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eilei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距離

(2014-10-15 06:33:12) 下一個



夏天回國探親,有一次跟我二嫂上街,走著走著,突然被她一把抓住,看我一臉迷茫不明就理的樣子,她壓低聲音告訴我說:“玲就在前麵,我們繞過她,省得被她抓住,又得嘮叨好長時間。”


我很是好奇,玲會抓住我二嫂嘮叨些什麽呢?


繞過玲後,二嫂告訴我說:“玲每次見到我,就跟我說,叫我回去跟你二哥說,要你二哥去接她來我們那兒住幾天,你要知道,我們是非常親的親戚,象我們這麽親的親戚沒有幾家!”


玲其實是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說起來她家跟我家真的有很親的親戚關係;她的母親跟我父親的母親即我的奶奶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妹,也就是說,玲是我父親的親表妹。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兩家卻鮮有往來。


解放前,玲的母親跟我的奶奶,生長於我們當地的一戶大戶人家,在那種男人可以聚幾個老婆的年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姐妹其實還是比較難得的,據說這姐妹倆的關係也很不錯,長大後姐妹倆在當地嫁的也都是門當戶對的人家,隻不過姐姐也就是我的奶奶生下我父親後沒多久便生病去世了,而妹妹在生下玲後沒多久丈夫也離開了人世。


解放的時候,我父親剛好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在我們縣的糧食局做會計,而玲則初中即將畢業,也在糧食局找到了一份工作,那個年代在我們那種地方受過教育的人畢竟還隻是少數。


從大人們後來斷斷續續的談話中,我能理出這麽個故事的大概輪廓:我估計玲因為自小沒了父親,她的母親對她應該是格外的寵愛,所以玲應該是屬於好享受怕吃苦的典型嬌小姐類型。


解放之初,當時正流行進城的工農幹部離掉老家沒文化的老婆而娶城市小姐的時代,因此才參加工作不久的玲,很快便與她們單位的領導糧食局局長------一位年長她很多,也是離掉老家老婆孩子的南下幹部結了婚。從小就驕慣慣了的玲幾乎沒有吃什麽苦,很快從地主家的小姐搖身一變就成了社會主義領導幹部的革命太太。


據說解放之初人們的工作幹勁十分的足,單位上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飯的事,一大堆年青人加完班後經常會結伴回家,差不多都是一群年齡相仿的年青人,大家說說笑笑一道走著回家,氣氛相當融恰。可每每這個時候,玲總是時不時地要整出點什麽妖蛾子出來,“唉喲小薑,還不趕快過來扶我,我都差點要摔倒了,天太黑了,也不知道過來扶扶我”。玲不高興地吩咐道,做慣了嬌小姐的玲,開始耍起了官太太的派頭。想著是頂頭上司的老婆,小薑則是一溜小跑來到玲的身邊一邊道歉一邊盡責地攙扶起了玲,其他的人一片沉默。一次兩次倒不說什麽,玲這樣做的次數多了以後,生性耿直的我父親她表哥對玲的行為很是看不慣了,另一方麵,我估計作為玲的表哥,看到自己的表妹這樣的行為也很讓他難為情,於是玲再耍官太太派頭的時候,我的父親:“玲,你年紀青青的,自己不會走,要別人拉你做什麽?”也不管玲麵子上過得去過不去,當著眾人的麵作表兄的就開始數落表妹。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大家都不痛快。


大部分南下幹部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玲的丈夫也是屬於這一類,因此工作中的某些工作方法自然與多多少少喝了點墨水的我父親的想法不一樣。想法不一樣,剛開始的時候自然就會有爭論,爭論的最後結果一般來說大部分情況無論對錯肯定是做下屬的無條件服從上屬。碰到情商高點的人估計也就過了,偏偏我父親又是個倔脾氣,他從心裏麵覺得當局長的沒有水平。因此比如他明明在埋頭苦幹工作,可一旦是聽到局長來找他的聲音,他有本事索性馬上跑到床上躺了起來,任憑局長怎麽喊他就是不理。


