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希特勒為何始終認為,人民愛戴自己?(轉載)

(2010-08-31 22:00:16) 下一個
希特勒為何始終認為,人民愛戴自己?

南風窗/胡平


  
  二戰後,人們常問:誕生過康德、黑格爾、歌德、貝多芬、馬克思、愛因斯坦等天才巨匠的一個偉大民族,怎麽會冒出以希特勒為代表的納粹這麽個毒焰四噴的怪物,又怎麽會將物質和精神雙重富有的猶太人放在戰爭的祭壇上大加屠戮?

  原因是多方麵的,從歐洲曆來存在的排猶主義到德國人把“一戰”的失敗歸罪於猶太共產主義,從法西斯利用德國無業青年對猶太富商的仇恨騙取選票到納粹當政後實行獨裁統治的需要,從希特勒宣揚的日耳曼種族優越論到旨在清除猶太人“東方存在”的侵略戰爭,從榨取猶太人財產和勞力為納粹經濟效力直至從肉體上將其消滅,這些立體的、多元的、變動的卻又貫串同一複仇主題的紛繁因素,誘惑、嗾使或呼喚著希特勒不斷地將猶太人作為德國人的國內外共同敵人來利用和處置。

  德國戰敗的替罪羊

  由於聖經故事的流傳,信仰基督教的人都知道是猶大出賣了耶穌,傳說猶太人是猶大的子孫,所以猶太人在“二戰”前一直被許多信教的人(這裏包括新教和舊教)視為異類。其次,由於歐洲人排斥猶太人,在很長時間裏地主階級是上層,猶太人並沒有土地,隻能經商,從事金融業、服務業或者投身藝術,很少從事別的職業。在17、18世紀一些歐洲文豪寫的小說裏,也常常把一些奸商寫成是猶太人,這亦造成其他族群許多人對於猶太人的敵視。此外,當時的猶太人散布於世界各地,普遍單獨成群而不能和當地社會融合,顯得比較特立獨行,不為當地族群所了解。

  1918年一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次年被迫簽署了割地賠款的《凡爾賽條約》。條款非常苛刻,德國當時所承受的屈辱,大約不在甲午戰爭後的中國之下。

  受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的影響,在德國西部巴伐利亞州的慕尼黑,成立了一個壽命短暫的慕尼黑蘇維埃共和國。這場革命是德國共產黨發動的,其最高領導人是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等人。這些共產黨領導人後來都被殺害,革命遭到鎮壓,革命“果實”也被“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民黨人,也就是後來的魏瑪共和國所“竊取”。但德國人仍把賬全算在共產黨人身上,當時的德國人特別是軍人,都非常氣憤,他們認為戰敗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共產黨在後方罷工、革命,向前方捅了一刀。

  1919年,納粹黨(即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在慕尼黑成立。自成立起,納粹黨的宣傳機器便有了猶太主義就是共產主義一說,它的理由是:馬克思是猶太人,李卜克內西、盧森堡是猶太人。從來就是俄國人口中絕對少數的猶太人,竟在俄國蘇維埃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中占了75%。納粹黨極力散布猶太人要奪權、要奪取全世界,有一個全球性的針對德國的猶太陰謀。

  此外,納粹黨散發的大量統計數字告訴國民——僅在柏林的近4900名律師中,就有3/4是猶太人。除了一個城市以外,在全德,每家戲院的老板或導演都是猶太人……納粹黨的宣傳材料中,從來沒有說明上千年來猶太人被禁止從事一些行業,而這正是他們會集中到某些行業裏的原因。這卻已經使許多德國人憤憤不平了,他們開始由衷地在公開場合高喊口號:“必須打敗猶太人!”

