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宋美齡自述: “以往的幾十年,在蔣先生和我相伴的幾乎半個世紀之中,我所思所念大部分都是回憶個別以及一連串的種種事件,如同萬花筒似地在我心中閃過”…… 。《宋美齡全紀錄》一書(上中下)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部以紀錄片的方式全麵介紹宋美齡生平的版本,本書以大事紀的形式多視角並配以同時期大量珍貴圖片,采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現了宋美齡對生活、愛情、事業的追求。再現了一個曆經三個世紀的美麗的女人是如何成為“民國第一夫人”如何贏得世界的尊重和愛戴,在外交的大舞台上遊刃有餘的才能。書中配有大量購自國民黨黨史館和英國蓋蒂圖片網彌足珍貴的曆史圖片,大部分為首次披露。迄今為止是國內最完整,最權威的研讀宋美齡的圖文本。
第一部分 宋父起家
文昌縣城,孕育出一個又一個傳奇性的人物,數百年前,清官海瑞從這裏走出,在中原大地寫下了“青天”的美名,留下了蕩不盡的浩然正氣和一身傲骨清風。幾百年後,一個懵懂的少年從這裏登船,前往大洋彼岸陌生的國度,開始了在異國他鄉的打拚。這個少年就是“宋氏王朝”的創始人——宋耀如。
宋耀如:最早的中國人傳教士
公元1886年的上海,正日益成長為“冒險家的樂園”,殖民者和傳教士紛至遝來,暴發戶和幫會紛紛湧現。黃浦江上輪船來往,外灘邊新的大樓不斷崛起,各式各樣的工廠和洋行如雨後春筍般創辦起來。中西交匯,龍蛇混雜,各種勢力交相碰撞。
7月的一天,上海外灘英租界,一群中國人正在公開集會。雖然是早上太陽剛出來,但悶熱的天氣已讓人冒出汗來。集會的參加者顯然有些特別,不少人在這大熱天也是西裝領帶,衣著嚴整,為首的幾個人手捧《聖經》,神情肅穆。
其中的一位青年牧師,個子矮小,皮膚黝黑,但眼睛明亮有神,正用激昂有力的語言發表著演說。簡短的演說後,他在人群的呼應聲中高高舉起一塊用硬紙板製成的標語牌,上麵用中英文寫著:“請取下侮辱我們的牌子!”
這是一次公開要求摘除外灘公園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的抗議行動,參加抗議行動的人,大多是中國第一個歸國留學生會社——留美學人會的成員。
這時旁觀的群眾開始多了起來。大家雖然對身著西裝,剪著短發不留辮子的青年牧師感到新奇,一時間議論紛紛,但聽到他號召大家起來捍衛中國人的尊嚴時,立刻大聲叫好,掌聲不斷。
馬上有人提議到英國領事館門前示威遊行,大家齊聲響應。隊伍由留美學人會成員組織和引導,青年牧師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這時從英國領事館內衝出來的印度巡捕開始驅散示威人群。場麵開始混亂起來,喊叫聲和打鬧聲不斷。麵對巡捕的棍棒,青年牧師鎮定自若,不躲不閃,手持《聖經》,反複地吟誦著《新約全書》中的一段話:“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這位年輕勇敢的牧師名叫宋耀如。當時,他剛從美國留學歸來,受美國基督教會的派遣,到上海參與傳教活動。
宋耀如雖然幼年即隨親屬赴美,並在長期的旅美生涯中養成了美國化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但仍然有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感情。充滿激情和理想的他不能忍受租界當局對中國人的歧視,回國不久就和留美學人會的朋友們組織了這次示威活動。
宋耀如等活動組織者很快被帶到了租界的管理機構——工部局。麵對洋人官員,宋耀如用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義正辭嚴地要求租界當局不得侮辱廣大中國人民。
靠著自身堅強的信念和眾多圍觀的中國群眾的聲援,以及租界當局對宋耀如等人美籍牧師身份的忌憚,這次示威活動達到了部分目的。租界工部局不得不宣布,外灘公園隻有“狗與自行車不得入內”的那塊牌子是被允許的。
雖然自己組織的活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也取得了成功,但宋耀如卻仍然感到壓抑。滿清朝廷的腐敗,國民的愚昧和社會的全方位落後,讓這位一心想用基督精神來拯救中國的年輕人備感失落。而派遣他到上海傳教的美國南方衛理公會並不重視像他這樣的中國傳教士,隻給他安排了一個低級職司。想到自己在美國這麽多年艱辛飄零、發奮學習,回國後還是遭受如此待遇,總是悶悶不樂。
宋耀如出生在海南島文昌縣,原名韓教準,他的父親是韓鴻翼,夫人王氏,生有三男一女,他是第二個兒子。由於家境困難,9歲時(1875年夏)隨哥哥韓政準到爪哇一個遠房親戚處當學徒。1878年年初,他在爪哇遇到了一位姓宋的堂舅。這位堂舅原在美國加州當華工修築鐵路,後來跑到東岸波士頓開設了一家專售中國絲茶的小店,他在海南島探親後返美途中經過爪哇,見當時的韓教準聰明勤快,又能吃苦,就帶上了他一起遠渡“新大陸”。
韓教準到了波士頓之後,他的堂舅很喜歡他,加上自己年紀大了也沒有孩子,就把韓教準收為兒子,改姓宋,取名嘉樹。耀如則是後來到上海後他自己取的號,因為他的朋友和革命夥伴經常以此稱呼,反而更為知名。
宋耀如就在養父的絲茶店裏幫工當店員。為了能夠較快地學會英文,養父為他請了一位英語教師,這位教師不隻教他英語,還時常講些美國林肯總統的故事。宋耀如也漸漸知道了美國內戰★、林肯總統“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思想,受到了民主思想的啟蒙教育,為他後來投身於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事業打下了最早的思想基礎。
(本文來源:網易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