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深度文章:一個“不再是我”的生命

(2014-02-19 23:55:12) 下一個

2014-02-20 ?非吾 生命季刊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麵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是愛我,為我舍己。”――加拉太書220

 

一、指望一個“不再是我”的生命

 

加拉太書220節,可以說是一首得勝生命的凱歌。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這是神的話語,對許許多多的基督徒都有特別的感觸。“不再是我”的生命是我個人多年來屬靈追求之目標(故以取筆名為“非吾”),但卻是一再的失敗。我覺得背十字架還是一個“我”在背,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才是進入“與神合一”的要道吧,因為“我”不再活了。

 

我 指望達到哪怕一點“不再是我”的生命;好不容易喲。不知道有生之年能達到怎麽樣的程度。基督徒作見證,必須真實,知道自己隻不過是表達他目前所達到的程度,當然不是他已完全得著了。我們所有的見證本都是為了指向那完美的主。我雖然尚未得著,神要我們仍然竭力追求,向標竿直跑(腓立比書312-14)。希望能以此文與一些同路人互相鼓勵,與有心人切磋。

 

保羅寫加拉太書,約在主後4550年間,他說他“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活著的不再是自己了。但是他在主後5560年間寫羅馬書的時候,還坦誠地道出他個人靈命上的掙紮,“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等等(羅馬書715)。老實說,這正是我個人的寫照。

 

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約在更後麵的主後6065年間,他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隻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麵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麵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2-14)

 

為什麽“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又尚未得著,必須努力向前,向著標竿直跑呢?194466日,美國艾森豪將軍率領聯軍登陸諾曼地,那一天是“D”日 (D-Day,意為戰鬥開始的日子),是一個“軍事行動特別日”。真正的“得勝日”是“V”日(V-Day V代表勝利),卻是在將近一年後,194557日和8日,德國納粹黨無條件投降,希特勒徹底失敗之時。

 

所以保羅在加拉太書的“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可以說是“D”日,的確是勝券在握了。但是最後的宣告得勝,“V”日,還要經過羅馬書的靈命掙紮以及腓立比書的向標竿直跑,一直到提摩太後書,約在主後6265年間,他說,“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6-7)換言之,得勝的“V”日(VDay)到了。

 

隻要我們在這肉身活著,恐怕是免不了要一直掙紮下去的。所以我們靠主憐憫,領受這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的呼召,便“不可喪膽”(哥林多後書41)

 

二、“不再是我”的生命必須有一個認罪的紀律

 

一個人信主,第一關必須明白自己是罪人,自救不了,需要耶穌。所以認罪、悔改是第一個動作。信了主之後,一個基督徒在成長、成聖的過程之中,時進時退,又犯罪又求赦免,全是靠主恩典。章伯斯先生(Oswald Chambers)說,“生命的標誌之一是當你明白自己錯了之後的痛苦。”奧古斯丁也說,“坦白承認自己的罪惡行為,就是一個好行為的開端。”他寫了“懺悔錄”,詳密陳明他一生的罪,見證神偉大的赦罪之恩。

 

我相信認罪是神的一個呼召。“我如果閉口不認罪,我就會終日唉哼,骨頭枯幹。”(詩篇32: 3) 神赦罪的恩典乃是基督教信仰與眾不同的特別教導;罪人領受赦免得以成為聖徒,聖徒繼續領受赦免是漸漸成聖的功夫。“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篇321)

 

常常一個在世上一切都“好好”的人會自滿而不需要耶穌;直等到那危機臨門。信了主的基督徒也一樣,會在每周日去教堂“坐”禮拜,因循苟且而作個泛泛的“好基督徒”,數十年如一日而生命沒有什麽改變;直到那危機臨頭。

 

神 往往在一個信徒身上製造危機,讓他受苦,在他的受苦中吸引他來認罪、依靠、仰望神。馬丁路德曾說神有時不惜任憑的兒女、聖徒陷入罪─就如容讓彼得與 大衛犯罪,並沒有即時拯救他們脫離犯罪。信徒犯了罪,才會為自己的罪行感到驚訝,進而能謙卑地痛悔。此後他們才會驚詫自己是多麽的自高自大,進而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知道沒有依靠主隨時可能跌倒的。

