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介紹2007-12月一篇關於第二次大戰歐洲區的佳文(1)1939-1940

(2009-05-18 09:12:59) 下一個
曆史文摘係列之:征服者的鐵蹄:第三帝國的興起
作者: onlyhot
2007-12-26 01:42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軍隊悍然入侵波蘭,揭開了曆時近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經過這場野蠻、殘酷的浩劫之後,歐洲大部分地區淪為廢墟。戰爭最初3年,強大的德國軍隊似乎不可戰勝,在閃擊波蘭得手之後,又迅速征服丹麥和挪威,使西線早期的“虛假戰爭”以出人意料的結局告終。1940年5月,德國在西線再次發起“閃電戰”,在數日之內攻占荷蘭和比利時,將數十萬英國遠征軍趕過英吉利海峽,而後僅僅用了6周時間占領法國。這些勝利使得德軍表麵上的優勢進一步強化。
  《第三帝國的興起》跟隨當年納粹軍隊征服歐洲和北非的腳步,再現了二次世界大戰最初3年的戰爭進程,整個場麵波瀾壯闊驚心動魄。

通向戰爭之路
阿道夫·希特勒從未隱藏過自己用武力征服歐洲,進而控製全世界的野心。在實現目標的進程中,他將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進行報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將德國東部大片領土劃歸波蘭,同時也為另一場衝突埋下了種子。隨著經濟大蕭條的進一步加劇,潛藏在德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複仇欲望被激發了出來。在許多德國人眼裏,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領導的納粹黨才是他們唯一的真正的領導者。

  獨裁者的發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希特勒懷著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回到了慕尼黑,尋找能夠解釋德國失敗的原因。和許多從前線回來的士兵一樣,他認為他們這些前線的部隊是在背後中了賣國賊的暗劍,這些賣國賊就是德國國內的社會民主黨派、共產主義者和猶太人,此外,反戰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也應當為德國的失敗受到譴責。但是,對希特勒及其追隨者來說,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布爾什維克人和猶太人,他們是一丘之貉,在1918年後期,德國陸軍和海軍中的許多共產主義者都深受猶太煽動家的蠱惑。在早期的演講中,希特勒經常指責猶太人是“十一月罪人”,這也暗合了布爾什維克人在俄國奪取政權的日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希特勒被德國陸軍雇傭,成為一名間諜。他的任務是掌握並匯報慕尼黑右翼國家主義黨派的情況。政治工人集團當時隻是一個很小的黨派,後來改名為德國工人黨,於1919年1月召開了黨的第一次會議。同年晚些時候,希特勒加入了該黨。在一次黨的大變動中,希特勒一反其早期的晦暗,表現出了一個具有邪惡的魅力和催眠才能的政治家的本色。他很快就控製了這個曾經備受爭議的小社團,並將其轉變成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SDAP,即納粹黨)。此後10年,他利用該黨建立起了他的權力基地,並最終登上了德國獨裁者的寶座。

  1923年慕尼黑政變失敗後,納粹黨經曆了一段平靜期,於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重新崛起。1930年,納粹黨在魏瑪共和國國民議會中占據了100 多個席位,並在中產階級及受經濟蕭條打擊嚴重的北方新教徒中間贏得了強有力的支持。1932年,經過兩場激烈而殘酷的選舉,納粹黨成了議會中最大的黨派,但是並沒有占據絕大多數。隨後,右翼聯盟邀請納粹分子進入政府,而希特勒則以其擔任總理職位作為條件。政治家們自信能夠控製這位納粹領導人,並最終接受了希特勒的條件。就這樣,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

  1933年2月,在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後的第三天,他召集了一次由納粹黨官員和德國武裝部隊高級官員參加的大型集會,發表了關於在東部,至少到烏拉爾地區實行“絕對德國化”的必要性的演講。2月27日的“國會縱火案”(納粹黨指責是共產主義革命者所為)為希特勒提供了借口,他下令在德國暫停一切的公民自由。到3月底,所謂的《授權法案》為希特勒提供了更大的獨裁權力。

  德國武裝部隊原本是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事實上,在魏瑪共和國極其短暫的生涯中,軍隊往往能夠左右政府的一切政策走向,甚至決定其內閣人員的組成。即使是在1933年後,軍隊仍然可以在戰爭爆發前夕解除希特勒的權力,如果他們意識到戰爭顯然會遭到失敗,發動一次軍事政變也可以使高度集權的納粹政權在半日內終結。根據戰後對德國軍官團成員所作的大量的審訊記錄,他們認為僅僅是因為希特勒的無知行為才使德國戰敗,若非如此德國至少也可與西方保持和平。既然這樣,那些將軍們為什麽不殺掉希特勒?事實情況是,希特勒及其納粹黨——無論令這些普魯士軍官團多麽憎惡——卻提供了他們希望得到的東西。

  如果希特勒企圖以另一種革命的形式奪取政權(實際上,納粹黨嗜殺成性的私家軍隊——衝鋒隊——在1932年一直敦促他這樣幹),毫無疑問,德國陸軍會毫不留情地將納粹黨的褐衫隊員擊斃,甚至包括他們的元首。然而,希特勒的權力卻是通過憲法程序獲得的。陸軍最高司令部對希特勒這位前陸軍下士極為藐視,對於衝鋒隊的敵意甚深,但大多數將軍們卻容忍了納粹運動所宣稱的目標,不願采取街頭暴力行動。希特勒後來宣稱,1933年2月他對軍官團發表的演講是“我一生中最艱苦的演說”。雖然他們默不作聲,但顯然對他充滿熱情的演說缺乏耐心。即使如此,希特勒的演講仍然打動了軍官團,他們聽到了希望聽到的東西。希特勒外交政策的要點就是對1918年德國的失敗進行報複,國內計劃的重點則是確保公共秩序和推行大規模重整軍備計劃。軍官團沒有對這些計劃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遭受《凡爾賽條約》的壓製已經太久了。