  基於“一戰”後的現狀,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隻是歐洲曆來排猶主義最集中的一次體現,希特勒借此實現了最成功的一次國內矛盾的轉移。

  法西斯奪權的口號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發動的“啤酒館暴動”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但希特勒在服刑8個多月後,走出蘭德斯堡監獄,他在獄中寫下了《我的奮鬥》。

  此後幾年,在工業化已經較發達的德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樂意加入當時納粹黨的外圍組織——褐衫隊。除了工作外,青年們幾乎一切時間都屬於褐衫隊。盡管如此,這時希特勒還無法靠選舉上台,1928年納粹黨隻獲得2.6%的選票。很多德國人仍不喜歡他——他的一小撮胡子像一塊剪得方正的黑色膏藥貼在上唇,聲音也尖尖的,顯得有幾分詭異。至於存在一個全球性的猶太陰謀,亦讓德國人民覺得離他們還很遙遠。一句話,雖然利用了青年,但直到1930年時為止,納粹黨在德國的政壇上,還隻是個小政黨。

  進入30年代後,美國華爾街股市的崩盤,所謂著名的“黑色星期一”,造成了全球經濟不景氣。世界農產品價格下跌,使得鄉間日益貧窮。1923~1924年期間,為償還《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戰敗國賠款,德國向美國借了巨額外債,此時被後者要求償還。德國成了當時世界上經濟最蕭條的國家,失業人口高達550萬人。當中產階級也感覺有些力不可支了,納粹黨的選票開始增加,他們還是提出同樣的口號:《凡爾賽條約》是罪行!要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權!要廢除馬克思主義!德國必須重生!他們的口號沒有改變,隻是更多的德國人現在聽起來感到悅耳。

  德國是“一戰”後開始實行民主製度的。在1931年德國許多城市的大街上,常常能夠看到觀點相互對峙的兩撥遊行隊伍。共產黨人的隊伍裏,紅旗飄飄,簇擁著馬克思、列寧的畫像,人們唱著一支名為《紅色的前線》的歌曲:我們要破壞中產階級/我們要打擊法西斯主義/在地平線上無產階級要抬起頭……”褐衫隊也乘坐在快速行駛的卡車上,他們舉納粹黨旗,揮右臂行納粹禮,高聲唱道:“我們遊行穿過城市/我們為希特勒而戰/我們要粉碎紅色的前線/褐衫隊走在大路上……”

  1932年,希特勒參加競選德國總統。納粹黨從漢莎航空公司包租了一架三引擎飛機,希特勒得以在7天內飛了20個城市。在高失業造成的舉國貧窮與絕望中,希特勒如一個強人出現了,他到處說:“隻要加入我們,我們就會解救你們!”他的演說總是在經久不息的雷動般的掌聲中結束。不久,於7月間舉行的總統選舉,希特勒得了1100萬張選票,興登堡得了1800萬張,但選舉結果表明,納粹黨已成了德國第一大黨,占有了總數37%的選票。

  現在隻有一個人可能阻擋希特勒的腳步,這就是興登堡總統。當興登堡8月13日接見希特勒時,希特勒咄咄逼人地要求出任總理。興登堡當場要助手寫下他反對的理由:他不能將國家政權交給一個這樣的黨,他們不代表大多數選民,且排斥異己,種族歧視,沒有包容心,缺乏紀律,多采用暴力。

  不同的壓力團體開始遊說興登堡。一些企業家,包括德國銀行總裁寫信給他,開門見山就說必須讓希特勒當總理。考慮到1930~1933年德國的情勢,失業的窮人不是加入共產黨,就是加入褐衫隊。他們認為還是加入褐衫隊好,國家社會主義是有一些缺點的好主義,是有一些好處的邪惡。軍隊的高級將領們也表示,在國家發生內亂時不足以既控製納粹黨與共產黨,又同時保護邊界……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總統任命希特勒出任總理。

  納粹黨人當晚在柏林舉行了盛大的火把遊行。

  希特勒獨裁的手腕

  有些沮喪的共產黨人很快地安慰自己,讓這個家夥上台也沒有關係,不要多久,德國人民就會發現他不行,而必須由我們上台。一些德國人則抱著善良的期待,以為在一個民主的政體裏,可以通過國會去控製希特勒。