 

蓋恩夫人說神若賜給你一個謙卑的靈,你就會對自己的犯過錯不致於過分訝異、驚奇,因為你的謙卑的靈會讓你不得不承認自己本性的敗壞。

 

傅士德(Richard Foster)曾 將他一生分作三個階段幼小時、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他在禱告中求聖靈光照,幫他回憶幼小時所犯的一切過錯;任何浮上腦海的都記錄下來,一一向神認罪求赦免。然後他進入青少年期所犯的一切罪過,一一麵對而無絲毫隱瞞。最後思想成年期的罪。他這樣做,為要成為聖潔,不留一絲“未得之地”。

 

傅士德引了十七世紀的聖艾方蘇·理果力(Alphonsus Liguori)所提出的認罪悔改應當經過三個步驟

 

1. 在神的注目下自我省察。詩篇13923-24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麵有什麽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自我省察的目的不是在與自己過不去,幫助撒但打自己;而是在公義的神麵前對付己,是為神作的,也就是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的功夫。

 

因了我們的罪性,我們太容易“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申命記1116),例如金錢、權勢、肉體的享受;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壞習慣,構成靈命中的“未得之地”。格拉森人寧願被汙鬼附著的人住在他們中間,不願耶穌把他治好。他們不願麵對自己趕豬的生命,倒把耶穌攆走了(路加福音826-39)。我們要省察自己,我裏麵有多少攔阻神作工的罪孽呢?

 

2. 我要因為我的罪傷了父神的心而大大哀傷。哥林多後書710,“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彼得因三次不認主而大大悲傷、痛悔,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猶大出賣主以後的後悔則是世俗的憂愁,以至於死。

 

有一位信徒為罪傷痛,感受到是在大大地受鞭打之下,就向神呼叫說,“神啊,你要打死我嗎?”主回答他說,“孩子,我愛你。但是我要打死你,打死你的老我,好讓你重生而有十字架的生命。”主經常在一個人的心靈上“動刀兵”(馬太福音1034)、刺痛他,甚至摧毀他,為了要撤底拯救他。“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同活。”(羅馬書 6:8)

 

特 別在事奉主的人當中,不小心會將事奉變成了偶像,在忙忙叨叨中失去與主的親密關係,是在為主作工之中享受個人權力或恩賜的滿足。凡不以神為中心的、表麵化的、膚淺的宗教文化的作為,都是糞土,都是傷了父神的心的。事奉主的人如果被聖靈提醒這樣的罪,那就要加倍地悲傷、痛悔了。

 

馬丁路德說過“即使我們已經有了信心,罪的汙泥還是粘附在我們身上。即使是最虔敬的人也都會感到,要逃避愛自己的誘惑是很難的。”我們有時候服事得還行,便愛自己起來了。奧古斯丁說“這是伴隨著好行為而來的惡行。”

 

3. 要決心不再犯罪並追求聖潔生活,要作負責任的選擇。一麵認罪又一麵犯罪是絕對行不得的。耶穌對那病了三十八年的人說“你已經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約翰福音5:14) 悔改的意思就是改變方向,不再走過去走過的錯路。人要追求一直的蛻變,不再是從前的我了。

 

約伯經曆了極端的痛苦,或許聖靈在他的受苦中提醒了他,他雖一生正直,也有可能無意中有罪過在他裏麵,冒犯了聖潔的神,給撒但留下了破口。所以他突然冒出一句話來,他要與他的眼睛立約,不可再隨便瞻望處女(約伯記311)。這就是作有交待的、負責任的選擇。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不是在追求自己成為多屬靈,是將生命全交托給主了,是“天天冒死”(哥林多前書1531)的生命。主不是要我們去死,獻“死亡的祭”,乃是要我們在“己的死”之中獻上活祭。(陶恕)

 

三、“不再是我”的生命全然仰賴神的恩典

 

在希伯來文的舊約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字,英文的寫法是hesed,代表神的無限的憐憫、慈悲、信實、仁愛、忠誠、良善、恩惠等等。例如詩篇107:1,“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本為善,的慈愛 (hesed) 永遠長存。”

