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散人

以前寫過日記,給自己看。如今弄個博客,給自己也給大家看。世界真奇妙!
個人資料
正文

難忘的“中沙大戰”——憶中國對沙特足球賽

(2016-09-13 21:02:13) 下一個

(回到了同學群,就來個共同懷舊篇吧????)

    現代國人都知道國足的腳丫子臭,傷心失望絕望得對足球運動都不那麽熱心關注了。其實在八十年代時期,中國國家足球隊還是有過一段輝煌曆史篇章的。雖然那支國家足球隊終於沒能打入世界杯賽場,但在幾次衝擊世界杯過程中,展現出不屈的堅強意誌、頑強的拚搏精神、矯健的身手球技、良好的個人品德風範,在在掀動國人的愛國情懷,讓人不時地身心感動血脈賁張一回。

    說幾個名字,勾起你我的共同記憶吧:蘇永舜(教練),容誌行,古廣明,左樹聲,遲尚斌,黃向東,……

    筆者有幸,正是青春狂熱、荷爾蒙爆棚、熱血衝動的人生時節,趕上那場曆史上有名的“中沙大戰” ——中國對沙特世界杯足球外圍賽。大戰爆發時筆者上大學正值“光榮屬於八十年代新一輩”期間,不僅有幸一睹上述前輩國腳們當年的精彩表現和風采,而且隨之大有瘋狂特異舉止。今日收入筆錄,權做個人曆史,跟當年參加活動的同學同輩共享。

    時間:1981年11月12日晚上9點後
    地點:哈爾濱某大學校園
    事件:1982年世界杯預選賽 ,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比賽,在吉隆坡墨迪卡體育場進行。20多天前,中國隊在3:0戰勝科威特後,似乎形勢一片大好。然而,與沙特的比賽,僅打了十分鍾,中國隊就意外被對手連下兩城,一場慘敗結局似乎不可避免,人人心頭愁雲密布,沮喪至極。關鍵時刻,中國隊改變戰術,並在下半場由容誌行、陳金剛、古廣明和黃向東連扳四球,最終以4:2擊敗對手,演繹了一出絕地反擊、痛快淋漓的經典賽事!

    “勝利了!”

    “嗚嗷”的一聲!四下漆黑平靜——除了黑白電視裏傳出宋世雄解說詞聲音——的大學校園突然爆發了,到處都是激動得臉紅脖子粗的同學們和震天的歡騰和呼喊!有人居然點著了苕帚、拖把,宿舍樓前後不時傳來瓶子破碎的聲音——那是樓上的“瘋子級”球迷抑製不住興奮,把熱水暖瓶從窗戶扔了下來。據說,過後陸續披露,有的哥們兒扔的那些熱水暖瓶都是同屋室友的,自己的暖瓶實在沒舍得扔。????

    近千的學生聚攏在校園裏,使勁兒嚷嚷著,嚎叫著,還不盡興,幹脆,走啊,上街——“遊行”去!(唉,可憐當年那些輔導員們的脆弱小心髒了,估計得心髒病的都是那時候落下的病根。????)

    五、六百的大學生打起了不知從哪兒掏弄來的紅旗,鑼鼓,敲敲打打,排個亂七八糟的隊形就出了校園上街了,隊伍胡亂行走在幾乎已經沒有人車寬闊空蕩的大馬路中央,人群中不時地呼喊出幾句“中國—萬歲”,“振興—中華”的口號。哈爾濱正要入睡的夜空被我們吵得睡不著覺了(有點擾民哈????)。不時有受到驚動的市民出門到路上來看看,不知道的,還以為出啥大事兒了。一路上居然遇到一、二支哈爾濱市別的大學出來遊行的隊伍——新四軍見到八路軍,親啊!誌同道合,心心相印,英雄惜好漢,“紅軍會師吳起鎮”——互相之間更是一通招呼嘻鬧加鑼鼓喧天。

