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斯蒂格利茨:如何拯救經濟?

(2011-10-07 05:54:29) 下一個
 

(2011-10-07)

 ● 斯蒂格利茨

  看到2007年開始的經濟衰退還在持續,每個人的腦海裏都有一個明顯的問題:為什麽?除非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次危機的原因,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拿出有效的複蘇戰略。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兩者都沒能做到。

  我們被告知這是一場金融危機,因此大西洋兩岸的政府均把注意力集中在銀行上。政府表示刺激計劃是暫時緩解問題的補救方法,直到金融部門複蘇和私人貸款重現活力才可以撤銷。但是,銀行利潤和花紅早已恢複,貸款卻沒有複蘇——盡管長期和短期利率皆已創新低。

  銀行聲稱貸款依然受到缺乏信譽良好貸款人的約束,而後者又是拜萎靡的經濟所賜。關鍵數據顯示,銀行這麽說並不是全無道理。畢竟,大企業手握數萬億美元現金,因此錢並不是讓它們不願投資和雇用工人的原因。但是,有些或可能是很多小企業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它們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增長,不少還被迫縮小規模。

為何美國經濟難以複蘇

  然而,總的來說,商業投資——建築業除外——占GDP的比重已經回到了10%(危機前是10.6%)。在房地產業存在大量過剩產能的情況下,不管我們對銀行業實行什麽措施,信心都不可能迅速恢複到危機前水平。

  愚蠢的去監管化政策,讓金融領域得以隨心所欲,並犯下不可原諒的魯莽錯誤。這顯然是引爆危機的主因。殘留的房地產業產能過剩和家庭過度負債問題,讓複蘇難上加難。

  但美國經濟在危機前就已經非常疲軟,隻是被房地產泡沫掩蓋了。如果沒有泡沫支持的消費,總需求就會出現嚴重的不足。相反的,個人儲蓄率跌至1%,而且收入較低的80%美國人每年的消費額是他們收入的約110%。即使金融領域完全恢複元氣,即使這些揮霍無度的美國人還沒有領悟到儲蓄的重要性,他們的消費也將被限製在收入的100%。因此,任何關於消費者“卷土重來”的說法——即使是在去杠杆化後——都是癡人說夢。

  修複金融領域是經濟複蘇的必要條件,但卻不是足夠的條件。要明白我們需要采取什麽行動,就必須理解經濟在危機來襲前存在什麽問題。

  首先,美國和全世界成了自身成功的受害者。製造業生產力的急速上升超過了需求的增加,這意味著製造業就業量的下滑。勞動力必須轉移到服務業。

      這一問題與20世紀初出現的問題非常相似。當時,農業生產力的快速增長將勞動力從農村驅逐到城鎮製造業中心。農業收入在1929-1932年間下降了超過50%,你可能會認為這會導致大規模“遷移”。但工人卻被“困”在農業領域:他們沒有遷徙的資源,下滑的收入也大大惡化了總需求,導致城鎮/製造業的失業率也飆升。

  對美國和歐洲來說,勞動力必須脫離製造業的問題因為“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轉變而變得更複雜了:不僅全球製造業職位的總數受到局限,而且其中美歐國內製造業職位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小。

  全球化是造成第二個主要問題——貧富日益懸殊——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收入從會用來消費的人那裏轉移到不會用來消費的人手中,拉低了總需求。同理,能源價格上漲把購買力從美國和歐洲轉移到原油出口國。這些國家意識到能源價格的波動性,自然會將大量收入儲蓄起來。

新興經濟體囤積儲備的問題

  造成全球總需求疲軟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新興市場囤積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部分原因是1997-98年東亞危機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財政部處理不當。東亞國家認定,沒有儲備就會有失去經濟主權的危險。很多人說“絕不能一錯再錯”。但是,囤積儲備——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當前的外匯儲備約為7.6萬億美元——固然能夠保護它們,進入儲備的錢卻是沒有用來消費的錢。

  眼下,能夠做些什麽來解決這些根本的問題呢?先說最後一個問題吧。積累了大量儲備的國家能夠更好地抵禦經濟危機,因此,它們有很好的理由進一步囤積儲備。

  同樣的,盡管銀行家已經重新獲得花紅,但員工的工資和工時仍然在減少,這進一步擴大了收入差距。此外,美國也還沒能擺脫對原油的依賴。今年夏天,原油價格再次回到每桶超過100美元的價格——現在也維持在高水平——錢又一次流向了原油出口國。而發達經濟體的結構調整,也就是說必須讓勞動力脫離傳統製造業,卻進行得十分緩慢。

  政府在為人民需要的服務如教育和醫療提供資金上扮演著中心角色。而政府資助的教育和培訓對重建歐洲和美國的競爭力尤其關鍵。但歐洲和美國都選擇了財政緊縮,這無疑將使經濟轉型的進程變緩。

  解決全球經濟問題必須對症下藥:一是以促進結構調整、幫助推動節能和消除不平等為目標的大規模政府支出;二是能為囤積儲備創造替代方案的全球金融體係改革。

  世界領導人——及投票支持他們的選民——最終會認識到這一點。隨著增長前景的繼續惡化,他們將別無選擇。但在此期間我們還要忍受多少痛苦?

作者Joseph E. Stiglitz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英文原題:To Cure the Economy

版權所有: Project Syndicate,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