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百年重慶

(2019-01-21 13:15:23) 下一個

1898年,四川,重慶府的城牆。伊莎貝拉·伯德女士(英)/攝。

重慶是我國的直轄市,是長江上遊地區經濟、金融、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繼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

1898年,重慶府海關的警衛士兵。

1910年,重慶朝天門,木船在江邊停靠,人們赤著上身在碼頭上辛勤勞作,挑起扁擔運送貨物。

1917年,四川省萬縣萬州橋。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萬縣現在叫萬州,已經從四川劃歸重慶管轄,就是現在的重慶萬州區。

1917年,重慶,人們在做煤塊。美國著名中國專家,社會經濟學家Sidney David Gamble/攝。

1917年,重慶江邊挑水人。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20世紀初的重慶城沒有自來水,吃水、用水全靠挑夫、擔水工供應。重慶挑水夫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成群的挑水夫爬坡上坎,以此賣水養家糊口。

1917年,銅梁安居鎮(今重慶銅梁區),踩水車和背背簍小男孩。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1917年,銅梁安居鎮(今重慶銅梁區),紡線的婦人。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1917年,重慶,敲鼓。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1934年,重慶,山城街道上來往的行人。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到達重慶。

1939年5月,五一勞動節,重慶舉行國民公約宣誓典禮,矢誌抗戰救國。

圖為《新華日報》發動勞工組織主導群眾集會。

1940年,重慶,3個兒童。哈裏森·福爾曼/攝。

抗戰時期,重慶的挑水夫。

1940年,重慶,紡織廠女工。哈裏森·福爾曼/攝。

1940年3月31日,重慶,民國最有權勢的宋氏三姐妹再次聚首。

1941年11月14日,重慶,被日軍轟炸的幾成廢墟的街道。哈裏森·福爾曼/攝。

1941年11月17日,重慶,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全會的與會者。哈裏森·福爾曼/攝。

1941年,重慶,周恩來。卡爾·邁登斯/攝,大約拍攝於1940-1941年。

周正在為“皖南事變”題寫“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前五個字。

抗戰時期,重慶,珊瑚壩機場的近景。

重慶,在城市的廢墟中繼續營業的國民酒家。卡爾·邁登斯/攝,大約拍攝於1940-1941年。

撤離到重慶避難的人員,正在進城。哈裏森·福爾曼/攝,大約拍攝於1941-1942年之間。

重慶,長江沿途的竹窩棚。哈裏森·福爾曼/攝,大約拍攝於1941-1942年之間。

1941年,重慶,商業區的店鋪招牌。哈裏森·福爾曼/攝。

重慶,新娘和新郎在集體婚禮儀式上對拜。哈裏森·福爾曼/攝,大約拍攝於1941-1942年之間。

重慶,集體婚禮儀式上的一位新娘。哈裏森·福爾曼/攝,大約拍攝於1941-1942年之間。

重慶,一名警察。哈裏森·福爾曼/攝,大約拍攝於1941-1942年之間。

1945年,重慶,香煙攤。

1941年5月,重慶,被日軍敵機炸毀的房屋。

1942年,重慶,蔣介石。此時抗戰已經進入僵持狀態。

1942年,重慶高炮團國軍士兵。

1942年,重慶,菜販和苦力們通過重慶的南紀門。

1943年,國民政府修改《兵役法》,明確實行征兵製,並鼓勵青年學生參軍。圖為1943年,重慶入伍青年在進行身體檢查。

1943年,重慶朝天門,人潮湧動的挑夫、行人們正在石台階上行走。

1943年,重慶,一處香港人開設的裁縫鋪。當時大量的國民黨官員和富商湧入重慶,帶動了重慶的經濟繁華。

1940年代,重慶,浮圖關公園大門。

1944年,重慶,女工進入廠內上班。

1944年,重慶,重建的建國銀行。這裏就是今天民族路往朝天門方向十字路口的小廣場所在的位置——民族路2號。

1945年,重慶和談期間,蔣介石和毛澤東在一次宴會上互相敬酒,這是中國現代史最大的飯局。

1945年,重慶,"下半城"全景。

1945年8月,重慶,小販街市。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8月,重慶,通貨膨脹使得紙幣嚴重貶值,一個女孩抱著一大堆不值錢的紙幣。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8月,重慶,擺地攤賣美國香煙的小販。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8月,重慶,美軍士兵在鍾表店購買鬧鍾。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8月,重慶,苦力勞工領工資。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慶祝抗戰勝利,市民舉著同盟國四位領袖的頭像旗幟慶祝抗戰勝利。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慶祝抗戰勝利,蔣介石穿著軍裝與市民同慶。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重慶談判期間的毛澤東。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與蔣介石及美國大使帕特裏克·赫爾利合影。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11月,重慶,蔣介石和宋美齡坐在自己家的客廳裏。 傑克·威爾克斯/攝。

1950年代,重慶朝天門纜車。

1944年7月,茅以升主持設計了重慶朝天門望龍門纜車。

纜車於1945年4月竣工,當年5月16日通車運行。纜車通車是當年轟動重慶的大事,一時萬人空巷,很多重慶市民都擠到這裏乘坐纜車。

1945年9月,重慶,擁擠的公共汽車。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唯一大戲院, 人們排隊等候看電影。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長江堤岸上的民居。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重慶,一處地道的川菜館,師傅們正在忙碌著。

1945年9月,重慶,滑竿轎子。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化龍橋,臨江的重慶景象。威廉·迪柏/攝。

1945年,重慶街景。威廉·迪柏/攝。

1945年,重慶的居民區。威廉·迪柏/攝。

1945年9月,重慶,布匹市場。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中產階層一對夫妻(左)在家門前和兩個仆人合影。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政府公務人員譚泉宇與妻子收拾行李準備搬家。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長江岸邊用泥巴和竹子修建的民居。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重慶,洪崖洞。

