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驢背上的兵工廠: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研製秘聞

(2009-05-20 10:23:41) 下一個
驢背上的兵工廠: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研製秘聞

東方之劍 發表於:2008年07月06日 星期日 10:00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f00987d6ce25782a07088b87.html



黃崖洞水窖兵工廠,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該廠生產的武器裝備先後裝備八路軍16

個團。


人們講起抗日戰爭中的的八路軍,往往稱之為土八路,其實土八路並不土。八路軍

的將領大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的知識分子,整個隊伍中有學識的青年乃是八路軍的骨

幹。僅就戰鬥在太行山區的八路軍流動工作團而言,便是一支人才濟濟、利技精英集

聚、研製成果累累、功勳卓著的利技大軍。


八路軍流動工作團,是隨著以山西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中組建的軍工企業,

它為八路軍開展敵後遊擊戰提供武器裝備。為適應遊擊戰的需要,隊伍跟隨卞力部隊流

動,故稱流動工作團,也譽為“馱在驢背上的兵工廠”。


全團有一千多人,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有從歐洲回國的留學生,有從南洋歸來的

華僑,有國內高等學府的教授和學生,有大城市工業產業的技術人員,也有根據地土生

土長的能工巧匠,其中著名人士有100 多位,如: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內燃機研究室的研

究生郭棟材,留學英國的冶金博士張華清、日本早稻田大學電機係的畢業生程明升,德

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係的陸達,燕京大學物理係的研究生張芳,北平大學工學院的畢業

生鄭漢濤、牛治華,清華大學工學院的學生高源、李守文,天津北洋大學畢業的陳誌

堅、孫豔清、張培江、劉致中、牛寶印、齊明,上海同濟大學畢業的唐英之,天津河北

工學院畢業的張浩、張溫如、王錫暇、耿震、李非平,雲南大學采冶係畢業的李樹人,

西北大學化學係畢業的宋宗景,山西大學工學院畢業的席永先、宋宗恕,東北大學畢業

的趙雲鵬,天津女師學院畢業的柴毅,山東大學畢業的高廣平,武漢大學畢業的林溪,

河南大學畢業的張誌青,上海雷氏德工學院動力工程係畢業的唐成儀等高級知識分子,

他們大多出身在富有家庭,為了抗日救國中拋棄舒適的生活,離開優越的環境,不遠萬

裏,遠渡重洋,從國外或大後方爬山涉水,投奔到經濟落後、物質貧乏、生活艱苦的

太行山區,同當地民眾艱苦奮鬥創建抗日根據地,從事對敵武器的研究與製造,在共產

黨的領導下,譜寫了一曲“科技救國”的新篇章。


從大砍刀到槍械的研製


抗戰初期,由於八路軍的迅速擴展,許多新戰士手中無槍,憑著大砍刀、長矛梭標

與日軍拚殺,不少人壯烈犧牲。身為流動工作團領導人的八路軍軍工部部長劉鼎急戰士

所急,他以曾在德國、蘇聯學到的軍械製造知識,從根據地的客觀條件出發,很快設計

出我軍步槍的結構圖,召集黃崖洞兵工廠廠長程明升、梁溝兵工廠廠長陳誌堅、工程處

工程師郭棟材、唐成儀等一批利技人員研究在兵工廠製造步槍的問題,並責成黃崖洞兵

工廠副廠長劉貴福具體組織實施。


劉貴福原為太原兵工廠造槍分廠鉗工,有13年的製槍經驗,1937年11月太原淪陷

時,他帶領15位技術骨幹投奔到根據地兵工廠,先後任技師、副廠長。他接受任務後,

在劉鼎部長的指導下,吸收了捷克式、漢陽式、三八式等國內外步槍的優點,從黃崖洞兵工廠的技術、設備、物資條件出發,立足於適應我軍遊擊作戰的特點,經過反複試

驗,於1940年8 月1日研製出一種重量輕、體積小、射擊精度高、便於戰士攜帶、使用

靈巧的新型七九步槍。這種步槍比普通型步槍短10厘米,形似馬槍,故取名“八一式步

馬槍 ”。造槍用的鋼材,取之白晉鐵路,民兵於夜間破路拆卸的鐵軌,運往兵工廠。

全槍僅3.36公斤,采用三棱刺刀,機動靈活,實戰效果優於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槍。從