 

神的hesed的最終表現就是十字架。耶穌為我們受了咒詛,掛在木頭架上(希伯來書413)。我們這些“不配得”的罪人,主耶穌仍然以我們為“值得”,值得為我們上十字架受死、贖罪。耶利米高呼,“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22-23)大衛對自己的罪大大憂傷、痛悔時,向上帝說,“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詩篇511-2)大衛知道可以向神的hesed陳情。

 

以賽亞先知作了神話語的出口“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以賽亞書118)因著耶穌十字架上的寶血,我們所有朱紅的罪,都可以變成雪白。何等赦罪的hesed;所以我們才可能有勇氣認罪、把自己交托與神。

 

我願意學保羅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129)。“不再是我”的生命是全然仰賴神的恩典的。詩歌“奇異恩典”的作者說,主的恩典救了他這樣的罪人。他用的字是“wretch”,他是說主奇異的恩典救了他這樣一個“卑鄙”的可憐蟲。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發出與罪掙紮的哀號我不該作的作了,該作的反作不了。“好苦啊!”英文聖經新國際版用的是“wretched”這個字,保羅承認自己是一個“卑鄙”的可憐蟲!誰能救我這樣一個軟弱的人呢?唯有主耶穌基督了。

 

神要我們靈命一直增長、成聖,撒但卻要我們沉淪、敗壞。撒但有一套連環拳他首先引誘人犯罪、做錯事、說錯話,然後再大肆控告,讓你沉溺在罪惡感的自責、自哀之中。他名字原是那“控告者”,他喜歡讓基督徒在苦惱自責與相互責備中不能自拔。

 

基督徒心理輔導尼爾·安德生說,我們有些邪惡意念或消極思想也是魔鬼放進我們的心思中的,例如憂鬱、恐懼、絕望等等。基督徒必須在禱告中分辨清楚,是聖靈讓我們為罪自己責備自己,還是撒但無休止的攻擊,他是知道我們的軟弱之處的。

 

其 實撒但以為,以無休止的控告能將神的聖徒拉下來,他的原意乃是惡的。但是他反而引起反作用了,因為聖徒被攻擊、感到軟弱,就被驅趕到靠主而活了。馬丁路德說當你感到撒但在攻擊你,倒要感謝神,因為這正是讓你經過一段試驗的時間之後,讓你得到煉淨。這些試驗、煉淨實在常常是難以忍受的,“若不是神以自己的能力和權柄來對付我們,我們永不會同意讓這些遭遇臨到我們。”(蓋恩夫人)魔鬼的原意乃是惡的,神的意思總是好的。

 

四、“不再是我”的生命是一種內在的工作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是一種內在的工作,不是外在的敬虔行為。隻有神能作那內在的工作、作內在的醫治。我們必須運用紀律作該作的外在努力,“恐懼戰兢,作成得救的功夫”(腓立比212),然後仰賴主的恩典從裏麵幫助我們。

 

一個農夫努力種田他犁田、鋤草、種下好種子、澆水,仔細看顧,都是外在的工作;然後他讓那大自然的能力來使種子長成麥穗,是內在的工作。農夫不把種子撒下(外在的工作),神的大自然也不會憑空替他長出麥穗來(內在的工作)

 

上 帝不會替我們讀經、禱告、尋求靈命增長;更何況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的功夫。人必須努力將自己放置在神能祝福他的地方。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活著的不再是我,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一件蒙福的事。曾有如此的描述嬰兒首先努力蠕動嘴唇吸啜母乳,及至奶汁開始不斷地流入嬰兒的嘴裏時,就隻要吞下享受了。所以我們主動的 掙紮、努力是必要的。

 

如果一個農夫不經心的撒種在路旁讓人踐踏,飛鳥也就吃去了(魔鬼把道奪去了);或是他讓種子落在盤石上,一下子就枯幹了(經不起人生的試煉);或是他隨便讓種子落在荊棘裏,就結不出果子來(世上的煩惱與宴樂扼死了)。農夫撒種必須努力讓種子落在好土裏,好生長結實;神的恩典就幫助他結實一百、六十、三十倍 (馬太福音133-8)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而活著的不再是我,要靠神作那內在的工作。我們要像仆人的眼睛望著主人的手,像使女的眼睛望著主母的手,等著神來憐憫我們 (詩篇1232)。是神的恩典,神的內在工作,在幫助我們結實一百、六十、三十倍的。

