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金陵十三釵》的屬靈意義

(2012-01-13 12:11:43) 下一個
 丁永興, 廣東深圳


之所以去看電源《金陵十三釵》,原因有二,一是張藝謀導演,老謀子的電源有內涵和思想;二是劇情關乎教堂,和信仰掛鉤,作為基督徒,有心理傾向。

心情極其沉重!像一塊石頭壓著。這是觀後的一直感受。

本部電源的價值,不但對世人有感動,對和教堂有直接關聯的基督徒也有啟迪。以“愛和救贖”為主題的劇情所反映的思想理念,符合《聖經》和信仰。筆者嚐試“挖掘”,求聖靈引導!

一場突來的浩劫臨到“金陵”,燒光、殺光、搶光的毀滅性殺戮,把市民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到處是死屍,到處是恐懼,生靈塗炭,罪惡掌權。“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約10:10)”

以李教官為代表的“國軍”好比屬世的力量,幫助、保護我們的人,他們動用一切資源和智慧,窮盡一切能力,但還是自身不保,麵對罪惡的淫威,人的力量太有限。隻有“教堂”是人藏身之處,十字架的光芒閃閃發光,教堂裏的女學生躲避在此,被社會唾棄的妓女也在此找到藏身之處。基督是避難所,是磐石,是山寨。“在基督裏”,雖然有苦難但我們的內心有平安。為神做工的工人(克裏斯蒂安·貝爾扮演的約翰·米勒)在教堂裏得以棲身,隻有廚師“老顧”在危險之際反而逃脫教堂(服侍和打工的區別體現出來),其實,所謂的“安全區”並不安全,女學生書娟的父親告訴我們真相。在基督裏才有最終的保障。

“教堂”給我們安身,也給我們平安,還給我們悔改的機會。麵對巨大的災難,每個人都在反思自己人生!

“我的人生本不是如此。”秦淮妓女的代表“玉墨”向約翰·米勒“神父”表白心聲。誰願意墮落?誰願意汙穢?誰願意糟蹋自己?人在罪惡中勝不過罪,被罪轄製,實在無力反抗!亞當夏娃沒有犯罪的生活是何等的寶貴!有耶和華上帝的同在,但因著“吃”導致罪的介入,一切的美好都成為昨日黃花,失之怠盡。

“我要回到十三歲,那時我是美好的。” “玉墨”十三歲的時候被繼父強奸,人生陷入災難。 為代替學生們去“赴會”,“玉墨”接受約翰·米勒“神父”的整容,她想回到“十三歲”,回到“家”裏。

每一個罪人,不管有多麽的汙穢和肮髒,因著神愛的感動,都會留戀起初的愛,起初的美好!而後厭棄罪惡糜爛和汙穢,向往幸福美好和聖潔。“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2、13)”我們這些汙穢、瘸腿的、瞎眼的,需要耶穌的醫治和拯救。耶穌正是在找我們。

這位“臨時”的約翰·米勒“神父”本是來教堂為已安息的“神父”做葬禮的。他看重錢、色、自身安全,本是過客,在“教堂”裏經曆生命的洗禮,麵對良心和感動,毅然擔負“神父”的職責,救離女學生們的生命。

“陳喬治”是教堂原“神父”收養的孤兒,是神家的忠實仆人。“父親“安息後,教堂事務由他打理,無論何光景,小仆人始終以教堂為家,他爭取約翰·米勒留下來,協調女學生和秦淮妓女的關係,建議維修汽車出逃,最感人的一幕是赴秦淮妓女之後,男扮女裝,冒險替代“女學生”前往日軍的“淫窩”。

“罪”除了表現出凶暴的一麵,還表現出偽善的一麵,它會“戀慕你”(創4:7),麻痹和迷惑人。日軍士兵燒殺搶劫,日軍高官卻表現出禮貌的道歉和彬彬有禮的偽善,而且派兵“保護”教堂,但掩藏了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要把純潔的女學生引向日本人的淫威下”,幾天後,在教堂欣賞女學生的讚美詩,日軍高官邀請女學生參加日軍紀念侵占南京的慶功大會。那是“榮耀的盛典”,還是“可怕的地獄”?

同樣,將來的“死亡”向世人所展示的,是無所謂還是刑罰?也是世人所要思考的。電源的匠心獨具,就在於此。兩位私自逃出“教堂”的秦淮妓女,遭遇了日軍先奸後殺的殘暴,令人發指!以此控訴日軍的罪惡本性。那慶功大會等待女學生們的下場和結局,可想而知。

對比現今世界,世人也在“和諧”死亡的後果,不就是“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嗎?要不就“今朝有酒今朝罪,反正是死”。一個莫大的陰謀向世人掩藏,那就是死後麵對的“地獄”。《聖經》告訴我們有“地獄的火”,有“硫磺火湖”,死亡絕不是好的下場,我們也不甘心下地獄,神是我們的盼望和依靠!

“教堂”真是感化人的地方。無論女學生、還是放蕩的妓女,還是來幫工的神的“工人”,經曆眾多的磨難和摩擦,逐漸願意理解、相互幫助,共同擔負責任。把“生命”的原則提升!純潔的女學生不甘“地獄之火”的逼迫,秦淮河的妓女們毅然為她們去“赴湯蹈火”。

“救贖”,成為電源的主題,也是電影的高潮!其感人之處就在於此。其意義可貴在於符合《聖經》原則。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16:25)” 有掙紮,有妥協,但麵對純潔的生命受到威脅,為保全她們,救她們脫離將來的“淫威”,秦淮河的妓女們打扮成女學生樣子,藏著玻璃和小刀,準備與罪惡勢力誓死力拚,可歌可泣!“神父”因著秦淮河妓女的緣故,得以機會帶領女學生逃脫罪惡勢力,走向光明。而這十三位“秦淮河風塵女子”的下場,為人留下不是懸念的懸念。

那曲清麗柔軟的《秦淮景》,本是罪惡生活的寫照,如今成為愛的見證,救贖的見證。

人間的救贖如此淒美!何況神呢?

我們不是要高舉人,乃是要仰望那位“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穌基督,為人類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無罪的聖潔羔羊,為世人的罪舍命!

基督徒務要在電源裏“看到”神的作為,神的救贖,神的犧牲,正是內在生命的激勵,聖靈引導的感動!也是信仰的見證。感謝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