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5-8.-2:杜魯門是不是種下了美國\'空中優勢的禍根:1945.8.德國波茲坦,

(2009-05-06 22:23:58) 下一個
當杜魯門神秘的對斯大林說,美國有一樣“新武器”時,斯大林覺得大事不妙了,

盡管打聽到有關的計劃,可知道是事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1945.8.2簽訂波茲坦協定,

杜魯門意氣風發,在英蘇美三國領袖的公開照片上,他是翹著腳的,美國的軍隊在“太

平洋島嶼戰”裏打得異常幸苦,後來的軍隊裏參加過太平洋島嶼戰和日本陸軍交過手

的,都對日軍的守備印象十分深刻,塞班島,衝繩島,硫磺島,美國人開始害怕了,

雖說到現在美國的公開說法是為了避免當時美國軍隊的死傷,

這一點似乎廣為人接受,全世界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和廣布的航母艦隊似乎都表明了自從

原子彈迫使日本人投降了後,坐第一把交椅的非美國莫屬,可自從2001年9-11後,這種

憑“空中優勢”取勝的軍事策略,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新時代並不“走俏”,為什麽這麽

說?

美國自從1803-1848的土地擴張後,在1865以後和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較量過,除此之

外幾乎在陸地上的對外戰爭中,以陸軍的實力從來沒有贏過對手,“空中優勢”,借助

於航母基地,是在各處可以見到美軍的最大原因,以一個中國人的眼光來看,杜魯門是

取巧不守信的,為了把美國的利益推到極點,從空中仍一個WMD,再輔以強大的空軍力

量,對“空中力量”的推崇,到了不再是“the sky is the limit”而是擴展到外太

空,似乎有點懸,如果空中優勢真的是戰無不勝的話,

現在用“無人飛機”攻擊敵人這個方法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為什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

引發政治上的漩渦呢?

答案是,因為凡是人首先是一個道德的人(a moral man),違反了這一點,就會走向

自我滅亡之路,人的道德發展是不可以和軍事技術,戰術上的發展分開的,

記得學校裏以前有一個科目叫倫理課,Ethics,雖然那時在美國是“經濟大躍進”的

九十年代,哲學和倫理還是很多人的選修課,從希臘的到現代的西方文明精華。

現代曆史裏,有很多政府為了發展軍事力量,不顧或者完全把對技術發展的追求,

和集體,個人對道德的追求分開來,凡這麽做的,最終失敗的例子多的不可勝數。

我聽說過在“越戰”的時候還有為數不少的哈弗大學學生報名參加這場在“遙遠亞洲”

的戰爭,現在會是個怎樣的情況呢?現在的士兵和軍官又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士兵軍官是素質比以前六七十年代更高了麽?

武器可以經研究試驗而提高,人的素質是不是在實驗室裏可以人工培養出來的呢?

在空中占盡優勢,是不是遲早會被地上的劣勢來下來呢?

哀哉,空中優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