廢除《凡爾賽條約》

  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凡爾賽條約》,是一項由協約國設計的旨在削弱戰後德國的條約。法國堅持要求的戰爭賠償,使德國受遭受了沉重打擊。條約限製德國發展軍事力量,以致其武裝力量甚至無法保證邊界的完整性。

  由於條約是在不準德國參加談判的情況下簽訂的,被德國民眾認為是“強製性和平”,因而遭到廣泛的反對。條約中一些繁重的條款使得反民主力量在德國有了立足之地,他們之中就包括後來成為納粹黨的一個右翼小團體。

  德國一向以擁有強大軍隊而自豪,《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而言無疑是一種侮辱。該條約規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僅允許擁有少量陳舊的戰艦,人員不得超過15 000人;禁止發展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禁止生產和采購坦克和飛機之類的重型武器。

  從一開始,魏瑪共和國就在設法逃避部分極為苛刻的條款,並且取得了較小的成功。為此,法國在1923年強行占領了德國最重要的魯爾工業區。

  魏瑪政府雖然自認為是社會主義,但實際上已經開始執行秘密擴軍政策。即使限製在10萬人,戰後的德國國防軍仍然是一支不可輕視的軍事力量。所有的德國士兵都是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他們構成了後來德國正規軍的核心力量。德國國防軍主要由前帝國陸軍和海軍士兵組成,從本質上講對於共和國政權有著深深的敵意。希特勒曾公開要求得到軍隊的支持。取得總理職位後僅3天,希特勒就向國防軍將軍們闡述了自己重新武裝德國的計劃(當然,這些計劃在兩年之內是不會對外宣布的)。不過,在這些計劃付諸實施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設法消除納粹黨衝鋒隊與陸軍之間的緊張關係,前者是將納粹黨人送上權力巔峰的衛隊,而後者將是希特勒主宰歐洲的工具。希特勒是一個實用主義者,誰對他未來的計劃更加重要,他看得非常清楚。

  1934年6月,希特勒決定對恩斯特·羅姆采取行動。羅姆是衝鋒隊的領袖,也是希特勒在納粹黨領導層的主要競爭對手。羅姆要求解散陸軍,並將其吸收到衝鋒隊之中,這一要求冒犯了陸軍的將軍們。此外,衝鋒隊還激怒了另外兩個希特勒需要的組織:衝鋒隊采取的激進政策得罪了希特勒的保守派支持者;羅姆實力的日益增強令其納粹黨內的競爭對手,如戈林、戈培爾、希萊姆等人,感到惶恐不安。

  長刀之夜

  1934年6月30日夜,希特勒向蓋世太保和黨衛隊(SS)下達了清洗令,這些部隊一直由陸軍提供武器和後勤支援。從羅姆開始,黨衛隊分隊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逮捕或謀殺衝鋒隊領袖,羅姆是由希特勒親自帶領黨衛隊保鏢逮捕的。許多私人之間的恩怨也在這次清洗中得到了解決。死於這次清洗的人數高達1 000 餘人,其中,70~80位的衝鋒隊高級指揮官被處死或“因拒捕而被槍斃”。

  1934年8月,興登堡總統逝世後,希特勒宣布自己擔任德國總理兼元首。他下令組建德國空軍(這是《凡爾賽條約》明文禁止的),快速擴充德國陸軍和海軍——這是希特勒賴以實現其野心的工具。此前,德國於1933年10月退出了國際聯盟和裁軍會議。1934年初,德國陸軍接到命令,要求將兵力秘密擴充到 30萬人,即當時的3倍。

  1935年3月,希特勒的野心日益公開化。他指示戈林對外宣稱德國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重新實施征兵製度。和平時期,德國陸軍將由12個軍36個師組成:這是一支大約50萬人的力量。大規模擴充軍隊所需的武器裝備由克虜伯等軍火公司負責提供。20世紀20年代以來,克虜伯公司一直秘密執行德國的武器研究與發展計劃,並從1933年開始進行現代化裝甲車輛和大炮的設計工作。

  在陸軍快速成長的同時,現代化飛機的研發也在同步進行。其結果就是在戰爭爆發時,德國空軍與其潛在對手相比,擁有了或技術上、或數量上的優勢。另外,由於德國骨幹飛行員都有過參加西班牙內戰的實戰經驗,因此,德國空軍在戰術上也有一定的優勢。隻有德國海軍的發展較慢:其武器重建計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顯出成果。針對德國的擴軍行動,英國、法國及國際聯盟均表示抗議,但也僅此而已。希特勒向英國保證將限製海軍的擴展,從而打消了英國的疑慮。

1935年6月,英德簽訂海軍協議。根據該協議,德國海軍將不得超過英國海軍總噸位的35%,而更為重要的是,英國允許德國的潛艇噸位與英國皇家海軍的相一致——對於一個在1917~1918年曾遭受大規模潛艇戰襲擊的國家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古怪的協議。然而,德國從未打算受製於這樣一個協議:他們已經在建造兩艘26 000噸級的巡洋戰艦,並計劃在1940年初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作戰艦隊。

  訓練與裝備

  希特勒從重整軍備計劃中獲益良多,但他並未公開啟動它。由於坦克、毒氣、飛機及U型潛艇這些進攻性武器受到禁止,德軍對這類武器的訓練不得不秘密進行。20世紀20年代,德國與蘇聯達成秘密協議。根據協議,德國軍官與蘇聯紅軍進行了聯合訓練。

