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孟良崮戰役及其它(三)作者:一舟一翁一江秋

(2009-05-20 13:01:33) 下一個
孟良崮戰役及其它(三)2008-12-21 02:40 一舟一翁一江秋

http://hi.baidu.comml

在我軍的攻擊下,74師確實有很強的戰鬥力,他們采用美國顧問訓練出的“血搏射擊法”,用衝鋒槍和手榴彈組織突擊隊攻擊,步槍在其後配備火力。他們據守幾個500米以上的陣地與我軍做困獸之鬥,並不斷發動反擊,戰鬥異常慘烈,各個陣地雙方都反複爭奪。我軍也推炮上山,用炮火猛烈轟擊各個山頭陣地,猶如石破天驚,彈片碎石i就會放倒一大片敵人,雙方戰鬥奇正接連交替、攻守不斷轉換,呈膠著狀態。這種情況,使轉戰陝北的黨中央很焦急,5月15日,中央軍委來電指示,告誡不要貪多,不要形成“圍點打援”的戰役,要盡快消滅74師,然後再找其它戰機,否則就有被反包圍的危險。因為外線敵軍在蔣介石死令下,拚命攻擊,阻擊部隊壓力很大。於是華野指揮部及時調整部署,除了集中1、4、6、8、9五個縱隊外,又抽調出部分阻擊部隊參加攻擊。總攻任務授權1縱司令葉飛統一指揮,當時陳毅在電話裏對葉飛講,消滅74師我們就會贏得主動,全盤皆活,不管多大代價,就是拚掉兩個縱隊,我負責補充,要求你一定要完成任務!經過組織,16日下午1時開始總攻,各縱隊集中炮火,把山頭轟得硝煙蔽日,山崩地裂,彈片亂石從天而降,敵人一片片倒下。我軍開始衝擊,葉飛、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許世友縱隊司令員同時向戰士們發出“爭當戰鬥英雄”的號召,戰士們高呼:“攻上孟良崮,打爛王牌虎!”的口號,勇猛衝擊粉碎了74師依山的頑強抵抗和反衝擊,有的是師攻不動了,想停下來,粟裕同誌堅決不允許,死令全軍無論多大困難都不能停止進攻,否則就有被敵人反包圍並吃掉的危險!我全軍指戰員破釜沉舟,前仆後繼,生命不熄,衝鋒不止。9縱25師73團在孫同盛團長的帶領下,最先衝上了孟良崮,將紅旗插上主峰。其餘個縱隊也隨即衝上了崮頂。74師師長張靈甫和副師長蔡人傑被衝上崮頂的戰士亂槍打死,敵酋74師被消滅了,整個崮頂歡聲雷動,戰士們歡呼雀躍來慶賀這偉大的勝利!但是指揮部的來的命令卻是繼續搜山,而且隱蔽山溝都要查!原來粟裕司令員再三核對各縱隊上報殲敵數字時,發現少了7千人。我軍緊急動員,滿山遍野開始地毯式查詢。在我軍的嚴密搜尋下,終於在一條煙霧彌漫的山溝裏發現了這支已集結完畢,正準備突圍的部隊,我軍“宜將剩勇追窮寇”,乘勢將其殲滅!在場的人無不佩服粟裕司令員的料敵如神!5時,戰鬥結束時,粟裕司令員大步走出指揮所,登上了崮頂,望著這血戰4晝夜才攻下的山頭,他心潮澎湃,流下了熱淚,下了短時的雨天又晴了,他望著天邊的鑽出烏雲的紅日,在沉思著,也許他正在構思下一步的戰役計劃吧。司令員陳毅也來了,此時他望著雨後如血的殘陽,“關山陣陣蒼”的景致,在看到“山上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的勝利場麵,觸景生情,特吟【七律】一首:孟良崮上鬼哭嚎,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點點星燦爛,照明處處火如潮。短兵肉搏奪山頂,炮擊血飄濕戰袍。蔣賊主力今殲滅,我軍個個是英豪!十幾年後,作家吳強寫了描寫這次戰役的小說,名曰【紅日】,我想也是觀此山景而獲得的靈感吧!後又被拍成電影,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3)關於孟良崮戰役後

是役我軍徹底全殲74師的3.2萬多人,而我軍傷亡為1.2萬餘人。這是國民黨軍隊的一次“滑鐵盧”,徹底粉碎了蔣介石“魯中決戰”的計劃!16日聽到74師被全殲和張靈甫被擊斃的消息後,在南京的蔣介石頓時呆若木雞,麵如土色,半日無語。他大怒了,隨即開會將1兵團司令湯恩伯撤職,給25師師長黃伯濤處分,把83師師長李天霞收監,就是總長陳誠也因指揮不利被停職。蔣介石痛心疾首的說:“孟良崮的失敗,是我軍剿匪以來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情,

