河的水直奔大海,晝夜不停,海卻不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說:海為什麽不滿?是因為江河從哪裏流來,仍舊流回哪裏去的緣故,這個理由恐怕沒有人能夠承認。誰敢說長江水流到海中,又流回原處呢?又怎樣流回原處呢?江河的發源地,都在高大的群山峻嶺之上,江河的水,怎麽可能倒流上去,歸還原處呢?那麽這兩句話,到底有什麽意義呢?請不要焦慮,《聖經》自己會替自己辯護的。

 

《聖經》詩篇一百三十五篇七節說:“祂使雲霧從地極上騰,造電隨雨而閃,從府庫中帶出風來;”按海洋裏麵每時每刻都有一定分量的水分蒸發出來,水分上升到空中,象抽水機抽水一樣。祂在空中遇到冷空氣就凝成水珠,結成雲霧。如果結成的雲霧仍舊停留在海麵之上,那麽即使成雨,也必定仍舊落在海中。

 

請你記得:神在這裏,另有安排,“祂從府庫中帶出風來,”原來神預備了風,而且借著風力,把雲霧吹到各地,並且不隻吹散雲霧,祂還“造電隨雨而閃。”

 

原來這邊一朵雲裏有一種電,那邊一朵雲裏另有一種電,然後兩朵雲互相砸撞而造成雷閃,同時雲中的水珠因為失去電力便互相凝結成大的點子而至終降下雨來。有時雲裏有一種電,山峰上另有一種電,互相接觸便下雪雨。雪雨降在高山上,就成為瀑布;瀑布順著自然的方向飛奔直下而流進江河,所以最後仍舊重新回到大海。正象聖經所記“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還有世上的風流(Wind Currents) 都有一定的行徑,大的風流形成大的海流和大的氣流。這些都是現代才發現的事實。但《聖經》傳道書一章六節早在三千年前的所羅門王時代已經說“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人雖然能感受到風的吹動,並聽到風吹動時所發的響聲,但因為看不見它,所以憑肉眼的感官難以理解『風』。《聖經》約翰福音38節說,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願我們早日認識風背後推動的力量,透過霧霾,看見真理,一同經曆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