  隻有一個興登堡在“一戰”時期的親密同僚陸登多將軍寫信給他指出:“我現在嚴肅地向你預言,這個邪惡的人,必將領著德國墜入深淵……”

  1933年時,許多德國人認為這是自己祖國開始崛起的神奇時刻,他們充滿了熱情。

  希特勒成為總理的12周後,猶太人的地位開始改變。羅姆領導的褐衫隊發動的一場場“街頭革命”,襲擊了所有猶太人的商店、企業。更嚴重的事發生在紐倫堡,猶太人被帶去運動場上,被迫去吃草,用牙齒去剪草。褐衫隊又焚毀一切當局認為有害的書籍,特別是猶太人寫的書。

  麵對國內日益彌漫起血腥味的社會生活,大多數德國人以為,這隻是臉上有塊刀疤、一看便有幾分匪氣的羅姆的褐衫隊的胡作非為,而希特勒並不知情;或者認為,既然是一場革命就不會那樣溫文而雅,震撼了歐洲的法國大革命中,政敵與貴族們被關進監牢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褐衫隊本想加入正規軍,其粗暴行徑卻使軍隊大多數官兵都恥於與其為伍。到了1934年,一直欣賞褐衫隊革命激情的希特勒,已感到請神容易送神難。此時,恰好黨衛軍領袖希姆萊因其在納粹黨內的地位比羅姆低,正在秘密計劃搞掉羅姆。他捏造了一份羅姆企圖叛變的材料,希特勒相信了,羅姆隨即在度假地被逮捕,兩天後遭處決。

  褐衫隊被整頓後,希特勒青年團得到了強化,與前者比起來,後者的文化層次較高,許多成員是大學生,對文化、藝術和文學有很濃的興趣,與此同時,又能背誦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準備一生都按照元首的意誌行事。到了1935年9月,全德已有190萬男青年和126萬女青年成為希特勒青年團團員。

  還讓軍方心存感激的是,希特勒上台後決心擴軍,他要平反《凡爾賽條約》的不正義,該條約限製德國不能擁有超過10萬人的軍隊。他大幅度提高軍事預算,以至於軍隊的高級將領們一開始不知道怎樣去花掉這筆錢。又逢興登堡突然去世,希特勒不但是總理,還一下成了國家元首,於是,軍隊決定向希特勒效忠,從上至下舉行了宣誓活動。誓詞是:以神明的名義,向德意誌帝國與德意誌人民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效忠,這是我們神聖的誓言。

  本是國家的軍隊一下變成了納粹黨的軍隊。

  元首崇拜的催化劑

  擴軍需要更多的飛機、大炮、坦克。舉國大修高速公路和顯示新德意誌帝國氣派的各種宏偉建築。希特勒還強調發展“人民車”、“停車場”、“自由貿易中心”、“公園”與“綠化區”的建設,全國實現了充分就業。現在全體國民都在賺錢,能吃飽肚子。希特勒青年團號召男女青年不分階級必須為人民為祖國勞動服務一段時間,在工廠或田野裏常掛的口號是:“人民高於一切,你卻微不足道。”希特勒對德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這樣評價:“德國是靠德國人民的愛前進的。”

  其實,這隻能說是德國經濟問題短期的解決方案,擴軍和這些建設都是靠各種貸款以及通貨膨脹支出經費的,但一開始德國人民不了解這些,通脹的壓力要幾年後才能顯現。

  1936年,希特勒命令軍隊進入《凡爾賽條約》禁止進入的萊茵區。國際社會對此默認了,人民認為這使自己的國家再次擁有了尊嚴。經濟比過去景氣了,街上的秩序也好轉了許多。同時,納粹黨還舉辦了很多激勵人心的大型活動,如在慕尼黑舉行的類似狂歡節的“亞馬遜之夜”,隻有雅利安血統純正者才能參加。在漫天絢麗的焰火和強烈的探照燈光下,站在車上、騎在馬上,做出各種華美造型的女人們都半裸著身體,恍若銀箔打造的高挑身材和曼妙如音樂的曲線,仿佛來自於上帝的靈感與創造,在場的德國人無不感到喜悅與自豪……

