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中文(古代中國有沒有普通話?)
(2008-09-24 10:04:53)
下一個
閑話中文(古代中國有沒有普通話?)
未出國前,泡在中國文化裏,自以為對中國十分了解。出國後才感覺,從另一種文化中反觀中國,反而看得更清楚,似乎有一種全新的認識,這倒不全是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更是因為耳濡目染的美國現實 使你不由自主地同中國的情況時時作比較。他老人家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有了鑒別自然也就提高了認識。真可謂要識中國真麵目,還得跑到美國來。
即以大家天天用,天天講的中文來說,到美國以後,才更感覺到其特殊之處。
在我看來,中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穩定性。
首先是句法的穩定。當代漢語的主要結構,基本上是古已有之。比如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同今天的大白話,簡直沒有絲毫差別,人人聽得懂, 讀得懂。孔子生活在2500年之前,略早於柏拉圖。今日的希臘人乃至歐洲人能讀懂柏拉圖原著的,據說不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字義的穩定。 漢語誕生數千年,大部分字的基本意思沿用至今 (當然,有些基本字的意義上又衍生出新的字義)。比如上述孔子兩句話中的每一個字的基本的意思,至今沒有改變。
第三是字體結構的穩定。從圖畫到大篆到小篆,到隸書再到楷書,均有規律可循。每一個字,均有源可溯,有根可追,其書寫形式的變化,都遵循中文字體演化的一般規律。其內部結構,也是曆經數千年而基本不變。
正因為上述的穩定,才使得天南海北,古往今來的中國人,不管其方言有多麽晦澀難懂,總可以通過書麵語言以及當時可能流行的普通話來交流。
上述的穩定還使得中文成為目前唯一正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而其他古老的語言,均已作古,僅僅保留在各種典籍中。中文可謂是“活化石”。
也是因為上述的諸多穩定,才使得現代中國人,隻要稍加訓練,即可讀懂最古老的中文典籍。就連小學生,都能把千年以前的唐詩,甚至兩千年前的西漢詩歌,讀得琅琅上口。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比如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當今的小學生讀這兩首詩,並不感覺兩首詩的寫作年代有近千年的差別。中國的小學生,甚至可以讀懂更古老的詩歌,比如詩經中的某些篇章,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歸兮,雨雪霏霏。詩經可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而相比之下,當今的英美人士,要讀懂莎士比亞,據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尚未見到論者論及中文發音的穩定。雖然不易考證,但我感覺,漢語的古音同現在相比,應該沒有太大差別,否則我們讀古詩又怎能如此押韻呢?
由此想到,我們的讀音,乃是基於古代的發音。而古代的發音,有無一個通行的標準?換句話說,古代有沒有普通話?我認為有。
中國古時候,就已經統治了巨大的國土。在當時的交通及通訊極其不便的條件下,倘若沒有一種統一的,容易溝通的語言,這種統治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想來古代也應該有古代的普通話。這種普通話至少應該在文化階層及官場中流行,才能維持帝國龐大統治機器的運作, 也才能使文化得以比較順利地傳承。英文中的Mandarin, 指的是中國清朝末期的官話。但實際上普通話在數千年前就應該已經存在。遠的不說,即以有宋一代完人,籍貫在蘇州的範仲淹來說,倘若他講一口吳儂軟語,在朝廷上向生在河南的皇帝麵折庭爭,皇帝是一定無法聽懂的,其結果是他也就無從成就其功名。福州人林則徐如果向鹹豐皇帝講閩南話,則一定不能成就其虎門硝煙的業績,因為如果皇帝聽不懂他講的話,想來不至於派他欽差。對閩南話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閩南話有多難懂。廣西人張九齡如果不講普通話,豈能成為唐朝一代名相?海南人海瑞如果隻講海南話, 又豈能成其千古盛名?
實際上,普通話的流行,應當遠早於宋代,說不定也是“古已有之”。比如,以中國文化發展的頂峰時代--戰國時代來說,沒有普通話,專家學者又如何能夠百家爭鳴? 齊國臨淄稷下學宮人才濟濟,極一時之盛,以學者之間的論難和辯論著稱於世,還從來沒見過互相聽不懂的記載。
我們學到的曆史,列舉秦始皇的功勞之一,是統一了文字,所謂書同文。我一直感興趣的是,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春秋戰國時代人們使用的是什麽語言?從
後來的考古成果來看,秦始皇似乎並沒有對文字作大的改動。當今使用的漢字,許多可以追溯到殷墟的甲骨文及金文。而躲過秦火的孔子宅邸中的古籍,後人也都能讀懂。由此想來,秦始皇大概也隻是把一些各地書寫形式有較大差別的字(數量應該不會太多)統一了一下。他的書同文的功勞,至少不應該過於誇大。
秦始皇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是最需要雄辯的時代。 當時靠口才與韜略獵取功名利祿的人數量很多,給後人留下的故事也很多。當時的說客與策士憑兩片不爛之舌,以及所學到的帝王之術以及縱橫之術,周遊列國,目標直指王侯將相。他們的一張利口,有極強的煽動性。可以口似懸河,滔滔不絕, 也可以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如蘇秦遊說六國的君主,謀略既被采用,得以成功地佩戴六國相印,出行時前呼後擁,國君們對他高接遠送。 他取得這樣的成功,全憑一張嘴,倘若靠翻譯,則效果能如此顯著?我很懷疑。從未聽說某某說客還需要帶個翻譯。伍子胥同孫子帶兵伐楚,為父報仇,楚國大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救,如此軍國大事,也沒聽說他帶翻譯。因此,申包胥雖是楚國人,他在秦廷講的語言,一定是地處西陲的秦王能聽懂的語言。就連孔子周遊列國,也沒有聽說過需要翻譯。他的三千弟子裏,也從未聽說過有擅長翻譯的人才。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荊柯刺秦王時,隻帶了秦午陽一個人,而就連這唯一的幫手,也被阻止在殿外。 我們可以相信,荊柯向秦始皇作自我介紹並展示地圖時,沒有翻譯在場。始於四方,不辱君命,大概第一條要求是能講普通話。
當時各地誠然有方言,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邊緣地區尚處於蠻荒地帶,很可能當時的方言比現在更難懂。否則,就不會有那句成語:不入齊國,焉學齊語?齊國的地理範圍,大概在今天的山東一帶,在古時候和今天都屬於發達地區。大家知道,今天的山東話並不難懂,有些相聲演員不必到山東就能把山東話講得維妙維肖。但在當時,要跑到山東才能學山東話,可見當時的方言比今天更難懂。方言之更難懂,才使得普通話更其必要。沒有普通話,來自各國各地的學子,學者以及官員就要依靠要到對方的國家才能學會的語言來交流,則勢必大家都要花費畢生精力來學習各地方言,哪裏會有精力來做其他事情?