年青氣盛的我父親甚至還當著同事們的麵說:局長說的話不頂局長他一歲兒子放的屁管用。如此種種一直到了反右,自然我父親成了右派。


成了右派沒了工作的我父親,時不時的也會去看看玲的母親,他的親姨媽,一直到老人家去世。老姨媽可憐他沒有工作,日子不好過,去的時候有意想做點什麽好吃的招待他,倔強的我父親不僅半點東西不沾,甚至連水都不喝他表妹家一口。還對他姨媽說:“我是來看你的,不是來吃他家東西的。”他老姨媽估計隻能悄悄落淚。


我知道我的這個表姑是我父親落實政策恢複工作以後,我們家搬到了糧食局的家屬院。據表姑說我們住的這兩家房還是她據理力爭,替父親爭來的,因為當時父親工作在農村,單位說不再把房子分給在農村工作的人了,但家屬院裏也住了不少在農村工作的人家。表姑家也住在家屬院,隻不過與一般的人家不一樣,她家的房子不僅寬大而且還修有專門的小院子。吃憶中,我應該沒怎麽去過她家,倒是表姑時不時的會來我家逛逛。當時我父母都在農村工作,就我跟姐姐住那兒,隔一段時間,表姑會來我們家看看,遇上我剛好有媽媽帶回來的葵花子的時候,我會炒葵花子招待她,於是她邊嗑葵花子兒邊跟我們坐下來聊聊天,也時會跟我們說對麵的某個姑娘“非”得很,叫我們姐妹倆少跟她往來,免得被她帶壞。其實某某也就好打個扮,穿得前衛一點,無怪乎穿個喇叭褲吹個公雞頭一類的。遇到我沒有炒葵花子兒的時候,她進門看看跟我們說說幾句也就走了。


平素我們倆家幾乎沒有什麽來往,除了兩家人有什麽大事,比如結親嫁女一類的,會走動走動。甚至我們倆家的孩子們幾乎都沒有正式在一起見過麵。好象表姑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住在家屬院的時候,大家都是用的公共廁所,有時候在廁所遇到表姑家的大女兒,她會主動問我一些諸如:上幾年級了?學習好不好一類的?僅此而已。


後來,我們兩家都相繼搬出了糧食局的家屬院,就更加沒有什麽往來了。


有一年,好象是我出來上學以後第一年,表姑家出了件大事,假期回家,聽人們都在議論:原來表姑的大兒媳婦,被別人好心邀請去人家家裏吃早餐,那家人住的是街麵上那種木質結構的老房子,正當表姑的兒媳坐著吃東西的時候,不偏不巧那老房子的橫梁竟然突然間掉了下來正好砸在她坐的地方,當場人就沒了。聽說表姑的大兒子過後幾年,也生病走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想必讓表姑受打擊不少。


好在表姑的局長丈夫一直對表姑都還不錯,他們家的其他兒女,在當地也還是混得很不錯的。


幾年以前,表姑父也走了。


有天我陪媽媽上街去買<<炎黃春秋>>,又遇到到了在街上閑逛的表姑,正麵跟表姑打招呼,發現她老了不少,步履蹣跚,可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我,問我回來多長時間了,一再叫我去她家看看她,說沒有多少象她這麽親的親人了。


我答應了她,可是我連她家住在哪兒都不知道啊!


看著表姑蹣跚著慢慢離去的背影,想想人生有時候真是很可悲的,原本兩個應該很親的親人,表姑和我父親,都是他們母親唯一的孩子,可幾乎就象陌路人一樣地生活著。作為晚輩我不好評論他倆的是非過錯,應該都有不對的地方,父親如果能夠圓滑世故情商高一點,不那麽較真;而表姑父在找右派的時候能夠眷顧一絲親情,後麵的故事又會是個什麽版本呢?


我明顯地感覺得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表姑對親情的渴望。


隻可惜有的東西,錯過便是錯過了,也或許是無緣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eilei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nny' 的評論 : 你過獎了!我一直都是在這裏的,倒是你,一會在,一會又關了,不好找喲!
yanny 回複 悄悄話 最近高產啊,不錯,在家當作家呢。看來你是適應這裏了,嗬嗬。我也有回來的念頭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