  1927年初,監視《凡爾賽條約》執行情況的盟國控製委員會撤離德國。幾乎同時,魏瑪政府就加強了在德國境內進行新武器設計試驗以及部隊訓練的工作。部隊訓練以及人員擴充一切進展順利,但是希特勒知道,他的海軍艦隊、陸軍師以及空軍飛行中隊需要武器。這些武器得由德國的工業心髒——薩爾和萊茵蘭地區來提供,而這兩個地區自從1918年以來一直被盟國軍隊占領,直到之前不久才撤離,但仍為非軍事區,且根據條約不受德國控製。

  1935年1月,希特勒通過一次公民投票行動收回了對薩爾的控製權。在這次有預謀的公投中,他贏得了勝利。作為既成事實,他向世界宣布德國恢複對薩爾的控製,對此各國都沒有太多的興趣和懷疑。下一步,1936年3月,希特勒懷著惶恐之心試探性地向萊茵蘭地區派出軍隊。對這一入侵行動,英國和法國沒有作出任何反應,英法給出的逃避責任的合理化解釋是“他畢竟隻是在自己的後花園中散步而已”。如果說希特勒的野心是使世界後來陷入衝突的主要原因,那麽其他歐洲領導人的膽小怕事和目光短淺則是主要的推動因素。

  重占萊茵蘭地區兩個月後,西班牙內戰爆發。西班牙反對派領導人佛朗哥將軍與墨索裏尼、希特勒臭氣相投,一拍即合,得到了德意兩國從武器、“建議”到派兵等多方麵的支持。

  西班牙可以說是進行新軍事技術試驗和訓練年輕軍官的理想戰場。意大利向西班牙派出了總計2萬人的軍隊及一支2.7萬人的“誌願民兵”;德國派出了一支 6 000人的“兀鷹”軍團,其裝備包括現代化的飛機、坦克、運輸及通訊設備。用赫爾曼·戈林的話講,德國發現西班牙是“一個使我們有機會以實彈形式檢驗我們的軍事裝備是否盡如人意的地方”。德國對“兀鷹”軍團的飛行員和部隊實行定期輪換,以便使快速擴充的德國軍隊中有盡可能多的士兵得到實戰訓練的機會。

  西方列強沒有卷入西班牙內戰,對德國和意大利出兵參與這場流血衝突也采取了明顯的容忍態度。這使希特勒確信,英國、法國和美國是軟弱的。為此,他得出了一個正確結論,他完全可以推行富於侵略性和擴張性的外交政策,其他歐洲強國除了反對和抱怨之外,不會采取其他行動。就這樣,德國的重整軍備行動和希特勒的侵略性言論慢慢地開始通過英法政府這一關。

  德奧合並

  1937年,法國和英國不得不開始采取一些行動。法國同意擴建旨在防範德國侵略的馬其諾防線,並開始付諸實施。英國議會通過了《空襲授權法案》,但其他一些更為嚴厲的戰爭準備措施卻被繼任的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廢除了。張伯倫畢生的抱負就是使自己作為一個使歐洲免遭戰爭劫難的人物而名垂青史。

  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的軍隊越過奧地利邊境,進入維也納,途中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第二天,希特勒親自飛抵維也納,宣布德奧合並——奧地利和德國重新合並組成大德意誌帝國。在德國總參謀部看來,這次行動是一次在公路上進行大規模兵力調動的演習,雖然進展並不順利,但在這次不流血的接管行動中,德軍學到了非常有價值的後勤經驗,這些經驗在18個月後將被應用到實戰中去。

接下來,希特勒的目光開始轉向捷克斯洛伐克。在蘇台德地區,即與德國和奧地利接壤的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邊境地區,居住著300萬日耳曼人。波希米亞地區是通過奧地利與協約國之間簽訂的《聖-日耳曼-昂萊條約》劃給捷克斯洛伐克的,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在比爾森市建有幾家大型軍工廠。當地的納粹運動,即由康拉德·亨萊恩創立的蘇台德日耳曼人祖國陣線(SdP),一直在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壓力,試圖將蘇台德地區並入德國。1933年,規模達9 500多人的SdP黨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取締,結果卻是火上澆油,適得其反。1934年,亨萊恩舉行了第一次大型集會,黨徒達2萬人;到1938年,黨徒驟升至 130萬人。

  1938年5月30日,希特勒放棄了1937年11月向英國作出的承諾,秘密下令動員德國國防軍,準備摧毀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於當年2月已經擁有了德國最高的軍事指揮權,國防軍已經在其牢牢掌握之下。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整個夏季,希特勒一直在靜觀來往於倫敦、巴黎和布拉格之間的外交斡旋活動。他的耐心終於得到了報償。9月15日,張伯倫飛到德國,試圖親自勸說希特勒放棄針對中歐唯一的民主政權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脅。9月22日,張伯倫與希特勒回到巴特戈德斯貝格,就歐洲麵臨的困境進行了進一步會談。9月30日,張伯倫、達拉第、墨索裏尼和希特勒在慕尼黑達成協議,一致決定把講德語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意誌帝國,滿足希特勒所謂的“最後的領土擴張要求”。張伯倫隨後返回英國,向人們揮舞著協議並宣稱,“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是和平的!”

