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柴科夫斯基的第2交響曲

(2014-03-15 02:50:59) 下一個

2014-03-15 古典音樂

     柴可夫斯基《c小調第二交響曲“小俄羅斯”》Symphony No.2 in c Minor "Little Russian" Op.17 ,又稱“烏克蘭”,作於1872年,因其中引用了三個烏克蘭民歌主題,故稱為“小俄羅斯交響曲”或“烏克蘭交響曲”(在那個年代,烏克蘭被人們通稱為“小俄羅斯”,指的是俄國南部哈爾科夫與基輔之間,往南直到黑海和亞述海地區)。

 

     這是柴可夫斯基最喜愛的作品之一,1873年在莫斯科的首演即非常成功。 1879-1880年,柴可夫斯基對作品進行了修訂,重寫了首樂章和刪節了末樂章部分段落,成為現在我們常見的版本。修訂版於1881年在聖彼得堡首演。

     柴可夫斯基的《第二交響曲》體現了他濃厚的烏克蘭情結。對於14歲就失去了母親的柴可夫斯基來說,唯一的妹妹亞裏山德拉在他心目中幾乎替代著母親般的作用。亞裏山德拉後來嫁到了基輔附近的小鎮卡門卡的一個莊園。對於婚姻不幸、家庭無存而漂泊不定的柴可夫斯基,卡門卡莊園無疑是一個避難所之所在。卡門卡以及烏克蘭,成為提供他創作養分的重要源泉,成為他戰勝命運的重要支撐力量,成為他要“到人民中間去”的具體目標。因此,烏克蘭民歌的元素,而不是廣義上的俄羅斯民歌的元素,頻繁地為柴可夫斯基所青睞並加以創造性的運用。

  1872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再次來到卡門卡,小鎮居民所唱的民歌不時傳來,浪潮般地催發著他創作《第二交響曲》的欲望。他當下開始提筆譜寫,最後在同年11月完成了該曲的第一個版本。在歡慶聖誕節的一次家庭晚會上,柴可夫斯基在鋼琴上為強力集團的全部成員演奏了《第二交響曲》,其中大量使用的烏克蘭民歌讓穆索爾斯基等人激賞不已,他們高興得差點將柴可夫斯基撕扯成了碎片。因為這表明了:“學院派”出身的柴可夫斯基在創作路線上正在向力主走民族路線的強力集團靠近。

    全曲共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連貫的行板-活潑的快板,c小調,4/4拍。緩慢的引子以圓號憂傷的獨奏開始,旋律取自民歌《沿著伏爾加母親河而下》Down by Mother Volga 。主題一開始以雙簧管吹出對比的抒情調,具有優美的伴音上升的線條。第二主題旋律在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的《俄羅斯複活節序曲》中亦被頻繁使用。兩個主題都發展到輝煌的高潮,繼以基本主題的再現。樂章結束時,回到開頭處的慢速。

    第二樂章,近似中板的進行曲式行板,降E大調,4/4拍。這個慢樂章以定音鼓表現柔和的兩個音符的固定低音開始和結束,為進行曲式的主題提供伴奏。這個進行曲主題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劇《水仙女》 Undine 最後一幕悲壯的婚禮進行曲。這部歌劇作於1869年,後來被柴科夫斯基自己毀掉,隻保留了一些片斷。中段部分引用了民歌《轉動吧,我的紡車》Spin, O My Spinner 旋律。

    第三樂章,諧謔曲,活潑的甚快板,c小調,3/8拍。這個樂章在節奏上極有氣勢,中部有一段突出木管組的三聲中部。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的中板,C大調,2/4拍。這個樂章的第一主題是民歌《仙鶴》The Crane 的神奇變形。第二主題相比要為精致,它與《仙鶴》的旋律結合,尾聲急板有一次豐滿的高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