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散人

以前寫過日記,給自己看。如今弄個博客,給自己也給大家看。世界真奇妙!
個人資料
正文

漫話三線廠 (2) (來自於貴州小辣椒的博客)

(2013-02-03 10:03:42) 下一個

**********
特此聲明:此文來自於貴州小辣椒的博客,收錄在此,紀念“三線”和有“三線情結”的網友
**********

漫話三線廠(2)

——過春節

(貴州小辣椒)

        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各個地方的習俗都很不相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造就了風格迥異的文化。我們這些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佬,自然是要南北交融一下,過出我們風格別樣的春節。

        我們的風格比較偏向北方的春節,你能想象一群生活在貴州的人每年春節坐在炕頭兒上包餃子守歲嗎?

        我們家超級講究北方傳統,大年三十兒一早,姥爺和舅舅們就把買來的紅紅的對聯和福字兒到處貼,所有的門都要貼,還要掛紅紅的大燈籠,喜氣洋洋的氣氛一下就飛出來了。接下來就要準備開始做好多好多的菜,雞鴨魚肉俱全,因為我們最重要的年飯就要開始了!這頓飯要做得很多,菜的數量一定要成雙數,比如十八、二十八個菜,而且一定要剩很多,這些菜要一直吃到大年初五呢。姥姥說過年的時候,三十兒晚上包完餃子以後,一直到初五之前都不能再動刀,至於為什麽,說心裏話,我一直都非常非常想知道,但是長輩都像秘密約好了一樣,全都會回答說:“不許亂問!不行就是不行。”“哦”,我是個乖孩子,所以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什麽。像這樣的奇怪講究還有很多的,比如燈籠要是不小心熄滅了一定不能說;不能關燈,所有的燈都要開到守歲之後;所有不吉利的話都不能說;打壞個碗碟一定要大喊“歲歲平安”;吃餃子一定不能數個數……您也別問為什麽了,因為這是規矩,嗬嗬。

        到了下午四點,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超級超級豐盛的年飯開始啦!凡是能聚在一起的親戚都盡量趕過來聚在一起。吃飯之前要放鞭炮,表示宣布正式開始過年啦! 四點一到,就能聽到左鄰右舍乒乒乓乓的響個不停,這時候,姥爺大人就要宣布了:“從現在開始就過年了啊!小孩兒不許哭鬧了,也不許亂說話了!”

        姥爺非常喜歡放鞭炮,每年都會買很多,尤其是三十兒下午四點和晚上十二點這兩掛,簡直是非常非常重要,這兩掛鞭炮要是放得酣暢淋漓比別人家的響,整個新年就會增色不少,姥爺也會特別高興。 這兩掛鞭炮還很有講究呢, 下午的不用太長,代表著宣布正式開始過年。晚上十二點那一掛一定要能有多響就有多響,能有多長就有多長,長輩說,這樣神仙才會被迎進門。家家戶戶乒乒乓、叮叮當,這個時候小孩子要捂住耳朵,麵對麵說話都隻看著嘴巴在動,根本聽不見,想打電話嗎?沒門兒! 為了保證鞭炮又響又脆,這裏還很有技術含量呢,姥爺會從早上起來就把一大堆鞭炮放在火炕上,把潮氣烤幹,拆的時候也要小心翼翼,千萬不能斷開,通常這件事情都是姥爺和舅舅做。小孩子堅決不許碰那兩個寶貝,姥姥會說:“別碰哦,碰響了可不得了!!”

        吃過年飯,家裏所有的女人就全體動員起來,準備包餃子了。這些餃子也是一樣,包很多很多,一直吃到初五。一大盆麵,一大盆餡兒,洗臉的那種搪瓷盆,然後一個一米多寬的大麵板,往炕上一放,絕對豪放派作風。從六七點一直包到晚上十一點多,姥姥功力深厚,一個人擀皮,供得上五六個快手,作業完畢的時候,全體包得胳膊腿兒都麻了。腿兒麻是因為在炕上坐久了。

       貴州當地人是不吃餃子的,他們吃一種像年糕一樣的東西,裏麵有豆腐和辣椒做的鹹餡兒,叫年粑,一個一個半月形的小餅餅放在炭火盆上烤得鼓鼓香香黃黃的,很好吃。我隻很少幾次在貴州的同學家裏吃過那個,我們是不做那個的,我們當然是吃餃子啦!我最喜歡吃餃子了,因為那裏有親情的味道,有家的味道。我們家的芹菜餡兒餃子超級好吃,出來以後根本就吃不到那個味兒。還有姥爺的獨門秘技,用自己積的酸菜包的酸菜餡兒蒸餃,餡兒大皮兒薄,淡淡的黃透著點兒油亮,還不膩,那叫一個香呀……唉呦呦,寫到這裏我都不行了……窒息一分鍾……