此,流動工作團的各兵工廠開始批量生產,源源裝備部隊,在抗戰期間共製造出這種槍

一萬多支。八路軍戰士有了這些新式武器如虎添翼,在戰場英勇殺敵,越戰越勇。八一

式步馬槍的作戰威力,不僅在抗戰中優於日本造的“三八式”, 而且也優於解放戰爭時

期美國造的步槍,1949 年4月,在解放太原的戰鬥中,繳獲了大批美式武器,

彭德懷總司令在視察戰利品時,拿著閻錫山軍隊的美國造的步槍說:“這不如我們造的

適用,如果我們不是道軌鋼會比這更好”。



從手榴彈到炮彈的研製


手榴彈是抗戰中八路軍使用最廣泛的殺敵武器,這是因為太行山區煤、鐵礦產豐

富,手雷彈製造技術比較簡單,又易於普及,兵工廠、遊擊隊、民兵都能製造,八路軍

戰士幾乎人人都配有手榴彈,但手榴彈投擲距離短,隻適應近戰,且殺傷力不強。1940

年百團大戰,我軍繳獲了一批日軍在山地作戰中具有較強殺傷力的擲彈筒(五O小炮,即

口徑為50毫米的追擊炮),彭總指示流動工作團要抓緊研製。在技術人員的努力下,擲

彈筒很快仿製成功,但五O炮彈難以製造,主要是缺少鑄造彈體的灰生鐵。外購在敵人

嚴密封鎖下根本不可能,隻能依靠自力更生解決,時為流動工作團工程處副處長的陸達

挑起了這一重擔。當時陸達年僅26歲,從小生長在上海,曾就讀上海聖約翰大

學,1934 年留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攻讀鋼鐵冶金專業,1937 年抗戰爆發後,他毅然

放棄了即將屆滿的學業,在旅德華人抗日聯合會的幫助下,年底隨楊虎城將軍考察團乘

船回國,投奔延安,參加了抗日大軍。


1939年,陸達被調往戰爭前線,參與太行山區的軍事工業建設。為解決生產炮彈的

原料,達到批量生產的能力,他深入武鄉縣柳溝鐵廠進行試驗。柳溝鐵廠原是一座采用

當地礦石冶煉生鐵,鑄造鐵鍋、鐵壺、犁燁等農民生活用品和農業工具的工廠,抗戰開

始後逐漸增加了手榴彈、地雷等軍用品的生產,成為流動工作團的一個重要兵工廠,高

源在此任廠長,六旬煉鐵專家張華清任技術顧問,故炮彈批量生產的試驗定在這裏進

行。炮彈結構比手榴彈複雜,它由引信、彈體、彈尾、尾翅等部件組裝而成,這些部件

的連接主要靠螺紋絲扣,需要進行切削加工,而柳溝鐵廠冶煉的生鐵是白口生鐵(碳化

鐵),硬度高,質地脆,不能切削加工,如何軟化白口生鐵,使其能切削加工,成為能

否製造炮彈的關鍵。


為攻克這個難題,陸達日夜守候在煉鐵現場,與工人同吃同住同試驗,他運用從

國外學到的德國式白心韌化技術原理和美國式黑心韌化技術原理,同武鄉地區傳統的生

鐵燜火技術相結合,在技術工人孫兆喜等人的配合下,改造了土方爐,創造了火焰反射

加熱爐。將生鐵鑄造的炮彈毛胚置入爐內燜火,使彈體表麵軟化,以達到切削加工的要

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自1941年4月起,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開始

了炮彈的批量生產,當年出產炮彈4萬多發。車工甄榮典就是在車削炮彈中,以質量

好、數量多、班產達480發的最高紀錄,被譽為“炮彈王”,榮獲邊區勞動英雄稱號

的。黃崖洞兵工廠製造的五O小炮和炮彈,每年可裝備 16個團,使八路軍對日作戰的火

力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1942年,他們又開創了八二迫擊炮和彈的生產,大大增強

了我軍的戰鬥力。


從黑火藥到現代火炸藥的研製


黑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從宋朝開始用於戰爭,一千多年沿襲不止。

抗戰初期,八路軍的地雷、手榴彈、槍炮等多數仍用它裝填,雖然能殺傷敵人,

但威力有限。為了提高作戰能力,我們的科技人員從1940年開始,就著手研究現代火炸

藥的製造。現代火炸藥的主要原料是硫酸,它是化學工業的產物,其製造工藝一般有兩

種方法:一是接觸法,裝置複雜而又需要細白金粉做觸媒;二是鉛室法,工藝雖簡單,

但需要大量的鉛板建造鉛室。根據地既無白金來源,也無鉛板可取,這兩種方法都不能

采用。我們的科技人員依據硫酸的製造原理,就地取材,探索新的製造工藝。


1940年7月,晉察冀工業部技術室主任張芳和化工技師張奎元,在調研中發現當地

的老百姓用以盛水和儲糧的陶瓷缸,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蝕性能,便以它代替鉛板,壘成