”“真是空前大損失,不能不令人哀痛。”並且表示,“必須等到我們全軍做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造之後,方能做進一步的打算。”這句話很關鍵,它道出了蔣介石承認了重點進攻山東戰略的失敗。可是光撤官罷職就能解決問題嗎?蔣介石倒是做了番改造,可是完全沒有達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就說離孟良崮最近的83師李天霞部,隻有五公裏的距離就是被阻擊而衝不過去,此公倒也是妙計連珠,竟戲劇性的派出一個通訊組,拿步話機每隔些時候就向張靈甫呼喊,說已派出一旅人馬正與共軍激戰,距你部不到3公裏雲。害得張靈甫組織部隊向該方向突圍,結果傷亡慘重,根本突不出去。這種見死不救的“不作為”或叫“假作為”的“壯舉”,在國民黨軍隊之中懲得了前,可是能毖後嗎?其後在華東戰場不也是照樣故伎重演,照樣一敗再敗嗎?!其後蔣軍在華東接連失利,先敗豫東,再失濟南,又喪師淮海,一個個的大敗;什麽守江必守淮,結果是失江又失淮!解圍區壽年1兵團,解圍黃伯濤7兵團,解圍黃維13兵團,哪個圍解了呢?都是總裁的死命令,結果那些國軍將領們,官報私仇的,隔岸觀火的,不都大有人在嗎!結還不都是出工不出力,兔死狐悲地眼看著這兵團都成了悲壯的“74師”。在國軍的戰例中,這些個類似張靈甫的“李靈甫”“劉靈甫”“王靈甫”的一再公演的慘劇還新鮮嗎?!就是李天霞收監,不也是說客穿梭,加上本人上下打點“金條”,不久就“有(金)條有理”,最後不了了之了嗎!這種現象對於病人膏肓的國民黨和腐敗透頂的國軍來講象流感一樣太普遍了,確實讓蔣公有種法不責眾之難也!

其二,孟良崮是魯中七十二崮之一,是個山區,位於蒙陽縣城東南28公裏,座落在蒙陰、沂南兩縣交界處,原名盧山,海拔536米,為盧山第三峰,其右前方是險峻的大崮頂,海拔571米;主峰是雄偉的大頂,海拔575米,矗立在左前方,3個山頭緊相連接,成鼎足之勢;它東望沂水,公路從山前通過,山嶺連綿,青鬆蒼翠,相傳北宋時期,名將孟良、焦讚從此路過,孟良在山上安營,焦讚在山下紮寨,因而得名“孟良崮”。在那個冷兵器的年代裏,這裏孟良隻是打個尖而已,並沒久留,而且上下還有另一大將焦讚駐防保駕。張靈甫不但在此打尖,而且在此屯兵並擺開戰場拚殺,確實犯了兵家大忌。這裏讓人想起了諸葛亮當年的街亭戰役來,當時孔明令馬謖在那裏屯兵據守。這“馬司令”以為熟讀兵書,剛愎自用的不聽諸葛軍師當道紮營的命令,紮寨山上,結果自斷水源,軍無鬥誌而大敗,失了街亭使諸葛亮喪失了戰略主動權,“揮淚斬馬謖”也於事無補,結果是滿盤皆輸,隻好放棄出祁山,再染指中原的戰略。張靈甫就是個當代的“馬謖”,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山上紮營,我軍很快就看出其中的破綻,派出專們部隊控製了山上唯一的幾眼山泉,渴得他們也士氣大減,連張靈甫也顧不得中將師長之尊,不得不喝點滴馬尿來解渴。後來空投的水桶也大都被我軍神槍手擊漏,而食品彈藥大多落入就近的我方陣地上了。垛莊被我軍攻占,給養中斷;再加上山地作戰重武器難以發揮火力和威力,可憐74師作繭自縛,“會當淩絕頂”,不得地利,焉有不敗之理!張靈甫這個“馬謖”,被粟裕斬得爽快!

其三,各部救援不力,不光反映在25師黃伯濤和83師李天霞身上,外線的部隊受到我軍阻擊後進展緩慢,形成不了包圍圈,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局麵呢?張靈甫其人比較張揚,在蔣介石的嬌生慣養下,特別飛揚跋扈,拿王牌當令箭,經常向友軍發號施令。甚至拿所屬的1兵團司令湯恩伯都不放在眼裏。在張靈甫突前北進時,湯恩伯曾驅車趕上74師尾部,他大聲向士兵喊道:“誰讓你們報的這樣快的?不是說好齊頭並進的嗎!”士兵答道:“師長說了,活捉陳毅粟裕的,連升三級!”湯司令喊道:“胡來,傳我的令,部隊減速前進!”士兵問:“你是誰?是副官嗎?”湯恩伯怒道:“我,我是你們司令!”士兵邱萬才後來被俘,他說當時就跟湯司令說了:“你是我們司令,你咋不說我們大家是你祖宗呢?”湯恩伯氣的臉都紫了,他跳上車對司機說:“媽的,往回走,讓張靈甫給共軍當炮灰去!”對自己頂頭上司,連士兵都如此,那張靈甫平時如何對待上司和友軍的,那就更足見一斑了!別人平時都受他的氣,都穿他給的小鞋,如此樹敵過多,關鍵時刻眾叛親離,誰又能盡心盡力救你呢?正因如此,我軍能從阻擊部隊抽調部分力量參加攻擊,能二次打掃戰場接滅殘敵,能從容撤出戰場,這也是張靈甫傲慢處事驕橫處人的結果。這樣的中心開花,能開的起來嗎?不過是“落花有意,落水無情”而已。這麽大的戰略行動,自己一意孤行,不求合作,不謀互助,如此喪失人和,焉有不敗之理?!

類別:默認分類 | 添加到搜藏 | 瀏覽(460) | 評論 (0)

上一篇:孟良崮戰役及其它(四) 下一篇:孟良崮戰役及其它(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