  然而,就在“亞馬遜之夜”舉行的慕尼黑市,納粹黨人破壞了德國最大的猶太教堂,使之成為一片停車場。1935年頒布的紐倫堡法律又禁止猶太人與德國人結婚,而且宣布猶太人不是德國人。

  情況惡化如此,但在許多德國人看來,是猶太人該遭報應的時候了。

  1938年11月9日晚,在柏林爆發了由希特勒親自批準的“水晶之夜”。褐衫隊還是被派上了用場,是夜,他們大規模地打砸搶,一批又一批的猶太人被拖到馬路上毒打,當晚共有800多名猶太人死亡。次日波及全國,共有1萬多個猶太教堂被摧毀,無數猶太家庭遭洗劫。此外,被秘密警察列為打擊對象的還有:馬克思主義者,國家社會主義反對者,吉普賽人,妓女,滿腹牢騷的人,基督教會、共濟會裏有某種政治傾向者,破壞經濟者,慣犯,還有非法墮胎者和同性戀者……

  在希特勒的眼中,一個徹底掃除了以上對象的德國,才是一個水晶般璀璨的德國。

  可能私下裏有德國人表露同情,但沒有幾個德國人公開站出來對此表示不滿。

  “水晶之夜”後,希特勒本人沒有在公開場合提及此事,但他的支持率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他繼續受到國民的擁戴,他走到哪裏,都是如林的手臂,海嘯般的歡呼,亦有很多普通人為第一次見到他而熱淚盈眶……

  侵略東方的原動力

  希特勒在1924年寫的自傳裏就提出德國必須拓展自己,和英國一樣需要殖民地。

  他當上總理的第二年,更經常說:我們的帝國太擁擠了,必須的物質太少了——戰爭就這樣爆發了!他的第一個目標是鄰近的奧地利、捷克、波蘭,而最終的目標是俄羅斯。

  當時的年輕人都摩拳擦掌,踴躍從軍,無限地相信希特勒,認為改變“一戰”的屈辱結果,是全民族、尤其是這一代青年的神聖使命;幾乎全體德國人,包括那些因“一戰”失敗而隨領土被分割出去的德裔人,也都認為生正逢時,因為有希特勒神跡般地降臨在這塊土地,他們將能目睹並參與一個無比遼闊無比強盛的新德意誌帝國的誕生!

  在猛烈的閃電戰下,奧地利被輕易地拿下了,捷克不戰而降。當德軍在5周內就全部占領了波蘭,重新恢複“一戰”後所失去的所有東部領土時,希特勒的支持率達到了頂峰。

  過去600年來一直統治德國,但也是“一戰”中的戰敗國奧地利被並入德國後,奧地利人奔走相告,德裔居民更是欣喜若狂。猶太人則被成群地趕上大街,被逼著用刷子、抹布去清洗路麵。任穩碩伎梢運嬉獯χ盟?恰?BR>

在波蘭,占領當局鼓勵德裔居民向波蘭人報複,指認出被報複者後,即可當街暴打。波蘭人亦被認為是肮髒、沒有修養的,必須將他們清除掉,即“德化”一遍,波蘭才有資格劃進德國的版圖。

  在立陶宛,當地人視納粹為解放軍,傾城出動,載歌載舞,獻花送吻。他們幫著德軍趕走猶太人後,當即擁進猶太人的房子,瓜分財產。他們不免會想:我們這樣做,如果德國人打不贏這場戰爭,猶太人回來怎麽辦?可這樣想並沒有阻止他們這樣做,相反,卻更加凶殘,更加賣力。

  在德國,雖然大多數人不了解奧斯威辛和達豪等集中營裏那些焚屍爐的高大煙筒裏不分晝夜的滾滾濃煙,可是每一個德國人都知道德國在搞種族歧視。有一些人可能還知道得更多些,在押運猶太人去歐洲東部作“最後解決”的悶罐列車上,猶太人喊道,“我們渴死了,請給我們點水”,法蘭克福火車站的工人們常常厲聲責罵道:“你們這些猶太鬼,怎麽還沒有把你們槍決?”

