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廣東的早茶與英國的下午茶

(2009-07-23 18:43:09) 下一個

廣東早茶吃的比較講究,比較熱鬧;英國下午茶更注重氣氛,比較安靜。很多諾貝爾獎的點子,都是在學校下午茶中產生的。

》》》》》》》》》》》》》
環球時報

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

又到深秋,在英國冷雨霏霏的午後三四點鍾,最愜意的事就是享用下午茶了。

就像廣東早茶是用茶引出一係列繁複的吃食,英國下午茶裏茶也隻是個“引子”,引出的是花樣繁多的點心和生活方式。據說下午茶發端於維多利亞時代,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難以打發漫長悠閑的下午,百無聊賴中感到有進食的欲望,但此時離晚餐和晚會尚早,就請女仆準備幾片烤麵包、奶油和茶。這樣的茶點吃起來很是愜意,安娜便邀請好友一起用茶點,讓茶與精致的點心伴隨她們度過午後時光。

從此下午茶成了貴族社交圈內的風尚,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僅貴族和有產者到午後3—4時要用茶點,普羅大眾亦然,不同的隻是茶點的品質與氛圍而已:前者在花園別墅和精致的咖啡店裏品嚐精細的點心,後者完全可以在自家的小廚房裏或雜亂的工具間裏,用一塊抹了黃油的粗麵包,就著大茶缸子裏的濃茶打發這個時段。這個時段的休閑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了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英國人號稱是“生來自由” 的民族,下午茶從達官貴人普及到布衣荊釵,成為每日生活中雷打不動的小憩,更透著這個民族的閑適情調和底層人追求個人權利的態度———teabreak,此乃天賦人權。董橋先生在隨筆《茶》中引用大理論家羅蘭·巴特的話說,英國人視每天上下午兩頓茶點為“人權的甜品”。

據說正宗的英國下午茶特色有三:幽雅舒適的環境如家中的客廳或花園,豐盛的冷熱點心(要由女主人親手調製)和高檔的茶具———細瓷杯碟或銀質茶具,茶壺、過濾網、茶盤、茶匙、點心架、餅幹夾、水果盤,切檸檬器,全都銀光閃閃,晶瑩剔透。據說在缺乏陽光的英國,銀質茶具往往透著人們對陽光的渴望。當然最好再有悠揚輕鬆的古典音樂來佐茶,賓主都要衣著得體。維多利亞時代女人去赴下午茶會必得穿綴了花邊的蕾絲裙,將腰束緊,茶要滴滴潤飲,點心要細細品嚐,交談要低聲絮語,舉止要儀態萬方。男士則要衣著淡雅入時,舉止彬彬有禮。下午茶會是僅次於晚宴和晚會的非正式社交場合。至於一般家庭的鬥筲小民,他們也利用下午茶的時間走親串友,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廳裏,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烤製好雖然樣式不太精美但用料絕對實惠的點心,供客人享用。

至於自家的下午茶則沒那些禮儀,但也全然是要關起門來營造點氣氛,把玩點小小的情趣,家人其樂融融地小聚,也很風雅,這樣的場合也會請某個私人朋友加入,那是完全當成自家人對待的莫逆。有的人家甚至多年如一日地堅持在某個角落的落地窗前觀察著窗外的某一幅固定的景色飲那杯茶,每天觀察窗外景色與前一天的細微差別,365天的同一時刻隻看一個地方咂摸一個地方的景物,是執著的浪漫。不少英國人往往一個人也要全副武裝地用下午茶點,一招一式、一點一滴,毫不敷衍自己。

文人為下午茶所折腰

英國的文人藝術家們在下午茶時分的社交活動是司空見慣的,著名的布魯姆斯伯裏文人圈就最為典型。以伍爾夫姐妹和莫雷爾夫人為兩個中心的茶會和沙龍簡直成了 20世紀初倫敦文人藝術家交往的經典一景。我讀過的英國文學作品中,似乎到處都有與下午茶有關的場景。印象最深的是移居英國的新西蘭現代女作家凱瑟琳·曼斯費爾德的短篇小說《花園茶會》。富貴人家為舉辦一場下午茶會,在花園裏搭帳篷,請專門的樂隊,做精致的點心,定製昂貴的糕餅,煞費苦心,不亞於一場大型私家宴會。同樣是移居英國的美國心理小說大師亨利·詹姆斯也為英式下午茶的情調所折腰,其長篇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講述一位年輕、貌美、聰明的美國女郎前往歐洲“探索人生”,開篇就是泰晤士河畔典型的英國風景中進行的一場雅致的下午茶會。

有趣的是出身工人階級的作家D.H.勞倫斯,他筆下的煤鎮生活卻流露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小資情調。單單是《兒子與情人》,裏麵的人似乎天天在喝下午茶:工人子女約會時要喝下午茶,情侶到諾丁漢城裏逛街時要進咖啡店喝茶,礦工家庭星期天全家要溫

馨地坐在客廳裏用茶點,那個頗有小資情調的礦工妻子(勞倫斯母親的化身)鋪上精美的桌布,洗淨細瓷的藍花兒茶杯,請來畢業於牛津大學的小鎮牧師共享一個昏暗但曖昧的午後……如果說以前我對勞倫斯這種描述的實還有過懷疑,那麽我在英國參觀了幾處勞倫斯故居,看到客廳裏精致的茶具後,我相信了。有人批評勞倫斯在作品中拔高了英國工人階級,是為了自己晉身上流社會做鋪墊,其實,勞倫斯是寫實的,他自己就是受著這種情調的熏陶長大的。這種情調屬於英國,不分王公貴胄和黎民百姓。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那一介淒豔怨婦,在幽暗的貴族豪庭的下午茶會上與獵豔的三流作家秋波暗送,磨肩舉杯之間就通了款曲,定下了幽會的時間地點。但那些身心蒼白的上流社會男人終於是抵不過那個有著哲人般氣質加雄勁性力的獵場看守麥勒斯的魅力,查泰萊夫人還是進了獵場看守的小木屋,與他共享毫不精致的茶點,然後共赴溫柔之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最愛。

形成學術自由的精神氛圍

下午茶在英國大學校園裏更為流行,喝茶一般都是在學校的咖啡點心店和教員的專門咖啡廳裏,咖啡店一般都設在風景宜人的地段,或麵對花園草坪或臨水而建,來來往往都是神情單純的學子,與周邊美麗的環境很是和諧。我訪學的諾丁漢大學主樓的咖啡廳就在湖邊的小山上,人們喜歡將茶點端到外麵的草坪上曬著太陽用,還可以俯瞰山下碧藍的湖水與潔白的遊船,煞是愜意。

原劍橋大學校長布羅厄斯曾這樣詮釋“劍橋精神”:活躍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學術自由。而形成這一精神氛圍的重要形式,他認為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時自由隨意的交流。教授學者們把學術課題帶到下午茶會上來討論,書香茶香交融,那種輕鬆雅致的氛圍,比英國大學裏流行的西裝革履的高桌宴會更讓人感到親切自如。難怪有人說,劍橋大學60多項諾貝爾獎的傲人紀錄,和劍河邊悠閑自在、天馬行空的下午茶閑聊分不開。英國人傳統的下午茶,在劍橋似乎被賦予了特殊的含金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