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集

事來心始顯,事去心隨空
正文

拉 瑟 特和 李 肇 星

(2008-07-26 21:46:29) 下一個


美國著名新聞評論家、全國廣播公司(
NBC)《會見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主持人提姆.拉瑟特(Tim Russert)六月十三日下午在華盛頓的演播室錄製將於十五日播出的新一期《會見新聞界》節目,突然因心髒病發作暈倒,後雖被送往醫院搶救,但仍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八歲。消息傳來,舉國哀悼。拉瑟特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百位名人之一”,他除了主持多個重要的全國性新聞節目外,拉瑟特兼任全國廣播公司(NBC)華盛頓分社社長,在美國政界和傳媒界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愛爾蘭裔的拉瑟特一九五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巴法羅的一個篤信天主教的藍領工人家庭,法學院畢業後,曾擔任紐約州長的助理和法律顧問。一九八四年加入全國廣播公司,四年後接任華盛頓分部負責人。一九九一年,拉瑟特接手主持《會見新聞界》,十七年來的辛勤耕耘,使之逐漸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時政新聞節目之一,每次至少有四百萬人收看拉瑟特也由此躋身為美國最受信賴和喜愛的電視媒體人之列,而許多美國政要和公眾人物都將接受該節目采訪作為與社會大眾的重要對話窗口之一。《會見新聞界》節目每周日上午固定播出,其招牌口號是:如果是星期天,就有《會見新聞界》(If it’s Sunday, it’s “Meet the Press)。《會見新聞界》節目由拉瑟特主持同公眾人物和著名評論家就當下的熱點話題進行對話,訪談對象包括世界領袖、政壇要人、新聞焦點人物、名流與明星等, 拉瑟特以善提尖銳問題而著稱,問話單刀直入,攻勢淩厲但不刻薄,言辭犀利卻緊扣主題,不讓對方閃爍其詞;尤其是受訪者如發表自相矛盾的談話,絕對逃不掉拉瑟特的緊逼追問。喜萊莉曾在由拉瑟特主持的辯論會中吃過拉瑟特的“苦頭”。今年,纏鬥激烈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接近尾聲時,拉瑟特是最早的一位大牌主持人在電視上提前宣布喜萊莉被淘汰出局的初選結果。每逢選舉年,拉瑟特總是重大選舉開票夜之新聞節目的當家主播,他習慣在電視節目上使用他的“低科技”小白板,在上麵計算或預估選舉結果,成了他選情分析節目的“注冊商標。在筆者看來,拉瑟特的成功當然離不開他出眾的口才和高超的專業素養,然而,他的人格特質應是他廣受各界尊崇的主要因素。鏡頭中的拉瑟特天生一副“頑童般的外表,真誠直率,熱情洋溢的麵容顯得豁達大度,很容易讓人信服他的分析和判斷力。以今人的標準觀之,人生五十八個春秋應屬短暫,英年早逝,實為人間憾事,但是,原已退休的全國廣播公司主播布羅考在紀念同事拉瑟特逝世時,卻為追思活動“定調”為“生命的禮讚”。雖然美國朝野上下對拉瑟特逝世發表感言者不計其數,但以拉瑟特二十二歲的兒子路克(Luke Russert)在父親葬禮上的悼詞最為感人,他說,讓我們想象,星期日在天堂裏進行的《會見新聞界》節目,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和巴爾(Aaron Burr)正在進行四個小時的辯論;肯尼迪和高華德 (Barry Goldwater)正在討論二00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會見新聞界》節目的焦點當然離不開美國政壇和社會所關注的熱點議題,但是,一些同美國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國際問題也常常是節目討論的重頭戲。在眾多的受邀嘉賓名單中,中國前駐美國大使李肇星曾是拉瑟特邀請前來“會見新聞界”的極少數幾位中國人之一(一九六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宋美齡曾作客會見新聞界》)。不過,拉瑟特對李肇星的那次訪談,用“唇槍舌劍”來形容似乎並不為過矣。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來到NBC《會見新聞界》欄目演播室。這是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遇襲後,李肇星大使第三次接受美國全國性電視網采訪。 以下是當時兩人對談的部分內容,從中人們可以領略到拉瑟特犀利的“問政”風格和李肇星大使回敬時的針鋒相對。

拉瑟特問(以下略為問):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後,美國總統至少已向中國道歉五次。中國是否接受了美國的道歉? 

李肇星大使答(下略為答):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轟炸,不是一個普通的事件。這是暴行,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犯下的恐怖暴行,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見的。克林頓總統在與江澤民主席通電話時,承諾要進行徹底、全麵的調查。現在,中國人民在等著這樣的調查。 

問:那麽,你們還沒有接受美國總統的道歉? 

答:我所說的是,當務之急是進行全麵、徹底的調查。中國人民有權知道調查的結果,有權知道這場襲擊的背後隱藏著什麽。 

問:在美國,現在有許多關於中國反應的議論。讓我念一段《華盛頓郵報》的社論:中國對這次轟炸的反應就像一個極權主義國家。國家控製的媒體用不真實和不全麵的報道煽動老百姓的怒火,政府為示威者提供汽車、布告和事先批準的口號…… 中國政府是否在煽動老百姓? 

答:隻有精神不健全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糟糕的話。一些人說,是中國政府發動老百姓去示威。你認為中國老百姓還要由政府來煽動嗎?是這一暴行本身引發了這場示威。中國人民被激怒了,這是非常理性和合法的行動。關於對轟炸的調查,我對這個國家的一些政治家,包括國會山上的一些人的作法感到非常吃驚。這是一個擅長調查的國家,有一個擅長調查的國會。但是這樣一場暴行發生了,他們在做什麽?他們為什麽那麽冷漠? 

在當天的訪談節目中,李肇星大使還就拉瑟特提出的政治獻金、間諜案、人權等尖銳問題提出反駁。那次訪談雖已成往事,但是,當曾任外交部發言人,後來擔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李肇星,同美國新聞界金牌主持人拉瑟特會麵時所激蕩出的火花和震撼,在今天看來,我們從中就不難理解《會見新聞界》節目在美國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難怪有美國人將《會見新聞界》稱作是美國“國寶”級(National Treasury)的新聞節目了。今年的總統大選,極具曆史意義,但是,電視中少了拉瑟特那一提到政治即眼睛發亮的表情,這場熱鬧的選舉很可能會因此失去了“畫龍點睛之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