  然而,到1939年3月中旬,這位英國首相卻開始麵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德國軍隊從蘇台德地區出發,首先攻占了布拉格,隨後是整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希特勒在離開柏林前往布拉格享受勝利果實時,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已不複存在”,而此時的張伯倫則在悲痛地抱怨希特勒的言而無信。很明顯,希特勒的下一個目標將是波蘭。整個5月份,關於波蘭的外交遊戲一直在進行著。

  德國和意大利宣布簽訂《鋼鐵盟約》。8月份,在溫斯頓·丘吉爾的推動下,英國派出代表團前往莫斯科,探索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的可能性。蘇聯是唯一可能擁有可與希特勒相匹敵的大規模陸軍的國家。然而,就在英國代表團還沒有離開蘇聯的時候,蘇德宣布簽訂了令世界震驚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是一個帶有秘密條款的條約,這些秘密條款不久便公諸於眾了。作為回應,張伯倫宣布了英國確保波蘭獨立的承諾。

  8月31日,希特勒下令入侵波蘭。1939年9月1日清晨4時45分,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飛越波蘭邊境,開始對波蘭的機場及飛機、公路及鐵路樞紐、預備部隊集結地以及其他任何經情報或觀察顯示可能充當軍事指揮所的設施展開了係統轟炸。第一次“閃電戰”開始了。

  次日,英國和法國要求德國立即從波蘭領土撤軍,並發出了最後通牒,但德國並不理睬。1939年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時,張伯倫宣布,英國向德國宣戰。

“閃電戰”和“虛假戰爭”
1939年9月1日淩晨4時45分,德國不宣而戰,德國空軍將近1 400架戰鬥機、轟炸機及俯衝轟炸機飛越波蘭邊境。這些飛機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對波蘭實施全麵摧毀。

  在德軍轟炸機對波蘭的軍事和民用目標進行猛烈轟擊的同時,德國的“梅塞施米特”式戰鬥機也與波蘭的戰鬥機展開了激烈的空戰,並很快奪取了空中優勢。在空中優勢的保護下,德國地麵部隊向波蘭陸軍展開了攻擊。從一開始,戰爭的結局就已注定。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所有的抵抗都被擊垮,波蘭政府不複存在。麵對新的戰爭形式,波蘭終於屈服了。在隨後8個月的時間裏,德國靠著這種新戰法,占領了西歐大部分地區。這就是納粹分子所謂的“閃電戰”。

  入侵波蘭

  進攻波蘭是希特勒征服欲望的自然發展。在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後,波蘭就成了希特勒的下一個目標。相互間的敵意使兩國關係已經僵化,兩國都在邊界部署重兵,戰爭一觸即發。

  德國侵略波蘭的計劃早在1939年4月就開始了,當時,希特勒命令德國總參謀部製定行動計劃,這就是5個月後付諸實施的“白色方案”。在許多方麵,波蘭可以說是納粹德軍推行新型多軍種合成作戰的理想戰場。波蘭地勢平坦,適合進行機械化行動,而其邊境線過長又意味著波蘭陸軍的布防過長,易於突破。

  在空軍進行了長達1個小時的轟炸之後,德軍地麵部隊開始行動。在波蘭戰役中,德軍共投入了40多個作戰師。擔任先頭部隊的是6個裝甲師和8個機械化步兵師,隨後是27個徒步步兵師。

  德軍步兵的主要任務是與波蘭陸軍的主力部隊進行作戰,機動部隊則從側翼進行包抄,切斷波軍的補給線並對後方的指揮與控製中心進行攻擊。

  德國空軍的任務是為地麵部隊提供緊密的空中支援。然而,德國空軍還扮演了更具戰略性的角色,即轟炸波蘭的機場和飛機、公路和鐵路樞紐、後備部隊集結地及軍事指揮部。在德軍的初期轟炸中幸免於難的部分波軍飛機在隨後的一周內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這種抵抗太少,也太遲了。

  德軍進攻的速度之快令世界震驚。在德軍裝甲部隊通過瓦爾塔河時,英國和法國才要求德國立即全部撤軍。麵對柏林輕蔑的沉默,盟國開始商議如何更好地覆行他們對波蘭的諾言。

  盟國向柏林發出了最後通牒,但德國不予理睬。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時,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宣布英國向德國宣戰。他確信世界將會明白他是多麽痛苦和失望。畢竟,希特勒曾許諾過不進攻波蘭。

  地麵戰役

  地麵戰役計劃按大規模雙鉗形機動實施。內鉗計劃在波蘭中部的維斯瓦河完成合圍,包圍波蘭野戰軍的主力。外鉗部署快速機動部隊,目標是彌補內鉗留下的缺陷,切斷敵軍任何可能的逃亡路線。

  作戰行動由德軍北方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負責實施。馮·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由3個集團軍組成。其中,第8集團軍從左翼向羅茲推進;第14集團軍從右翼直指克拉科夫;中路是馮·賴歇瑙率領的第10集團軍,該集團軍擁有整個集團軍群的主要裝甲力量,其任務是在羅茲和克拉科夫之間波軍防線縫隙處形成突破,並與第8集團軍的機動部隊會合,進而向華沙推進。馮·博克率領的北方集團軍群將同時展開進攻。屈希勒率領的第3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向北進軍,而馮·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則從西部發起進攻,穿過波蘭走廊。此次進攻的先頭部隊是古德裏安的第19軍的裝甲部隊。

  作戰計劃進展得非常順利。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領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戰鬥僅3天,德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在波蘭境內推進了80公裏,所有的波蘭集團軍都處於被分隔的危險境地。到戰爭第1周結束時,波蘭政府已經逃離了華沙,波蘭空軍也已幾乎被全部消滅,盡管其在戰役初期成功地組織了一些反擊行動。由於消除了空中威脅,德軍的“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可以在裝甲縱隊推進的路線上自由地進行探查。

德軍的推進仍然勢不可擋。到9月8日,德國第4裝甲師已經推進了近241公裏,平均每天29公裏以上。與此同時,波蘭人也在積極準備守衛華沙。次日,德軍企圖迅速拿下華沙的第一次進攻被波蘭人擊退。隨後,波蘭人在布楚拉地區展開了英勇的反擊,標誌著這場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的開始。

