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稅收製度促進貧富分化

(2009-04-02 08:20:08) 下一個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貧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僅超過了國際上0.4的警戒線,也超過了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水平。由於部分群體隱性福利的存在,有專家認為中國實際收入差距還要更高。

  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6》提供的127個國家近年來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況的指標表明,基尼係數低於中國的國家有94個,高於中國的國家隻有29個,其中27個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亞洲隻有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個國家高於中國。

  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國在再分配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對調節高收入階層的稅收機製不到位。

  文章寫到,當前居民收入方式日趨多元化,除了勞動收入,還有股份收入、資本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政府卻未能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建立有效的收入監督及控 製體係。同時,由於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偏低,使得本該成為納稅主力的高收入階層卻往往成為漏稅逃稅大戶,而不該納稅甚至應該成為政府補貼對象的中低收入階層 卻成為了納稅的主力。

  據統計,在中國個人所得稅中,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的納稅額占稅收總額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納稅額占稅收總額 隻有30%左右,在美國10%的最高收入者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全部個稅比重的80%以上。中國這種稅製安排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稅收本應起到的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

  文章中指出,中國的行業收入差距越來越突出。行業大類計算,2005年最高行業與最低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之比為4.88:1。

  據有關部門測算,在中國行業收入差距中,有20%是由壟斷行業帶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