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薺菜

(2022-08-24 10:10:30) 下一個

貴妃磨墨,力士脫靴。就因了這一脫靴,高力士或也沾了太白的神氣。覽宋人筆記,中錄有高力士的一首詩:“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貴賤雖不同,氣味故常在”,說的是薺菜。

薺菜,雖非稀世,卻是珍品。一些地方又呼為“地米菜”,竟是可以活人的意思。在我們江南,幾乎人人識得的野菜,除了馬蘭頭,便是薺菜。雖然都是沁人心脾的東西,我卻以為薺菜尤勝。無論是涼拌,熱炒,煮羹,作餡,均極甘美。特別是那掩飾不住的異香,不拘在哪裏,你都能把它發現出來。

薺菜的采擷並不難。隻要按時當令,漫坡陋地,田間路旁以至房前屋後,都容易找得到。我見過的最好的薺菜,是在我的山東老家。小時候常回去探望爺爺奶奶,奶奶便領我去剜薺菜。也不知道為什麽,塋盤裏的薺菜總是最好最大的,鋪張開來多有碗口大,一會兒就能剜一大籃子。我尤其喜歡薺菜根,所以薺菜都是連根的,洗淨了不讓切,奶奶和上玉米麵,給我熬黏粥。

中國人食薺菜,正不知有多少年。『詩經』有雲:“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既知“如薺”,可見是吃了一些日子的。到了唐時長安城裏,薺菜已是論斤作兩地賣了。後世文人讚薺菜的文字時或有見,食薺便張揚得成了一件雅事,以至東坡也“時繞麥田求野薺”。不過,高力士畢竟算不得雅人。

高力士幼時入宮,一生沉浮。晚年因李輔國構陷,遭竄於黔中。行到巫州,看見滿山遍野的薺菜,在京城是人競於市,在這裏卻無人問津,忽有所悟,生出一些感慨來,有點辛酸,也有點拽,但是不算太糊塗。他這一輩子,對玄宗還是忠心耿耿的。



------------------


注:『舊唐書』中高力士傳所載的這首詩略有不同:“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