缸室,創造了用缸室法取代鉛室法製造硫酸的成功。1941年 5月,化學工程師王錫嘏、

張浩,火藥技師王化南、白英、焦逢春等在黎城縣白布焦寺,采用缸室法建成了製造硫

酸的化工廠,開始了硫酸的工業性生產。硫酸是火藥之母,它的問世,使現代火炸藥走

進了八路軍的武器庫,無煙發射藥、硝銨炸藥使我軍的炮彈、槍彈威力大增,抗戰後

期,我軍生產無煙火藥15400多斤,硝銨炸藥23500多斤,給日軍以嚴重打擊。



在火炸藥的研製中,火藥技師焦逢春是一位功不可沒的英雄,


他在抗戰前曾是民間爆竹匠,家族祖祖輩輩都在山西洪洞縣以做鞭炮和焰火為

生從小學會了一套製造黑火藥的傳統技術,

1937年冬,他跟隨叔父教子富、教子學全家七口人參加了抗日遊擊隊,

專門製造填裝手榴彈的黑色炸藥。

1939年,由於製造技術出眾,他們被調到了流動工作團,

教子學任火藥技師,焦逢春任火藥技術員, 參加了現代火藥的研製。

在研製過程中,焦逢春的兩個叔叔和妻子都先後犧牲於爆炸事故中,

唯一的兒子也因觸碰廢炸藥而被炸死,

他自己在試驗中多次受傷,但他為了探索火藥的生產規律,毫不退縮,

把從戰爭中收集到的國內外各種炮彈,冒著生命危險一一拆卸、解剖,留做樣品,

放入一個特製的小箱內隨身攜帶,走到哪裏研究到哪裏,與這個“寶貝箱”從不分離,

經過苦心研究,終於掌握了各類炮彈的結構與性能以及雷管、底火、引信等火工品的特

點,並在鄭漢濤的指導下,編著出版了《炮彈》一書,為炮彈的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生產和試驗時,凡發生啞炮、漏藥等問題,都要請他去“查病因”、

“動手術”,排除故障,因而被稱為“火工品的外科醫師”。

由於多次負傷,加之日夜操勞,積勞成疾,焦逢春在抗戰勝利後不久便不幸離

開了人世。



從作坊式生產到企業化管理的探索

“驢背上的兵工廠”——這是流動工作團創建初期的真實寫照。沒有固定的廠

址,設備簡陋,工具缺乏,技術落後,手工操作,處於作坊式的生產方式。

職工行動軍工化,生活集體化,自稱軍工戰士。隨著根據地的擴展和鞏固,兵工廠規模

增大,設備增加,廠址穩定,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高。

1940年彭總視察黃崖洞兵工廠時提出:

工廠不是部隊,職工不是戰士,工廠要有自己的管理方法。

時為工程處長的鄭漢濤和懂工業管理的有學之士便開始了兵工廠管理方式的研究。


鄭1933年畢業於北平大學工學院機械係,先後在上海華新長城機械廠任工務主任

從事企業管理工作。抗戰爆發後,他拋棄了舒適的家庭生活和優厚的工作職位,

秘密離開上海投奔延安,臨別時給慈父托詩一首:“欲知您兒去何方,掀開水滸第一

章。”(注:水滸第一章的標題為“王教頭投奔延安府”)

1939年,鄭漢濤在調往晉東南的行軍途中,夜闖敵人的封鎖線,不慎落入深溝,腰

和腿摔傷,他忍著疼痛,堅持長途跋涉,趕到了兵工廠。在廠裏,他以自己的知識和經

驗,編寫了工廠管理教材,舉辦了培訓班,並親自講課。在他的努力下,工廠成立了工

會,取消了軍事化的生活方式,職工吃住自由;工廠實行民主管理,依據“集體合同

”組織生產勞動;生產過程實行定額管理,開展了成本核算,並建立了生產統計、

產品檢驗、器材使用、工務記工製度和各種工藝操作規程。

職工勞動報酬除基本工資外,按技術等級評定津貼標準,工廠領導體製從政委製改

為經理製,推進了企業化管理,使軍事工業走向正規化、科學化的發展道路。鄭漢濤的

企業化管理,不僅在兵工廠,而且在整個根據地也得到了普遍推行,

並成為建國後我國工業企業管理的基本模式。


抗戰中流動工作團的業績,是我國知識分子與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

浴血奮戰、不斷創新的勝利史詩,今天我們回顧這段史實,從曆史中汲取營養,對推進

振興中華大業的早日實現也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類別:史海鉤沉 | 添加到搜藏 | 瀏覽(451) | 評論 (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