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美華人掀起回中國買房養老熱

(2008-06-29 13:47:56) 下一個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的大城市生活條件已經不亞於歐美發達國家。一些海外華人步入晚年時,覺得還是住在人氣旺盛、熙熙攘攘的中國更加心情愉快,回中國購房置業安度晚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北美華人“西風”漸起,掀起回中國買房養老的熱潮。

  血濃於水 眷戀故國

  據美國《世界周刊》報導,在海外居住的數千萬華人,基於血濃於水的關係,即使移居國外多年,仍眷戀故國,一旦經濟能力許可,大多回國置業,體現了華人們的戀鄉情結,除了覺得家在海外,還應該在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有“窩”。

  去年以來,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同時伴隨著大陸樓盤品質不斷提高,以及華人落葉歸根的情結,越來越多北美華人回中國買房,既方便自住,又有利投資。

  海外華人買房格外重視居室功能是否齊全、物業配套是否完備,除了設施齊全的廚房、浴室,最好還有衣帽間、衛星電視、寬頻、視頻點播裝置等通信網路設備。無論自住還是出租,交通便利至關重要,也是決定住客工作、生活是否方便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緣際會 捷足先登

  紐約畫家大澤人(本名王慶祥)經常赴北京、上海等地舉辦畫展,久而久之,覺得無論下榻酒店或借住朋友家,都不大方便。看到相熟的友儕輩不少都在大陸置業,也興起在北京自購物業的念頭。大約五年前,因緣際會,他首先以16萬美元,購得北京一個住宅單位。他說,最初想法是在北京購置物業自住,以後赴京有個固定住所,不但省掉住旅館的花費,還有“家”的感覺。

  沒多久,一位鄰居跟他說,同一大廈10樓還有個不錯的單位待售,本來是準備遊說自己妹妹買的,但妹妹現在改變主意了,問他要不要買?大澤人夫婦當機立斷,第二天即約看該單位,覺得不錯,當場拍板。隔天鄰居妹妹回頭再想購置該單位,失之交臂,被大澤人捷足先登,大澤人把這歸於緣分。

  大澤人說,他先後購入這兩個單位,看中的是交通方便,鬧中取靜,更重要的是有專業管理公司代為打理一切,為“過客”身份、不長住的業主提供最大方便。

  周氏兄妹 鍾情上海

  自台灣移民美國紐約的周太太,婆家及夫家的兄弟姊妹,近年紛紛往中國發展,並都先後在大陸置業。原居新澤西州的小姑一早就到上海打天下,在她慫恿下,2002年周太太在坐落“上海新天地”附近購入一個總麵積108平方米的兩臥公寓住宅單位。

  周太太夫家六個兄弟姊妹,都已在上海購房。周太太說,本來最初有人遊說她購買上海浦東一處物業,但由於她在紐約住的也是公寓,向往有小院落的居住環境,所以改為購入後來買的房子。沒想到這個決定非常正確,由於該公寓地處上海新天地,不到六年已經翻一番。

  周太太說,她的丈夫雖然在台灣長大,但非常喜歡上海,計畫退休後上海、紐約兩邊住。周先生兄妹也是自美國退休後遷居上海,都十分適應那邊的生活,他們兄弟姊妹素來融洽,周氏夫婦到了上海後,不會有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的感覺。

  天涯海角 近期熱點

  海南三亞這兩年超多國際名牌酒店紮堆,包括喜來登、假日、希爾頓等知名旅館都落戶三亞,並且成為近期海外華人購房熱點。

  紐約金先生夫婦去年在三亞一公寓單位,看中的是戶戶坐擁山海,周邊大自然景觀簇擁:數萬平方米的潔白海灘、75公頃原始獼猴保護山林、國家級紅珊瑚保護區、300米觀海長廊、237畝鹿回頭山頂公園以及2萬多平米熱帶風情園林等。

  金太太說,令她產生在三亞置業的念頭。她瞭解到三亞並非一般人想像的“天涯海角”,“從紐約到香港轉機飛三亞,不過一小時就可抵達”。

  本來曾經有人遊說金氏夫婦在廣東珠海投資物業,但金太太說,三亞就算在最炎熱的盛夏,除中午有段短暫時間稍覺炎熱外,每天早晚都有涼爽的海風吹拂;嚴冬時節,北國早已千裏冰封,三亞依然春意盎然,綠滿天涯。珠海到冬天沒有暖氣會覺得稍冷,比較起來,三亞是全天候避寒、消暑、度假、旅遊的好地方。

  金太太今年2月陪伴在北京的父母到三亞“避寒”,北國大雪紛飛,三亞卻椰風拂動,眼裏盡是極目天舒的遼闊大東海。

  落葉歸根情結深 溫州購房團席卷全中國

  在紐約做生意的張先生,去年春節在溫州市區購置了一套180餘平方米的房子。張先生18年前前往美國,最初做流動小販維生,後來改做服裝生意,賺了不少錢。他表示,購置房產主要是為了以後回溫州居住,很多鄉親都像他一樣,買房時一次付清全部款項,不喜歡貸款。

  華人回國置業蔚然成風,和人民幣升值很有關係,人民幣匯率一再創新高。踏入2007年,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加快。

  張先生說,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以中國國內房產為代表的人民幣資產保值、增值的能力也不斷凸顯,因此很多華僑紛紛選擇回鄉置業。有關資料統計顯示,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溫州人不下於50萬,其中在義大利、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人數最密集,大多數溫州華僑在家鄉投資,主要形式就是購買房地產。

  同時樓盤品質也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溫州籍華人選擇在溫州置業,主要原因是出於“落葉歸根”的自住需求,或給家中老人居住、回國養老、子女大一點時回國居住等等。

  置業候鳥 結群而居

  林偉從小在廣州生活,20多歲移民美國芝加哥,一待就是30年。最近幾年,林偉經常盤算退休後的生活,每年回廣州探親一趟,目睹城市建設一日千裏的變化,感受到大城市在居住環境方麵的進步,決定回國置業,希望在自己的故鄉頤養天年。

  林偉去過廣州、上海等多個大城市,經過比較,最後決定在廣州天河區置業。他自稱是美食主義者,人們常說“玩在杭州,食在廣州,死在柳州(因棺材出名)”,這是他選擇廣州終老的主因。同時,他還受美國10多名有意歸國置業的親友委托挑選房子,希望年紀大後結群而居,“大家住在一起,不但彼此有照應,打麻將也夠四隻腳”。

  林偉說,除了傳統觀念的感召,現實的考慮也是不少華人選擇回國定居來的一個因素。部分退休華人的收入不高,僅靠積蓄或社安退休金補助生活,日子並不寬裕,回國生活就相對省錢。在美國的平均退休年齡本來是65歲,目前更有逐年提高的趨勢。有的人到了退休年齡,迫於生活壓力還要繼續工作。而大陸生活費用較低,可以提前退休,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享受晚年生活。

  另外,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的大城市生活條件已經不亞於歐美發達國家。一些華人在海外住久了,步入晚年時思前想後,覺得還是住在人氣旺盛、熙熙攘攘的中國更加心情愉快,故而回國置業,安度晚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