  納粹經濟的強心針

  雖然納粹宣傳品中有大量德國人民意氣風發地奮鬥在工、農、文化、國防建設等戰線的畫麵、鏡頭,但德國經濟的運轉,主要靠猶太人和占領區“次等種族”的奴役勞工的血汗付出。

  1942年,僅在波蘭,便有100多萬猶太人和波蘭人被重新安置到東部荒蕪地區勞作,大約20萬德意誌族人立馬占有了前者的農場、房屋和商店。

  從1942年4月起的7個月內,斯洛伐克送了6萬猶太人(其境內共有9萬猶太人)到奧斯威辛。德方開始不肯接受,理由是“他們中許多老弱病殘的勞動抵不了我們的支出”。於是,斯洛伐克付錢要德方接受,每人的費用為500馬克。

  據奧斯威辛的一個德國醫生評估說,在奧斯威辛,奴工的壽命大概隻有3個月。

  在整個1942年,僅奧斯威辛就接受了來自歐洲各國的20萬猶太人,其中7成人當即送往毒氣室。所有人的錢財都要事先交出來,奧斯威辛的幾十個營區裏有一個叫加拿大的營區,專門負責對錢財進行包裝,然後運回德國。前後運回德國約計6000萬馬克,相當於現在的2.35億美元。此外,大量的錢財被黨衛軍成員私人偷竊或貪汙,去奧斯威辛工作成了納粹軍人夢寐以求的差事。曾來加拿大營區視察的希姆萊,看到了堆積如山、正分門別類整理的各國錢幣:法郎、英鎊、裏拉、美元……他心裏明白,對於猶太人的“最後解決”,既是為著意識形態問題,也是為了德國的經濟。

  到了1944年8月,新德國一共有750萬名奴役勞工,其中除了各個集中營裏還“活在已知的痛苦中要比活在未知的痛苦中好”的50萬猶太人外,還有170萬是波蘭人,200餘萬蘇軍戰俘……

  許多經濟學家估計到1938年底,納粹黨的經濟政策就要失敗。但他們低估了這個黨以鐵的手腕控製經濟的力量:凍結貸款,凍結價格,嚴格的外幣管製……他們更沒有料到的是,德國會如此大規模、慘絕地利用奴工;還有德國人會如此地支持這個製度,結果納粹德國的命運拖得遠比他們想的都要久。

  尾 聲

  希特勒始終為人民對自己的擁戴而癡醉,以至於臨死前,他仍深深地堅信:他就是德國,他就是德國人民。

  在柏林總理府後花園地下避彈室的最後日子裏,他對身邊的一個工作人員說道:“當我死了,國家社會主義衰亡以後,德國人民不可能生存。”

  希特勒的預言顯然錯了。德國人民不但在“二戰”的腥風血雨中活了下來,而且沒有了希特勒的德國——藍天氣爽,綠蔭如蓋,蓬勃而又寧靜。

  但在60年前的那場戰爭浩劫裏,希特勒所代表的納粹思想與納粹勢力,絕非空穴來風,與德國人、部分歐洲人之間,也遠不是油水相隔,冰炭難容。大量事實充分證明,法西斯體製是得到德國人中反猶太的“群眾心理土壤”的支撐與響應的。

  希特勒借助“反猶太”這把尚方寶劍,在從選舉中奪權到當政後排斥異己,從侵略波蘭、蘇聯到牽引世界大戰的短短12年裏,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他虛驕自傲、目空一切的勝利,同時也犯下了人類史上駭人聽聞的種族滅絕的罪行,最終,他和他的黨羽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而曾經信服他的民眾則在反省與覺悟中懺悔一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