        對了,還是先岔開個話茬兒說說炕的事兒,你一定很奇怪為啥貴州會有這個東西吧。貴州的冬天最低氣溫也就零下一兩度,但是卻特別潮濕陰冷難過,毛毛細雨差不多下一整個冬天,穿多少衣服都覺得冷,因為身上衣服、床上被子都是潮的,洗完甩幹過的毛衣掛一個星期都發酸臭了也還是濕的。大部分的南方都沒有暖氣,貴州也一樣,貴州人當地人是不會弄炕的,他們烤炭火盆兒或者煤爐,一對人圍一圈烤著,順便往火裏丟一點地瓜、土豆什麽的,或者烤年粑。我們家的炕是自己用磚頭砌的,大家都燒煤爐,所以燒炕也是很順便的事情,爐子裏多一個口就是了。這個絕對是我們這些北方佬帶過去的東西,陸陸續續好多貴州同胞看這個不錯,也紛紛找相熟的北方人幫忙砌炕。有了這個東西,冬天就好過多了,可以用來烤幹衣服被子,從外麵回來哆哆嗦嗦往炕上一鑽,一會兒就暖和了,熱熱的在屁股底下傳上來,真是特別的舒服。而且一家人在炕上說說笑笑,吃飯打牌看電視,實在沒得玩了,小孩子上去打個滾兒都行……哈哈,人類還真是相當聰明的一種動物呀,炕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呦。

        話題拉回來,還是繼續說過年。初一到初五,工廠裏會搞一些春節遊藝會之類的活動,職工帶著孩子去猜謎、打球、射氣球、扔飛鏢、扭秧歌什麽的,有獎品拿,我們家每年都能拿一堆毛巾肥皂牙刷手套什麽的。剩下就沒什麽好玩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比較無聊,吃,大人們走走親戚,打牌打麻將,小孩子跑出去揀別人放過的掛鞭堆裏那些沒燃的鞭炮來放。我是不敢放鞭炮的,因為四歲的時候放魔術彈被火從後邊冒出來燒傷了手,就再也不敢動那個了,家裏人都說我膽子小,可我到現在都好像還記得那時候手上塗著藥火辣辣的疼,躺在床上哭的情形呢,一點鞭炮手就抖得厲害,不過我也不敢跟別人說,因為怕人家笑我,我就說不喜歡放鞭炮,哈哈。工廠裏的電視站會每天放兩三個鍾頭的錄像,都是很老的片子,不過總比沒有強。初二初三,村子寨子裏的農民會成群的跑到工廠裏來,好像趕場一樣,滿街都是農民,挺嚇人的,我們稱之為“農民起義”。這時候的他們絕對不做生意,就是買吃的、玩兒,到處逛。工廠裏有啥可逛呢,僅有的幾個私營小商店什麽的,對他們來說都好像很新鮮的樣子,對於他們來說,好像來工廠,也是進城吧。農民生活得真不容易。

       初五早上放過炮吃過餃子吃過以後,年就算過完了,該幹啥幹啥,除了地上的鞭炮紙以外,就又變得安安靜靜了。這個地方總是那麽安靜,半天聽不到一點車的聲音,習慣了這種安靜以至於初到北京我都覺得吵得腦袋疼,睡不安穩。現在每年再回去的時候都覺得好像腦袋裏的喧囂嘈雜在往外冒一樣,一片澄寧的天地,絕對是淨化身心的好地方,不過常年處在這種寂靜中,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靜得可怕,寂寞的想自殺呦。

       反正,不管在什麽地方,小孩子眼裏的春節總是很開心快樂的,放鞭炮,吃餃子,看春節晚會都很好玩,現在長大了,一點感覺都沒了。唯一就是惦念著那一份親情,惦記著姥姥姥爺,他們的皺紋又多了嗎?爸爸媽媽身體都還好嗎?但是工作的原因,今年過年又回不去了,看著同事們一個個準備回家的興奮,心裏空蕩蕩的。

       得了,今天不說了,好好的事情卻被我說得傷感起來了。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水打沙灘沒有坑 回複 悄悄話 那會兒,北京到我們這裏出差的或來探親的老說,你們這裏多好,冬天還有韭菜可以包餃子,我們這裏人說那咱們就換換。。。。

我們廠的食堂的麵食現在還時當地一絕,從網上看現在都市場化了,麵向當地全社會開放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