  包圍

  至此,所有波蘭軍隊正在逐步陷入德軍不斷收緊的包圍圈中。9月10日,德國空軍開始對華沙發動猛烈襲擊,波蘭政府下令向東南方向進行全麵軍事撤退。9月15日,德國向華沙發出最後通牒——要麽投降,要麽被消滅。華沙守軍,在10萬名居民的支持下,選擇了繼續戰鬥。

  9月17日,德國南方和北方集團軍群在弗沃達瓦會合,完成了德國雙鉗合圍計劃中的外包圍圈。在這種雙重包圍之下,波軍隻有一小部分有逃脫的希望,而就在當天,這一點點希望也破滅了。然而,處在德軍包圍和攻擊之下的波蘭人又收到了另一個致命性的消息,蘇軍站在德國一邊卷入了戰爭。

  蘇德在8月秘密簽訂的條約中提出了瓜分波蘭的計劃。當德國在東部的進攻使波蘭人毫無還手之力時,蘇聯紅軍從無路可行的普裏皮亞特河沼澤地南北兩側開進了波蘭,途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波蘭政府在5次易地之後最終逃到了羅馬尼亞。9月19日,在布楚拉地區被包圍的波蘭軍隊最終被擊敗,10萬餘人被俘。兩天後,德國對華沙發起大規模轟炸。次日,蘇聯占領利沃夫,並與德軍在布列斯特—利陶夫斯克舉行了聯合勝利閱兵活動。9月25日,德軍再次向守衛華沙的軍民發出最後通牒,並派出400餘架轟炸機對華沙進行轟炸。波蘭人的抵抗開始變弱,9月26日,德軍向華沙發起了地麵進攻。在一天之內,德軍就控製了華沙的遠郊地區。波蘭指揮官看到大勢已去,最終向德軍投降。第二天,即9月28日,雙方宣布停火。

  第一次勝利

  戰利品總是屬於勝利者。9月29日,蘇德瓜分波蘭的協議立即開始生效,雙方還簽訂了《邊界友好條約》。波蘭作為一個國家不複存在。

  作為勝利的象征,希特勒於10月5日飛抵華沙並在勝利閱兵式上接受了敬禮。次日,華沙東南的8 000人部隊投降,至此,波蘭有組織的抵抗宣告結束,波蘭徹底戰敗。盡管波蘭士兵勇猛異常,波蘭軍隊最終還是被更為精幹的軍事機器所壓服。波蘭防禦的致命弱點就是缺乏裝甲機動部隊。戰爭開始時,波蘭30個步兵師中隻有13個騎兵旅,其中隻有兩個為摩托化部隊,其他11個仍然使用馬匹作戰。

  德軍的閃電戰是一種新型的作戰方法,它將先進的火力和機動作戰理論與最先進的空中和地麵武器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速度是德軍成功的主要因素,當然,還有準確的情報。德軍總能準確地發現波軍防禦的弱點所在,其快速機動的裝甲和機械化步兵利用這些弱點,向著預定的目標推進,而不必顧忌側翼的安全。他們依靠突破的速度來瓦解波軍可能的反擊,而將鞏固戰果的任務留給徒步行軍的步兵。

  約瑟夫·戈培爾指揮下的宣傳機構的攝影師們清楚地記錄下了德軍的這一勝利,他們的作品不久就在全球各大電影院播出。這些影片大大增強了閃電戰的神秘性,使德國的敵人更加恐懼。奇怪的是,這一新戰術並未引起眾多西方軍事專家的足夠重視,他們錯誤地將德軍的重大勝利歸因於波蘭軍隊的無能。

  對希特勒而言,波蘭戰役是一次賭博,而最終他贏得了這場豪賭。德軍大部分部隊都投入到了波蘭行動中,在西線,麵對占有壓倒性優勢的法國陸軍的70個師和小部分英國遠征軍,僅象征性地部署了少量掩護部隊。盡管這種危險顯而易見,但希特勒準確地預測到了如果他入侵波蘭,盟國不會采取任何行動。一旦在10月初攻下波蘭,希特勒就可騰出手來將注意力轉向西線的戰役。然而,東歐的戰鬥遠沒有結束,雖然德國沒有直接卷入,但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也是德軍入侵波蘭勝利而導致的直接後果。

冬季戰爭

  芬蘭是前沙皇俄國的一個省。當蘇聯向芬蘭邊界調整的要求遭到拒絕後,蘇芬戰爭爆發。由於對希特勒未來的擴張計劃感到擔心,蘇聯希望鞏固對波羅的海國家的控製權,以在不斷擴張的第三帝國北側建立起一道防範陣地。

  首先落入蘇聯控製之中的是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這三個國家都是在沙皇俄國滅亡時獨立出去的。在瓜分波蘭之後,斯大林威逼這些小的共和國接受與蘇聯簽訂相互“防禦”條約的要求。一伺條約簽訂,蘇聯紅軍便大批開進這三個國家。名義上是向其提供保護,其實是占領軍。在蘇聯占壓倒優勢的軍隊麵前,三個波羅的海共和國的民眾毫無辦法,但他們心中充滿了怨恨,這也正好解釋了兩年後德軍入侵時,為什麽許多人將德軍視為解放軍。