    隊伍中有幾隻從學校弄出來的鑼鼓,我身邊走著的同班羅姓同學當打鼓手。我在一邊聽了一會兒,這鼓點實在太差了,一沒節奏,二沒聲勢,實在忍不住了,上前給搶了過來(對不起羅同學了,你隻是“羅”技生疏而已????)。

    看官須知,俺不是啥職業鼓手,也沒有受過任何架子鼓專業培訓,就是小時候參加過“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跟著打打腰鼓玩兒。知道一點兒鼓點節奏而已。

    (在此吐露一個小秘密:敲鑼也好,打鼓也好,包括現代演出一些打架子鼓的演技達到出神入化程度的,關鍵在於“心裏有鼓”,或者說“心中有鼓點”。打鼓、打架子鼓的高手其實心裏一直有一套鼓點,心中的鼓點節奏在腦海裏流水般地高速流過,支配自己的手腳飛速操作,擊打樂器,奏出優雅動聽、激人心魄的鼓點。一句話,好的鼓手架子鼓手,哪怕“手中無鼓”,一定是“心中有鼓”滴。最後,坦白一下,這點訣竅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麽秘密,它適用於演奏所有樂曲!????)

    於是,俺就成了打鼓手,敲打了一路,看看就要返回到校園了,突然發現,壞了,鼓給打壞了。怎麽回事?原來,俺的同學壓根兒就沒有鼓槌,估計他是急中生智,因陋就簡,就地取材,不知道從哪兒暴力卸下來兩根凳子腿兒直接就當鼓槌了!????那玩意兒可不似鼓槌般平緩圓滑,而是四四方方見棱見角,一路敲打下來,終於把鼓麵蒙的牛皮打出了窟窿。

    (鼓打破了,不打了。回到校園,俺愣沒敢吭聲,生怕讓班長、書記知道了,給戴個“破壞公物”的帽子,吃不了兜著走。????)

    現在回想當時的遊行和隊伍,特好笑。首先佩服年輕時那股子傻了吧唧的虎綽闖勁兒。多年以後,我特意查了一下地圖,估量了一下距離。我們繞哈爾濱市道裏、南崗走的那一圈,估計起碼有十多公裏左右,往上說,在十五到二十公裏之間。

    二是路上開小差的不少——(大夥兒都做下筆記:任何時候鬧革命,必須考慮到50%的參加者不是立場堅定派????)出校園大門時,黑壓壓的人群,隊伍聲勢浩大,回來時隊伍稀稀拉拉,精疲力盡,無精打采——半道上溜號的那些人估計個個身手矯健敏捷,都不知啥時候沒影的,絕對不輸當年國軍隊伍開小差那些兵溜走時使用的輕身功夫。????

    三是行頭裝束,因為開始就是在校園裏歡騰慶祝,很多人穿著睡衣,披件大衣,甚至有的隨便裹個毛毯子就下樓了,出宿舍樓聚集到路邊和操場,突然決定出去遊行,隊伍立即就開拔,許多人來不及回去穿好衣服,又生怕給遊行隊伍拉下,所以隊伍中穿啥的都有:有裏麵線衣線褲,外麵穿棉大衣的,有裏麵有啥不好說,外麵裹棉被、披毛毯、圍花床單的,還有不少人腳下是光著腳丫子,拖拉著一雙拖鞋的。十一月的哈爾濱,深秋初冬,夜裏幾近零度,記得圍花床單的那位後來冷得把身子腦袋都包了起來,“絲絲哈哈“地光露出倆眼睛……大夥此刻展開一下想象力吧,還記得電影《南征北戰》裏國民黨殘兵敗將潰敗在路邊上走的場景嗎?

    一晃三十五年過去了。浪跡天涯,足球也看得少了。但畢竟,俺熱血年青過,也曾瘋狂地愛過中國足球一把。

    中國足球,啥時能讓俺像當年那樣,再瘋狂地愛你一把?

   (完)
     2016年9月13日於楓葉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