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朋友介紹我來到博客欄目﹐於是姑妄試試筆﹐看自己是不是這塊料。曾聽人雲﹐弄斧
正文

夢繞江南

(2008-09-24 09:56:28) 下一個
夢繞江南

中國人,誰不知道江南呢?但凡學過一點中國古典文學的人,誰不知道“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首詩及其所概括的那個錦繡江南呢?

大概是從南北朝開始,江南就一直是中國最富庶繁華的地區,是中國最豐饒的魚米之鄉。天下財賦,大半出於江南。 除了“錦繡中華”這個特定詞組,中國各地區中,似乎隻有江南才配得上“錦繡”二字。

江南文化代表了中國精致文化的極致。在中國人心目中,江南實在是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江南的園林,有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曲徑通幽,風景如畫;江南的女子,秀麗溫婉,婀娜多姿,美豔如仙,柔情似水;江南的才子,或下筆千言,倚馬可待,或龍飛鳳舞,佳作立成;江南的食物,製作考究,精致可口;江南的餐具茶具,小巧玲瓏,精美雅致,賞心悅目;江南的評彈,由錦心繡口的江南女子唱得清脆甘甜,珠圓玉潤;江南的滬劇,唱腔柔婉,九曲回腸,適合抒發似水柔情,往往使女士們柔腸寸斷。 江南有“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倥濛雨亦奇”的西子湖,有雲纏霧繞, 冠絕天下的黃山奇峰,有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明珠太湖,有味道醇厚,清香悠 遠的杭州龍井。 江南還有綠樹掩映,青磚白牆青瓦的村落,有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 油菜花和碧綠的稻田,更有那如絲如帶,縱橫交錯的溝渠河汊。 江南產生過那麽 多下筆生花的的文人才士,和那麽多閉月羞花的知名美女,留下了那麽多千古流傳,令後人歎息不已的愛情故事, 以及那麽多膾炙人口的美麗詞章。連江南人的說 話,都是那麽柔軟動聽,以致於有句笑話說,連江南人吵架,北方人聽起來都象 是在談情說愛。

江南是如此美妙,使無數文人雅士為之折腰。古人描述江南的名句數不勝數,如: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絮, 群鶯亂飛;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等等。大概最有名,最簡練的幾個字,要數脫胎於“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杏花春雨江南”了。這些詩詞歌賦,更增加了江南的魅力,可謂錦上添花。

江南是如此地富有魅力,江南文化是如此地講究品味,以至於在中國人心目中,但凡是雅致,精巧,考究,溫柔,才子佳人,大都是同江南聯係在一起。唐伯虎點秋香,無論是否實有其事,背景一定是在江南;那篇如情似夢,以孤篇而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盡管通篇未提所描述的地點,但那美麗的題目已經暗示,那一定是江南的春江水,江南的花月夜;嫋娜風流的林妹妹自然是江南女子;而無論紅學專家們如何考證大觀園的原型,在人們的想象裏,紅樓夢裏那些個淒惋的愛情故事應該發生在江南;就連發生在山西的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也常被人誤以為發生在江南。 看看崔鶯鶯寫的詩句: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就明白,這樣的誤會不難理解,因為這樣的情愫,放在江南,真是再合適不過;七仙女與董永的故事,我隻看過電影,不知源於何處,但總感覺,七仙女之所以願意下凡到人間生活,不僅是愛上了董永,更是因為愛上了那一方水土。那一方水土自然應該是在江南, 在一個類似周 莊的地方。

江南這兩個字的優美意象及豐富內容,又豈是“South of the Yantze River 所能涵蓋?

我雖然沒有生長在江南,但也不知是從哪年起,就開始對江南心向往之,希望能親身領略江南的“三秋桂子,十裏荷花”,錢塘怒潮,蘇堤春曉,可惜至今未能如願。雖然後來也曾到過蘇州,無錫,宜興等地,得以略窺江南文化之門戶,但總覺得浮光略影地看,不能盡江南文化之精華,不能深刻體會江南文化之神韻。我的願望是,退休之後,在江南尋找一個山清水秀,遠離塵囂,不曾被都市或工業汙染的古老的小村鎮,安安靜靜地生活幾年,其間可以細細品味江南的生活,江南的文化,並可以到周邊地區廣為遊覽。可以 吃一吃農家飯,幹一幹農家活,嚐一嚐農家樂,甚至還可以 輔導幾個農家子弟,交一些農家朋友。不敢奢望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但能做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也算是不負此生。如果感覺不錯,也不妨終老於斯。

但不知哪年哪月才可以圓我暢遊江南的美夢?

雖然總是在夢想暢遊江南,但心裏也在隱隱約約地擔心:江南,還是我心中憧憬的錦繡江南嗎?那裏的水可還是清澈見底,“江作青羅帶”?那裏的山可還是一片翠綠, “山為碧玉簪”?那裏的百姓可還是“衣冠簡樸古風存”?那裏的村落可還是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那裏星羅棋布的古鎮,古城,以及它們那些悠遠古老的石板街可還是保存完好?可還是能展示曆史的厚重與滄桑?可還是仍舊古意盎然?那裏的生活節奏可還是“岩上無心雲相逐”,舒緩而又悠長?那裏的女孩子可還是“淩波仙子靜中芳,也帶微紅學醉妝”,清純水靈,嬌羞可人?

人們旅遊,常能看到令人喜出望外之景致,蓋風景人情確有不可言傳之處;但也有不少地方,使得遊客興味索然,把心中原有的美好想象破壞殆盡;興味索然之後,是深深的遺憾。遺憾的是倘若早知如此,倒還不如不來。如果不來, 則心中還保有一塊聖土,一段聖潔的情思,一個美好的憧憬, 一個 優美的意象。古人雲,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我之於江南,也有這種情結,雖然我的故鄉不在江南。

江南,讓我夢牽魂繞的詩意江南,錦繡江南,翡翠江南,清麗江南,典雅江南,等我圓夢之時,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完)

作者後記:江南美景遭到汙染破壞的事,時有所聞,聞之而不免悵恨。撫今追昔,臨風懷想。感憤之餘,因作此文,以誌懷舊之情, 兼抒不平之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