  芬蘭也是前沙皇俄國的一部分,蘇聯向芬蘭提出了同樣的“借宿”要求。斯大林要求赫爾辛基政府將卡累利阿南部地區割讓給蘇聯,並允許紅軍在眾多波羅的海島嶼及芬蘭本土駐紮軍隊。芬蘭堅決拒絕了蘇聯的要求,並開始在邊界上調動部隊。指揮芬軍防禦作戰的是卡爾·馮·曼納海姆元帥,他曾是1905年俄日戰爭時期的老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沙俄帝國軍隊中任騎兵將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曼納海姆曾設計修建了一條橫越卡累利阿地峽的防線,在隨後的20年內,又在這條防線上修建了約200個混凝土防禦陣地。這條防線從芬蘭灣穿過蘇馬一直到泰帕萊的武奧克希河地區,這就是著名的曼納海姆防線。1939年11月30日,蘇聯空軍對赫爾辛基發動突然襲擊,隨後展開全麵入侵。將近100萬蘇軍從東部、東南部及芬蘭灣進入芬蘭,而抗擊蘇軍的芬蘭軍隊大約隻有30萬人,其中80%是後預備役軍人。

  斯大林預計,紅軍占有壓倒性優勢,將在一個月之內占領芬蘭,但是,他的夢想破滅了。事實證明,芬蘭人是頑強的鬥士,他們憑借熟悉地形、適應氣候等有利條件,對蘇聯的進攻進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抵抗。在北部進攻佩薩莫的蘇軍僅取得了些微進展就被迫停止了前進,而在南部發起的兩棲突擊則被徹底擊退。向卡累利阿地峽強行推進的蘇軍主力部隊也被擊退,並在進攻曼納海姆防線時損失慘重。其他企圖穿越芬蘭中部的湖泊和大森林的蘇軍縱隊也在芬蘭滑雪板部隊的遊擊戰襲擾下疲於奔命,不知所措。

  蘇軍第一階段攻勢從1939年12月份一直持續到1940年1月份第一周,以蘇奧穆斯薩爾米村的一場激烈戰鬥而結束。芬軍的不斷襲擊切斷了蘇軍的供給線,蘇軍兩個師在蘇奧穆斯薩爾米村附近陷入了芬軍的圈套。通過一係列的猛攻,蘇軍被分割開來。最終,蘇軍27 000多人被擊斃或凍死,而芬軍損失不到 1 000人。

  在遭受了恥辱性的失敗之後,紅軍被迫進行了重組,向芬蘭前線又增派了50萬軍隊,由鐵木辛哥元帥指揮。蘇軍計劃在卡累利阿地峽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消耗戰,旨在強行突破曼納海姆防線。2月1日,蘇軍兩個集團軍,總計54個師,開始向芬蘭防禦陣地發起猛攻,每天的攻勢達4~5次。麵對蘇軍步兵不斷的進攻,芬軍英勇抵抗,使蘇軍傷亡慘重。然而,蘇軍統帥部決心已定,為實現目標不惜任何代價。最終,2月13日,蘇軍突破了蘇馬地區,並開始以此為突破口對芬軍防線實施猛烈進攻。在隨後一個月內,芬軍被迫後退。3月12日,芬蘭被迫求和。

  在傷亡大約25 000人後,芬蘭簽署了停戰書。蘇軍的損失比芬軍至少高出10倍,許多士兵在北極嚴寒氣候下被凍死,這裏的氣溫有時達零下50度。斯大林戰前提出的領土要求得到了滿足,但除此之外,斯大林沒有強加任何要求,因為斯大林很清楚,強壓過甚可能會迫使頑固的芬蘭人與蘇聯進行遊擊戰,而這是蘇聯方麵任何人都不願麵對的。

  蘇聯最初的入侵計劃幾乎沒有考慮到芬蘭特殊的地形和氣候,根本不切實際,也無法有效地組織實施。最後的成功是在紅軍不惜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才換來的。蘇聯征服芬蘭的失敗使許多德國人——包括希特勒及德國最高統帥部確信,蘇聯是一隻紙老虎,入侵蘇聯是可行的。

“虛假戰爭”

  盡管蘇芬戰爭在英國和法國引起了極大反響,但實際上並未引起兩國的戰爭警惕性,因為他們的主要敵人——德國——沒有卷入戰爭。因此,德國征服波蘭的行動於10月初結束後,在西歐許多人看來軍事行動似乎已經停止。英法也曾打算幫助芬蘭,但由於中立的挪威和瑞典拒絕英法的援助物資和軍隊過境,最終一切都不了了之。除了在海上有些交火之外,英法與德國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戰爭”,美國參議員伯拉夫所說的“虛假戰爭”開始了。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將這段時間稱為“模糊戰爭”,德國稱之為“靜坐戰爭”,而一位敏銳的觀察家則將這個冬季稱為“幻想的冬季”。

  這當然是針對英國人民及其領導者而言的,因為在當時的英國(包括美國;法國也有,但不如英美強烈)正在滋長著這樣一種危險的思想,即這場戰爭也許能夠以較為和平的方式得到解決,避免諸如實際交火這些不愉快的事件發生。的確,雙方在海上都各有損失。9月份,英國“勇敢”號航空母艦遭德軍魚雷襲擊而沉沒;10月份,“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在斯卡帕灣遭到德軍潛艇偷襲沉沒。然而,德國海軍“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也遭到了英艦攻擊,最後被迫自沉,這在某種程度上使雙方扯平。在英國,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有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自從雙方宣戰後數小時內“雅典娜”號客輪遭魚雷襲擊沉沒以來,整個海上衝突是一場令人悲哀的誤會。

  張伯倫認為,一旦德國人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這是一種他在1940年春天想像出來的發展情況——他們自然會脫離他們的元首,也許到那時,德國其他政治家,比如戈林元帥,就會跑到英國來求和。因此,張伯倫不願意接受任何對希特勒采取行動的建議。