1945年,重慶,水碼頭。

1946年3月,四川萬縣萬州橋。凱塞爾(美)/攝。

萬縣位於長江上遊地區、重慶東北部,處三峽庫區腹心,屬長江上遊區域中心城市。現在叫萬州,已經從四川劃歸重慶管轄,就是現在的重慶萬州區。

1947年,重慶,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合影照。

抗戰時期,重慶,小什字。從朝天門往上走就是小什字,解放前小什字是比較鬧熱的,這裏有許多大的銀行、當鋪。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

解放後,中共重慶市委八號樓。

1950年代,重慶西南大學校門。

1958年,重慶,上清寺電車站。

1959年,重慶碼頭。

1959年,重慶朝天門,重慶港客運站,這是當時標誌性高層建築。

1960年代,重慶七星崗,重慶賓館。

1960年,重慶,和平公寓。

1970年代,重慶,人民大禮堂。

1970年代,重慶,朝天門夜景。

1970年代,重慶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全玉璽/攝。

1980年,重慶,公園裏的姑娘。布魯諾·巴貝/攝。

1980年代,重慶纜車。

1980年代,重慶,解放碑。

1982年,重慶,人民大禮堂。

1980年代,重慶解放碑。

1982年,重慶,石門大橋。

1982年,重慶,當時最高大樓會仙樓賓館開業。

1980年代初,國泰電影院,那時候叫和平電影院。

1983年,重慶,菜園壩纜車。

1984年5月,重慶大坪電信大樓。鄧洪秀/攝。

2015年4月,當年的電信主樓尚在,隻是重新裝修了再加了個尖頂。鄧洪秀/攝。

後麵的高層玻璃樓房為原七牌坊幾次拆遷後今年建成的“英利國際”大廈,右邊高樓為單巷子拆遷後修的小區住宅。

1984年10月,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鄧洪秀/攝。

當時長江大橋上車輛仍稀稀拉拉,幾輛貨車、公交車,一輛蘇式吉普車,很少轎車。南岸剛開始開發,還沒什麽像樣的建築。

2015年4月,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及南岸高層建築。

當年的“四川長江第一公路大橋”,隨著車流量不斷增加,交通擁堵現象嚴重。

為緩解交通堵塞,在原大橋旁又建了一座複線橋;原來南橋頭的兩座隧道的山頭被徹底鏟掉,使南坪與長江大橋實現無障礙連接。

1984年,重慶,朝天門纜車正式營業。

1984年4月,重慶嘉陵江大橋及江北地區。嘉陵江大橋北橋頭右邊即是當時出名的重鋼三廠。鄧洪秀/攝。

2015年4月14日,同一地方30年後重新拍攝的照片,重慶嘉陵江大橋及江北地區高樓林立、鱗次櫛比。鄧洪秀/攝。

1985年,重慶,較場口。

1980年代,重慶街景。

1987年,重慶渝中區七孔橋。

1980年代,重慶公交電車。

1983年,重慶,時髦青年。久保田博二/攝。

1988年,重慶,小朋友。Stan Godwyn(美)/攝。

1980年代,重慶南溫泉。全玉璽/攝。

1988年,重慶,曬衣服。Stan Godwyn(美)/攝。

1988年,重慶,南坪轉盤。

1980年代,波音737第一次降落在重慶白市驛機場。

1980年代,重慶,大霧中的長江索道。

1980年代,重慶渝中區,中山支路至枇杷山後街。

1988年,重慶,解放碑夜景。

1980年代,重慶,臨江門天橋,旁邊的魁星樓剛開建。

1980年代,重慶,解放碑好吃街"胖子媽鹵味店"可是遠近聞名的美食,是每一個老重慶人小時候的回憶。

1980年代,重慶渝中區,四方街。

1991年,重慶,兩路口夜景。

1990年代,重慶市客輪。

1990年代,重慶,解放碑街景。

1991年,重慶渝北。

1991年,重慶,大田灣體育場。

1991年,重慶江北區紅旗河溝轉盤。

1995年,重慶江北機場。

1990年代,重慶,石橋鋪轉盤。彭世良/攝。

21世紀的重慶石橋鋪轉盤。

1990年代中期,朝天門碼頭的棒棒們正在挑運貨物。

1990年代,重慶朝天門,兩江兩色。

1990年代,重慶時尚MM。

1990年代,重慶,解放碑八一路西段,好吃街入口。

1997年,重慶直轄之夜。

2000年左右,重慶,巴南魚洞老街。彭世良/攝。

2000年後的重慶江北嘴碼頭。

2001年,重慶,改造高安大橋。

2007年,修建中的白銀路。雷昱榮/攝。

1970年代,重慶九龍坡九渡口江邊,到對麵李家沱的人車往來都靠渡船。

2015年代,重慶九龍坡九渡口江邊,對麵李家沱高樓林立。

1976年2月,遠眺嘉陵江大橋。鄧洪秀/攝。

當時是重慶主城區兩江(長江、嘉陵江)上的第一座公路大橋也是唯一一座大橋(1966年建成通車,此前人車過江均靠汽輪船擺渡)。

當時的江北依稀可見一些低矮平房,九坑子到化龍橋一帶全是農村的莊稼地,上方遠處視力可及南岸的遠山。整個重慶沒有一座像樣的高層建築。

2015年4月,鄧洪秀同樣以嘉陵江大橋及電視塔為參照物拍下了這張照片。左下的嘉華大橋車輛熙來攘往,整座城市已為水泥森林所覆蓋。

如今的山城重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