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eilei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非誠勿擾》看中美兩國的教育差別

(2013-08-01 12:36:09) 下一個

《非誠勿擾》是中國江蘇電視台的一檔相親、交友類娛樂節目。
今年12號的那期,來了一個叫周立的小夥子,他是一個出生並成長在美國的第二代華人,說著一口相當不流利的中文,其實剛出場的他並沒有給我留下特別的影響。然而隨著他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一些小舉動,讓我不得不思考起了這樣一個話題,那就是中美教育人的差別。
場上的一號女嘉賓是個長相不太符合我們東方賞美標準的未婚女孩,她從來沒有過男朋友,甚至從沒有過男孩子向她示過好,所以她相當自卑。剛出場的周立為台上的二十四位女嘉賓及女評委各自準備了一束鮮花,主持人估計為了調節氣氛,當然也可能是想給一號女嘉賓一點鼓勵,因此當帥氣的周立推著一車鮮花出來準備請電視台工作人員,把它們分送給女嘉賓們的時候,主持人不失時機地給他提了個小要求,那就是煩請周立自己把一號女嘉賓的花送給她,並給她一個擁抱,周立小夥子高高興興地做了。

如果僅此這麽一個小小的舉動,我還不至於會上升到中美教育差別這麽個話題。因為說實話作為一個男人,給一個女孩子,送送花並擁抱一下,自己又沒有失掉什麽?不過是件舉手之勞之事。然而就是這種舉手之勞的小事,我們其他一些自認為條件不錯的男嘉確不見得會樂意去做。不說遠的,就拿周立出場前的那個光頭男嘉賓來說,當有非他心動女生向他示好的時候,他表現得相當的傲慢和無禮。我同樣見過別的很多期的男嘉賓大都有類似光頭嘉賓這樣無禮的舉動。
接下來周立進入了男生權利,也就是說有三個女生表達了想跟他走的願望,但按照遊戲的規則,他開始隻能從三個中選出兩個,然後再跟他選的心動女生(也即是他想帶走的女生)一道進入到下麵的遊戲。誠然為他留燈的三個女生都不是他想帶走的,一個是一號,一個是二十二號,一個離異帶著孩子的婦女,還有一個其他的。二十二號主動向他表白自己喜歡但配不上他,請求他去把她的燈滅掉。出其不意的是,小夥子上台並沒有滅掉二十二號的燈,而是有禮貌地滅掉了另外一個的燈。明眼人都知道,他把兩個條件差的留了下來,主要是不想她們難堪。接下來,他當然選擇了自己的心動女生,但他表達選自己的心動女生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他說雖然台上的三位都很好,但他更喜歡他的心動女生。當其他兩人離場的時侯,他輕輕地拍了一下一號,以示自己的歉意。就是這麽個不經意間的輕輕一拍,讓我們看到了小夥子與眾不同的修養及素質。
盡管實質都一樣,但是我肯定,失敗的一號和二十二號一定會是心裏暖洋洋,而沒有太多的挫敗感。

相反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很多國內出場的男嘉賓,甚至是被稱為所謂的優質男一類的,對於他們認為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向他們提問示好的女嘉賓們,大部分的他們表現得並不是那麽的友善,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以至於女嘉賓一聽完他們的回答就知道對自己沒有好感,而且有些男嘉賓的表現應該會讓對他有意思的女嘉賓很是挫敗。
其實人與人之間為什麽就不能友好一點呢?即使是對於你不喜歡的,你認為配不上你的,你也沒有必要讓別人難堪啊!因為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於你自己,你不願意別人也不會硬要跟著你走的,表現得友善一點,讓大家都感受到溫暖一點有什麽不好呢然而我發現國內大部分的男嘉賓都做不到這一點,再一聯想到其它一些西方國家來的男嘉賓,大部分在對待非自己喜歡的女嘉賓的態度上都表現得很有禮貌,因此我不得不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從小所受的教育方式,造成了這樣一種狀況。

在中國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教育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有了等級之分,優、劣之分。學生分們根據成績抑或家庭情況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中國的小學有班幹部、大、中、小隊長,三好學生等等這樣那樣的評比及每次考試後的各種排名,學習好的,家境好的當上了學生幹部,成了老師、別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模樣。這樣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覺得自己比學習差的、沒有當學生幹部的高人一等。相反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學校又是什麽樣的呢?據我所知美國的學校是沒有什麽班幹部、好學生這一說法的,雖然對於成績超前的學生,學校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予特殊的教育,比如天才班,榮譽課程等等,但學校老師並不強調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一般的學生有什麽特別的區別,學校更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情況,更看重每個學生自己的長處。我記得我兒子讀學前班的時候曾回家來說過,老師不讓他們在班上講誰誰是自己的best frind。說那樣是不友好的,會傷害別的小朋友的feeling

美國學校也會注重對學生領導能力的培養,但那是建立在不損害其他孩子的自尊、自信心的基礎上進行的。我清楚地記得我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學了美國的選舉流程,因此老師讓孩子們在班上選“desk inspector"desk
inspector
的主要職責是每天負責檢查每個小朋友的課桌是否幹淨,然而就是這麽個desk inspector也不是由老師隨便根據某個小朋友成績好而任定的,孩子們可是根據民主程序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又是演講又是拉選票的,小朋友們忙得是不亦樂乎,最後當選的是個律師家的小孩,就職那天,西裝領帶的,搞得象真的一樣。

另外,對中學生來說,課後有各種各樣的club,但這樣的club也並不是由老師根據你的成績好壞來挑選的,任何學生都有同等的權利參與進來,沒有興趣或跟不上了,下次不來就行了,任何人都不會覺得我參加了什麽競賽就比別人高出一等,完全不是這樣的感覺。我覺得美國的老師更加注重每個參加者參與的感覺,比如我兒子參加了一個他們中學與其它幾所中學的智力搶答賽,雖然是一個記名次的比賽,但帶隊的老師並沒有為了爭得名次而隻讓答得好的孩子上場,而是平等地讓隊裏的每個孩子都有上場的機會。這樣的情況推廣到美國其它的課處活動中也一樣,比如棒球隊、足球隊一類的也是如此。教練不會因為你做得比其它隊員好,就多給你出場的機會。在隊友們麵前,大家的機會都是均等的。當然如果你確實是這方麵的天才,你可以選擇更加專業的隊。

這樣的教育結果,使得即使是特別優秀的人也不會產生出那種飛揚跋扈的感覺,人與人之間更能平等和平地相處。
當然,美國的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在培養學生的某些基礎能力上,與中國相比又略差一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