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增速超過組屋 新加坡私宅比率擴大至24%

(2012-12-23 00:25:15) 下一個
 

洪奕婷 (2012-12-23)

    過去17年來,私宅增長率超越組屋,促使私人與公共住屋結構起了顯著變化,私宅在本地總住宅中所占比率已從1996年的17%擴大至目前的24%。

   綜合曆年《新加坡統計年鑒》以及市區重建局和建屋發展局截至今年第一季的數據,我國的私宅單位已從1996年的14萬9114個增加近一倍,在今年首季達到27萬零920個。反觀組屋單位在同一時期隻增長26%,從72萬5144個單位增加至91萬6842個。

   由於私宅增長較快,直接改變了本地住宅類別的比例;私宅對組屋單位從過去的17%對83%,轉變為如今的24%對76%,兩者此長彼消。

   住宅比例的轉變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市區重建局1991年的新加坡發展概念總藍圖(Concept Plan)已定下未來要把私宅所占比率從當時的13%提高到30%,同時將組屋比率由83%減少至70%。

   1996年,當時的國家發展部長林勳強提出要“滿足國人擁有私宅的夢想”,並說要在2010年實現私宅占25%,組屋為75%的比例。如今比例果然趨近了當年定下的設想。

   與此同時,居住在組屋的新加坡人口也從1996年的86%縮小到去年的82%。加上私宅空置率由6.2%縮小至5.7%,都反映出更多國人現在居住在私宅。

   市建局:沒有定下比例目標

   市建局受詢時說,當局並沒有特別為私人和公共住屋的比例定下明確目標。“這是因為我們定期檢討用地計劃,以確保有土地建造公共和私人住屋,滿足所有國人的誌向。”

   欣樂國際(SLP)執行董事麥俊榮認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高的私宅比率是必然的。“除了政府出售更多地段給私人發展商,更多執行共管公寓這類私宅與組屋混合體的推出,也是更多人能提升至私宅的渠道。”

   政府在1996年推出執行共管公寓,如今這類單位數量已達1萬零430個,是最初推出時的近18倍。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提供的數據顯示,兀蘭、蔡厝港、淡濱尼、裕廊西和盛港的執行共管公寓數量最多,個別地區都有超過1000個單位。

   博納(PropNex)集團總裁伊斯邁說:“過去10年,政府在新衛星鎮如盛港和蔡厝港推出了許多私宅和執行共管公寓,這自然提高了整體私宅比率。”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係副主任程天富副教授指出,更高的私宅比率不隻讓人們有更多提升機會,也有助於減輕政府的負擔。“政府必須為組屋提供大量津貼,當私宅增加,而組屋相對變少,便意味著政府房屋津貼的撥款會相應減少,這能提高政府的資金流動性,可讓政府多出一筆錢做其他公共用途。”

   私宅增加可減輕財政撥款,但這個比率要提高到什麽程度才理想也很難說。程天富說:“畢竟滿足了人民自住的需求後,還有買房投資的欲望,而這方麵的需求有多少就很難估計。再說,每個國家的私人和公共住屋比例都不同,在外國私宅占絕大部分,但新加坡則不一樣。”

   麥俊榮也認同說,新加坡獨有的國情是以公共住屋為主,這也多少限定了組屋的比率不能減得太低。“因為一般家庭收入能負擔得起的就是一間政府組屋,因此組屋還是得占大多數。”


 

   近半數市鎮私宅超過兩成

   在我國23個組屋市鎮中,目前有近一半的市鎮私宅比率超過了20%。

   SRX綜合市建局REALIS和建屋局數據所得資料顯示,共有10個組屋市鎮的私宅比率超過20%,其中更有6個市鎮的私宅比率超過全國的24%水平。

   它們是勿洛、武吉巴督、碧山、金文泰、加冷/黃埔和實龍崗。

   未來,仍有不少未發展地段的新鎮,有可能建更多私宅,迎來更高的私宅比率。

   市建局發言人說,當局一直有意識地在各大市鎮中融入公共住屋和私宅,以便打造多元化的社區、為人民提供選擇,以及促進人民提升。“對如同榜鵝這些仍有不少未發展地段的新鎮,它們將有更多機會推出私宅項目。”

   貿工部長林勳強在1996年任國家發展部長時,也曾說過榜鵝新鎮的私宅比率可達30%,隨著執行共管公寓建成10年後私有化,這個比率會進一步提高至40%。

   他當時指出:“許多老鎮都有較高比率的公共住屋。所以在一些新鎮,隻要環境允許,我們應該推出更高比率的私宅。”

   榜鵝在15年後預計將建有10萬個私人及公共住屋。目前,榜鵝除了現有的114個有地私宅,沒有其他私宅。

   伊斯邁說,榜鵝下來的所有6400個非有地私宅單位仍未建成,但到了2016年,該區4萬8000個住宅單位竣工後,私宅就會占13%,而相信這個比率未來會進一步增加。

   伊斯邁認為:“榜鵝將來很可能是所有新鎮中私宅比率最高的,隨著年輕一代的誌向提高,未來新鎮私宅比率也相信會以榜鵝為參照。”

   angyt@sph.com.sg

《聯合早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