合理的推論隻能是,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普通話。
中文不僅超強穩定,而且因其象形,還是一種極其優美的文字。我在費城獨立廳看到的獨立宣言原件,其書法也挺漂亮,但仍然遠遠不能同中文的書法相比。究其原因,是因為英語不是象形文字。比如一個“雨”字的瀟灑及萬千詩意,又豈是四個字母所能傳達?
語言的穩定,想來促進了中國的統一。試想,在東亞這片聯綿不斷的國土上,人們都屬於一種文化,使用一種文字,想脫離這一母體,自己鬧獨立,一定不容易。宋太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倘若南唐完全講不同的語言,他吞並南唐的興趣大概就會減少許多, 即便吞並了以後也未必能夠守得住,因為如果沒有共同的語言,其離心力一定很強。假如台灣人民都講荷蘭語,則中國政府統一兩岸的願望至少沒有現在那麽強烈。
中文的穩定與優美也應該促進了中國領土的擴張。試想一片蠻荒之地的住民,原本沒有文字,一旦接觸到這麽發達的文化,如此優美的文字,如此高雅的書法,如此美妙的詩歌文章,又豈能輕易舍棄?久而久之,就被中國文化所同化,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當年金國同宋朝為敵,金國倔起的初期,沒有自己的書麵文字,人民彪悍無比,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其統治階層一接觸中國文化,立刻被深深的吸引,從皇帝到大臣,沉迷於中國的詩詞歌賦,乃至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金國後來的滅亡,同其喪失當年馬上精神有直接關係。例如篡權奪位的完顏亮,雖係一亂世梟雄,其中文造詣也有相當水平。比如他寫的詩:萬裏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岸,立馬吳山第一峰。至少你看不出來是一個其祖父輩尚不懂中文的“蠻夷”所寫。金國在滅亡之前,文化上就已經被同化。就說日本吧。當年從中國全盤進口了中國文字,盡管在此之後獨立發展了一千多年,卻仍然離不開中文。一些重要的法律文件,還需要中文來書寫,以保證不產生歧義。當年在印第安納大學看到某日本大學的一則招聘廣告,除了少許語氣詞以外,全是用中文字寫就,我沒有學過日文,卻可以完全讀懂。在日本住旅館時,看日本新聞,看字幕至少知道在報導什麽內容,有些甚至可以看懂其來龍去脈。日本韓國如果不是同中國隔海或交通不便,也許早已成了中國的一部分。
拚音文字比中文的確方便。比如讀音同書寫大致一致,易學易寫。甚至隻要會說就能寫出來。但讀音一改變,書寫也就隨著變。因而歐洲分裂出那麽多語言,也就隨之分裂成那麽多國家。倘若歐洲有類似中文的文字,歐洲也不至於四分五裂,以至於到如今才能統一貨幣 (當然,由此產生的文化豐富性,也許是一件好事)。
優美的中文不僅折服並同化了邊陲蠻荒之人,就連生於中國文化之中的許多古今文士也仍然為之折腰,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從古到今,多少人讀古書,寫詩詞歌賦,寫文章,白首窮經,不僅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及顏如玉,中文本身的趣味,當也是促使文士投身其中的原因之一。紅樓夢中描寫的金陵諸釵設海棠詩社,賦菊花詩會,就純粹是為了遊戲與消遣,沒有功利的目的。林語堂批評古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文字遊戲上(包括作詩寫文章),以至於沒有精力研究科技。此話有道理, 我也認為文字的魅力,是文士不願他顧的原因之一。但從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來講,文字遊戲並沒有什麽不好。文字遊戲畢竟是一種遊戲。兒童快樂是因為做遊戲,成人又何嚐不可有自己的遊戲?更何況,文字遊戲畢竟是高雅的遊戲,不比吃喝嫖賭吸毒好得多?
從另一方麵說,倘若中國從戰國時代就開始發展科技,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速度,中國固然是強盛了,世界上也許隻剩下中國一個國家---真正的日不落帝國,然而地球上的文化生活將遠沒有如今豐富,而地球本身恐怕也早已糟蹋殆盡,不複適合人類居住,李白杜甫也就不至於留下那麽多優美的詩歌,而我們今日恐怕隻能到外星求生存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