如果我們內裏誠實,就會經常意識到裏麵那隱藏的驕傲;這種脆弱、無助的感覺就激動了“與主同釘十字架而活著的不再是我”的意願。充滿自我的生命實在活得好累,“我”這個、“我”那個……我們指望一個“不再是我”的生命,是要從“自我”的捆綁中釋放出來。

 

三年前,神按著的恩典,以的話語(創世記121“你要離開本地”)帶領我們夫妻來到美西的“曠野”。後來,慢慢地體會到神在沙漠曠野裏苦煉你、試驗你,是要取掉你的“心高氣傲”,末後叫你終久享福(申命記82316)

有一次得了帶狀皰疹,藥物沒有作用,許多人為我禱告也沒有起色,每日非常痛苦。直到有一天清晨,在極端苦痛之中,是神的憐憫,聖靈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羅馬書826), 感動我做了一個大膽的禱告“主啊,如果這個痛苦能夠帶給你榮耀,我不但接受,也願意迎接它。”神教導我學習一點舍棄自我,隻為了的榮耀。十分鍾後我不 自覺地起來,走向廚房,吹著口哨。隻因妻子盤問,才突然意識到我的疼痛已完全消失了。神放在我們身上的磨煉、試驗的工具,達到了它的目的,神就挪去了。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不是一種殉道精神。世上有人為理想而死,有人為名利而死,甚至有人為宗教而死。事實上,世上很多人懂得如何死,卻很少人知道怎麽活;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才是真正的活。耶穌說其實你要得著真生命,你就得放棄你那“己”的生命(馬太福音1039)

 

“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麵活著”的生命使我們不必在人生戰場上為自己爭鬥,因為勝敗不在乎自己,乃在乎神(曆代誌下2015)。讓神負責到底吧。有一次一個人在十一月中開車,有1850英哩的路程,遇到大風雪,甚為緊張。為了支取主的力量,心中便一路默禱“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開著車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麵開車;是愛我,為我舍己。”

 

又 有一次搭乘飛機將近四小時的旅程中,不巧左邊乘客不知得了什麽,不停地咳嗽;右邊年輕女士擤鼻涕用掉了約有兩盒衛生紙;心想我怎能免其難、不受其中之一感染呢?整個飛機又是滿滿的,很難換座位。趕快禱告,操練“不再是我”“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麵活著;並且我如今 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這是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再是我的了。”

 

神 總是照顧屬於自己的,保守的身體就不必要感染到什麽病毒了。我們經常禱告求神保守,卻又不太相信的保守呢。不過神有神的主權,你既然交出了自己, “不再是我”了,那麽要保守、要讓你感染病菌,都不再是你個人的事了。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的生命絕對不是為了得“好處”,否則便不是真的“不再是我”的話了。

 

五、結語

 

“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活著的不再是我”的生命應當不再為世俗的好壞斤斤計較的。我們從“會幕”(參出埃及記26)的外院進入,將所有個人對健康的過分操心、對錢財、名譽、成敗的過分關切都拋入黃銅的火盆,又來到洗濯盆潔淨自己;然後進入聖所,領受神豐富的陳設餅,讓金燈台光照,在燒香壇前獻上頌讚;最終走進至聖所,進入神的神聖的同在而達成“不再是我”了。

 

與主同釘十字架、不再是我,是為了作神祝福人的管道。我們必須讓主引領,經過一係列的與主同釘十字架的經曆,來印證我們最終在手中的意義、價值與如何被使用。“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得到一個“不再是我”的生命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我們靠主恩典,“不可喪誌;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69)我們的努力單單為了討神喜悅。

 

非吾  來自台灣,退而不休的傳道人,現仍在各地從事傳道、培訓工作。

 (原文發表於《生命季刊》第47 期)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