  與此同時,英國打印了1 800萬張傳單,由英國皇家空軍散發到德國,向德國人民指明希特勒的罪惡行徑。英國空軍在執行任務時,被嚴格要求不論發生何種情況,即使是在遭到襲擾的情況下,都不得對德國民眾私有財產造成任何損害。毫無疑問,皇家空軍為了保持這種騎士般的自製風度,經常遭受損失。

  冬天來臨時,英國遠征軍,大約40多萬人,越過了英吉利海峽,順利進入法國—比利時邊界阿拉斯和裏爾附近的陣地,在那裏,他們修建了彈藥庫,挖掘了戰壕。12月份,當蒙哥馬利少將視察其所屬師部隊時,張伯倫問道,“我認為德國沒有任何攻擊我們的意圖,你覺得呢?”將軍的回答沒有被記錄下來,但是,英國首相的這種想法反映了英國民眾的普遍思想。這種思想在法國也很流行,特別是在法國決策層。

  在法國,將軍們確信他們處於戰爭的有利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耗資數十億法郎修建了一條邊境防線,即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從瑞士邊境一直延伸到比利時邊境,防線上有許多構造完善的堅固堡壘。按照設計,常規的攻擊行動是無法攻破馬其諾防線的。馬其諾防線由40多萬部隊鎮守,並可從法國得到大量人力補充。然而,由於政治上的原因,該防線沒有延伸到比利時邊界。這條防線上的各個堡壘大部分是不相連的,許多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修建的。

  防禦配備

  英國和法國仍然相信與希特勒的全麵戰爭是可以避免的。為此,在波蘭遭受德國軍事攻擊時,英法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去減輕波蘭的壓力。這令許多德軍高級軍官即驚奇又感到安慰,戰後他們透露,戰爭第一個月英法如對薩爾地區進行強行進攻幾乎不會遭到任何抵抗,且極有可能促成人們早日起來反對納粹黨及其元首希特勒。

  然而一切都沒有發生。波蘭被擊敗後,經過戰場檢驗和戰爭洗禮的德軍迅速從東部轉移到了西部防線,即西牆(英國人稱之為“齊格菲防線”)。德軍在西線駐紮後並沒有采取行動,對陣雙方每天怒目相向,通過揚聲器互相謾罵——但除此之外,雙方都未采取實質上的動作。然而,在希特勒的信條中,防禦是根本沒有地位的,在防線後方,德軍正在大規模增加兵力,積極籌備下一場更加殘酷的戰鬥。

盟國預計德國將按照其標準計劃入侵法國。所謂的標準計劃就是由德國將軍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在20世紀初首次提出的“施利芬計劃”,其構想是將法國野戰軍主力吸引到阿爾薩斯的戰鬥中去,隨後德軍主力從低地國家快速突進,攻擊法國軍隊的側翼和後方,迫使其向巴黎撤退。

  為了對抗這一計劃,盟國計劃將部隊推進到比利時和荷蘭,建立迪爾防線,利用該地區水路眾多這一天然障礙阻止德國的推進。但是,比利時和荷蘭堅持保持嚴格中立,也就是說兩國的軍事領導人不敢就防禦計劃協調事宜與法國和英國軍方接觸。因此,英法軍隊也無法在他們預計的作戰陣位建立堡壘。就在盟軍保守地修建防禦陣地時,德國卻正在“齊格菲防線”後方大舉集結侵略部隊。從荷蘭北部到瑞士的綿長邊境線上,德軍集結了200多萬人,包括104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和10個裝甲師。

  ……

西線的戰爭
德軍上一次大舉入侵法國是在1914年,當時德軍一鼓作氣攻到了巴黎城下,但最終還是被擊退,被迫與法國進行了長達4年的血腥塹壕戰。而這一次,閃電戰將確保產生不同的結局。

  這一次,德軍將在一周之內突破敵人防線的主陣地。兩星期之後,英國將會撤兵,法國將任由希特勒擺布。1918年德國所受的恥辱將得以報複——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報複,這是希特勒,而不是德國總參謀部,所確立的主要戰略目標。但是,在希特勒的國防軍戰勝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敵人之前,德軍必須首先確保其側翼的安全,控製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和低地國家。

  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入侵波蘭時,德軍在西線僅留下了少量掩護部隊,來對付法軍擁有3 000輛坦克支援的70個師。此外,法軍還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隻要法國空軍受令參戰。希特勒有一種感覺,法國不會采取行動,他的這種直覺得到了回報。在英國一支小型遠征軍渡海抵達法國北部時,龐大的法國軍隊一直在靜坐觀望。

  這種“虛假戰爭”一直從1939年冬天持續到次年春天,直至德軍搶在盟軍北歐登陸行動實施之前入侵丹麥和挪威。5月10日,即戰爭爆發8個月後,希特勒才開始在西線用兵。

  “威悉河演習”

  雖然德國從1940年初就已開始製定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計劃,但希特勒一直將這一計劃視為一種預防萬一的必要準備手段,沒有打算付諸實施。 1940年4月,實施這一計劃的必要性凸顯出來。4月8日,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宣布英國皇家海軍將要在挪威水域布雷,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切斷從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納爾維克到德國的鐵礦石運輸線。這種對挪威中立地位的公然破壞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理由之上的,那就是德國可能會采取更為過分的行動來破壞挪威的中立。由於挪威一直保持明顯的友好中立,這一舉動給許多英國人留下了古怪的印象。然而,更加古怪的卻是第二天的早間新聞。

  希特勒第一次關注挪威是在蘇芬冬季戰爭時,當時,英國和法國的援軍及救援物品可能經過納爾維克到瑞典東北部港口城市呂勒奧一線,這樣就會中斷德國的鐵礦石供給。在此之前,希特勒在西線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低地國家上,但是,他看到盟國可能會利用挪威控製德國的危險,以及占領挪威港口、控製挪威海岸將為德國海軍帶來的好處後,便下令製定了代號為“威悉河演習”的入侵北歐計劃。

  2月16日“阿爾特馬克”號事件之後,希特勒下令加快“威悉河演習”計劃的製定和修訂工作。兩天後,希特勒授權馮·法爾肯霍斯特將軍及其參謀部指揮這次行動。也許是命運的一次捉弄,希特勒在3月底決定的發起攻擊的時間,即4月9日黎明,正好是丘吉爾宣布布雷令後的第二天。

  結果,在外界看來,德國針對英國皇家海軍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反應,不管是否公然破壞了挪威的中立,是不可思議的迅猛。隨著入侵丹麥和挪威行動的開始,德軍最高統帥部向新聞界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為了粉碎英國破壞丹麥和挪威中立的企圖,德國國防軍正在接管兩國的軍事防禦。”

  丹麥和挪威

  德國入侵的第一步是占領丹麥,並以此作為進軍挪威的跳板。1940年4月戰爭開始時,丹麥軍隊僅有14 000多人,其中8 000人是在2月和3月份臨時征招入伍的。丹麥士兵訓練水平低下,裝甲部隊很少甚至沒有。

  4月9日清晨5時,德軍傘兵部隊先後在無人駐守的馬德尼索堡壘及阿勒堡機場成功空降。6時,隱藏在哥本哈根港口一艘商船內的一個德軍步兵營從暗中衝出,企圖抓捕丹麥國王及其政府成員。德國第21步兵軍的兩個師也越過邊界進入了日德蘭半島。由於實力過於懸殊,丹麥軍隊除了在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為保護哥本哈根皇宮與德軍有過短暫交火之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抗。

  9時20分,在德國發出要出動空軍對哥本哈根進行轟炸的威脅之後,丹麥政府下令停止抵抗。至當日結束,德軍控製了丹麥全境。占領丹麥使德國擁有了進軍挪威的平台,也為德國海軍提供了在北海和大西洋作戰的基地,同時還確保了瑞典的鋼鐵通過波羅的海進入德國這一重要供給線的側翼安全。

同日黎明時分,德軍部隊也同時對挪威首都奧斯陸、西南部港口城市卑爾根、中部港口城市特隆赫姆及北部港口城市納爾維克等海岸地區發起了攻擊。納爾維克一向是英國在海上的勢力範圍,距離德國本土1 000多英裏,德軍在這裏出現令世界感到震驚。德軍傘兵部隊占領了斯塔萬格附近的蘇拉機場,隨後又在奧斯陸附近的福尼布機場空降成功。與此同時,德國海軍也成功地將陸軍部隊運送過了斯卡格拉克海峽(在丹麥日德蘭半島與挪威南部之間)和卡特加特海峽(在瑞典和丹麥之間),雖然有所損失。重型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和輕型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被擊沉,前者是被挪威海岸部隊擊沉,後者是被英國潛艇“懶惰”號擊沉。重型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的右舷艦首被英國“螢火蟲”號驅逐艦進行自殺性攻擊時撞出一個37米的缺口,“螢火蟲”號驅逐艦的指揮官魯普少校也因此被追授戰爭中的第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在經曆了最初的震驚和恐慌後,挪威作出了令人欽佩的迎戰決定,挪威軍隊在陸地上獨立地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抵抗。不過,在納爾維克的作戰中,英國皇家海軍還是提供了一些幫助。瓦爾伯頓·李上校率領5艘驅逐艦將德國停在港內的戰艦打得一片混亂,擊沉2艘德軍驅逐艦,但是在交戰中英軍也損失了2艘。4月12 日,老式戰列艦“厭戰”號在9艘驅逐艦的協同下,在烏夫特峽灣與德軍展開了激戰並全殲德國海軍。但是,在南部,德軍在炮兵及單兵作戰能力方麵都占據優勢,再加上德國空軍完全掌握了製空權,這就決定了德軍將取得最終的成功。

  僅用了8天時間,德軍第163和第196師所屬部隊已經推進了290公裏,控製了至關重要的南部地區。最後,倉促組織起來的英國援軍終於登陸成功,在集結完畢後,他們相繼進入粗糙而簡單的防禦陣地,然而,和挪威人一樣,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協調指揮更為得力的德軍麵前,他們最終被擊敗。至5月1日,英軍於4月中旬在安道爾森尼斯登陸的兩個旅,其幸存部隊重新登艦撤出了戰場,而在中部和南部的挪威軍隊最終也放棄抵抗向德軍投降。

  然而,在遙遠的北方,納爾維克最初的戰況對德國將軍迪特爾及其率領的2 000名山地部隊來說很不利。由英國近衛兵、法國阿爾卑斯師及波蘭軍隊組成的盟軍聯合部隊摧毀了他們搭載的艦船及補給品,並將他們趕出了納爾維克。到5月28日,納爾維克已經牢牢地掌握在了盟軍手中。然而此時盟軍卻不得不下令迅速撤離返回本土,調往更加急需這些部隊和裝備的地方。

  當時挪威中部地區英軍救援軍的指揮官是卡頓·德·威亞特少將,他在戰爭結束幾年後所寫的有關盟軍挪威戰役實施的作品也許是最有啟發性的論述了。4月初他到懷特霍爾(倫敦的一條街道)回答戰爭部的緊急問訊時說:“我慢慢才理解,這就是挪威。此前我從未到過那裏,對挪威一點都不了解。”

  如果說挪威戰役是英國軍隊的一次失敗,那麽,對英國首相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